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毛油脫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毛油脫酸裝置,其包括加熱器I、混合器I、滯留罐、加熱器II、混合罐、離心機I、離心機II、高速混合器、加熱器III、加熱器IV、混合器II、離心機III、加熱器V、干燥器,本裝置能根據(jù)毛油原料的種類自動調(diào)整選擇脫酸工藝,出油質(zhì)量穩(wěn)定、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專利說明】一種毛油脫酸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酸裝置,特別是一種新型毛油脫酸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脫除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為“脫酸”。目前,工業(yè)上應(yīng)用最廣泛的脫酸方法是堿煉法。堿煉法又分間歇式堿煉法和連續(xù)式堿煉法,間歇式堿煉法特點是投資低、操作穩(wěn)定可靠,但由于操作周期長、憑經(jīng)驗操作、煉耗大,質(zhì)量不穩(wěn)定而一般僅應(yīng)用于小規(guī)模生產(chǎn);與間歇式煉油相比,連續(xù)式優(yōu)點有:油、堿之間接觸時間很短,中性油皂化少,皂腳含油低,處理量大,產(chǎn)品質(zhì)量穩(wěn)定等,一般適合于大批量、規(guī)?;a(chǎn)。傳統(tǒng)的堿煉法脫酸設(shè)備脫酸快速、高效,適應(yīng)于各種低酸價、難處理的劣質(zhì)油脂,但由于堿煉過程油脂損耗較大,尤其不宜用于高酸價毛油,存在對原料毛油變化的適應(yīng)性較差的缺點。為了解決連續(xù)式堿煉法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能廣泛適應(yīng)原料毛油變化的新型毛油脫酸裝置是必要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解決目前連續(xù)式堿煉法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廣泛適應(yīng)原料毛油變化的新型毛油脫酸裝置,該裝置能根據(jù)毛油原料的種類自動調(diào)整選擇脫酸工藝,出油質(zhì)量穩(wěn)定、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04]本實用新型毛油脫酸裝置包括加熱器I 1、混合器I 2、滯留罐5、加熱器II 6、混合罐7、離心機I 8、離心機II 11、高速混合器12、加熱器III 13、加熱器IV 14、混合器II15、離心機III 16、加熱器V 17、干燥器19,加熱器I I與混合器I 2連接,混合器I 2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 3與滯留罐5相連,另一路通過閥門II 4與加熱器III 13相連,滯留罐5通過加熱器II 6與混合罐7連接,混合罐7出口與離心機I 8連接;離心機I 8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V 10與加熱器III 13連接,另一路通過閥門III 9與加熱器IV 14連接,加熱器III 13通過高速混合器12與離心機II 11連接,離心機II 11與加熱器IV 14連接,加熱器IV 14通過混合器II 15與離心機III 16連接,離心機III 16通過加熱器V 17連通,加熱器V 17通過泵與干燥器19連接。
[0005]其中本裝置設(shè)置有PLC控制器和控制面板,PLC控制器與閥門I 3、閥門II 4、閥門III 9、閥門IV 10、控制面板連接,控制面板上布有三個控制按鈕。
[0006]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和優(yōu)點:本裝置通過控制面板上選定毛油類型即可自動控制啟用相應(yīng)的毛油脫酸工藝方法,無論對于高質(zhì)量、高酸價或是質(zhì)量極差的毛油,都具有較好脫酸效果,出油質(zhì)量高、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使用流程示意圖;
[0009]圖中:1-加熱器1,2_混合器1,3_閥門1,4_閥門II,5_滯留罐,6_加熱器II,7-混合罐,8-離心機I,9-閥門III,10-閥門IV,11-離心機II,12-高速混合器,13-加熱器III,14-加熱器IV,15-混合器II,16-離心機III,17-加熱器V,18-泵,19-干燥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內(nèi)容。
