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筒形成品針織物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的方法,該前身至少在某些區(qū)段由左半身和右半身構成,其中這些半身在其縱向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相互交疊的飾邊 (Blende)。
背景技術:
由于能經濟合理地進行制造,經常在橫機上將衣物制成所謂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以此方式可以幾乎完整地在針織機上例如制得大圓領女背心或羊毛衫,從而接下來只需很少的縫紉工作和修飾工作。用飾邊給羊毛衫或馬甲的前半身滾邊,可以在雙針床的橫機上將其制成圓筒形成品針織物,但其目前僅帶有不交疊的飾邊。但如果要用鈕扣將茄克衫或馬甲扣上,則這些飾邊必定會交疊。但如在EP 1 482 080 Bl中所述,圓筒形成品針織物上的交疊的飾邊在目前只能借助于四針床的橫機并利用特殊的復合針制得。在制造其前身上部區(qū)域開叉的套衫(Pullover)或大圓領女背心時也有相同的情況,其中用飾邊給開叉邊緣滾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也能在雙針床的橫機上制得這種衣物的方案。采用一種用于在帶有兩個針床的橫機上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的方法,即可實現所述目的,該前身至少在某些區(qū)段由左半身和右半身構成,其中這些半身在其縱向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相互交疊的飾邊,其中最多利用一個針床的每第二個織針形成線圈,一個針床的成圈織針總是與另一個針床的不成圈的織針對置,其特征在于,使得飾邊之一形成為在其所屬的前半身與后身之間的中間針織層。通過將飾邊之一編織成為中間針織層,可以無牽伸地制得整個針織匹布。圓筒形成品針織物的從前針床至后針床的過渡部分位于后身的側邊緣與前身的側邊緣之間。以此方式還可以在圓筒形成品針織物上,在前身與后身之間產生假縫(Nahtimitate),部分地出于外觀的原因,希望有這種假縫。為了制得帶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這種前身在其整個長度上都由兩個設有飾邊的半身構成,即例如為了制得羊毛衫或馬甲,所述方法的特征尤其在于如下步驟
-將后身束腰、兩個前身和飾邊編織成為橫截面為C形的針織物區(qū)段; -在制得束腰之后,將用于飾邊之一的線圈轉移到所屬前半身區(qū)域中的空織針上,從而使得飾邊線圈在前身與后身之間形成中間針織層;
-形成用于后身、兩個前半身和飾邊的線圈,其中利用橫機的不同于用于形成所屬前半身的三角座滑架動程的三角座滑架動程形成中間針織層的飾邊。因而在束腰區(qū)域中尚未形成中間針織層。在極端情況下,束腰可以只包括一個線圈橫列,也就是說,只形成針織匹布的起始線圈橫列。束腰優(yōu)選是羅紋針織物,但為此需要兩個針床,從而在束腰區(qū)域中沒有織針空置,而在這些織針上要形成中間針織層。然而在制得束腰區(qū)域之后,將飾邊之一制成中間針織層,以便能夠無牽伸地制得針織匹布。要把某些前半身的飾邊形成為中間針織層,這里優(yōu)選的是,在這些前半身的區(qū)域中,將束腰編織得比在另一前半身區(qū)域中寬一半飾邊寬度。因而在制造束腰期間,有一些前身線圈位于后針床上。在轉移形成中間針織層的飾邊的線圈期間,可以使得束腰的線圈在所屬前半身的區(qū)域中朝向另一前半身也移位一半飾邊寬度,從而在轉移飾邊線 圈之后,全部前身線圈也位于前針床上。原則上可以采用任意連接方式將束腰制成任意高度。若將束腰制成羅紋針織物, 則將得到特別形狀穩(wěn)定的束腰。若要采用一種用于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的方法,該前身僅在上部區(qū)域中由兩個設有交疊飾邊的半身構成,則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如下步驟
-將針織物制成圓筒形針織物,直至前身分離的開始處;
-在前半身之一的區(qū)域中將分離線墊放到要借以編織配設的飾邊的空織針中,并在該區(qū)域中墊放到具有該前身的線圈的織針中;
-形成用于后身、兩個前半身和兩個飾邊的線圈,其中利用此前空置而現在墊放有分離線的織針將飾邊之一形成為在所屬前半身與后身之間的中間針織層,而利用此前用于在另一前半身區(qū)域中制得前身的織針來編織另一飾邊; -在制好針織物之后去掉分離線。分離線在此用于產生飾邊之一的針織物關邊(Gestrickanfang),該飾邊以后將覆蓋另一飾邊或者被另一飾邊覆蓋。該方法因此特別是用于制造帶有開叉形衣領的套衫和大圓領女背心,例如制造帶有開領衣領的衣物,其中飾邊也可以是鈕扣遮蓋(Knopfleiste)。 采用該方法也可以制得帶有開叉圓領口或豎領(Stehkragen)的衣物。就本發(fā)明的方法而言,在其它情況下可以采用任一方式將衣物編織成形,即例如進行縫制。由此可得到穿著舒適性很高的衣物。飾邊可以采用任一連接方式制得,優(yōu)選可以將其形成為羅紋針織物或雙反面緯編織物(Links-Links-Gestricke)。還可以在飾邊之一中織入鈕孔。
