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染色機領域,尤其是一種恒溫染色機。
背景技術:
染色機適用于麻、棉、羊毛、腈綸、人造絲、混紡等面料的染色、漂白、煮煉和水洗等工藝?,F有染色機在實際染色過程中,為了保持染液的水溫恒定,確保面料的染色均勻度,在染色機的轉鼓內部進行染液的循環(huán),在轉鼓的隔層內安置加熱管,經過加熱的染液流回轉鼓內,轉鼓內的染液透過網孔進入隔層,以此循環(huán)。這樣的循環(huán)方式造成不穩(wěn)定的染液溫度直接接觸面料,引起染色不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恒溫染色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的染色機一般在轉鼓內部進行染液的循環(huán),這樣的循環(huán)方式造成不穩(wěn)定的染液溫度直接接觸面料,引起染色不均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轉鼓和外水箱;所述的轉鼓和外水箱均安裝在機架上,所述的外水箱位于轉鼓的后側,所述的轉鼓和外水箱之間設有連通構件,所述的連通構件安裝在設于轉鼓和外水箱之間的支撐架上,包括中空主軸、進水管、出水管、軸承座及軸承、固定座;所述的中空主軸套于進水管外,所述的進水管套于出水管外,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分別與外水箱連通,另一端分別與轉鼓連通;所述的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并一起套接于中空主軸上,所述的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支撐架上,所述的中空主軸、進水管、出水管依靠軸承座安置于支撐架;所述的固定座套于進水管并固定在轉鼓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鼓包括內壁、外壁,前板、內底板和外底板;所述的內壁和外壁之間留有第一間隙,所述的內底板和外底板之間留有第二間隙;所述的第一間隙與第二間隙相通,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構成轉鼓的隔層。
進一步的,所述外底板的中心設有通孔;所述的出水管呈90°彎折,第一彎折段的端部置于外水箱內,第二彎折段穿過通孔置于內底板和外底板之間的第二間隙;所述的進水管一端置于外水箱內,另一端穿過通孔位于內底板和外底板之間的第二間隙。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位于外水箱內的長度大于進水管位于外水箱內的長度;所述外水箱內設有隔板,將外水箱分割成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出水管第一彎折段的端部架于隔板上并位于第二區(qū)域,進水管上置于外水箱內的端口位于第一區(qū)域,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的下方相貫通。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位于第二間隙的端部設有出水孔;所述的第二間隙內設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與進水管通過出水孔相通;所述延伸管的設置與出水管的第二彎折段呈180°夾角。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鼓的內壁上設有一塊網孔區(qū)域,所述的隔層內設有內水箱,所述內水箱的開口與網孔區(qū)域的一部分重疊交錯,所述的出水管上置于第二間隙的端部與內水箱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在軸承座上的軸承有兩個,兩軸承之間設有保溫套,所述的保溫套套于中空主軸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染色機還包括驅動機構,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主電機和減速機;所述中空主軸靠近外水箱的一端套有從動鏈輪,所述的主電機與減速機連接,所述的從動鏈輪與減速機上的主動輪之間利用傳動鏈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轉鼓的前板為透明玻璃板,所述的轉鼓的內壁和外壁處設有進料口。
