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蹦蹦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保健器材,更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運動、娛樂、醫(yī)療、保健于一體的球類器材,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應該分為A63B小類。
目前,有關運動、娛樂、保健乃至醫(yī)療的器材很多,這類器材各有各的優(yōu)點,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一定的目的,而且在市場上都可以買得到。但是,既適合集體又適合家用而且集運動、娛樂、醫(yī)療、保健于一體的器材不多,尤其是這一方面的球類器材尚沒有見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集運動、娛樂、醫(yī)療、保健于一體的新式的球類器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所述蹦蹦球有一個異形球體(2),主要特點在于所述蹦蹦球有一個中間帶孔的蹦蹦球板(3),所述蹦蹦球板(3)套接在所述異形球體(2)的腰部(11)上,在所述的蹦蹦球板(3)上面的左、右側分別各有一個左腳印(9)和右腳印(9′)。
在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異形球體(2)為中空體,在其頂部的中央處設有氣門心。
在所述異形球體(2)的外表面布有凸起(4)。
所述異形球體(2)的腰部(11)截面的形狀為多邊形、圓形。
所述異形球體(2)的形狀為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圓球的結合體。
所述異形球體(2)的形狀為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多面體的結合體。
所述中間帶孔的蹦蹦球板(3)的孔的形狀為多邊形、圓形。在所述的左腳印(9)上設有凸起,在所述的右腳印(9′)上也設有凸起。
所述的左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所述的右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
所述的蹦蹦球板(3)的下面設有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所述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垂直交叉。
所述的左腳印(9)和所述的右腳印(9′)的表面位于所述蹦蹦球板(3)的上表面之下。
所述的蹦蹦球板(3)的外形為橢圓形、長多邊形。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其中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異形球體(2)的正視圖。
從附
圖1的立體圖中可以看到蹦蹦球的外觀結構。
下面結合各視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形狀和結構特征。其中,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在該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關鍵部分1氣門心、2異形球體、3蹦蹦球板、4凸起。從該附圖所示出的實施例中,可以看到所述異形球體2是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圓球的結合體。它們分別各削去相應的球冠部分,然后在削口處結合在一起。當然在制造時完全可以一起制造。從附圖中可以看到該異形球體基本是對稱的。在制造中也可以不對稱,例如在上部可以適當向外延伸一些,這樣有利于用兩腳夾著蹦跳。從該圖中還能夠看到在所述異形球體上的凸起4。在用腳夾著蹦蹦球蹦跳時,下面那一側的凸起可以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因而能起到防滑的作用,可以避免滑倒。上面那一側的凸起也有利于用兩腳夾住。此外,在該附圖中還可以看到氣門心(1)部分,所述氣門心位于異形球體頂端的中央處,通過氣門心(1)可以向中空的異形球體打氣。把氣門心放在頂端是合里的布局,可以避免氣門心受力,防止漏氣。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在該圖中可以看到異形球體的下部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在該圖中可以顯示出蹦蹦球板(3)的下面的構造。在該圖中可以看到蹦蹦球板的下面設有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還可以進一步看到所述的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是垂直相交叉的。這主要是出于力學上的考慮這樣設計可以保證蹦蹦球板承受更強的外力,而且可以保證受力均勻。從另一角度考慮,在承受同樣的外力時,蹦蹦球板可以設計的更為輕巧。在該附圖中也可以看到異形球體(2)的下側的凸起是均布的,如前所述,這主要是考慮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該視圖最能夠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點在所述的蹦蹦球板(3)上面的左、右側分別各有一個左腳印(9)和右腳印(9′)。在所述的左腳印(9)上設有凸起,在所述的右腳印(9′)上也設有相應的凸起。所述的左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所述的右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上述各凸起分別代表一個區(qū),尤其是腳中間凸起區(qū)較大。所述的左腳印(9)和所述的右腳印(9′)的表面可以與蹦蹦球板(3)的表面持平。