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升降平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粗紗機,特別涉及粗紗機下龍筋部分使用的升降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粗紗機下龍筋部分使用的升降平衡裝置,大都采用配重鐵塊,通過裝 在同一個軸上的兩個大小輪改變力矩,鐵塊通過鏈條或者皮帶繞在大輪上,小輪通過鏈條 或者皮帶連接一杠桿,杠桿的一端托著下龍筋,另一端壓在可回轉(zhuǎn)的壓輪下。這種升降平衡 裝置不僅占據(jù)空間較大,又對下龍筋的位置產(chǎn)生嚴格限定,使下龍筋不能移位脫離,不利于 提升粗紗機的自動化設計水平。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粗紗機中下龍筋升降平衡裝置所存在的上 述技術缺陷,提供下龍筋升降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升降平衡裝置。其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升降平衡裝置,包括一平衡軸,平衡軸橫向貫穿于粗紗機的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之間,平衡軸通過軸 承分別與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聯(lián)接;至少一只圓形吊帶輪以及與圓形吊帶輪數(shù)量相同、一一對應的吊帶,圓形吊帶輪 固定在上述平衡軸上,與圓形吊帶輪對應的一條吊帶卷繞在該圓形吊帶輪上,該吊帶的自 由端吊拉在一根能攜帶粗紗機下龍筋升降的下龍筋升降齒條上;至少一只橢圓形拉帶輪以及與橢圓形拉帶輪數(shù)量相同、一一對應的拉帶,橢圓形 拉帶輪固定在上述平衡軸上,與橢圓形拉帶輪對應的一條拉帶卷繞在該橢圓形拉帶輪上, 該拉帶的自由端吊拉在一根拉簧的上拉頭上,該拉簧的下拉頭鉸接在粗紗機的下部或底部 機架上。上述橢圓形拉帶輪,在下龍筋升降齒條上升到最高點時橢圓形拉帶輪的力臂最 大,在下龍筋升降齒條下降到最低點時橢圓形拉帶輪的力臂最小。上述圓形吊帶輪的數(shù)量優(yōu)選與下龍筋升降齒條的數(shù)量相同,圓形吊帶輪與下龍筋 升降齒條一一對應布置。[0011 ] 上述橢圓形拉帶輪為兩只以上,均衡地布置在平衡軸上。上述圓形吊帶輪由一半開槽式的吊帶輪主體與擋帶板組成,擋帶板與吊帶輪主體 之間在軸向上采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擋帶板與吊帶輪主體聯(lián)接組合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 向的吊帶卷繞帶體的容納槽;上述橢圓形拉帶輪由一半開槽式的拉帶輪主體與擋帶板組 成,擋帶板與拉帶輪主體之間在軸向上采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擋帶板與拉帶輪主體聯(lián)接 組合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向的拉帶卷繞帶體的容納槽。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圓形吊帶輪上的卷繞吊帶在下龍筋升降過程中吊拉下龍筋升降齒條,此時,同軸的橢圓形拉帶輪也隨之產(chǎn)生相應的響應,并通過卷繞在其上的拉帶吊拉 拉簧伸張或收縮。比如下龍筋升降齒條下降時拉簧被逐漸拉張將下龍筋的勢能轉(zhuǎn)為拉簧的 勢能,下龍筋升降齒條上升時,拉簧得以逐漸收縮,將拉簧的勢能在轉(zhuǎn)化為下龍筋的勢能。 本實用新型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下龍筋升降過程中的升降平衡;同時,本實用新型不妨礙下龍 筋的移位脫離設計,有利于提升粗紗機的自動化設計水平。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原理示意圖,為一種側(cè)視結構。圖2為
圖1方式的右視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
圖1與圖2,下面以粗紗機中下龍筋10采取前、后兩根下龍筋升降齒條攜帶其 上下運行為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除下述敘述技術內(nèi)容中的相應技術內(nèi)容外,其他有 關技術內(nèi)容均可采取或借鑒已有技術實現(xiàn)。上述
圖1與圖2僅示出了本升降平衡裝置的一部分,即對應兩根下龍筋升降齒條 中一根之情形,另一部份與前述部分基本相同,下面以前述部分為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 述一種升降平衡裝置,一平衡軸1橫向貫穿于粗紗機的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2之間, 平衡軸1通過軸承3分別與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聯(lián)接。一圓形吊帶輪4固定在上述平衡軸 1的后軸段上,與圓形吊帶輪4對應的一條吊帶5卷繞在該圓形吊帶輪上,該吊帶5的自由 端吊拉在一根下龍筋升降齒條6上。