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領域,具體為一種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
背景技術:
鋼材是綠色建筑材料。廣義講,鋼結構強度自重比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卓越。目前,我國鋼產(chǎn)量已居全世界之首,供大于需矛盾日趨嚴重,推廣鋼結構建筑成為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然而,鋼結構的造價卻比混凝土結構要貴,這已成為制約鋼結構建筑發(fā)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降低鋼結構建筑的耗鋼量(即降低造價),是加速發(fā)展建筑鋼結構的一條關鍵途徑。框架是鋼結構最基本的結構形式。當今國際流行建筑設計規(guī)范幾乎都要求抗震鋼框架滿足“強柱弱梁”的要求。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也規(guī)定抗震鋼框架應滿足“強柱弱梁”的要求,即期望:當遭遇強烈地震時,框架的極限狀態(tài)呈梁鉸機構(塑性鉸主要分布于框架梁端),通過梁端塑性耗能區(qū)耗散地震能量,保證結構不坍塌??蚣苎有院哪苁菍崿F(xiàn)抗震目標(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一條主要途徑。根據(jù)鋼結構基本原理,梁端塑性耗能區(qū)對其截面的板件(翼緣、腹板)寬厚比有嚴
格的限制(否則,將由于局部屈曲而不能達到塑性耗能的要求)。例如,《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對多層和高層鋼結構房屋要求(以H形截面為例):一級框架,梁翼緣和腹板的
寬厚比限值分別為9 和
權利要求1.一種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包括框架柱(I)和框架梁(2),框架柱(I)的截面為H形或箱形,框架柱⑴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框架梁⑵的截面為H形,框架梁⑵水平架設,框架梁(2)的兩端為塑性耗能區(qū)(21),在塑性耗能區(qū)(21)之間的為彈性區(qū)段(22),塑性耗能區(qū)(21)和彈性區(qū)段(22)都由翼緣和腹板兩部分組成,框架梁(2)兩端的塑性耗能區(qū)(21)分別固定在兩根相鄰的框架柱(I)上,&是框架梁(2)所用材料的屈服強度在以MPa為單位時的數(shù)值部分,其特征是: 框架梁⑵彈性區(qū)段(22)的寬厚比的上限值為:翼緣取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其特征是:框架梁(2)彈性區(qū)段(22)的寬厚比的上限值為:翼緣取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其特征是:縱向加勁肋(31)和橫向加勁肋(32)都設于框架梁(2)的單側(cè)或都設于框架梁(2)的兩側(c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領域,具體為一種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一種延性耗能抗震鋼框架,包括框架柱(1)和框架梁(2),其特征是框架梁(2)彈性區(qū)段(22)的寬厚比的上限值為腹板取80或130;框架梁(2)塑性耗能區(qū)(21)腹板的寬度及厚度分別和彈性區(qū)段(22)腹板的寬度及厚度相等,設置1道或2道縱向加勁肋(31),并在塑性耗能區(qū)(21)的邊緣處設置橫向加勁肋(3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節(jié)省鋼材消耗。
文檔編號E04B1/24GK202990103SQ20122056311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陳炯, 路志浩 申請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