下面對照附圖詳細介紹本發(fā)明的方法的兩個優(yōu)選設計方案。圖中示出
圖Ia為帶有用飾邊滾邊的前半身的羊毛衫的示意圖Ib為圖Ia的羊毛衫在制造束腰(Bimde)期間在羊毛衫束腰區(qū)域中的剖視圖; 圖Ic為圖Ia的羊毛衫的在橫機上制造帶有飾邊的前身和后身期間的剖視圖; 圖Id為在制得羊毛衫之后的與圖Ic相應的剖視圖; 圖2a — 2c為在制造圖Ia的羊毛衫的羅紋束腰時橫機的織針墊放情況圖; 圖3a — 3c為在制造圖Ia的羊毛衫的后身、兩個前身和束腰時橫機的織針墊放情況局部剖視圖4為制造圖Ia的羊毛衫直至開始領口之前的紡絲流程圖; 圖5為在圖Ia的羊毛衫的領口區(qū)域中在過渡至其飾邊處的前身收針的紡絲流程圖;圖6a為領口開叉的大圓領女背心(Pullunder )的示意性的正視圖,其中在開叉區(qū)域 (Schlitzbereich)中用飾邊給前半身滾邊;
圖6b為圖6a的大圓領女背心的領口區(qū)域在橫機上進行制造期間的剖視圖; 圖6c為圖6a的大圓領女背心的領口區(qū)域在其制造之后與圖6b相應的剖視圖; 圖7a為在制造圖6a的大圓領女背心時在到達開叉的領口之前橫機的織針墊放情況示意圖7b、7c為在給圖6a的針織物的飾邊之一墊放分離線(Trermfaden)情況下的橫機針床的示意圖8為在開叉的領口區(qū)域中制造圖6a的針織物的紡絲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a為羊毛衫100的示意圖,其前身1、2均設有交疊的飾邊3、4。羊毛衫100的前身1、2、飾邊3、4和后身7被制成圓筒形成品針織物。與此并行地將袖子5、6制成圓筒形針織物,然后接到后身7和前身1、2上。在下邊緣上,羊毛衫100設有羅紋針織的束腰8。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在雙針床的橫機上制造羊毛衫100,其中在每個針床上最多利用每第二個織針進行編織,一個針床的成圈織針與另一個針床的不成圈的織針對置。圖Ib為在橫機上制造束腰8期間羊毛衫100的示意性的剖視圖。在后針床上形成后身7,在前針床上形成帶有飾邊3、4的兩個前身1、2,但在束腰區(qū)域中,前身2的外線圈也在后針床H上編織。兩個飾邊區(qū)域被空隙9間隔開地并排布置在前針床上。在將束腰8 制成羅紋針織物時就需要飾邊3、4的該位置,因為在左前身2和后身7的區(qū)域中翻折飾邊 4之后,只有右線圈才可行,且左飾邊4在所述區(qū)域中變成中間針織層?,F在圖Ic以剖視圖示出在束腰8上方進行制造期間的羊毛衫100。通過轉移成中間針織層的操作,使得飾邊4處于前身2與后身7之間。在這種情況下,在目前空的織針上在前身2與后身7之間形成飾邊4。圖Id為羊毛衫100在其制造之后的與圖Ic相應的剖視圖。飾邊3、4現在相互交疊,如其也在圖Ia中示出。在圖加中示出在后身7中在制造羅紋束腰8時前針床V和后針床H的織針墊放情況。圖2b以類似的方式示出在束腰8的區(qū)域中右前身和右飾邊3的織針墊放情況,其中飾邊3的線圈用實心黑色示出。圖2c以相同的方式示出用于制造左前身2和配設的飾邊 4的織針墊放情況,其中這里也用實心示出飾邊線圈。在圖3a — 3c中示出用于制造后身(圖3a)、制造前身1和飾邊3 (圖3b)和用于束腰8上方的前身2與飾邊4 (圖3c)的兩個針床V、H的織針墊放情況。后身和兩個前身 1、2是帶羅紋的圓筒形針織物(Glatt-Rechts-Gestricke),飾邊3、4是羅紋針織物。圖3c 示出在目前未墊放有線圈的織針上將深色實心線圈編織成在用于前身2和用于后身7的線圈之間的中間針織層的情況。在圖4. 1 一 4. 9中示出制造羊毛衫100直至開始領口的紡絲流程圖。后身的線圈均位于用A — U表示的織針上,前身1、2的線圈位于用a — u表示的織針上。在橫列Rl中,為了形成網狀編織橫列(Netzreihe)以及將束腰8形成為用于后身的1 1的羅紋針織物,將后身B、D、F — T的每第二個線圈從后針床H分別轉移至前針床V的對置的織針B、D、F — Τ。另外,在帶有用于后身的線圈的織針上形成線圈橫列。接下來, 使得位于前針床V上的線圈又移回至后針床H的其初始織針上。在橫列R2中示出,為了形成網狀編織橫列以及將束腰8形成為用于右前身和左前身1、2的1:1的羅紋針織物,將前身的每第二個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a、c、e、g、i (前身 1)以及織針k、m、n、0、q、S、U (前身2)分別轉移至后針床H的帶有相同標號的對置的織針上,接下來在帶有用于前身的線圈的織針上形成線圈橫列。接下來,使得位于后針床H上的線圈移回至前針床V的其初始織針上。在橫列Rl和R2中所經歷的過程重復進行,直至形成用于束腰8的所希望數量的針織橫列(Strickreihe)。在橫列R3中示出在將束腰8制成1:1的羅紋針織物之后前針床和后針床的線圈墊放情況(Maschenbelegung)0 接下來,將飾邊4的線圈轉移到左前身2與后身7之間的空織針上。為此,在橫列 R4中使得飾邊4的邊緣線圈k從前針床V轉移到后針床H的對置的織針k上。