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圈處理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在橫機上均勻地進行壓圈處理的壓圈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一般地,作為在針織品的肩或衣領(lǐng)等部位進行由橫機編織的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 列的線圈的接合、防脫散的方法,進行壓圈處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壓圈處理中,存在 對前后針床的線圈彼此、或?qū)υ谇昂竽骋环降尼槾采显诰€圈橫列方向相鄰的線圈進行壓圈 處理的情況。任一種情況下若針織物被進行壓圈處理而從織針落下(拂落),則針織物的自 重、針織物下卷裝置的張力作用于保持于織針的線圈。鉤掛于織針的線圈減少時,也可能使 作用于各線圈的張力增大,線圈被拉伸而導致壓圈部分的線圈不整齊。作為在壓圈處理中 得到均勻大小的線圈的方法,周知如下技術(shù)在壓圈處理時以吊持從織針落下的線圈的方 式將過渡紗拉向齒口(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方法在進行壓 圈處理的織針的范圍中設(shè)置空針,將懸吊用針織紗拉向壓圈處理時由織針鉤掛重疊線圈一 側(cè)的針床上設(shè)置的空針而吊持。而為了設(shè)置空針,使密針編織的針織物勉強成為抽針狀態(tài)。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2-91254號公報專利文獻2 德國發(fā)明專利第3939584號說明書
發(fā)明內(nèi)容
專利文獻2中,為了通過壓圈處理得到均勻大小的線圈,通過進行壓圈處理的織 針的范圍內(nèi)的織針吊持懸吊用針織紗。懸吊用針織紗鉤掛于織針的針鉤,在齒口上靠近進 行線圈的編織處理的位置的較高位置被支撐,因此有可能根據(jù)壓圈的種類在移圈時受到跨 于齒口的懸吊用針織紗的影響。另外,為了設(shè)置空針而使密針編織的針織物勉強成為抽針 狀態(tài),因此,增加了工序,并且形成的壓圈變大,美觀也變差。本發(fā)明中,提供對編織的影響 小且能夠簡單地得到均勻的壓圈的壓圈處理方法。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對于壓圈處理方法,是對于各個線圈進行壓圈處理的方法,其中, 使用至少具備前后一對針床的橫機,對于在針織物端部具有進行壓圈處理區(qū)域的針織物的 最終線圈橫列的線圈,將一端的線圈作為起點,朝向另一端的線圈依次進行壓圈處理,其特 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在壓圈處理前的針織物編織時,將鉤掛于所述區(qū)域的織針的線圈以分配于前后兩 方的針床的方式進行配置的步驟;以在所述區(qū)域的兩外側(cè)的空針上設(shè)置作為始端和終端的掛圈并架設(shè)在所述掛圈 之間的方式,使懸吊用針織紗通過分配于前后針床的線圈之間的步驟;在進行壓圈處理時,由所述懸吊用針織紗支撐與從織針落下的線圈連接的針織 物,在壓圈處理結(jié)束后,使該懸吊用針織紗的始端和終端的掛圈從鉤掛的織針落下的步驟。此外,本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懸吊用針織紗是彈性紗。本發(fā)明中,即使在通過懸吊用針織紗支撐與因壓圈處理而從織針落下的線圈連接的針織物時,該懸吊用針織紗通過在進行壓圈處理的區(qū)域的外側(cè)設(shè)置始端和終端而進行支 撐,該懸吊用針織紗撓曲而達到從齒口下降的位置,移圈時能夠不易受到跨于齒口的懸吊 用針織紗的影響。進而能夠在針織物的線圈之間簡單地配置懸吊用針織紗而固定針織物。而且,本發(fā)明中,通過對懸吊用針織紗使用彈性紗,即使在支撐針織物的情況下, 也會產(chǎn)生較大撓曲,針織物易于下降。進而在編織后,容易抽出懸吊用針織紗。
