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領域,具體說,屬于一種縫衣針。
背景技術:
現在的縫衣針的針眼或針孔過小,不借用任何工具的話,一般比較難以穿線成功。
如果借助工具,但輔助穿針的工具又時常遍尋不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借助任何輔助工具即可容易成功穿線的縫衣針,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本發(fā)明的主要技術方案綜述
1、本發(fā)明作為一種易穿線的縫衣針,其特征為:
主要由縫衣針本體1、針尖2、針尾勾線鉤3、防脫壓線彈性片4四大結構部件共同構成,其中:
所述縫衣針本體1、所述針尖2均由不銹鋼材料或鍍鉻防銹鐵金屬來構成;
所述針尾勾線鉤3位于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尾端,其形狀類似一個大寫字母“l(fā)”;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形狀類似一個大寫字母“j”,其上端與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中部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下端朝向所述針尾勾線鉤3的方向彎曲,且緊緊壓緊在所述針尾勾線鉤3上,二者緊密接觸在一起;注:附圖中二者并未接觸,是為了方便觀察。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中段緊緊壓在所述針尾勾線鉤3上,另一方面,其末端與所述針尾勾線鉤3共同構成一個小小的開口,方便縫衣線從此處拉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穿線的縫衣針,其特征為:
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長度約50毫米,直徑約1.5毫米;
所述針尾勾線鉤3與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二者之間的縫隙約1毫米;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末端與所述針尾勾線鉤3共同構成開口的角度約45度角,十分方便將繃緊的縫衣線拉入。
二、本發(fā)明用法
本發(fā)明的穿針方法與普通縫衣針非常不同,其步驟包括:
第一步:左手握住所述縫衣針本體1。
第二步:右手拿住一根縫衣線,將其折疊后,形成一個大寫字母“v”形。
第三步:將所述“v”字線的底部勾住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末端與所述針尾勾線鉤3二者所共同構成的一個約45度角的開口。
第四步:左手拿緊所述縫衣針本體1,同時右手將所述縫衣線向針尖2的方向拉,在受到拉力情形下,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在彈性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向外彎曲,此時,所述針尾勾線鉤3與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二者之間的距離為零毫米的縫隙被迫擴大到1至2毫米,同時,所述縫衣線就從所述縫隙中通過,進入到所述縫衣針本體1中部的空腔中。
至此,穿針步驟完成。
第五步:還需要剪取足夠長度的縫衣線,并在其末端打一個結,此時即可開始縫衣服了。
從上可知,本發(fā)明具有穿線容易快捷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縫衣針本體1、針尖2、針尾勾線鉤3、防脫壓線彈性片4。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共公開了一個實施例,闡述為: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縫衣針本體1、針尖2、針尾勾線鉤3、防脫壓線彈性片4四大結構部件共同構成,其中:
所述縫衣針本體1、所述針尖2均由不銹鋼材料或鍍鉻防銹鐵金屬來構成;
所述針尾勾線鉤3位于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尾端,其形狀類似一個大寫字母“l(fā)”;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形狀類似一個大寫字母“j”,其上端與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中部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下端朝向所述針尾勾線鉤3的方向彎曲,且緊緊壓緊在所述針尾勾線鉤3上,二者緊密接觸在一起。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中段緊緊壓在所述針尾勾線鉤3上,另一方面,其末端與所述針尾勾線鉤3共同構成一個小小的開口,方便縫衣線從此處拉入。
所述縫衣針本體1的長度約50毫米,直徑約1.5毫米;
所述針尾勾線鉤3與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二者之間的縫隙約1毫米;
所述防脫壓線彈性片4的末端與所述針尾勾線鉤3共同構成開口的角度約45度角,十分方便將繃緊的縫衣線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