接下來在橫列R5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三個織針,然后使得右前身1的邊緣線圈在通至后身7的過渡部分從前針床V的織針a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Z上。另外,使得后身7的邊緣線圈在通至左前身2的過渡部分從后針床H的織針U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ν上。在橫列R6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使得飾邊4的前針床V的織針1的線圈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j上。然后在左飾邊4的在橫列R4和R6中已懸吊到后針床H的織針j、k上的線圈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N、0上之前,在橫列R7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三個織針。在橫列R8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四個織針。接下來使得右前身2的在橫列R5 中已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Z上的線圈又懸吊回到其初始織針a上,并使得后身7的在橫列R5中已懸吊到前針床V的織針ν上的線圈又懸吊回到后針床H的其初始織針U上。接下來在橫列R9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三個織針,并使得右前身1的和右飾邊 3的所有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a - i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a — i上。在橫列Rll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一個織針并使得后身的左邊緣線圈A從后針床H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b上之前,在橫列RlO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四個織針并接下來使得前身1的和飾邊3的所有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a-i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c-k上。在橫列R12中使得后針床H也向左移位四個織針,接下來使得左飾邊4的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N、0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η、ο上。然后在橫列R13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并將左飾邊4的已位于前針床V的織針m上的線圈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m上。之后,在橫列R14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三個織針,隨后將后身的邊緣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b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A上,并將左前身1的邊緣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 U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ν上。在橫列R15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使得飾邊4的形成左前身 2的邊緣線圈的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η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1上。接下來在橫列R16 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三個織針,并將左飾邊4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l、m、n、o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P、Q、R、S上。在橫列R17中使得后針床向左移位四個織針。