當然所述的左腳印(9)和所述的右腳印(9′)的表面也可以設計成在所述蹦蹦球板(3)的上表面之下,也就是說上述的兩個腳印可以深陷于蹦蹦球板(3)的表面之下,這更有利于在蹦蹦球板(3)上站穩(wěn),以便于更好地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是基于中醫(yī)學的足部按摩法,“人老足先衰”、“寒從腳下起”、“腳如樹之根”等寶貴經驗證實了足與健康的關系。由于鞋與交通工具的普及,更說明了足部鍛煉的重要性。科學證實足部反射區(qū)分布如下腳趾端部分為頭部反射區(qū)、腳跟附近為下腹部反射區(qū)、腳中間部分為胸部和腹部反射區(qū),如果相應部位有病變上述區(qū)域就有反射,因此按摩相應部位就可以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所述的右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之所以如此設計就是考慮到上述的科學道理。
附圖5顯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左側視圖和右側視圖是一樣的。因為蹦蹦球板(3)是橢圓形或者是長多邊形,所以在該視圖中所顯示的蹦蹦球板(3)窄了一些,其它情況類似于圖2。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異形球體(2)的正視圖。在該視圖中顯示出本實用新型異形球體(2)的一個實施例。這兒顯示的異形球體(2)的形狀為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圓球的結合體。從該圖中清楚地顯示了異形球體(2)的腰部(11)的構造。裝配蹦蹦球時,先不要對異形球體(2)打氣,先把異形球體(2)裝在蹦蹦球板(3)的孔中,然后再對蹦蹦球體(2)打氣,讓蹦蹦球體(2)的腰部(11)卡在蹦蹦球板(3)的孔中,而且要卡緊。所述腰部截面的形狀為圓形,也可以為多邊形。選擇多邊形可以卡地更緊,非常重要的是這樣設計可以保證在蹦蹦球板(3)和蹦蹦球體(2)之間不會移位,更便于運動,也更安全。
使用蹦蹦球運動時,兩腳分別踩在蹦蹦球板(3)上的左腳印(9)和右腳印(9′)上,兩腳緊緊夾住蹦蹦球體(2)的腰部(11)的上側,可以合著音樂節(jié)拍跳起來。
利用蹦蹦球不僅可以運動和娛樂,更重要的是可以按摩足部反射區(qū),起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調節(jié)臟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達到醫(yī)療和保健的目的。因此蹦蹦球是集運動、娛樂、醫(yī)療、保健于一體的新式的球類器材。
權利要求1.一種蹦蹦球,所述蹦蹦球有一個異形球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蹦蹦球有一個中間帶孔的蹦蹦球板(3),所述蹦蹦球板(3)套接在所述異形球體(2)的腰部(11)上,在所述的蹦蹦球板(3)上面的左、右側分別各有一個左腳印(9)和右腳印(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形球體(2)為中空體,在其頂部的中央處設有氣門心;在所述異形球體(2)的外表面布有凸起(4)。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形球體(2)的腰部(11)截面的形狀為多邊形、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形球體(2)的形狀為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圓球的結合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形球體(2)的形狀為內部相連通的兩個多面體的結合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帶孔的蹦蹦球板(3)的孔的形狀為多邊形、圓形;在所述的左腳印(9)上設有凸起,在所述的右腳印(9′)上也設有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所述的右腳印(9′)上的凸起包括腳趾端凸起(7′)、腳中間凸起(8′)和腳跟部凸起(1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蹦蹦球板(3)的下面設有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所述環(huán)形加強筋(5)和U形加強筋(6)垂直交叉。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腳印(9)和所述的右腳印(9′)的表面位于所述蹦蹦球板(3)的上表面之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蹦蹦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蹦蹦球板(3)的外形為橢圓形、長多邊形。
專利摘要一種蹦蹦球,所述蹦蹦球有一個異形球體(2),主要特點在于所述蹦蹦球有一個中間帶孔的蹦蹦球板(3),所述蹦蹦球板(3)套接在所述異形球體(2)的腰部(11)處,在所述的蹦蹦球板(3)上面的左、右側分別各有一個左腳印(9)和右腳印(9′)。在左、右腳印上均設有凸起一腳趾端凸起、腳中間凸起和腳跟部凸起。利用蹦蹦球不僅可以運動和娛樂,更重要的是可以按摩足部反射區(qū),起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調節(jié)臟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因而能夠達到醫(yī)療和保健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25/00GK2538383SQ02233190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孫拉敏, 黃留起, 安淑蓮 申請人:安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