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縫邊機結構,尤其是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縫紉機為制衣工業(yè)不可或缺的主要設備,早期傳統(tǒng)的縫紉機須通過人力踩踏方 能維持機器的正常運轉,隨時代進步目前無論工業(yè)用或家用小型的縫紉機皆己采用 自動馬達為其動力,不但制造操作上更為方便,且機器行進也更趨順暢穩(wěn)定,使車 縫品質明顯大幅提升。
另外,為能符合各種制衣車縫上的需求,傳統(tǒng)縫紉機也由原先單純結構設計, 而衍生出各式不同特殊功能的加工機具,其相關產(chǎn)品在業(yè)界不斷積極研發(fā)下,歷來 已有許多改良,并申請獲準取得專利。
譬如,己公開的中國TW M 2 9 8 5 9 8號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裝置,其應
用于車縫靴鞋、皮件等被縫物縫邊機的裝置,縫邊機上軸受主動輪帶動驅轉,并由 套裝于上軸的皮帶輪連動下軸,其中下軸另一端穿套于齒輪箱一側并與其內部主動 齒輪耦合,傳動鉤線裝置設于齒輪箱另一側,包含有第一齒桿、第二齒桿、第三齒 桿,和定位在第三齒桿端側齒盤組的鉤線器,及一包覆和安裝前述第一、第二、第 三齒桿與鉤線器的套筒部,據(jù)此達到較佳的安裝與傳動效能和便于穿套伸入被縫物 件內部車縫,同時齒盤組扁平化配置組裝鉤線器,適用于單針或雙針車縫,而能便 于被縫物翻轉和深入被縫物內部。
雖然其結構功能相當好用,但組成的零件較多,制造成本較高,組裝上也較為
麻煩,尤其是如圖l所示,其鉤線器終端的齒盤組,是由包含三個環(huán)齒輪依序排列 并接嚙合轉動,雖然可利用第二斜齒輪和相對近接的一環(huán)齒輪后側斜齒嚙合而接續(xù) 動力,使套裝于齒盤組外緣的一環(huán)齒輪后側的鉤線器跟著產(chǎn)生旋轉,但設計上采用 三個環(huán)齒輪相互嚙接,除了零件多成本高的問題之外,機件本身也容易因磨損而產(chǎn) 生間隙造成噪音及誤差。另外,其整體組成時,因為要容裝三個環(huán)齒輪,故組成的 梭頭體積也相對變大,如此即會車縫角度上大受干涉,操作換向較不順暢造成加工 困難,為其主要缺點。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可將上述缺失加以 摒除,通過精簡的傳動構件,達到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目的,讓縫邊機組裝更為容易, 而且組成的梭頭又可最小化,能有效減少車縫角度上的干涉,使換向操作順暢加工 更為容易,即為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技術重點所在。
為達到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主要 包括
一受主動輪帶動驅轉的上軸;
一可隨主軸轉動的下軸,位于機體內部,其與上軸間設有皮帶輪組,下軸另端 設有一主動齒輪;
一多節(jié)傳動機構,其一端與主動齒輪相接,另端與受其驅動的一鉤線器相連接;
其特征在于該多節(jié)傳動機構外部設有曲臂狀護筒,筒內順形配置有第一齒桿、 第二齒桿、第三齒桿,該三支齒桿的兩端均設有傘齒輪且彼此相互嚙接,最前端的 傘齒輪與下軸主動齒輪嚙接,最終端的傘齒輪則嚙接一具有齒盤的前述鉤線器,于 該具有齒盤的鉤線器外部并設有一包覆頭與前述護筒終端相接。
其中,該第一齒桿為一直立桿,其兩端設有同向的傘齒輪,而與其下端傘齒輪 嚙接的主動齒輪為一螺旋傘齒輪;該第二齒桿為一傾斜桿,長度大于第一齒桿,其 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輪;該第三齒桿為一平短桿,其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輪; 而其中該第一齒桿與第二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的角度為6 0度。
其中,該第二齒桿與第三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角度位于l 0 0 1 5 0度之間。
其中,該第二齒桿與第三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角度為1 3 5度。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1 .裝置中采用三支齒桿相互嚙接,利用最少的機件即能精確的傳動,不但組 裝更為容易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又可避免傳動間隙過大減少誤差。
2. 裝置的終端利用平短的第三齒桿以傘齒輪與齒盤鉤線器結合為一體,使梭 頭體積能進一步更為縮小。
3. 因為梭頭有效縮小,故可減少車縫角度上的干涉,便于被縫物翻轉和深入 被縫物內部,使換向操作順暢加工更為容易。
為使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成內容及其他特點,茲舉本實用新型較具體 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以下所述。
圖l:為傳統(tǒng)縫邊機傳動鉤線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平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2 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
可適用于單針或多針車縫,其應用于車縫靴鞋、皮件等被縫物的縫邊機,主要包括
一上軸l 0,貫穿設于機體9 0上方的內外,其外部以皮帶l l帶動一主動輪
1 2驅轉;
一下軸2 0 ,位于機體9 0內部,其與上軸1 0間設有皮帶輪組2 1 ,使下軸
2 0可跟著上軸1 Q轉動,于下軸2 Q另端設有一主動齒輪2 2 ;