接下來使得后身的左邊緣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A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b上,并使得左前身2的邊緣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V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U上。然后在橫列R18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三個織針,并將后身的左邊緣線圈以及右前身1的和右飾邊3的所有線圈都從前針床V的織針b — k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b — k上。之后,在橫列R19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四個織針,接下來將后身的左邊緣線圈以及右前身1的和右飾邊的所有線圈都從后針床H的織針b — k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d — m上。在橫列R20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將后身的已位于后針床H 的織針B上的線圈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c上。這樣就結束了針對飾邊4的線圈的移圈過程。這些線圈現在位于前身2與后身7 的線圈之間。從橫列21起開始針對后身7以及針對帶有飾邊3、4的兩個前身1、2的針織過程。 后針床H已移動至其初始位置,并在后針床H的織針上形成了用于后身7的線圈。在橫列 R22中將要形成為用于右飾邊4的左線圈的線圈從前針床V的其織針k、η轉移到后針床H 的織針k、η上,然后在橫列R23和R24中分別編織右前身1和右飾邊3的線圈橫列。在橫列R23和R24中已形成為右飾邊3的左線圈的線圈在橫列R25中后針床H的織針k、m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k、m上。然后在橫列R26中編織后身7的線圈橫列。接下來在橫列R27 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并將左飾邊4的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P、Q、R、S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o、p、q、r上。然后在橫列R28中編織左前身2的線圈橫列。在橫列似9 中使得左飾邊4的要形成右線圈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p、r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Q、S 上。接下來在橫列R30中在前針床和后針床V、H的織針O、Q、q、S上形成飾邊4的另一線圈橫列。在橫列R32中將已形成為左飾邊4的右線圈的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Q、S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p、r上。接下來在橫列R33中在織針ο — u上形成左前身2的線圈橫列, 并在橫列R34中使得左飾邊4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O、p、q、r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 P、Q、R、S 上。在橫列R21 - R34中所經歷的針織周期期間,已針對后身7、兩個前身1、2以及兩個飾邊3、4分別形成了兩個線圈橫列。該周期重復進行,直至產生所希望數量的線圈橫列而實現V形領口?,F在按照圖5. 1和5. 2所述的針織周期,右前身和左前身1、2分別朝向其相應的飾邊3、4在邊緣區(qū)域中減少了一個線圈。在橫列R35中,后針床H已移動至其初始位置。接下來,將右前身1的位于前針床 V的織針i上的線圈以及右飾邊3的位于前針床V的織針j、k、l、m上的線圈轉移到后針床 H的織針i、j、k、l、m上。接下來,在橫列R36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兩個織針,并將右前身1的位于后針床H的織針i上的線圈以及右飾邊3的位于后針床H的織針j、k、l、m上的線圈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h、i、j、k、1上。由于前針床V的織針h已經墊放有右前身 1的一個線圈,故這里產生一個雙線圈。右前身1因而減少一個線圈。在橫列R37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并將左飾邊4的位于前針床V的織針P、Q、R、S上的線圈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p、q、r、s上。