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晶玻璃成型口壩狀托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微晶玻璃生產設備的改進。具體地說,是微晶玻璃成型口壩狀托磚結構。
普通玻璃由玻液通過延壓制成玻帶時,在玻液流向壓輥的成型口處,下部用平的托磚使用玻液池與壓輥相連接。而對于微晶玻璃來說,玻液在成型口處的溫度,如果過低,時間稍長一點,則會積聚在成型口,出現(xiàn)“析晶”現(xiàn)象;而溫度過高,又由于玻液粘度太低,不能延壓,因而不能連續(xù)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新型托磚結構,使玻液在成型口的溫度適于延壓,而在成型口停滯的時間縮短,不致于出現(xiàn)“析晶”現(xiàn)象,從而能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設計目的的。根據(jù)玻液析晶需要40分鐘以上時間這一具體情況,本實用新型在原有的平的托磚上,加一道由石墨材料制成,縱剖面接近梯型的壩狀托磚8。使高溫玻液被壩狀托磚8的匝流面4的阻擋,滯留在玻液池3內,當多余的高溫玻液溢過壩狀托磚8的頂部時,由于壩狀托磚8有瀑布面9,玻液從瀑布面9上流過時,能得到迅速冷卻,使溫度達到適合于延壓的溫度。又由于瀑布面9與壩狀托磚8底面有一個夾角,所以玻液在壓輥前停滯時間很短。為了使玻液在瀑布面9上有適合的流速和適合的流過時間,壩狀托磚8的瀑布面9與底面之間的夾角以15°~45°為佳,為了防止高溫玻液對耐溫材料的浸潤,壩狀托磚8以石墨材料制成;為了保證玻液池3內有足夠高的溫度。以保證玻液不出現(xiàn)“析晶”,本實用新型在玻液池3的上加熱區(qū)5和下加熱區(qū)2內分別裝有2只以上的加熱器7。
使用本實用新型,由于玻液池3的上加熱區(qū)5和下加熱區(qū)2內分別裝有加熱器7,所以玻液池3內能保證有足夠高的溫度,不致使玻液“析晶”,高溫玻液由于有壩狀托磚8的匝流面4的阻攔,不直接流向壓輥。從壩狀托磚8的頂部溢出的玻液,在瀑布面9上流動,玻液溫度迅速下降到適合壓延的溫度,又由于瀑布面9與底部有一定夾角,所以玻液在壓輥前滯留時間極短,進而就被壓輥延壓成玻帶11。這樣,既可以保證玻液不“析晶”,又可以保證玻帶有一定可塑性,從而保證能連續(xù)生產;又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壩狀托磚8是以石墨耐溫材料制成,所以可以避免玻液對耐溫材料的浸潤。
附圖
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剖面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一非限定實施例加以說明。
壩狀托磚8,以石墨材料制成。其高度為430毫米,底面寬度為2880毫米,長度為660毫米;瀑布面9與底面的夾角為15°~45°;壩狀托磚8的兩端,有邊磚,以防玻液溢出。上加熱區(qū)5與下加熱區(qū)2,分別裝有2只以上的加熱器7。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制作容易,能保證玻帶11均勻,連續(xù)地被延壓成型。
權利要求1.微晶玻璃成型口壩狀托磚結構,由托磚(13),玻液池(3),及上保溫層(6),下保溫層(1)組成,其特征在于(1)托磚(13)上部,有一以石墨材料制成,縱剖面近似梯形的壩狀托磚(8);a、壩狀托磚(8)的瀑布面(9)與底面的夾角為15°~45°;(2)在玻液池(3)的上方有上加熱區(qū)(5),下方有下加熱區(qū)(2),a、在上加熱區(qū)(5)與下加熱區(qū)(2)內,各有2只以上的加熱器(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晶玻璃成型的口壩狀托磚結構,其特征是在原托磚上加一塊以石墨材料制成的,縱剖面近似梯形的壩狀托磚。壩狀托磚的瀑布面與底面的夾角為15°~45°。玻璃池的上、下方各有一個加熱區(qū),各加熱區(qū)內分別裝有2只以上的加熱器。使用本實用新型,既可防止玻液“析晶”,又可均勻、連續(xù)地延壓出玻帶,以保證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
文檔編號C03B32/00GK2192621SQ9421374
公開日1995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6月3日
發(fā)明者李夢江, 陸業(yè)榮 申請人:安徽省瑯琊山礦業(yè)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