自定位內置鋼筋u型復合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建筑鋼結構體系中的復合鋼梁。
【背景技術】
[0002]鋼梁是建筑物的重要構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建筑房屋的成本和安全性能。從公開的專利技術,專利號= 2013206125779,只提供了一個復合梁的基本做法,雖然與傳統(tǒng)純鋼結構相比減少了一點用鋼量,但是沒有體現(xiàn)出鋼混結構共同作用的巨大優(yōu)勢,也沒有解決U型鋼梁的制作困難與安裝復雜,以及施工時間長的問題。從公開的專利技術,專利號:2013100693439公開了一種J型鋼的加工方式,但是制作加工復雜,加工成本高,加工時間長,難以滿足實際應用中對加工速度和建筑成本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定位內置鋼筋U型復合梁,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定位內置鋼筋U型復合梁,包括U型鋼梁外殼和主梁;
[0005]所述U型鋼梁外殼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底板、翼緣板和上蓋板;
[0006]所述左側板的底部和右側板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的底板的兩邊相連接,并連成一體,所述的翼緣板的端部與所述的左側板和右側板的頂部連成一體,并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垂直;
[0007]所述上蓋板的端部與柱相連,左右分別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相連;
[0008]所述左側板、右側板、底板、翼緣板和上蓋板的材料為鋼材;
[0009]所述主梁的材料為混凝土;
[0010]所述主梁包括樓板和立梁,所述立梁的頂部與所述的樓板連成一體,所述立梁插在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中,并與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的內壁緊密配合;
[0011]所述的樓板架在所述的翼緣板上,樓板所配鋼筋下彎至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中,并與所述立梁相結合;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實用新型用鋼量少,鋼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省去了混凝土的模板,施工方便,生產(chǎn)成本降低,便于制作,實用性強。
[0014]2、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鋼材的高強度及混凝土抗壓承載力高的特點,節(jié)省了用鋼量,降低了造價。
[0015]3、本實用新型中鋼梁可采用熱乳或冷乳的方式,一次成型進行制造,減少由于焊接所造成的結構變形,增加結構的可靠性,有利于鋼結構的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U型復合梁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U型復合梁外殼三維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
[0019]實施例一
[0020]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定位內置鋼筋U型復合梁,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0021]所述U型復合梁,包括U型鋼梁外殼1、混凝土主梁2、加強板3和上蓋板4、角鋼5、槽型鋼6、鋼筋7、及定位銷8;
[0022]權利要求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包括左側板101、右側板102、底板103和翼緣板104;
[0023]所述左側板101的底部和右側板102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的底板103的兩邊相連接,并連成一體,所述的翼緣板104的端部與所述的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的頂部連成一體,并與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垂直;
[0024]所述左側板101、右側板102、底板103和翼緣板104的材料為鋼材;
[0025]所述混凝土主梁2,包括樓板201和立梁202;
[0026]所述立梁202的頂部與所述的樓板201連成一體,所述立梁202插在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中,并與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的內壁緊密配合;
[0027]所述樓板201架在所述的翼緣板104上,所述的樓板201所配鋼筋下彎至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中,并與所述立梁202相結合;
[0028]所述樓板201和立梁202的材料為混凝土;
[0029]所述加強板3,包括U型鋼梁外殼I內加強板301和U型鋼梁外殼I上加強板302;
[0030]所述內加強板301也為U型,中間是導流槽,垂直設置在U型鋼梁外殼I中,所述內加強板301的兩側及下部與U型鋼梁外殼I的內壁固定連接,優(yōu)選采用焊接連接,所述內加強板301的上部向上與翼緣板104上口邊平齊;
[0031]所述上加強板302的位置在內加強板301上部,所述上加強板302與U型鋼梁外殼I的翼緣板104平行并且固定連接,優(yōu)選采用焊接連接;
[0032]所述內加強板301和上加強板302的材料為鋼材;
[0033]所述上蓋板4設置在混凝土主梁2中,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延所述的混凝土主梁2縱向延伸;
[0034]所述上蓋板4上部中間開孔,用于混凝土澆搗,左右兩側分別與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相連;
[0035]所述上蓋板4的材料為鋼材;
[0036]優(yōu)選的,所述U型鋼梁外殼I,所包括的左側板101、右側板102、底板103和翼緣板104的厚度相同,其厚度為5?20_,可以用等厚度鋼板冷乳或冷彎一次成型;
[0037]優(yōu)選的,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之間的間距為100?600mm,左側板101的高度與右偵販102的高度相同,高度為間距的I?5倍,H為左側板101的高度與右側板102的高度;
[0038]優(yōu)選的,沿所述U型復合梁的縱向,間隔0.2?2米設置一塊內加強板301和一塊上加強板302;
[0039]優(yōu)選的,所述樓板201采用預制混凝土樓板;