然后,在橫列R38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將左前身2的位于前針床V的織針ο上的邊緣線圈朝向左飾邊4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ο上。接下來在橫列R39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并將左飾邊4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p、q、r、s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Q、R、S、T上。在橫列R40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將左前身2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0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ρ上。由于前針床V的織針ρ已經墊放有左前身2的一個線圈,故這里產生一個雙線圈。左前身2因而減少一個線圈。用于使得兩個前身1、2收針(Minder)的所述周期可以重復進行,直至形成所希望數量的收針橫列。
圖6 — 8涉及可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制得的第二圓筒形成品針織物。圖6a示出大圓領女背心200形式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其也可在具有兩個針床的橫機上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制得。在根據圖6a的正視圖中,大圓領女背心由前身10以及后身70構成,前身從線B起被開叉(Schlitz)分成右前身和左前身10'、10〃。利用飾邊30、 40給前身10'、10〃滾邊,其中飾邊30、40彼此交疊。大圓領女背心200還具有沿著前身 10和后身70延伸的束腰80。圖6b為大圓領女背心200的在圖6a中的線A — A的高度剖切的剖視圖。為了制得飾邊30,使用直至圖6a中的線B處為了制得前身10所使用的線圈。為了制得飾邊40, 在線B的高度在前身10"的區(qū)域內,在前針床和后針床V、H的目前空置的織針中墊放分離線。左飾邊40因而從一開始就已經編織成在前半身10"和后身70之間的中間針織層。圖6c同樣以沿著圖6a中的線A — A剖切的剖視圖示出制好之后的大圓領女背心 200。兩個飾邊30、40現在相互交疊,如其也在圖6a中示出。在圖7a中示出在到達圖6a中的線B時大圓領女背心200的前身和后身的織針墊放情況。前身10和后身70已制成帶羅紋的圓筒形針織物。在圖7b中示出如何將分離線墊放到前針床V的已帶有前身10的線圈的織針m、 ο、q中以及墊放到前針床V的空織針N、P中。在圖7c中示出將分離線墊放到后針床H的已帶有線圈的織針N、P、R中和墊放到前針床V的空織針0、Q中。分離線供制得飾邊40所需要的線圈使用。在圖8. 1 — 8. 4中以紡絲流程圖示出從圖6a中的線A起,在開叉的領口區(qū)域中制得大圓領女背心的情況。在橫列Rl中,在后針床H的織針A - T上編織用于后身的線圈橫列,然后在橫列 R2中把要形成飾邊30的左線圈的那些線圈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i、k上,轉移到后針床H 的織針i、k上。在橫列R3中示出,在前針床V的織針a — h上編織用于前身10'的線圈橫列,以及在前針床V的織針j、1和后針床H的織針i、k上編織用于飾邊30的線圈橫列。 在橫列R4中,把已在橫列R3中形成為用于飾邊30的左線圈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i、 k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i、k上。接下來在橫列R5中,在后針床H的織針A - T上編織用于后身的線圈橫列。然后在橫列R6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將用于形成飾邊40的分離線的已位于前針床V的織針N、0、P、Q上的集圈線圈(Fanghenkel)轉移到后針床H的織針m、n、0、p上。然后在橫列R7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在前針床V的織針m - t上編織用于前身10"的線圈橫列。在橫列R8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織針之后,把分離線的要在飾邊40中形成右線圈(Rechtsmasche)的那些集圈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m、ο轉移到前針床V的織針N、P上。然后在橫列R9中,在前針床 V的織針N、P上(右線圈)以及在后針床H的織針n、p上(左線圈)編織用于左飾邊40的線圈橫列。在橫列RlO中,在前針床V的織針N、P上以及在后針床H的織針η、ρ上編織用于飾邊40的另一線圈橫列。接下來在橫列Rll中,將已在橫列RlO中形成為用于飾邊40的右線圈的那些線圈從前針床V的織針Ν、Ρ移回到后針床H的織針m、o上。然后在橫列R12 中使得后針床H向左移位一個織針。接下來在前針床V的織針m — t上編織用于前身10" 的線圈橫列。最后在橫列R13中使得后針床H向右移位一個線圈,并將左飾邊40的線圈從后針床H的織針m-ρ轉移到前針床的織針N — Q上。