[0011]本毛油脫酸裝置包括加熱器I 1、混合器I 2、滯留罐5、加熱器II 6、混合罐7、離心機I 8、離心機II 11、高速混合器12、加熱器III 13、加熱器IV 14、混合器II 15、離心機III 16、加熱器V 17、干燥器19,加熱器I I與混合器I 2連接,混合器I 2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 3與滯留罐5相連,另一路通過閥門II 4與加熱器III 13相連,滯留罐5通過加熱器II 6與混合罐7連接,混合罐7出口與離心機I 8連接;離心機I 8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V 10與加熱器III 13連接,另一路通過閥門III 9與加熱器IV 14連接,加熱器III 13通過高速混合器12與離心機II 11連接,離心機II 11與加熱器IV 14連接,加熱器IV 14通過混合器II 15與離心機III 16連接,離心機III 16通過加熱器V17連通,加熱器V 17通過泵與干燥器19連接,其中本裝置設(shè)置有PLC控制器和控制面板,PLC控制器與閥門I 3、閥門II 4、閥門III 9、閥門IV 10、控制面板連接,控制面板上布有三個控制按鈕一高質(zhì)量、高酸價、質(zhì)量極差(見圖1)。
[0012]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是:如果原料毛油為高質(zhì)量毛油,則按下控制面板上“高質(zhì)量”按鈕,此時PLC控制器控制閥門I 3和閥門III 9打開,閥門II 4、閥門IV 10關(guān)閉;毛油首先進入加熱器I I加熱到約40°C后,與磷酸混合進入混合器I 2中混合,然后與加入的低堿度的NaOH混合進入滯留罐5攪拌滯留約8分鐘后,進入加熱器II 6中迅速升溫至80°C后,進入混合罐7進行混合約10分鐘,再進入離心機I 8,離心出皂腳、堿煉油和廢渣,堿煉油去水洗,進入加熱器IV 14由高溫蒸汽再次加熱,后與熱水一起進入混合器II 15進行混合,再進入離心機III 16,離心后的凈油進入加熱器V 17加熱到約100°C后由泵18泵入干燥器19中進行干燥,最后得到成品堿煉油。
[0013]如果原料毛油為高酸價毛油,則按下控制面板上“高酸價”按鈕,此時PLC控制器控制閥門II 4打開,閥門I 3、閥門III 9、閥門IV 10關(guān)閉;毛油首先進入加熱器I I加熱到約40°C后,與磷酸混合進入混合器I 2中混合,然后與加入的高堿度的NaOH —起進入加熱器III 13加熱到80°C后,油和堿在高速混合器12內(nèi)進行混合約10秒,進入離心機II11,離心出來的堿煉油直接去水洗,進入加熱器IV 14由高溫蒸汽再次加熱,后與熱水一起進入混合器II 15進行混合,再進入離心機III 16,離心后的凈油進入加熱器V 17加熱到約100°C后由泵18泵入干燥器19中進行干燥,最后得到成品堿煉油。
[0014]如果原料毛油為質(zhì)量極差的毛油,則按下控制面板上“質(zhì)量極差”按鈕,此時PLC控制器控制閥門I 3和閥門IV 10打開,閥門II 4和閥門III 9關(guān)閉;毛油首先進入加熱器I I加熱到約40°C后,與磷酸混合進入混合器I 2中混合,然后與加入的低堿度的NaOH混合進入滯留罐5攪拌滯留約8分鐘后,進入加熱器II 6中迅速升溫至80°C,進入混合罐7進行混合約10分鐘,再進入離心機I 8,離心出皂腳、堿煉油和廢渣,此時的堿煉油還需要二次“復(fù)煉”,這樣才能生產(chǎn)出質(zhì)量較好的精制油,故油又與加入的高堿度的NaOH —起再次進入加熱器III 13加熱后,油和堿在高速混合器12內(nèi)進行混合約10秒,進入離心機II11,離心出來的堿煉油去水洗,進入加熱器IV 14由高溫蒸汽再次加熱,后與熱水一起進入混合器II 15進行混合,再進入離心機III 16,離心后的凈油進入加熱器V 17加熱到約100°C后由泵18泵入干燥器19中進行干燥,最后得到成品堿煉油(見圖2)。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毛油脫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熱器I (I)、混合器I (2)、滯留罐(5)、加熱器II (6)、混合罐(7)、離心機I (8)、離心機II (11)、高速混合器(12)、加熱器III (13)、加熱器IV (14)、混合器II (15)、離心機III (16)、加熱器V (17)、干燥器(19),加熱器I(I)與混合器I (2)連接,混合器I (2)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 (3)與滯留罐(5)相連,另一路通過閥門II (4)與加熱器III (13)相連,滯留罐(5)通過加熱器II (6)與混合罐(7)連接,混合罐(7)出口與離心機I (8)連接;離心機I (8)出口分兩路,一路通過閥門IV (10)與加熱器III (13)連接,另一路通過閥門III (9)與加熱器IV (14)連接,力口熱器III (13)通過高速混合器(12)與離心機II (11)連接,離心機II (11)與加熱器IV(14)連接,加熱器IV (14)通過混合器II (15)與離心機III (16)連接,離心機III (16)通過加熱器V (17)連通,加熱器V (17)通過泵與干燥器(19)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毛油脫酸裝置,其特征在于:本裝置設(shè)置有PLC控制器和控制面板,PLC控制器與閥門I (3)、閥門II (4)、閥門III (9)、閥門IV (10)、控制面板連接。
【文檔編號】C11B3/06GK203582832SQ201320674695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吳楨芬, 蘇有勇, 趙逸群, 牛勇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