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合成革加工的去皺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合成革加工過程中,將布送到涂布機,加溫的皮革漿料涂在布上形成合成革,現有技術中,為了防止布起皺不平,在涂布之前有一道對布加壓、加溫去皺的工序,由于起皺的布有一定的彈性,當壓力和溫度去除后,多少會恢復到起皺的狀態(tài),為了進一步提高去皺效果,還可以再增加濕度,即在加壓、加溫之前增加加濕工序,通過高溫、高濕、高壓來去皺,去皺效果明顯提升,但事物存在兩面性,高濕通過高溫后會蒸發(fā),蒸汽會帶走很多熱量,從而增加了能耗,布從布廠運輸到合成革廠時,布寬度方向的兩端受包裝、運輸影響最容易皺,而布匹的中心不容易皺,另外,布在合成革涂布過程中,經過傳動輥時,布中心容易繃緊,布的寬度方向的兩端相對較松,最后,由于加熱輥輥圈的兩端容易通過輥端面、輥軸、機架散熱,加熱輥輥圈兩端的溫度比較低,根據熱脹冷縮原理,輥圈兩端的受低溫影響直徑較小,加熱輥的兩端與加壓輥之間留有縫隙,無法對布均勻施壓,因此,布的兩端不容易壓平,涂布后合成革兩端出質量問題的概率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根據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將布分成幾個等級加濕,分等級去皺,提高去皺效果,降低能耗。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包括:
[0006]噴管,兩端頭封閉,噴管的中心設置有進口,該進口連通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噴管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若干個噴嘴按如下排列,靠近噴管中心的間距最大,靠近噴管兩端的間距最小,間距逐漸變化,當布穿過噴嘴時,布兩端接觸霧化汽的濕度高,布中心接觸霧化汽的濕度低,濕度逐漸變化;
[0007]噴管和進口設置有兩套,分別對布的兩個面進行加濕。
[0008]需要說明的是,合理安排噴管到布的距離,從噴嘴噴出的霧化汽會有一定的擴散,故,從整體上看,從布中心到布的兩端,濕度的變化還是比較均勻。
[0009]所述噴管上固定有罩子,該罩子呈喇叭狀,與布圍成加濕區(qū)。該技術方案可減少霧化汽的擴散。
[0010]所述罩子上靠近噴管中心設置有兩塊隔離板,該兩塊隔離板之間形成非加濕區(qū),非加濕區(qū)內不設置噴嘴,所述進口連通兩個加濕區(qū)內的噴孔。也就是說,非加濕區(qū)無需加濕,由于布中心不容易起皺,該位置普通去皺即可,可減少加濕量,該技術方案可節(jié)約用水用電,同時,也能減少水蒸發(fā),節(jié)約熱能。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高頻發(fā)生器、驅動電路、超聲波發(fā)射頭以及電源,電源向各電路供電,超聲波發(fā)射頭設置在水箱的水里,水箱設置有向外輸出水霧的出口。通過該出口與汽嘴連通。
[0012]由于水箱的水是有限度的,可以采用家用馬桶水箱的水位控制結構。
[0013]下面介紹與本實用新型配套的設備:
[0014]加熱輥;
[0015]加壓輥,與加熱輥配合能對布加壓和加溫;
[0016]加熱輥包括:
[0017]輥圈、與輥圈聯接的兩輥端面和穿過輥端面中心的輥軸,輥軸經軸承安裝在機架上;
[0018]內圓柱,夕卜表面設置有第一絕緣材料;
[0019]電熱絲,繞在內圓柱上第一絕緣材料外,靠近內圓柱兩端的電熱絲繞得密,靠近內圓柱中心的繞得疏,疏密逐漸過渡,內圓柱套裝在輥圈內,電熱絲與輥圈的內表面之間填充第二絕緣材料,電熱絲發(fā)熱時,輥圈的兩端溫度最高,輥圈的中心溫度最低,電熱絲經兩只電極與電源連接;該技術方案能解決越靠近布的兩端,越容易起皺的技術問題,精確分配電會K。
[0020]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絕緣材料為云母或陶瓷制成。
[0021]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絕緣材料為氧化鎂絕緣導熱粉。
[0022]所述內圓柱中心是指一段距離J,在該距離J內,所述電熱絲的卷繞間隔距離均等,也就是說在該距離J內,只需按常規(guī)加熱即可,以便降低能耗。
[0023]為了能將加濕與加熱相匹配,所述距離J與所述兩塊隔離板之間的距離相等。
[0024]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極為圓柱狀,與所述輥軸絕緣,電極經碳刷與所述電源連接。
[0025]作為優(yōu)選,所述輥端面與所述輥軸之間用四氟材料隔熱。減少熱能流失。
[002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節(jié)電節(jié)水、分等級加濕去皺、精確控制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時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噴管相關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3為圖2中噴管相關結構的后視圖。
[0030]圖4為本實用新型配套設備加熱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2]如圖所示,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包括:
