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
背景技術:
我國自從上世紀70年代引入浮法玻璃生產技術后,浮法玻璃由于表面平滑無波紋,透視性佳的優(yōu)勢,行業(yè)發(fā)展迅速,生產技術不斷完善。傳統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冷卻部為長方形結構,面積約占熔窯總面積的21 %,冷卻部出口為成形工段的流液道,冷卻部進口溫度為1300°C,出口溫度為1180°C,冷卻部的主要作用是對熔化、澄清好的玻璃液進行均化和冷卻,以達到成形要求,但冷卻部的設置增加了玻璃液的回流,導致二次加熱,浪費能源。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jié)能降耗效果好的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包括熔化部、卡脖、冷卻部通道和成形工段流液道,所述冷卻部通道為斜供料道,其一端與所述卡脖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連接。本發(fā)明將原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冷卻部改造為從熔窯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結構,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熱。由于進入供料道的玻璃液流速較大,池底、池壁材質要求耐沖刷,因此本發(fā)明所述冷卻部通道的底部和側壁采用耐侵蝕材料制成。為了應急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本發(fā)明所述冷卻部通道的外壁設置有保溫結構,所述冷卻部通道中設置有冷卻水管道,所述冷卻部通道中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優(yōu)選為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還與溫度控制器連接,可以方便控制溫度。所述電加熱裝置分別安裝在所述冷卻部通道的兩側和頂部,兩側的電加熱裝置為 90KW電熱絲加熱系統,頂部的電加熱裝置為90KW硅碳棒加熱系統。為了安裝和更換方便,所述冷卻部通道的上部設置有蓋板。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采用從熔窯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結構,取代原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冷卻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熱,節(jié)約能源約3%,同時減少了熔窯投資約2%。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實施例1 本發(fā)明所述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如圖1所示,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卻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卻部通道3為斜供料道,其一端與所述卡脖2連接, 另一端與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連接,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底部和側壁采用耐侵蝕材料制成。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外壁設置有保溫結構,所述冷卻部通道3中設置有冷卻水管道,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上部設置有蓋板,所述冷卻部通道3中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為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還與溫度控制器連接。所述電加熱裝置分別安裝在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兩側和頂部,兩側的電加熱裝置為90KW電熱絲加熱系統,頂部的電加熱裝置為90KW硅碳棒加熱系統。通過上述裝置可以應急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情況。與現有裝置如圖2所示相比,冷卻部設計成斜供料道形式,一端與卡脖連接,另一端與成形工段流液道相連,結構更簡單,減少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熱。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yōu)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fā)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fā)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包括熔化部(1)、卡脖( 、冷卻部通道C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C3)為斜供料道,其一端與所述卡脖( 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底部和側壁采用耐侵蝕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外壁設置有保溫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3)中設置有冷卻水管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上部設置有蓋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通道(3)中設置有加熱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為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還與溫度控制器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裝置分別安裝在所述冷卻部通道(3)的兩側和頂部,兩側的電加熱裝置為90KW電熱絲加熱系統,頂部的電加熱裝置為90KW硅碳棒加熱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卻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卻部通道(3)為斜供料道,其一端與所述卡脖(2)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連接。本發(fā)明采用從熔窯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結構,取代原浮法橫火焰玻璃熔窯的冷卻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熱,節(jié)約能源約3%,同時減少了熔窯投資約2%。
文檔編號C03B18/16GK102320721SQ201110229389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李軍 申請人:華爾潤玻璃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