[0040]優(yōu)選的,所述樓板201的厚度為80?250mm;
[0041]優(yōu)選的,所述上蓋板4的厚度為3?20mm,上蓋板4的寬度與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之間的間距等寬,縱向長度為0.2?2米;
[0042]所述角鋼5設置在U型鋼梁外殼翼緣板104下,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延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縱向延伸;
[0043]所述角鋼5的材料為鋼材;
[0044]所述角鋼5端部與鋼柱焊接,角鋼5水平肢與翼緣板104外側端部焊接,角鋼5豎向肢端與左側板101、右側板102焊接。
[0045]所述槽型鋼6設置在U型鋼梁外殼底板103下,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延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縱向延伸;
[0046]所述槽型鋼6的材料為鋼材;
[0047]所述下槽型鋼6端部與鋼柱焊接,槽型鋼6翼緣端與左側板101、右側板102焊接;
[0048]所述鋼筋7的材料為鋼材;
[0049]所述鋼筋701設置在梁底,增強梁的抗彎能力;
[0050]所述鋼筋702設置在梁中內加強板301中,增強梁的抗扭能力;
[0051 ]所述定位銷8的材料為鋼材;
[0052]所述通過定位銷8連接角鋼5與翼緣板104,方便U型復合梁固定安裝;
[005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U型鋼梁端部梁上翼緣設置兩角鋼及一字型上蓋板,下翼緣設置槽型鋼。通過設置角鋼、一字型上蓋板及槽型鋼既加強了梁端部的承載力,又增強了梁的抗扭剛度,保證了梁局部及整體穩(wěn)定性,同時又方便安裝及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當U型復合梁梁中計算抗彎不足時,可在梁中設置抗彎鋼筋。當U型復合梁計算抗扭不夠時,還可在U型梁加勁肋中穿入抗扭鋼筋。特別在梁端增加定位銷,方便安裝和施工。
[0054]這里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xiàn)。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變形和改變。
【主權項】
1.一種自定位內置鋼筋U型復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鋼梁外殼(I)、混凝土主梁(2)、加強板(3)和上蓋板(4)、角鋼(5)、槽型鋼(6)、鋼筋(7)及定位銷(8);所述U型鋼梁外殼(I),包括左側板(101)、右側板(102)、底板(103)和翼緣板(104),所述左側板(101)的底部和所述右側板(102)的底部分別與所述底板(103)的兩邊相連接,并連成一體,所述的翼緣板(104)的端部與所述左側板(101)和所述右側板(102)的頂部連成一體,并與所述左側板(101)和所述右側板(102)垂直;所述加強板設置在所述U型鋼梁外殼內和所述U型鋼梁外殼上;所述上蓋板設置在混凝土主梁中;所述角鋼設置在U型鋼梁外殼翼緣板下;所述槽型鋼設置在所述底板下;所述鋼筋設置在梁底和梁中;通過所述定位銷連接所述角鋼與所述翼緣板。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梁(2),包括樓板(201)和立梁(202),所述立梁(202)的頂部與所述樓板(201)連成一體,所述立梁(202)插在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中,并與所述U型鋼梁外殼(I)的內壁緊密配合,所述樓板(201)架在所述的翼緣板(104)上,所述樓板(201)所配鋼筋下彎至所述U型鋼梁外殼(I)中,并與所述立梁(202)相結合。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3),包括內加強板(301)和上加強板(302),所述內加強板(301)為U型,垂直設置在所述U型鋼梁外殼(I)中,中間設置導流槽,所述內加強板(301)的兩側及下部與所述U型鋼梁外殼(I)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內加強板(301)的上部向上與翼緣板(104)上口邊平齊,所述上加強板(302)的位置在內加強板(301)上部,所述上加強板(302)與U型鋼梁外殼(I)的翼緣板(104)平行并且固定連接,所使用的材料為鋼材。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4)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延所述的混凝土主梁2縱向延伸,所述上蓋板(4)上部中間開孔,用于混凝土澆搗,左右兩側分別與左側板(101)和右側板(102)相連,所使用的材料為鋼材。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鋼(5)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沿所述U型鋼梁外殼(I)縱向延伸,所述角鋼(5)端部與鋼柱焊接,水平肢與所述翼緣板(104)外側端部焊接,豎向肢端與所述左側板(101)、所述右側板(102)焊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鋼(6)安裝于U型復合梁兩端與柱子連接處,并且沿所述的U型鋼梁外殼(I)縱向延伸,所述槽型鋼(6)端部與鋼柱焊接,翼緣端與所述左側板(101)、所述右側板(102)焊接。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7)的材料為鋼材,梁底鋼筋(701)設置在梁底,梁中鋼筋(702)設置在梁中所述內加強板(301)中。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銷(8)的材料為鋼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鋼結構體系中的復合鋼梁。U型復合梁是由U型鋼梁外殼和混凝土組成。梁中部為開口U型鋼包混凝土,梁端部為矩形鋼包混凝土。在U型鋼梁端部梁上翼緣設置兩角鋼及一字型上蓋板,下翼緣設置槽型鋼。通過設置角鋼、一字型上蓋板及槽型鋼既加強了梁端部的承載力,又增強了梁的抗扭剛度,保證了梁局部及整體穩(wěn)定性,同時又方便安裝及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鋼材的高強度及混凝土抗壓承載力高的特點,節(jié)省了用鋼量,降低了造價,鋼梁可采用熱軋或冷軋的方式,一次成型進行制造,減少由于焊接所造成的結構變形,增加結構的可靠性,有利于鋼結構的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
【IPC分類】E04C3/293
【公開號】CN20517182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452619
【發(fā)明人】陳星 , 朱瑞亮, 周融夏
【申請人】上海瑞一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