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包括溢流槽磚、調節(jié)磚和導向磚,所述溢流槽磚設置在熔窯熔化部兩側池壁磚與熔化部后池壁的交接處,溢流槽磚與導向磚相連,調節(jié)磚轉動設置在溢流槽磚與導向磚的連接處,導向磚的一側上安裝有溫控槍,所述導向磚內設有凹槽,凹槽槽底開有溢流孔,在所述溢流孔正下方設置有排出結構;可在不改變熔化量的情況下保證拉引量變動的需要,能夠滿足厚度從0.3㎜到3.0㎜玻璃基板的生產,根據熔化量=拉引量+溢流量,即在熔化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精確調整來改變拉引量,避免因熔窯熔化量的波動而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專利說明】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玻璃窯爐中池壁磚是整個玻璃窯爐中受到高溫玻璃液沖刷最嚴重的部位,作為玻璃窯爐池壁磚的耐火材料都具有抗高溫侵蝕和抗玻璃液沖刷的特性,但是實際使用中,此類耐火材料只能起到延長玻璃窯爐池壁的使用時間,池壁磚依然會被高溫玻璃液沖刷侵蝕,由于池壁磚耐火材料相對高溫玻璃液而已更難熔化,所以被侵蝕到高溫玻璃液的耐火材料或以耐火材料小顆粒或以半熔的玻璃態(tài)形式存在于玻璃液中,最后造成成品的節(jié)瘤和條紋缺陷,大大影響玻璃質量,特別是對質量要求苛刻的電子級玻璃,其影響更明顯,所以減少池壁磚耐火材料對玻璃液品質的影響,一直生產高品質玻璃特別是顯示基板玻璃窯爐很關注的課題。
[0003]另外,在生產電子級玻璃(如PDP玻璃,觸摸屏玻璃、液晶玻璃等)時,由于玻璃的厚度從0.1mm到3.0mm都包括,而且越薄的玻璃強度越低,玻璃板的拉引速度也必須保持在相對比較小的范圍,即要保證玻璃板薄,又要求拉引速度不能快,這樣就限制玻璃的實際拉引量必須與生產的玻璃的厚度對應,越薄的玻璃,其拉引量也小,客觀也導致實際生產中玻璃拉引量需要較大的波動,而玻璃拉引量的較大波動勢必也需要熔窯玻璃液的熔化量也有大幅度調整,然而熔化量的大幅波動會導致熔窯的紊亂,通常情況下調整拉引量的同時,也會逐步緩慢的減少熔化量,以此方式盡量把對熔窯穩(wěn)定性的影響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但是此方式勢必導致兩種品種生產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導致產品的總產量減少,同時即使緩慢的減少熔化量,也無法完全避免熔化量的波動對熔窯穩(wěn)定性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通過精確的調節(jié)玻璃液的溢流量,方便將含有被沖刷侵蝕剝落的池壁耐火材料雜質的玻璃液排除,進而保證各種厚度玻璃生產對拉引量的要求。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包括溢流槽磚、調節(jié)磚和導向磚,所述溢流槽磚設置在熔窯熔化部兩側池壁磚與熔化部后池壁的交接處,溢流槽磚與導向磚相連,調節(jié)磚轉動設置在溢流槽磚與導向磚的連接處,導向磚的一側上安裝有溫控槍,所述導向磚內設有凹槽,凹槽槽底開有溢流孔,在所述溢流孔正下方設置有排出結構。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熔窯內多余的玻璃液可在調節(jié)磚的轉動調節(jié)下,流經導向磚再由導向磚底部的溢流孔流出,在排出結構的冷卻條件下將被沖刷侵蝕剝落的池壁耐火材料雜質以及玻璃液冷卻收集,安裝在導向磚一側上的溫控槍可自由轉動,采用燃氣與空氣預混再燃燒的方式,且隨著熔窯內玻璃液面的水平高度變化而調整,根據溢流出來的玻璃液的流動情況調節(jié)燃氣的用量,維持玻璃液流穩(wěn)定在合適的粘度,確保溢流玻璃液流量的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可在不改變熔化量的情況下保證拉引量變動的需要,能夠滿足厚度從0.3 IM到3.0 mm玻璃基板的生產,根據熔化量=拉引量+溢流量,即在熔化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精確調整來改變拉引量,避免因熔窯熔化量的波動而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0007]所述排出結構包括水淬管、導向管和收集小車,所述水淬管傾斜設置且連接于溢流孔和導向管之間,導向管與收集小車連接。經過溢流孔的玻璃液在水淬管中冷卻,再由導向管引至收集小車,最后在收集小車的集中處理下將玻璃液冷卻生成的玻璃碎屑回收利用,降低玻璃生產的成本。
