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棋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娛樂用品,具體講是一種可折疊成棋盒的棋盤。
有人曾設計出了可折疊的棋盤并將傳統(tǒng)的棋盒省略,中國專利局于1987年8月19日公告的名稱為″一種具有棋盒功能的可折疊棋盤″(公告號CN86210466U)的實用新型,其技術方案中主要包括四塊帶有邊框的折板,折板之間設置有鉸鏈,折板平展的一面有圖案供行棋,該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折疊棋盤時,需將棋盤圖案一面朝下然后方可折疊,這樣必然會損傷棋盤正面圖案;(2)折疊折板成棋盒后因無任何鎖定或夾緊構件,盒體容易自動打開、遺漏棋子,給使用者帶來不便;(3)折疊是依賴鉸鏈來實現的,因此無法使折疊后的棋盒厚度盡量減少,因而體積較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棋盤圖案不易損的可折疊成棋盒的棋盤,折成后的棋盤能夠良好的鎖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多功能棋盤,它可折疊成棋盒,它包括四塊折板單元,折板單元可構成棋盤盤面的一面的周邊處有直立的擋邊,各折板單元之間有折帶相連,其中有兩塊折板單元之間是分離的,而且兩者間設有可吸合的磁鐵件,磁鐵件在折板單元折疊成棋盒后或展開成棋盤時均能相互吸合。
本實用新型的棋盤盤面在折疊時均不會與其它物品相接觸,只是與棋子相接觸,因而不容易磨擦損傷棋盤正面圖案;由所設的磁鐵件保證折疊成棋盒后良好地鎖定,盒體不會自動打開,另外,折板單元的設置與折疊方案優(yōu)良;與同等大小的棋子使用的棋盒相比,本棋盤折疊后的棋盒保持較小體積。
圖1是棋盤立體圖;圖2是棋盤平面圖;圖3、圖4、圖5是棋盤折疊狀態(tài)圖。
由圖1、圖2可見,棋盤包括四塊折板單元1(a、b、c、d),折板單元的正面布有行棋圖案,該面的各折板單元的周邊處有直立的擋邊,該擋邊經折疊后自然構成棋盒的側邊,以避免棋子漏失。兩塊折板單元(1a)與(1c)之間是分離式的且由所設的磁鐵件2(a、b)吸合。
折疊棋盤時,首先將棋子放滿折板(1b)內,折板(1a)折疊到與其相鄰的折板(1b)時,折板(1a)上所設的磁鐵件(2a)穿過折板(2b)上的折帶上的孔,待折板(1c)、(1d)折疊后,折板(1a)上的磁鐵件(2a)與折板(1c)上的磁鐵件(2b)相碰并吸合。
為了保證吸合效果良好,可在圖1中的最先翻折相合的兩塊折板(1a)、(1b)的相應的角部設置磁鐵件(4a)、(4b)。
在圖1、圖2中,各折板單元之間的折帶(3)的寬度按各折板的折疊先后順序增大或減小,以保證可相互折疊成符貼的棋盒。
在圖5中,棋盒側部折帶(3)處切有兩個開口,供放置記錄棋譜用的筆(5),該筆插入切口內,棋盒內的棋子被良好地固定。
與本棋盒配合使用的棋子可設計成上、下雙面圖案,一面是中國象棋的構成圖案字樣,一面是國際象棋漢字符或圖案,再備置一張有國際象棋棋格圖案的棋紙,這便使棋具有了新的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棋盤,它包括四塊折板單元1(a.b.c.d),其特征是折板單元的可構成棋盤盤面的一面的周邊處有直立的擋邊,各折板單元之間有折帶(3)相連,其中的兩塊折板之間是分離式的且由所設的磁鐵件2(a、b)吸合,折板單元折疊成棋盒后磁鐵件(2a)與(2b)吸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其特征是折板(1a)折疊到與其相鄰的折板(1b)時,折板(1a)上所設的磁鐵件(2a)穿過折板(2b)上的折帶(3)上的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棋盤,其特征是所述的折板折疊成棋盒后,軟質帶(3)處開有切口,該切口供放置棋譜記錄筆(4)。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棋盤,其特征是各折板單元之間的折帶(3)的寬度按各折板單元的折疊先后順序依次增大或減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娛樂用品,即多功能棋盤;它包括四個折板單元,折疊后可構成盛裝棋子的棋盒,折板單元之間設有磁鐵件,在棋盤展開或折疊成棋盒時,磁鐵件均可吸合,本實用新型具有棋盤盤面不易擦傷,棋子不易漏失及棋盒體積小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3F3/02GK2191687SQ94210830
公開日1995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5月6日
發(fā)明者溫小才 申請人:溫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