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旋升降觀察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高空觀覽游樂或軍事、氣象等領域的觀察用構筑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螺旋升降觀察塔設計。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非飛行器類空中觀察(或觀光)方式主要有高空固定或旋轉艙體(通常位于高塔的中部或者頂部)、觀光電梯和摩天輪以及觀光索道等。其中高空固定艙體的觀覽路徑固定,游客相互干擾大,且高度無變化;高空旋轉艙體可水平旋轉,即常見的旋轉餐廳;垂直觀光電梯高度有變化,但觀覽角度和舒適度以及停留感都比較差;摩天輪觀覽感受較好,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城市觀覽游樂設施,但觀覽角度仍有局限;觀光索道需要山峰山谷自然地形結合且高度受限制,觀覽角度和高度都有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螺旋升降的觀察塔,具有觀覽角度在不停變化,且基本在不同高度均可實現(xiàn)360度環(huán)視視野,爬升和下降的角度平緩舒適等諸多優(yōu)點。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螺旋升降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該觀察塔包括一直立的主體結構,附著在該主體結構外圍的一對或多對螺旋軌道,每對螺旋軌道由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構成,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在兩端首尾相接,實現(xiàn)上、下行的轉換;在每對螺旋軌道上間隔布置有多個移動艙體,其中上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上運動,下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下運動;還包括設置在主體結構下部,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相接轉換處的下站臺,用于人進行登艙和離艙。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觀覽角度在不停變化,且基本在不同高度均可實現(xiàn)360度環(huán)視視野,爬升和下降的角度平緩舒適,廣泛適宜各類人群。不同艙體間無視線干擾。不論從視線范圍、觀覽感受以及乘坐舒適度都明顯優(yōu)于現(xiàn)有各類觀覽設施。其獨特的外形與向上的高度也將塑造與眾不同的城市標志物形態(tài)。
圖1為本發(fā)明總體構成圖。圖2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立面圖。圖3為本實施例的剖面圖。圖4為本實施例的標準層平面圖。圖5為本實施例的站臺層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螺旋升降的觀察塔,如圖1所示,包括一直立的主體結構1,附
3著在該主體結構外圍的一對或多對螺旋軌道2 (圖中僅顯示一對螺旋軌道),每對螺旋軌道 2由上行軌道加和下行軌道2b構成,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在兩端首尾相接,實現(xiàn)上、下行的轉換;在螺旋軌道2上間隔布置多個移動艙體3 ;其中上行軌道加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上運動,下行軌道2b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下運動;還包括設置在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兩端首尾相接處的下站臺4b (還可增設上站臺如),用于人進行登艙和離艙。本發(fā)明的各部分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2 圖5詳細說明如下主體結構1的一種實施例結構如圖2所示,為豎直式的建筑;其水平斷面如圖4所示,為圓形,該主體結構由外圈12根立柱Ia和內圈8根立柱lb、以及外環(huán)梁Ic和內環(huán)梁 Id、腹桿Ie等共同構成空間格構框架系統(tǒng);主體結構1的水平斷面大小沿高度基本不變,如圖3所示,僅在頂部和底部根據造型和受力需要進行了放大;考慮軌道上下行轉換時在主體結構內穿行的需要,在頂部和底部將外圈立柱Ia每兩根合并成為一根立柱If。上述主體結構的實施例只用于舉例說明,本發(fā)明中,主體結構1,可以是豎直的,也可以是基本豎直的;水平斷面可以但不限于是圓形、橢圓、長圓、倒角矩形、三角園等形狀, 可以是格構式結構,也可以是筒狀結構等各種建筑結構形式;截面大小、形狀沿高度可以基本不變也可以不停變化;主體結構1本身可以是沒有外維護墻體的構筑物也可以是住宅、 辦公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體,即主體結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常規(guī)的建造技術進行具體實施。本實施例的螺旋軌道2如圖2及圖3所示,由一對螺旋軌道組成,包括一條用于向上運送移動艙體3的上行軌道加和一條用于向下運送移動艙體3的下行軌道2b ;每條軌道由上下平行的兩根螺旋梁Ila和lib組成;螺旋梁的中心線在中間高度部分是等距螺旋線,螺旋中心線的展開坡度約0. 6 (即移動艙體每爬升0. 6米,水平環(huán)向移動約1米);在頂部和底部是不等距螺旋線,螺旋中心線的展開坡度由0. 6逐漸過渡為0 (移動艙體在上下行轉換處為在水平面內的S型移動,展開坡度為0);在螺旋軌道下端的上下行轉換處,設置站臺4,如圖5所示,站臺4為主體結構1上的一層平臺,主要用于登艙等候及相關服務,除圖中表示的電梯8和同步傳送帶7外,還應根據常規(guī)的建筑設計要求包括樓梯、服務區(qū)等未在圖中表示的內容。軌道在站臺4上為水平的S型,是上下行軌道的連接轉換段。利用移動艙體在這段水平面內的運動,通過同步傳送帶7方便人員登上和離開移動艙體。上述螺旋軌道的實施例也是只用于舉例說明,本發(fā)明中,螺旋軌道2可以由一對螺旋軌道(包括上行軌道加和下行軌道2b組成),也可以是二對或者更多;每條軌道可以由上下兩根平行的螺旋梁Ila和lib組成,也可以由一根或者三 四根相互平行的螺旋梁組成,并對應不同的約束方式實現(xiàn)對移動艙體的輸送;螺旋梁的中心線在中間高度部分可以是等距螺旋線也可以是不等距螺旋線;螺旋中心線的展開坡度可以介于0 1. 5之間; 螺旋軌道2可以沿主體結構1通高設置,也可僅布置在主體結構的某個高度范圍內。本實施例的螺旋軌道2和主體結構的連接如圖3、圖4所示,螺旋軌道2通過懸臂結構5和雙向斜交拉索6支承在主體結構1上。