[0033]噴管3,兩端頭封閉,中心設置有進口 2,該進口 2連通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噴管3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31,若干個噴嘴31按如下排列,靠近噴管3中心的間距最大,靠近噴管3兩端的間距最小,間距逐漸變化,當布I穿過噴嘴31時,布I兩端接觸霧化汽的濕度高,布I中心接觸霧化汽的濕度低,濕度逐漸變化;
[0034]噴管3和進口 2設置有兩套,分別對布I的兩個面進行加濕(圖1中僅展示了一套)。
[0035]噴管3上固定有罩子4,該罩子4呈喇叭狀,與布I圍成加濕區(qū)。
[0036]還可以是,罩子4上靠近噴管3中心設置有兩塊隔離板41,該兩塊隔離板41之間形成非加濕區(qū),非加濕區(qū)內不設置噴嘴,進口連通兩個加濕區(qū)內的噴孔31。
[0037]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高頻發(fā)生器、驅動電路、超聲波發(fā)射頭以及電源,電源向各電路供電,超聲波發(fā)射頭設置在水箱的水里,水箱設置有向外輸出水霧的出口。通過該出口與噴管上的進口連通。
[0038]配套設備:
[0039]加熱輥6 ;
[0040]加壓輥5,與加熱輥6配合能對布I加壓和加溫;
[0041]加熱輥6包括:
[0042]棍圈61、與棍圈61聯接的兩棍端面67和穿過棍端面67中心的棍軸64,棍軸64經軸承66安裝在機架上;
[0043]內圓柱62,外表面設置有第一絕緣材料;
[0044]電熱絲63,繞在內圓柱62上第一絕緣材料外,靠近內圓柱62兩端的電熱絲63繞得密,靠近內圓柱62中心的繞得疏,疏密逐漸過渡,內圓柱62套裝在輥圈61內,電熱絲63與輥圈61的內表面之間填充第二絕緣材料,電熱絲63發(fā)熱時,輥圈61的兩端溫度最高,輥圈61的中心溫度最低,電熱絲63經兩只電極65與電源連接;
[0045]第一絕緣材料為云母或陶瓷制成。
[0046]第二絕緣材料為氧化鎂絕緣導熱粉。
[0047]內圓柱62中心是指一段距離J,在該距離J內,電熱絲63的卷繞間隔距離均等。
[0048]距離J與兩塊隔離板41之間的距離相等。
[0049]電極65為圓柱狀,與輥軸64絕緣,電極65經安裝在機架上的碳刷與電源連接。
[0050]輥端面67與輥軸64之間用四氟材料隔熱。
[0051 ] 加壓輥5可由電機帶動轉動。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其特征是,包括: 噴管(3),兩端頭封閉,噴管(3)的中心設置有進口(2),該進口(2)連通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噴管(3 )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31),若干個噴嘴(31)按如下排列,靠近噴管(3 )中心的間距最大,靠近噴管(3 )兩端的間距最小,間距逐漸變化,當布(I)穿過噴嘴(31)時,布(I)兩端接觸霧化汽的濕度高,布(I)中心接觸霧化汽的濕度低,濕度逐漸變化; 噴管(3)和進口(2)設置有兩套,分別對布(I )的兩個面進行加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其特征是,所述噴管(3)上固定有罩子(4),該罩子(4)呈喇叭狀,與布(I)圍成加濕區(qū)。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罩子(4)上靠近噴管(3)中心設置有兩塊隔離板(41),該兩塊隔離板(41)之間形成非加濕區(qū),非加濕區(qū)內不設置噴嘴,所述進口( 2 )連通兩個加濕區(qū)內的噴孔(31)。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高頻發(fā)生器、驅動電路、超聲波發(fā)射頭以及電源,電源向各電路供電,超聲波發(fā)射頭設置在水箱的水里,水箱設置有向外輸出水霧的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制革的加濕設備,包括:噴管,兩端頭封閉,噴管的中心設置有進口,該進口連通超聲波水霧化發(fā)生器,噴管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若干個噴嘴按如下排列,靠近噴管中心的間距最大,靠近噴管兩端的間距最小,間距逐漸變化,當布穿過噴嘴時,布兩端接觸霧化汽的濕度高,布中心接觸霧化汽的濕度低,濕度逐漸變化。噴管和進口設置有兩套,分別對布的兩個面進行加濕。所述噴管上固定有罩子,該罩子呈喇叭狀,與布圍成加濕區(qū)。罩子上靠近噴管中心設置有兩塊隔離板,該兩塊隔離板之間形成非加濕區(qū),非加濕區(qū)內不設置噴嘴,進口連通兩個加濕區(qū)內的噴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節(jié)電節(jié)水、分等級加濕去皺、精確控制效果好。
【IPC分類】D06N3/00
【公開號】CN20491917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41606
【發(fā)明人】陳新旺, 王凱
【申請人】浙江西雅普康大制革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