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曲形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38370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曲形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曲形鋸的鋸齒形狀,特別是涉及一種鋸身彎曲、在彎曲的鋸身的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鋸齒的曲形鋸。
背景技術
主要是用于對生長的樹木及果樹進行整枝的整枝鋸,為了使其進行有效的切割,需要將鋸身押向被切斷物。此時,鋸身呈直線形排列的整枝鋸,當用前端部分進行切斷時,就要加大力度將鋸身壓向被切斷物。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只能用鋸身的基部進行切割操作。特別是在長手柄前端安裝鋸身、對高處枝杈進行修整時用鋸身壓住被切斷物就很困難。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通常使用的是使鋸身彎曲,在彎曲的凹弧狀邊緣設置了多數鋸齒的曲形鋸。用這樣的曲形鋸,使位于鋸身基部的鋸齒接觸被切斷物、當將鋸身拉向基部時,被切斷物和鋸齒的接觸位置順序地移向鋸身前部的鋸齒,同時,鋸齒的位置就會向被切斷物的方向移動,從而,易于保持鋸齒的切斷狀態(tài)。
有關這樣的曲形鋸的鋸齒形狀的發(fā)明,已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發(fā)表了。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構思,即,齒尖連線的曲率半徑的中心線與鋸齒后刃、也就是切刃的夾角,是一種隨著從手頭一側向前端側行進,角度逐漸變小、位相隨之變化的曲刃鋸(曲形鋸)。這種構思是基于避免鋸身前端一側被切斷對象物鉤掛、起反作用而設計的。
專利文獻1為實開平1-118641請參閱圖7所示,為現(xiàn)有的曲形鋸,通常是各鋸齒2的切刃3和齒尖部4連結線與齒尖連線5成夾角α,從鋸身1的基部到前端部配置的所有鋸齒都呈同一狀態(tài)。因此,基部鋸齒的切割狀況和前端部鋸齒的切割狀況就會變得不同。更具體地講,鋸身1本身沿基部所劃齒尖連線的方向做往復移動,就可以進行正常的切斷作用,而鋸身1的前端部則會向著鋸身1與齒尖連線5交差的方向移動。因此,各鋸齒2的齒尖部對被切斷物產生刺割作用,換句話說,就是切入變強,不能進行順暢地切斷操作。即,實際現(xiàn)狀是,沒有有效利用鋸身的全部鋸齒,只是通過位于基部的鋸齒使其作出細微距離的往復運動,進行切斷操作。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發(fā)明,鋸身前端的鋸齒容易被切斷物鉤掛(澀阻),也就是說,由于鋸齒的切入比基部還大,所以不能順暢地進行切斷。
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曲形鋸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曲形鋸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xiàn)有的曲形鋸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yè)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曲形鋸,能夠改進一般現(xiàn)有的曲形鋸,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曲形鋸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曲形鋸,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能夠充分利用鋸身的全部鋸齒、可以更加順暢地進行切斷操作。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曲形鋸,其設計為在從基部向前方彎曲的鋸身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個鋸齒,連結位于鋸身基部的鋸齒的基方邊緣的切刃和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變大,連結位于鋸身前方部分的鋸齒基方邊緣的切刃和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變小。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曲形鋸,其中所述的連結凹弧狀邊緣形成的鋸齒的切刃和鋸齒的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其是從位于大角度的基部向位于小角度的前方部分順序地連續(xù)性地變化。
