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吸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拉伸吸管,其包括:外管,其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外管箍口,其另一端為開口端;中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外管內,所述中管的一端設有中管凸部,所述中管凸部位于所述開口端內,所述中管的另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中管箍口,所述中管箍口位于所述外管箍口內,所述中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外管箍口的直徑;內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中管內,所述內管穿出所述外管箍口的一端連接有勺體,其另一端設有內管凸部,所述內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中管箍口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不僅具有吮吸作用,而且通過連接在內管一端的勺體,可順利地將附著在包裝杯或包裝盒內壁和底壁的飲品食用干凈,避免浪費的情況發(fā)生。
【專利說明】拉伸吸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吸管,尤其有關于一種生活用品領域中應用的拉伸吸管?!颈尘凹夹g】
[0002]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粘稠度較高的飲品,該些飲品的流動性較低?,F(xiàn)有的吸食飲品的吸管僅具有吮吸作用,而不具有湯匙作用,食用者在使用吸管吸食包裝杯或包裝盒內的飲品后,在包裝杯或包裝盒的內壁和底部常常會粘著較多未被吸食的飲品,該些未被吸食的飲品不易被吸管吸走,常造成浪費的情況;另外,針對婦女兒童等力氣較小的人群,該些粘稠度較高的飲品會產生吮吸困難的現(xiàn)象。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吸管,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伸吸管,其不僅具有吮吸作用,而且通過連接在內管一端的勺體,可順利地將附著在包裝杯或包裝盒內壁和底壁的飲品食用干凈,避免浪費的情況發(fā)生。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伸吸管,所述拉伸吸管包括:
[0007]外管,其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外管箍口,其另一端為開口端;
[0008]中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外管內,所述中管的一端設有中管凸部,所述中管凸部位于所述開口端內,所述中管的另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中管箍口,所述中管箍口位于所述外管箍口內,所述中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外管箍口的直徑;
[0009]內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中管內,所述內管穿出所述外管箍口的一端連接有勺體,其另一端設有內管凸部,所述內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中管箍口的直徑。
[0010]在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所述環(huán)凹槽靠近所述外管箍口設置,在所述中管凸部移動到所述外管箍口一端的狀態(tài)下,所述中管凸部卡設在所述環(huán)凹槽與所述外管箍口之間。
[0011]在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中管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所述環(huán)凹槽靠近所述中管箍口設置,在所述內管凸部移動到所述中管箍口一端的狀態(tài)下,所述內管凸部卡設在所述環(huán)凹槽與所述中管箍口之間。
[0012]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的特點及優(yōu)點是:該拉伸吸管為三段伸縮結構,在不使用的狀態(tài)下,可將內管穿設在中管內、將帶有內管的中管穿設在外管內,減小了拉伸吸管的長度,可實現(xiàn)將拉伸吸管黏結到具有一定尺寸的包裝杯或包裝盒外部的目的,而內管、中管于拉伸后可與外管形成具有一定長度的吸管,滿足了吸食包裝杯或包裝盒內飲品的目的;另夕卜,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在內管的一端連接有勺體,使得拉伸吸管不但具有吸食作用,同時還兼具S食功能,在飲用粘稠飲品時,可避免粘著于包裝杯或包裝盒內壁和底部的剩余飲品的浪費?!緦@綀D】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的收縮狀態(tài)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的拉伸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伸吸管,其包括外管1、中管2和內管3,其中:外管I的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外管箍口 11,其另一端為開口端12 ;中管2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外管I內,所述中管2的一端設有中管凸部21,所述中管凸部21位于所述開口端12內,所述中管2的另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中管箍口 22,所述中管箍口 22位于所述外管箍口 11內,所述中管凸部21的外徑大于所述外管箍口 11的直徑;內管3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中管2內,所述內管3穿出所述外管箍口 11的一端連接有勺體31,其另一端設有內管凸部32,所述內管凸部32的外徑大于所述中管箍口 22的直徑。