[0008]所述水淬管包括噴淋器、內層套管和外層套管,內層套管與外層套管之間設有冷卻腔,噴淋器安裝在內層套管內,在外層套管靠近窯爐的一側上間隔設置有兩個進水口 A,在外層套管的另一側上設置有進水口 B,進水口 A、進水口 B與噴淋器連通。在水淬管對溢流出來的玻璃液進行冷卻,可采用兩種水淬方式,當對溢流玻璃液進行噴灑水淬方式時,帶壓水通過噴淋器的進水口 B流入,通過條形噴淋口噴出,形成數層水幕噴灑在玻璃液上進行水淬玻璃,同時對內層玻璃進行有效冷卻;當對溢流玻璃液進行水浸水淬方式時,帶壓水通過兩個外層套管靠近窯爐的一側上間隔設置的進水口A進入到內層套管和外層套管之間的冷卻腔中,先對內層套管進行冷卻,然后從內層套管和外層套管上部開口處流出,再從內層套管內側留下,并開始水淬玻璃。
[0009]所述導向管包括異形管槽和支撐座,支撐座通過支撐板與異形管槽的中部連接,異形管槽的槽口與收集小車連接。當水淬管將玻璃液冷卻后形成玻璃碎屑后,混合的冷卻水與碎屑一起流經異形管槽,最終被收集小車集中處理。
[0010]所述噴淋器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條形噴淋口,相鄰的兩個條形噴淋口之間的間距為L,且50 mm^ L ( 100 mm。噴淋器上的相鄰的兩個條形噴淋頭的間距設置在50 mm< L < 100 mm,使得水淬管在進行噴灑水淬方式冷卻時形成的數層水幕更加均勻,保證玻璃液良好的冷卻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0012]1、本實用新型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可在不改變熔化量的情況下保證拉引量變動的需要,能夠滿足厚度從0.3 IM到3.0 mm玻璃基板的生產,根據熔化量=拉引量+溢流量,即在熔化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精確調整來改變拉引量,避免因熔窯熔化量的波動而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0013]2、本實用新型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經過溢流孔的玻璃液在水淬管中冷卻,再由導向管引至收集小車,最后在收集小車的集中處理下將玻璃液冷卻生成的玻璃碎屑回收利用,降低玻璃生產的成本;
[0014]3、本實用新型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噴淋器上的相鄰的兩個條形噴淋頭的間距設置在50 L ( 100 mm,使得水淬管在進行噴灑水淬方式冷卻時形成的數層水幕更加均勻,保證玻璃液良好的冷卻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水淬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19]1-溢流槽磚、2-調節(jié)磚、3-溫控槍、4-導向磚、5-噴淋器、6_水淬管、7_異形管槽、8-支撐座、9-支撐板、10-收集小車、11-進水口 B、12-條形噴淋口、13-進水口 A、14-外層套管、15-內層套管、16-溢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0021 ]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包括溢流槽磚1、調節(jié)磚2和導向磚4,所述溢流槽磚I設置在熔窯熔化部兩側池壁磚與熔化部后池壁的交接處,溢流槽磚I與導向磚4相連,調節(jié)磚2轉動設置在溢流槽磚I與導向磚4的連接處,導向磚4的一側上安裝有溫控槍3,所述導向磚4內設有凹槽,凹槽槽底開有溢流孔16,在所述溢流孔16正下方設置有排出結構;所述排出結構包括水淬管6、導向管和收集小車10,所述水淬管6傾斜設置且連接于溢流孔16和導向管之間,導向管與收集小車10連接。