一多節(jié)傳動機構3 0,其一端與主動齒輪2 2相接,另端驅動一鉤線器4 0;
本實用新型的改良特征在于該多節(jié)傳動機構3 0外部設有曲臂狀護筒5 0, 筒內順形配置有第一齒桿3 1、第二齒桿3 2 、第三齒桿3 3 ,該第一、第二、第 三齒桿3 1、 3 2、 33的兩端設有傘齒輪34、 35、 36、 37、 38、 39 彼此相互嚙接,最前端的傘齒輪3 4與下軸主動齒輪2 2嚙接受其驅動,最終端的 傘齒輪3 9則嚙接的具有一齒盤4 1的前述鉤線器4 0 ,于該具有齒盤41的鉤線 器4 0外部并設有一包覆頭6 1與前述護筒5 0終端相接;
實施時,該曲臂狀護筒5 0,可包括一呈直立狀的基座5 1, 一斜接在基座5 l側上方的斜管5 2;于斜管5 2的終端則與前述包覆頭6 l相接,該包覆頭6 1 為設有中空容間的短塊狀,以包覆住具有齒盤4 1的鉤線器4 0及其嚙接的傘齒輪
3 9而構成一梭頭6 0 。
該第一齒桿3 l為一直立桿,其兩端設有同向的傘齒輪3 4、 3 5,而與其下 端傘齒輪3 4嚙接的主動齒輪2 2為一螺旋傘齒輪;該第二齒桿3 2為一傾斜桿, 長度大于第一齒桿3 1 ,其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輪3 6、 3 7;該第三齒桿3 3 為一平短桿,其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輪3 8、 3 9;而其中該第一齒桿3 l與第 二齒桿3 2其兩傘齒輪3 5 、 3 6嚙接的角度為6 0度。
又該第二齒桿3 2與第三齒桿3 3其兩傘齒輪3 7 、 3 8嚙接角度系在100 1 5 0度之間,其中尤以嚙接角度為l 3 5度為最佳。
據(jù)此,可用最少元件作精確的傳動,組裝更為容易降低生產(chǎn)成本,動作時可以 皮帶1 1經(jīng)主動輪1 2帶動上軸1 0旋動,在上軸1 0的終端設有傳動輪1 3以帶 動曲柄l 4而驅動針桿1 5上下,同時,上軸l 0的另端則藉皮帶輪組2 1,使下 軸2 Q跟著上軸l 0轉動,讓后接的主動齒輪2 2跟著旋動,再經(jīng)嚙接下傘齒輪3 4而帶動直立的第一齒桿3 l旋動,以上端的傘齒輪3 5及其嚙接的傘齒輪3 6, 而帶動傾斜的第二齒桿3 2跟著旋動,使下端的傘齒輪3 7經(jīng)嚙接的傘齒輪3以帶動平短的第三齒桿3 3跟著旋動,最后以其另端的傳動傘齒輪39,而帶動嚙 接具有一齒盤4 l的前述鉤線器4 0,使鉤線器4 0進行鉤線。
惟上列詳細說明僅系針對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說明,當不能以 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熟悉此類技藝的人仕,根據(jù)上述說明,及依 以下申請專利范圍所載的結構特征及在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變換或修改,其本 質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的范疇者,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權范 圍。
權利要求1. 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主要包括一受主動輪帶動驅轉的上軸;一可隨主軸轉動的下軸,位于機體內部,其與上軸間設有皮帶輪組,下軸另端設有一主動齒輪;一多節(jié)傳動機構,其一端與主動齒輪相接,另端與受其驅動的一鉤線器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該多節(jié)傳動機構外部設有曲臂狀護筒,筒內順形配置有第一齒桿、第二齒桿、第三齒桿,該三支齒桿的兩端均設有傘齒輪且彼此相互嚙接,最前端的傘齒輪與下軸主動齒輪嚙接,最終端的傘齒輪則嚙接一具有齒盤的前述鉤線器,于該具有齒盤的鉤線器外部并設有一包覆頭與前述護筒終端相接。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齒桿 為一直立桿,其兩端設有同向的傘齒輪,而與其下端傘齒輪嚙接的主動齒輪為一螺 旋傘齒輪;該第二齒桿為一傾斜桿,長度大于第一齒桿,其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 輪;該第三齒桿為一平短桿,其兩端設有不同向的傘齒輪;而其中該第一齒桿與第 二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的角度為6 0度。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齒桿 與第三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角度位于1 0 0 1 5 0度之間。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齒桿 與第三齒桿其兩傘齒輪嚙接角度為1 3 5度。
專利摘要一種縫邊機傳動鉤線改良結構,其上軸及下軸設有皮帶輪組,下軸另端設有一主動齒輪;一多節(jié)傳動機構,其一端與主動齒輪相接,另端以驅動一鉤線器;該多節(jié)傳動機構外部設有曲臂狀護筒,筒內順形配置有第一齒桿、第二齒桿、第三齒桿,該三支齒桿的兩端設有傘齒輪彼此相互嚙接,最前端的傘齒輪與下軸主動齒輪嚙接受其驅動,最終端的傘齒輪則嚙接一具有齒盤的鉤線器,于該具有齒盤的鉤線器外部并設有一包覆頭與前述護筒終端相接;據(jù)此,可用最少元件作精確的傳動,組裝更為容易降低生產(chǎn)成本,而且組成的梭頭體積又可大幅縮小,能有效減少車縫角度上的干涉,使換向操作順暢加工更為容易。
文檔編號D05B69/02GK201254648SQ20082013624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19日
發(fā)明者林廣進 申請人:粘水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