進一步的,所述轉鼓的前板上設有一開孔,并且所述開孔處設有可開合的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出水管將轉鼓內的水排到外水箱內加熱,利用進水管將加熱好的水排到轉鼓的隔層,再通過內壁上的網孔流入轉鼓內,進行染色。出水管與內水箱連通,限制出水管只出水不進水;進水管與轉鼓隔層導通,限制進水管只進水不出水。當內水箱在轉鼓隔層旋轉至最高點時,內水箱的水通過出水管流入外水箱進行加熱,然后外水箱的水位高于轉鼓內的水位時,加熱后的染液順著進水管進入轉鼓隔層并透過網孔滲透至轉鼓內。
本實用新型的染液加熱快,溫度恒定,染色物上色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轉鼓2和外水箱4。轉鼓2和外水箱4均安裝在機架1上,外水箱4位于轉鼓2的后側。外水箱4內設有加熱管,具有加熱染液的作用。轉鼓2和外水箱4之間設有連通構件3,連通構件3安裝在設于轉鼓2和外水箱4之間的支撐架上5,包括中空主軸34、進水管37、出水管36、軸承座31及軸承32、固定座30。中空主軸34套于進水管37外,進水管37套于出水管36外。進水管37和出水管36的一端分別與外水箱4連通,另一端分別與轉鼓2連通;軸承32安裝在軸承座31上并一起套接于中空主軸34上,軸承座31固定安裝在支撐架5上,中空主軸34、進水管37、出水管36依靠軸承座31安置于支撐架5;固定座30套于進水管37并固定在轉鼓2上,起到加強支撐轉鼓 2的作用。
轉鼓2包括內壁20、外壁21,前板26、內底板23和外底板24。轉鼓2的前板26為透明玻璃板,便于實時監(jiān)控染色的進度。轉鼓的前板26上設有一開孔260,并且開孔260處設有可開合的蓋板。開孔260的設計是為了能夠從開口260處取樣,辨別面料染色的程度。轉鼓2的內壁20和外壁21處設有進料口。內壁20和外壁21之間留有第一間隙22,內底板23 和外底板24之間留有第二間隙25,第一間隙22與第二間隙25相通,第一間隙22和第二間隙25構成轉鼓的隔層。
外底板24的中心設有通孔240,出水管36呈90°彎折,第一彎折段360的端部置于外水箱4內,第二彎折段361穿過通孔240置于內底板23和外底板24之間的第二間隙25。進水管37一端置于外水箱4內,另一端穿過通孔240位于內底板23和外底板24之間的第二間隙 25。出水管36位于外水箱4內的長度大于進水管37位于外水箱4內的長度。外水箱4內設有隔板40,將外水箱4分割成第一區(qū)域41和第二區(qū)域42。出水管第一彎折段360的端部架于隔板40上并位于第二區(qū)域42,進水管37的端口位于第一區(qū)域41。這樣順著出水管36出來的染液直接到第二區(qū)域42,加熱后的染液從第一區(qū)域41順著進水管37進入轉鼓2,避免了加熱后的染液與出水管里面出來的染液混合,影響染液的溫度。第一區(qū)域41和第二區(qū)域42 的下方是貫通的。
進水管37位于第二間隙25的端部設有出水孔370;第二間隙25內設有延伸管6,延伸管6與進水管37通過出水孔370相通;延伸管6的設置與出水管36的第二彎折段361呈180 °夾角。
如圖1和圖3所示,轉鼓2的內壁20上設有一塊網孔區(qū)域200,隔層20內設有內水箱7。內水箱7的開口與網孔區(qū)域200的一部分重疊交錯,出水管36上置于第二間隙25的端部與內水箱7連通。因此,內水箱7里的染液可順著出水管36流出。
安裝在軸承座31上的軸承32有兩個,兩軸承32之間設有保溫套33,保溫套33套于中空主軸34上,具有減少進水管37內染液散熱的效果。
如圖2和圖3所示,染色機還包括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主電機8和減速機9;中空主軸34靠近外水箱4的一端套有從動鏈輪35,主電機8與減速機9連接,從動鏈輪35與減速機9上的主動輪之間利用傳動鏈10連接。這樣主電機8的轉動帶動了減速機9的轉動,從而又帶動了從動鏈輪35的旋轉,從動鏈輪35與中空主軸34固定連接,因此,中空主軸34的轉動帶動了轉鼓2的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面料置于轉鼓2內,染料導入外水箱4和轉鼓2內,啟動主電機8,轉鼓2開始旋轉,轉鼓2內的染液和外水箱4內的染液開始循環(huán),其循環(huán)過程為:當轉鼓2的網孔區(qū)域200旋轉至下方時,染液透過網孔流入內水箱7內,當轉鼓2的網孔區(qū)域200 旋轉至上方或者最高點時,內水箱7里的染液順著出水管36流入外水箱4內繼續(xù)加熱;此時,外水箱4內的水位高于轉鼓2內的水位,外水箱4里的染液順著進水管37流入轉鼓隔層,透過網孔區(qū)域200滲透至轉鼓內壁的空間,轉鼓2的不停旋轉,實現染液進出的不斷循環(huán),達到染液溫度恒定,染色均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