一只橢圓形拉帶輪7也固定在上述平衡軸1的后軸段 上,橢圓形拉帶輪7對應的一條拉帶8卷繞在該橢圓形拉帶輪上,該拉帶8的自由端吊拉在 一根拉簧9的上拉頭上,該拉簧9的下拉頭鉸接在粗紗機的下部或底部機架上,以及其他適 宜部位,如鉸接車尾支架2的下部;上述橢圓形拉帶輪7,在下龍筋升降齒條上升到最高點 時橢圓形拉帶輪的力臂最大,在下龍筋升降齒條下降到下最低點時橢圓形拉帶輪的力臂最 小。上述圓形吊帶輪4的優(yōu)選方式為其由一半開槽式的吊帶輪主體401與擋帶板402組 成,擋帶板402與吊帶輪主體401之間在軸向上采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擋帶板402與吊帶 輪主體401聯(lián)接組合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向的吊帶卷繞帶體的容納槽。上述橢圓形拉帶輪 7的優(yōu)選方式為其由一半開槽式的拉帶輪主體701與擋帶板702組成,擋帶板702與拉帶 輪主體701之間在軸向上采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擋帶板702與拉帶輪主體701聯(lián)接組合 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向的拉帶卷繞帶體的容納槽。本升降平衡裝置的另一部分也包括一只 圓形吊帶輪與一只橢圓形拉帶輪,圓形吊帶輪與橢圓形拉帶輪固定在上述平衡軸1的前軸 段上。除上述實施方式外,在應用于小型粗紗機上,本實用新型升降平衡裝置中也可僅 有一只圓形吊帶輪與一只橢圓形拉帶輪。除上述實施方式外,在應用于大型粗紗機上,本實用新型升降平衡裝置中也可以 有三只以上的圓形吊帶輪與三只以上的橢圓形拉帶輪。除上述實施方式外,諸如可以采取圓形吊帶輪的數(shù)量與橢圓形拉帶輪的數(shù)量不相同的方式;可以采取圓形吊帶輪數(shù)量少于其所在粗紗機中下龍筋升降齒條數(shù)量的方式, 位置也可以選擇與其中某些下龍筋升降齒條一一對應布置;橢圓形拉帶輪的數(shù)量也可少于 圓形吊帶輪的數(shù)量,也可以靈活地布置在平衡軸上。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平衡裝置,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平衡軸,平衡軸橫向貫穿于粗紗機的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之間,平衡軸通過軸承分 別與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聯(lián)接;至少一只圓形吊帶輪以及與圓形吊帶輪數(shù)量相同、一一對應的吊帶,圓形吊帶輪固定 在上述平衡軸上,與圓形吊帶輪對應的一條吊帶卷繞在該圓形吊帶輪上,該吊帶的自由端 吊拉在一根能攜帶粗紗機下龍筋升降的下龍筋升降齒條上;至少一只橢圓形拉帶輪以及與橢圓形拉帶輪數(shù)量相同、一一對應的拉帶,橢圓形拉帶 輪固定在上述平衡軸上,與橢圓形拉帶輪對應的一條拉帶卷繞在該橢圓形拉帶輪上,該拉 帶的自由端吊拉在一根拉簧的上拉頭上,該拉簧的下拉頭鉸接在粗紗機的下部或底部機架 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吊帶輪的數(shù)量與所在 粗紗機中下龍筋的下龍筋升降齒條的數(shù)量相同,圓形吊帶輪與下龍筋升降齒條一一對應布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橢圓形拉帶輪為兩只以上, 均衡地布置在平衡軸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吊帶輪由一半開槽式 的吊帶輪主體與擋帶板組成,擋帶板與吊帶輪主體之間在軸向上采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 擋帶板與吊帶輪主體聯(lián)接組合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向的吊帶卷繞帶體的容納槽;所述橢圓 形拉帶輪由一半開槽式的拉帶輪主體與擋帶板組成,擋帶板與拉帶輪主體之間在軸向上采 取可拆分式聯(lián)接結構,擋帶板與拉帶輪主體聯(lián)接組合后在輪面上形成圓周向的拉帶卷繞帶 體的容納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升降平衡裝置,包括一平衡軸,平衡軸橫向貫穿于粗紗機的車頭支架與車尾支架之間;至少一只圓形吊帶輪以及與圓形吊帶輪數(shù)量相同的吊帶,圓形吊帶輪固定在平衡軸上,一條吊帶卷繞在一只圓形吊帶輪上,其自由端吊拉在一根下龍筋升降齒條上;至少一只橢圓形拉帶輪以及與橢圓形拉帶輪數(shù)量相同的拉帶,橢圓形拉帶輪固定在平衡軸上,一條拉帶卷繞在一只橢圓形拉帶輪上,其自由端吊拉在一根拉簧的上拉頭上,該拉簧的下拉頭鉸接在粗紗機的機架上。本實用新型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下龍筋升降過程中的升降平衡;同時,又不妨礙下龍筋的移位脫離設計,有利于提升粗紗機的自動化設計水平。
文檔編號D01H7/40GK201826067SQ2010202818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5日
發(fā)明者丁波, 于茜茜, 劉敬龍, 尹懷秀, 崔桂華, 李建霞, 王森棟, 王燕 申請人:青島環(huán)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