前述的曲形鋸,其中所述的從凹弧狀邊緣的基部到形成前方部分的鋸齒劃分為復數個區(qū)域,使每個區(qū)域的每一個鋸齒的切刃和鋸齒的齒尖部的聯(lián)線與齒尖連線之間的夾角發(fā)生變化。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為了達到前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主要技術內容如下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曲形鋸,使鋸身1從基部向前彎曲,在彎曲的鋸身1的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鋸齒2,位于鋸身1的基部的鋸齒2的根部邊緣的切刃3連結鋸齒2的齒尖部4,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擴大,位于鋸身1前端的鋸齒2的根部邊緣(側緣)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連結,使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縮小。
本發(fā)明曲形鋸的凹弧狀邊緣形成的鋸齒2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連結,與齒尖連線5形成的夾角α,是從位于大角度基部的鋸齒向位于小角度基部的鋸齒順次連續(xù)變化的。另外,本發(fā)明曲形鋸是從凹弧狀邊緣的基部到前端部將所形成的鋸齒劃分成多個區(qū)域Xn,并使每個區(qū)域的、連結每一個鋸齒2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的連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發(fā)生變化。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曲形鋸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發(fā)明,當使鋸身按前后方向移動進行切斷作業(yè)時,如果向基部拉動鋸身,則被切斷物和鋸齒的接觸位置就會順次向位于前方的鋸齒移動,因而容易保持鋸齒的切斷狀況,就是說持續(xù)保持曲形鋸的特性。隨著鋸齒和被切斷物的接觸位置向前移動,使各鋸齒的齒尖部對被切斷物起到切割作用,就能夠消除現(xiàn)有曲形鋸不能進行順暢的切斷作業(yè)的缺點。
也就是說,雖然使鋸身向位于基部的齒尖連線方向做往復移動,若要切斷被切斷物,在鋸身的基部是要向齒尖連線的方向移動,而在鋸身的前端部,鋸身就會向與齒尖連線交叉的方向移動。此時,排列在鋸身前端部的鋸齒,其連結鋸齒切刃和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就要依前方部的情況形成小的角度。因此,在鋸身的前方部段,鋸身向與齒尖連線交叉的方向移動,就能獲得與基部相同的切斷效果,達到最佳的切斷狀態(tài)。
本發(fā)明各鋸齒形狀的變化,有利于鋸身從基部到前方部的連續(xù)性的運行,實現(xiàn)不增加阻力、順暢的切斷狀況。本發(fā)明可以沿用現(xiàn)有曲形鋸的加工方法,易于制造。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特殊結構的曲形鋸,具有上述諸多的優(yōu)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fā)表或使用而確屬創(chuàng)新,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xiàn)有的曲形鋸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而具有產業(yè)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fā)明曲形鋸實施形態(tài)的鋸身整體的正面圖。
圖2是圖1所示曲形鋸鋸身基部的切斷效果斷面圖。
圖3是圖1所示曲形鋸鋸身前部的切斷效果斷面圖。
圖4是概略表示其他實施形態(tài)的鋸身的正面示意圖、圖5是曲形鋸的一個實施例,表示高枝整枝鋸的一個實例的部分正面圖。
圖6是由本發(fā)明的鋸齒對被切斷物的切斷效果的正面圖。
圖7是現(xiàn)有曲形鋸的一例、其鋸身整體的正面圖。