[0018]具體是,外管I大體呈圓柱筒形,其內部中空,外管I的一端為開口端12,其另一端徑向向內漸縮形成一外管箍口 11。
[0019]中管2大體呈圓柱筒形,其穿設在外管I內,中管2的內部中空,其一端徑向向外凸設有中管凸部21,其另一端徑向向內漸縮形成一中管箍口 22。中管2的中管凸部21位于外管I的開口端12 —側,中管2的中管箍口 22位于外管I的外管箍口 11 一側,中管2可在外管I內軸向移動,當中管2的中管凸部21移動至外管I的外管箍口 11 一端時,由于中管凸部21的外徑大于外管箍口 11的直徑,因此中管2不會自外管I內拉伸出外管1,并且中管凸部21于拉伸至外管箍口 11處時會卡緊在外管箍口 11處,從而使得中管凸部21與外管箍口 11形成密閉狀態(tài),防止飲用時漏氣的情況發(fā)生。
[0020]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外管I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13,環(huán)凹槽13靠近外管箍口 11設置,在中管凸部21移動到外管箍口 11 一端的狀態(tài)下,中管凸部21恰好卡設在環(huán)凹槽13與外管箍口 11之間。環(huán)凹槽13的設置,可使中管2于拉伸后,鎖定在外管I的環(huán)凹槽13與外管箍口 11之間,防止使用過程中中管2回縮的情況發(fā)生。
[0021]內管3大體呈圓柱筒形,其穿設在中管2內,內管3的內部中空,其一端穿出中管2的中管箍口 22并自外管I的外管箍口 11穿出外管1,內管3穿出外管I的一端連接有勺體31,勺體31位于外管I的外側,內管3的另一端徑向向外凸設有內管凸部32,內管凸部32位于中管2的中管凸部21 —側,內管3可在中管2內軸向移動,當內管3的內管凸部32移動至中管2的中管箍口 22 —端時,由于內管凸部32的外徑大于中管箍口 22的直徑,因此內管3不會自中管2內拉伸出中管2,并且內管凸部32于拉伸至中管箍口 22處時會卡緊在中管箍口 22處,從而使得內管凸部32與中管箍口 22形成密閉狀態(tài),防止飲用時漏氣的情況發(fā)生。
[0022]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中管2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23,環(huán)凹槽23靠近中管箍口 22設置,在內管凸部32移動到中管箍口 22 —端的狀態(tài)下,內管凸部32卡設在環(huán)凹槽23與中管箍口 22之間。環(huán)凹槽23的設置,可使內管3于拉伸后,鎖定在中管2的環(huán)凹槽23與中管箍口 22之間,防止使用過程中內管3回縮的情況發(fā)生。
[0023]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為三段伸縮結構,在不使用的狀態(tài)下,可將內管3穿設在中管2內、將帶有內管3的中管2穿設在外管I內,減小了拉伸吸管的長度,可實現(xiàn)將拉伸吸管黏結到具有一定尺寸的包裝杯或包裝盒外部的目的,而內管3、中管2于拉伸后可與外管I形成具有一定長度的吸管,滿足了吸食包裝杯或包裝盒內飲品的目的;另外,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拉伸吸管在內管3的一端連接有勺體31,使得拉伸吸管不但具有吸食作用,同時還兼具S食功能,在飲用粘稠飲品時,可避免粘著于包裝杯或包裝盒內壁和底壁的剩余飲品的浪費。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jù)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拉伸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吸管包括: 外管,其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外管箍口,其另一端為開口端; 中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外管內,所述中管的一端設有中管凸部,所述中管凸部位于所述開口端內,所述中管的另一端徑向向內形成有中管箍口,所述中管箍口位于所述外管箍口內,所述中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外管箍口的直徑; 內管,其可軸向移動地穿設在所述中管內,所述內管穿出所述外管箍口的一端連接有勺體,其另一端設有內管凸部,所述內管凸部的外徑大于所述中管箍口的直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所述環(huán)凹槽靠近所述外管箍口設置,在所述中管凸部移動到所述外管箍口一端的狀態(tài)下,所述中管凸部卡設在所述環(huán)凹槽與所述外管箍口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側壁徑向向內形成有環(huán)凹槽,所述環(huán)凹槽靠近所述中管箍口設置,在所述內管凸部移動到所述中管箍口一端的狀態(tài)下,所述內管凸部卡設在所述環(huán)凹槽與所述中管箍口之間。
【文檔編號】A47G21/18GK203539009SQ20132071776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fā)明者】楊杰, 巴根納, 賀宇峰 申請人: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