圖1是表示在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針織物的終端部進行壓圈處理的編織后的針 織物的圖。圖2是表示在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針織物的終端部進行壓圈處理的針織物的編 織工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針織物1的編織方法進行說明。以下的說明中,編織 所使用的橫機是具備前后一對針床的兩針床橫機,后針床可相對于前針床橫移。編織工序 圖中,為了說明方便,與實際的編織相比減少了針數(shù)。另外,也可以使用周知的四針床橫機。實施例圖1是表示在作為實施例的針織物1的終端部進行壓圈處理的編織后的針織物的 圖。另外,將針織物1和懸吊用針織紗3的前后關(guān)系局部放大表示。針織物1是通過單層 的平針組織朝向圖中箭頭所示的方向編織而成。對針織物1的終端部(最終線圈橫列)的 線圈進行壓圈處理,以防止壓圈部2的線圈的脫散。在針織物1的終端部附近,以針織紗在 針織物的表面和背面忽隱忽現(xiàn)的方式配置彈性紗的懸吊用針織紗3。進行成圈編織、集圈編 織等,懸吊用針織紗3不與針織物1的線圈直接連接,而是僅僅在相鄰的針織物的線圈之間 從前向后、或從后向前地交替通過,因此懸吊用針織紗3能夠在編織后簡單地抽出。圖2是在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上進行壓圈處理的針織物 的編織工序圖。圖中,黑三角表示第一給紗口,白三角表示第二給紗口。黑圓圈表示新形成 的線圈,白圓圈表示仍鉤掛于織針的舊線圈,雙圓圈表示重疊線圈。V字表示掛圈,箭頭表示 給紗口或線圈的移動。FB表示前針床,BB表示后針床,大寫字母A 0表示FB的織針,小 寫字母a ο表示BB的織針,S+數(shù)字表示編織步驟。以下,對編織步驟Sl S13進行說 明。Sl表示針織物1。使用供給底紗的第一給紗口,在前針床FB的織針E、F、G、H、I、J、K 上形成新線圈。S2與Sl同樣地從反方向向針織紗給紗,在FB的織針K、J、I、H、G、F、E上 形成新線圈。重復進行Sl和S2,編織需要的長度,編織到針織物1的端部附近。S3中,暫 時停止針織物1的編織,將鉤掛在進行壓圈處理的區(qū)域的線圈以分配于前后針床的方式進 行配置,使鉤掛于FB的織針F、H、J的各線圈移圈到BB的織針f、h、j。配置于前后的各線 圈在相鄰的線圈之間配置前后的過渡紗4。S4中,使用第二給紗口供給彈性紗,在進行壓圈處理區(qū)域的兩外側(cè)的空針上設(shè)置 作為始端和終端的掛圈,架設(shè)懸吊用針織紗3。具體而言,在FB的織針A上形成始端5,為 了更牢固地固定懸吊用針織紗3而在織針C上也設(shè)置掛圈。通過分配于前后針床的FB的 織針E、G、I、K和BB的織針f、h、j之間,為了同樣牢固地固定懸吊用針織紗3而在FB的織針M上設(shè)置掛圈,進而在織針0上設(shè)置作為終端6的掛圈。S5中,使鉤掛于BB的織針f、h、 j的各線圈移圈到FB的織針F、H、J。通過該移圈,在S4中架設(shè)的懸吊用針織紗3 “Z”字形 地通過鉤掛于FB的織針F、H、J的線圈的正面(近前)側(cè),并“Z”字形地通過鉤掛于FB的 織針E、G、I、K的線圈的反面(內(nèi))側(cè)。S6中,使用第一給紗口供給底紗,在FB的織針E、F、G、H、I、J、K上形成新線圈。該 階段在縱行方向上由S2和S6中形成的線圈夾持,在線圈橫列方向上通過S5的移圈,將針 織物1和懸吊用針織紗3固定。但是,在進行壓圈處理的情況下,在縱行方向上施加有自重 而穩(wěn)定,但在線圈橫列方向上是交替地通過針織物1的線圈的正反面的狀態(tài)下的固定,懸 吊用線圈3能夠比較簡單地移動。因此,編織后能夠簡單地抽出不再需要的懸吊用針織紗 3。此外,由于編織的針織物1是平針組織,因此需要S3的移圈和S5的移圈(返回),但若 編織的針織物1是羅紋組織,則由于在編織時刻是分配于前后針床的狀態(tài),因此也可以省 略S3和S5的移圈。S7中,使用第一給紗口供給底紗,在FB的織針K、J、I、H、G、F、E上形成新線圈。 S6和S7中,重新開始暫時停止的針織物1的編織。由于編織2個線圈橫列,因此懸吊用針 織紗3從齒口下降,在進行壓圈處理時也不易受到影響。此處,由于對懸吊用針織紗3使用 了彈性紗,因此存在紗線的拉伸,能夠得到更充分的下降。使用沒有拉伸的紗線時,重復進 行S6和S7的編織使懸吊用針織紗3的位置下降即可。另一方面,在伸縮性高的拉伸紗的 情況下,也可以省略S6和S7而進行從S8開始的壓圈處理。能夠?qū)崿F(xiàn)較大的撓曲,能夠從 齒口充分地下降。S8中,將鉤掛于FB的織針E的線圈移圈到鉤掛于相鄰的織針F的線圈,形成重疊 線圈,S9中,在鉤掛于FB的織針F的重疊線圈上形成新線圈,向織針0的方向移動,然后, 使第一給紗口向織針A的方向移動而返回。