1鋸身2鋸齒3切刃4齒尖部5齒尖連線6磨削面7手柄A被切斷物Xl~Xn鋸齒分布區(qū)域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曲形鋸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圖1是本發(fā)明曲形鋸的鋸身整體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鋸身基部的切斷狀態(tài)的剖面圖,圖3是表示從鋸身前方部切斷狀況剖面圖。
請參閱圖1所示,曲形鋸的鋸身1是主要用于生長的樹木及果樹整枝的整枝鋸,鋸身1,從基部向前彎曲,在彎曲的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的鋸齒2,鋸齒2的基本形狀就是現(xiàn)有的鋸齒2的形狀。但本發(fā)明的鋸齒在其方向上是有特征的鋸齒,即,鋸齒2沿著鋸身1的一側邊緣形成似三角形的山形,每一鋸齒的齒尖部4分別左右排列配置(振られ),以其排列配置的幅度作為切痕進行切斷作業(yè)。圖示例的鋸,將鋸身1的凹弧狀邊緣變厚凸弧狀邊緣變薄,在凹弧狀邊緣把形成近似三角形的鋸齒2的邊緣磨削成切刃3。然后,把形成切刃3的磨削面6的各鋸齒正反交錯地排布,將各鋸齒的齒尖部4在鋸身1的厚度范圍內左右分配。當然,通過彎曲加工各鋸齒2的前端,左右交錯排列鋸齒(歯振りする)為好。
近似三角形的鋸齒2、其基部邊緣的切刃3和齒尖部4的連結的點劃線即齒尖連線5的夾角α,在圖1中放大表示,位于鋸身1基部的角度大些,而位于鋸身1前方的角度就設置得小些。鋸身1的基部所形成的鋸齒2的齒尖連線5和切刃3的夾角α,是通過使鋸身1向刀刃線方向往復運動,能夠發(fā)揮良好的切斷效果的角度。
一方面,在鋸身1的前方部分所設置的鋸齒的形狀,其齒尖連線5和鋸齒的基部邊緣的切刃3的夾角α是很小的,但其夾角α相對于鋸身1的基部的齒尖連線5的接線方向,與位于上述鋸身1基部的鋸齒的切刃和齒尖連線的夾角大致相同。即,形成鋸身1的鋸齒2的邊緣,因為是彎曲成凹弧狀的,所以,齒尖連線的接線方向在鋸身的基部和前部就會有所不同。正是由于這種接線方向上的相差的角度量,才使得鋸身1的前端部段所排布的鋸齒的切刃3和齒尖連線的夾角α(交叉角度)變小。
上述構成的曲形鋸,顯然是用于生長的樹木及果樹的修整這種進行切斷作業(yè)的整枝鋸。
作為整枝鋸,雖然有在鋸身基部安裝手柄的手提式和長尺寸手柄的端部固定鋸身的高枝修整鋸,而本發(fā)明對哪一種鋸都可應用。
請參閱圖5所示,其表示的是在長柄7的前端固定了鋸身1的高枝修整鋸,但用這種鋸在切斷被切斷物A的枝杈時,鋸身1整體向上下方向做往復移動,被切斷物A就會在位于鋸身基部鋸齒和位于前方部段的鋸齒之間往復,進行切斷作業(yè)。
鋸身1基部的切斷作用,如圖2中箭頭所示,鋸身1向鋸齒的齒尖連線5的方向移動,和通常的直線刀刃的鋸一樣以相同的狀態(tài)進行切斷作業(yè)。一方面,鋸身1前端部的切斷作用,如圖3箭頭所示,鋸身1向與鋸齒2的齒尖連線5交叉的方向移動、進行切斷作業(yè)。鋸身1前端部的切斷狀況,各鋸齒2的移動方向就是和齒尖連線交叉的方向,但在每個鋸齒2的切刃3和被切斷物A的對應關系上,對于被切斷物A就會實現(xiàn)恰當的切斷狀況。就是說,將位于鋸身1基部的鋸齒2的切斷作用和位于鋸身1前端部的鋸齒2的切斷作用,在相似的切斷條件下使其進行作業(yè),據此,切斷的切削阻力的變化減少,從而能夠進行順暢的切斷作業(yè)。
切斷作業(yè)的具體狀況如圖6所示。圖6中的白箭頭表示,鋸身1通過向基部齒尖連線5的方向做往復移動,進行對被切斷物A的切斷作業(yè)?;縜的切斷狀況與現(xiàn)有的鋸產生切斷狀況相同。如果拉動鋸身1,其與被切斷物A的接觸帶點、換言之,產生切削負荷的位置就從b點向c、d、e點順序移動。此時,連結鋸齒2齒尖部的齒尖連線5向前行進中會拐很大彎度。各鋸齒2向與齒尖連線交叉的方向移動的同時發(fā)揮切斷作用,借助移動的方向發(fā)揮出最佳的切斷力。
本發(fā)明的曲形鋸,是鋸身長度為330mm的同等規(guī)格的整枝鋸。使用包括現(xiàn)有的鋸齒、包括有關本發(fā)明的鋸齒的整枝鋸,對直徑80mm的干燥木材進行了切斷比較實驗。比較實驗,為避免人為的操作,采用了使鋸身1機械地進行往復移動的方法。實驗結果表明,使用現(xiàn)有的整枝鋸要經過36次往復驅動才能切斷被切斷物A,相比之下,使用含有本發(fā)明鋸齒的整枝鋸經過16次的往復驅動就能切斷被切斷物。而且,從往復運動所需要的力來看,現(xiàn)有整枝鋸需要50kg的力,而有關本發(fā)明的整枝鋸用30kg的力就能使其往復移動。從這些情況來看,使用含有本發(fā)明的鋸齒的整枝鋸,是以較小的力就能高效率地進行選定作業(yè)的。