[0022]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熔窯內多余的玻璃液可在調節(jié)磚2的轉動調節(jié)下,流經導向磚4再由導向磚4底部的溢流孔16流出,在排出結構的冷卻條件下將被沖刷侵蝕剝落的池壁耐火材料雜質以及玻璃液冷卻收集,安裝在導向磚4 一側上的溫控槍3可自由轉動,采用燃氣與空氣預混再燃燒的方式,且隨著熔窯內玻璃液面的水平高度變化而調整,根據溢流出來的玻璃液的流動情況調節(jié)燃氣的用量,維持玻璃液流穩(wěn)定在合適的粘度,確保溢流玻璃液流量的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可在不改變熔化量的情況下保證拉引量變動的需要,能夠滿足厚度從0.3 mm到3.0 mm玻璃基板的生產,根據熔化量=拉引量+溢流量,即在熔化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精確調整來改變拉引量,避免因熔窯熔化量的波動而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影響;經過溢流孔16的玻璃液在水淬管6中冷卻,再由導向管引至收集小車10,最后在收集小車10的集中處理下將玻璃液冷卻生成的玻璃碎屑回收利用,降低玻璃生產的成本。
[0023]在水淬管6對溢流出來的玻璃液進行冷卻,可采用兩種水淬方式,當對溢流玻璃液進行噴灑水淬方式時,帶壓水通過噴淋器的進水口 Bll流入,通過條形噴淋口噴出,形成數層水幕噴灑在玻璃液上進行水淬玻璃,同時對內層玻璃進行有效冷卻;當對溢流玻璃液進行水浸水淬方式時,帶壓水通過兩個外層套管14靠近窯爐的一側上間隔設置的進水口A13進入到內層套管15和外層套管14之間的冷卻腔中,先對內層套管15進行冷卻,然后從內層套管15和外層套管14上部開口處流出,再從內層套管15內側留下,并開始水淬玻璃;其中,噴淋器上的相鄰的兩個條形噴淋頭的間距設置在50 L ( 100 mm,使得水淬管6在進行噴灑水淬方式冷卻時形成的數層水幕更加均勻,保證玻璃液良好的冷卻效果;當水淬管6將玻璃液冷卻后形成玻璃碎屑后,混合的冷卻水與碎屑一起流經異形管槽,最終被收集小車10集中處理。
[0024]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槽磚(I)、調節(jié)磚(2)和導向磚(4),所述溢流槽磚(I)設置在熔窯熔化部兩側池壁磚與熔化部后池壁的交接處,溢流槽磚(I)與導向磚(4)相連,調節(jié)磚(2)轉動設置在溢流槽磚(I)與導向磚(4)的連接處,導向磚(4)的一側上安裝有溫控槍(3),所述導向磚(4)內設有凹槽,凹槽槽底開有溢流孔(16),在所述溢流孔(16)正下方設置有排出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結構包括水淬管(6)、導向管和收集小車(10),所述水淬管(6)傾斜設置且連接于溢流孔(16)和導向管之間,導向管與收集小車(1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淬管包括噴淋器(5)、內層套管(15)和外層套管(14),內層套管(15)與外層套管(14)之間設有冷卻腔,噴淋器(5)安裝在內層套管(15)內,在外層套管(14)靠近窯爐的一側上間隔設置有兩個進水口 A (13),在外層套管(14)的另一側上設置有進水口 B (11),進水口 A (13)、進水口 B (11)與噴淋器(5)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管包括異形管槽(7)和支撐座(8),支撐座(8)通過支撐板(9)與異形管槽(7)的中部連接,異形管槽(7)的槽口與收集小車(10)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熔窯溢流處理系統(tǒng)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器(5)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條形噴淋口( 12),相鄰的兩個條形噴淋口( 12)之間的間距為L,且50 mm^ L ^ 100 mm。
【文檔編號】C03B5/26GK204125328SQ201420459624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fā)明者】程鵬, 陳發(fā)偉, 劉國榮 申請人:四川旭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東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