接下來重復該針織周期,直至制好帶有飾邊30、40的開叉的領口。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帶有兩個針床(ν、Η)的橫機上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100、 200)的方法,該前身至少在某些區(qū)段由左半身和右半身(1、2;10'、10")構成,其中在所述半身(1、2;10'、10〃)的縱向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相互交疊的飾邊(3、4;30、40),其中最多利用一個針床(V、H)的每第二個織針形成線圈,一個針床(V、H)的成圈的織針總是與另一個針床(H、V)的不成圈的織針對置,其特征在于,使得飾邊之一(4、40)形成為在其所屬的前半身(2、10 “)與后身(7、70)之間的中間針織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100)的方法,該前身在其整個長度上由兩個設有飾邊(3、4)的半身(1、2)構成,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驟-將后身(7)的束腰(8)、兩個前半身(1、2)和飾邊(3、4)編織成為橫截面為C形的針織物區(qū)段;-在制得束腰(8)之后,將用于飾邊之一(4)的線圈轉移到在所屬前半身(2)的區(qū)域中的空織針上,從而使得飾邊線圈在前身(2)與后身(7)之間形成中間針織層;-形成用于后身(7)、兩個前半身(1、2)和飾邊(3、4)的線圈,其中利用橫機的不同于用于形成所屬前半身(2)的三角座滑架動程的三角座滑架動程形成中間針織層的飾邊 (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要把某些前半身(2)的飾邊(4)形成為中間針織層,在這些前半身的區(qū)域中,將束腰(8)編織得比在另一前半身(1)的區(qū)域中寬一半飾邊寬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轉移形成中間針織層的飾邊(4)的線圈期間,使得束腰(8)的線圈在所屬前半身(2)的區(qū)域中朝向另一前半身(1)移位一半飾邊寬度。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至少一個線圈橫列的束腰(8)。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束腰(8)制成羅紋針織物。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前身的圓筒形成品針織物(200)的方法,該前身僅在上部區(qū)域中由兩個設有交疊的飾邊(30、40)的半身(10'、10")構成,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驟-將針織物制成圓筒形針織物,直至前身(10)分離的開始處(B); -在前半身之一(10")的區(qū)域中將分離線墊放到要借以編織配設的飾邊(40)的空織針中,并在該區(qū)域中墊放到具有該前身(10")的線圈的織針中;-形成用于后身(70)、兩個前半身(10'、10〃)和兩個飾邊(30、40)的線圈,其中利用此前空置而現在墊放有分離線的織針將飾邊之一(40)形成為在所屬前半身(10")與后身(70)之間的中間針織層,而利用此前用于在另一前半身(10')的區(qū)域中制得前身(10) 的織針來編織另一飾邊(30);-在制好針織物之后去掉分離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得飾邊(3、4;30、40)形成為羅紋針織物。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得飾邊(3、4;30、40)形成為雙反面緯編織物。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在帶有兩個針床的橫機上制造圓筒形成品針織物的方法,其中針織物具有兩個設置有飾邊(3、4)的前半身(1、2),飾邊(3、4)在制得針織匹布時相互交疊。
文檔編號D04B7/04GK102199835SQ20111007051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A·烏爾默, F·科盧拉, H·施密特 申請人:H. 斯托爾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