在彎曲的鋸身1的凹弧狀邊緣形成的鋸齒2的具體形狀,并非是特別限定的,但至少要把位于鋸身1基部的鋸齒2的基方邊緣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連結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加大,把位于鋸身1前方部分的鋸齒2基方的邊緣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連結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縮小才行。實際上,在凹弧狀邊緣形成的鋸齒2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連結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使其從位于大角度的基部向位于小角度的前方部分順序地連續(xù)性地變化。在這種條件下,在鋸身1上對鋸齒2進行加工的工藝上,貫穿鋸身全長、按基部的齒尖連線方向推移的同時使其對應著彎曲的曲線、配合著上述推移方向和交叉方向的移動即可制造。
鋸齒2的切刃3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的變化,未必是連續(xù)的。圖4表示的實施形態(tài),將鋸身的全長劃分為多數個區(qū)域,在圖4的(a)中劃分為X1~X5的5個區(qū)域,在圖4的(b)中劃分為X1~X4的4個區(qū)域,在每個區(qū)域形成相同角度的鋸齒,使其角度做整體性的變化。在該實施形態(tài)中,在各區(qū)域里形成鋸齒的工藝與現(xiàn)有的鋸形成鋸齒的工藝相同,能夠形成形狀良好的鋸齒。各區(qū)域的鋸齒切刃3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根據鋸身的形狀和尺寸是可以適當選定的。不過,作為整枝鋸,適宜的實際角度在基部的區(qū)域X1中設定為77度,在前端部區(qū)域X5中設定為70度,據此,就可以實現(xiàn)具有良好的切斷性能的鋸。繼而,在區(qū)域X2為76.5度、領域X3為76度、領域X4為73度、這樣使其變化。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曲形鋸,象現(xiàn)有的曲形鋸那樣在用前端部進行切斷的時候,無需用強力拉扯鋸身,以均勻的力量、順暢的拉動操作,就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切斷狀態(tài)。而且,在用前方部分的鋸齒切斷時,能夠避免被切斷物卡住、難以拔動的問題出現(xiàn)。也就是說,在切斷操作上不僅無需付出太大的體力、還能夠避免鋸身彎曲、折斷的情況出現(xiàn)。而且,鋸齒的磨損對全部鋸齒是均等的,其結果是保持一個完整的鋸能夠長久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曲形鋸,其特征在于其設計為在從基部向前方彎曲的鋸身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個鋸齒,連結位于鋸身基部的鋸齒的基方邊緣的切刃和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變大,連結位于鋸身前方部分的鋸齒基方邊緣的切刃和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變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形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結凹弧狀邊緣形成的鋸齒的切刃和鋸齒的齒尖部的連線與齒尖連線的夾角,其是從位于大角度的基部向位于小角度的前方部分順序地連續(xù)性地變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形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從凹弧狀邊緣的基部到形成前方部分的鋸齒劃分為復數個區(qū)域,使每個區(qū)域的每一個鋸齒的切刃和鋸齒的齒尖部的聯(lián)線與齒尖連線之間的夾角發(fā)生變化。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曲形鋸,鋸身從基部向前方使其彎曲。在彎曲的鋸身1的凹弧狀邊緣形成多數個鋸齒2,連結位于鋸身1基部的鋸齒2的基方邊緣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的連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加大,連結位于鋸身1前方部分的鋸齒2的基方邊緣的切刃3和鋸齒2的齒尖部4的連線與齒尖連線5的夾角α縮小才行。這樣,實現(xiàn)一種從鋸身基部到前方部分可以有效利用全部鋸齒,使用一定的力,就可以順暢地進行切斷作業(yè),主要可以實現(xiàn)整枝鋸。本發(fā)明可以有效利用鋸身全部的鋸齒,能夠進行更加順暢地切斷作業(yè)。
文檔編號B27B21/04GK1682583SQ20051000039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神沢邦幸 申請人:神沢精工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