SlO中,將鉤掛于FB的織針F的線圈移圈到鉤 掛于相鄰的織針G的線圈,形成重疊線圈,Sll中,在鉤掛于FB的織針G的重疊線圈上形成 新線圈而向織針0的方向移動,然后,使第一給紗口向織針A的方向移動而返回。S8 Sll 中,通過周知的方法對兩個線圈進行壓圈處理,同樣地,從FB的織針F開始重復進行壓圈處 理直到鉤掛于織針K的線圈。隨著該壓圈處理的進行,漸漸地針織物1的鉤掛的線圈落下, 但自重等負荷不是由剩余的針織物1的鉤掛的線圈而是由懸吊用針織紗3支撐。不是成為 被拉長的線圈的壓圈而是相同大小的線圈的壓圈,能夠?qū)崿F(xiàn)線圈的均勻化。S12中,針織物1的鉤掛的線圈全部落下,彈性紗的懸吊用針織紗3的掛圈鉤掛于 FB的織針A、C、M、0。本實施例中僅在FB上設(shè)置掛圈,但不限于此,能夠使懸吊用針織紗3 固定于針床即可,也可以使用FB和BB兩個針床,還可以進行組合。進而,對于光滑性良好 的紗線,也可以增加掛圈數(shù)量,或向行進方向的反方向形成掛圈。在針織物1的自重較重的 情況下也有效。S13中,使鉤掛于鉤掛殘留在FB的懸吊用針織紗3的掛圈的織針A、C、M、0 的線圈落下,結(jié)束壓圈處理。進而作為后工序抽出編織完的針織物1的懸吊用針織紗3,從 而結(jié)束。另外,本實施例中,進行了單層針織物1上的說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適用于由 前針織物和后針織物構(gòu)成的筒狀針織物。將本實施例的針織物1分別配置于前后針床,對 肩等前后的針織物進行壓圈處理時,對于前針織物或后針織物的單側(cè)適用即可。優(yōu)選的是 對于前后針織物適用較好,能夠使編織更穩(wěn)定。而對于高圓套領(lǐng)等圓周狀地進行壓圈處理時,對于前后各針織物適用即可。這是由于前后針織物彼此獨立。 另外,本實施例中,使用兩個給紗口,在編織中使用底紗和彈性紗,但也可以利用 一個給紗口而僅適用于底紗。此時,由于需要切斷分離針織物1和懸吊用針織紗3,因此在 供給作為懸吊用針織紗3的針織紗的前后,與針織物1切斷分離并進行用于紗線打結(jié)的周 知的打結(jié)處理即可。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壓圈處理方法,是對于各個線圈進行壓圈處理的方法,其中,使用至少具備前后一對針床的橫機,對于在針織物端部具有進行壓圈處理區(qū)域的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線圈,將一端的線圈作為起點,朝向另一端的線圈依次進行壓圈處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在壓圈處理前的針織物編織時,將鉤掛于所述區(qū)域的織針的線圈以分配于前后兩方的針床的方式進行配置的步驟;以在所述區(qū)域的兩外側(cè)的空針上設(shè)置作為始端和終端的掛圈并架設(shè)在所述掛圈之間的方式,使懸吊用針織紗通過分配于前后針床的線圈之間的步驟;在進行壓圈處理寸,由所述懸吊用針織紗支撐與從織針落下的線圈連接的針織物,在壓圈處理結(jié)束后,使該懸吊用針織紗的始端和終端的掛圈從鉤掛的織針落下的步驟。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壓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吊用針織紗是彈性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壓圈處理方法,其對編織的影響小且能夠簡單地得到均勻的壓圈。在進行壓圈處理前的針織物(1)的編織時,將鉤掛于進行壓圈處理區(qū)域的織針的線圈配置于前后兩方的針床。以在所述區(qū)域的兩外側(cè)的空針上設(shè)置作為始端(5)和終端(6)的掛圈而架設(shè)在所述掛圈之間的方式,使懸吊用針織紗(3)通過分配于前后針床的線圈之間。在壓圈處理結(jié)束后,使該懸吊用針織紗(3)的包括始端(5)和終端(6)的掛圈從鉤掛的織針落下。
文檔編號D04B1/24GK101994204SQ201010267338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8月24日
發(fā)明者岡本一良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