同樣,本發(fā)明中,螺旋軌道可以通過懸臂結構和拉索支承在主體結構上,也可以僅采用懸臂結構或僅采用拉索加撐桿的形式,還可以直接連接在主體結構上;懸臂結構可以是有多種形狀;拉索也可以有雙向正交或者主副索等多種布索方式。本實施例的移動艙體3是帶密封門的流線型觀景室,如圖3所示;其沿著螺旋線的切向上的斷面是圓形的,在如圖3的剖面方向上是橢圓形的。在觀景室外周沿螺旋線的切線方向設置有一個用于將觀景室卡固的圓形環(huán)或一段圓環(huán),用于使觀景室在該環(huán)內相對轉動,以保持移動中觀景室地面的水平,使得移動艙體3能夠適應螺旋軌道2的坡度變化。同樣,本發(fā)明中,移動艙體可以不是封閉的,也可以不是流線型的(僅適用在主體結構不是很高的時候)。本實施例的移動艙體3通過外周圓環(huán)上的抓點連接在沿著螺旋梁Ila設置的纜索上,纜索由絞盤驅動沿螺旋梁移動,帶動移動艙體運行,其原理類似高空索道纜車;每個移動艙體還設置一個或者多個卡箍點與螺旋梁Ila及l(fā)ib連接,卡箍點的作用包括定向、輔助支承、調平、卡位、防護等功能??梢栽诼菪篒la上設置運行異常鎖死裝置。同樣,移動艙體可通過外周圓環(huán)與設置在螺旋梁上的纜索連接,也可以直接和螺旋梁連接,通過順著螺旋梁爬行的裝置實現(xiàn)爬升和下降。本發(fā)明中,移動艙體除可以通過纜索及絞盤,也可以通過鏈條或齒條牽弓I運動。本發(fā)明中,主體結構1內還可以設有數(shù)個直行電梯8,如圖4所示,以供交通、疏散、 消防等需求使用;也可以沿著螺旋軌道2設置檢修用人行爬道(圖中未示出)。在不影響螺旋軌道設置及觀察艙體運動的情況下,可在主體結構1上設置頂部觀光廳或者旋轉餐廳9。還可以在主體結構1的不同高度根據使用要求設置服務區(qū)10。(如圖2和圖3所示)除此之外,還可以在主體結構1的不同部位設置風力發(fā)電等綠色能源措施、設置抗風阻尼裝置以及除雪除冰(如刮掃、加熱、超聲等)等設施與裝置、在主體結構頂部設置通訊設施或者電信發(fā)射塔(圖中未示出)。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旋升降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該觀察塔包括一直立的主體結構,附著在該主體結構外圍的一對或多對螺旋軌道,每對螺旋軌道由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構成,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在兩端首尾相接,實現(xiàn)上、下行的轉換;在每對螺旋軌道上間隔布置有多個移動艙體,其中上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上運動,下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下運動;還包括設置在主體結構下部,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相接轉換處的下站臺,用于人進行登艙和離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結構是豎直的,或是基本豎直的;主體結構的水平斷面是圓形、橢圓、長圓、倒角矩形或三角園形狀任意一種;斷面面大小、形狀沿高度不變或改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結構是格構式的構筑物,或是筒狀結構的建筑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螺旋軌道中的每條軌道由一根或平行的兩根以上的螺旋梁組成;螺旋梁的中心線是螺旋線,螺旋中心線的展開坡度的范圍是在0 1.5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軌道通過懸臂結構和雙向斜交拉索支承在主體結構上,或僅采用懸臂結構支承在主體結構上,或僅采用拉索加撐桿吊掛在主體結構上,或直接連接在主體結構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艙體采用帶密封門的流線型觀景室,該觀景室沿著螺旋線的切向上的斷面是圓形的,并在觀景室外周設置有一個用于將其卡固的圓形環(huán)或一段圓環(huán),用于使觀景室在該環(huán)內相對轉動,以保持移動中軌道坡度變化時觀景室地面的水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艙體通過外周圓環(huán)上的抓點連接在沿螺旋梁設置的纜索上,纜索由絞盤驅動沿螺旋梁移動,帶動移動艙體運行;每個移動艙體還設置一個或者多個卡箍點與螺旋梁連接,在螺旋梁上設置運行異常鎖死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結構內還設有數(shù)個直行電梯 ’沿著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設置有檢修用人行爬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結構上部,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相接轉換處設置有上站臺,在主體結構頂部設置有觀光廳或者旋轉餐廳。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結構的不同部位設置風力發(fā)電綠色能源、設置抗風阻尼裝置以及除雪除冰設施;在主體結構頂部設置通訊設施或者電信發(fā)射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螺旋升降觀察塔,屬于高空觀覽游樂或軍事、氣象等領域的觀察用構筑物技術領域,該觀察塔包括一直立的主體結構,附著在該主體結構外圍的一對或多對螺旋軌道,每對螺旋軌道由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構成,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在兩端首尾相接,實現(xiàn)上、下行的轉換;在螺旋軌道上間隔布置有多個移動艙體;其中上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上運動,下行軌道上的移動艙體沿著軌道向下運動;還包括設置在上行軌道和下行軌道兩端首尾相接轉換處的下站臺(還可增設上站臺),用于人進行登艙和離艙。本發(fā)明的觀覽角度在不停變化,且基本在不同高度均可實現(xiàn)360度環(huán)視視野,爬升和下降的角度平緩舒適,廣泛適宜各類人群。
文檔編號E04H12/00GK102226358SQ20111007256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fā)明者常強, 朵寧, 高巖 申請人:北京度態(tài)建筑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