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貼紙式吸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貼紙式吸盤,尤其是可利用大氣壓力將本實用新型的貼紙式吸盤牢固壓于墻壁的大面積的貼紙式吸盤。
現(xiàn)有的吸盤最大的缺點是耐久性不佳,吸在墻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空氣從邊緣滲入吸盤就會脫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貼紙式吸盤,其貼紙可阻止空氣滲透入吸盤,可貼在墻上長期不會脫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貼紙、一基座、一滾壓體;其中,該貼紙具有大面積,可貼于墻壁而有良好的空氣密封效果,基座與貼紙連接,而作為被吸盤支持的物體的基座,滾壓體則具有連續(xù)性的滾壓面,此滾壓體設(shè)置于基座旁,使用時將基座下的貼紙貼于墻壁,然后推壓該滾壓體而連續(xù)性的將碾壓過的地方的貼紙平整的壓貼于墻壁,由于貼紙貼于墻壁造成優(yōu)良的空氣密封效果,(因貼紙較易密貼于墻壁,同時空氣要從貼紙邊緣滲透到中間要經(jīng)過很長的距離,故可有效阻斷空氣),大氣壓力將該基座及貼紙壓貼固定于墻壁,而由于空氣無法滲透入吸盤,因而可維持長久不會脫落。
當(dāng)要將基座及其下的貼紙貼于墻壁時,最好能將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徹底擠出去;因此基座向墻壁壓貼的壓貼面作成中間凸出狀而具有可彎曲性,此壓貼面可被壓平而平貼于墻壁;為了達成此種功效,此壓貼面可由一基座上的彈性的板所構(gòu)成,也可在基座向墻壁壓貼的板設(shè)置一些絞鏈,于壓向墻壁時,這些絞鏈受壓彎曲,因而讓基座平貼于墻壁。
經(jīng)研究表明,為反抗吊掛的物體向下墜落,必須提供與該物體重力相等的向上的力;大氣壓力提供水平的力(即磨擦力的正向力)將基座及基座下的貼紙壓貼墻壁,而由貼紙與墻壁之間的靜磨擦力提供前述向上的力(若貼紙有背膠,則此向上的力由膠及摩擦力提供),只要重力不大于最大靜磨擦力即可防止下落;就單純的板狀基座受力時而言,其上端翹起,其下端壓向墻壁的面積較小,磨擦效果較差,適當(dāng)?shù)募哟竽ゲ撩婵筛纳颇ゲ列Ч?,增長磨擦力;因此在基座要壓貼于墻壁的板狀面的周圍設(shè)置與其相連接的磨擦力板,可由該磨擦力板平貼于墻壁而產(chǎn)生的磨擦力阻止吸盤脫落,而磨擦力板表面覆蓋有可產(chǎn)生優(yōu)良磨擦效果的材料,則可增強其功效。磨擦力板可呈環(huán)而與基座以適當(dāng)?shù)捻g帶相連接,當(dāng)磨擦力板貼于墻壁時,由韌帶讓基座可活動而與墻壁表面分離產(chǎn)生真空,(此時基座雖離開墻壁,但仍由韌帶連于磨擦力板)而由大氣壓力將仍貼于墻壁的磨擦力板及磨擦力板與墻壁間的貼紙牢壓于墻壁而防止向下滑移,要使基座承受重量,而移動時可與墻壁表面分離,可在磨擦力板與基座接觸處設(shè)置用以接觸的斜面,當(dāng)基座移向磨擦力板時可順著接觸用的斜面滑動而離開墻壁。另外,若采用的貼紙足夠強韌,韌帶可直接由貼紙形成。
由于墻壁表面可能有不平或花紋,為了讓基座及磨擦力板更徹底的貼于墻壁,可在硬質(zhì)的基座及磨擦力板表面被覆柔軟的材料。
滾壓體可以作成中間向墻壁凸出的環(huán)狀,在壓向墻壁時,中間部份先將貼紙壓貼于墻壁,并繼續(xù)因滾壓體受壓變形,而由中間向外周連續(xù)性的將貼紙壓貼于墻壁。
滾壓體的材料若具有彈性則可重覆使用,而為了對不平或有花紋的墻壁表面可貼得較好,可將滾壓體表面被覆柔軟的材料。
若以手直接推壓滾壓體,需要技巧才能將貼紙全面均勻的貼于墻壁,因此在滾壓體旁邊設(shè)一壓板,可均勻的將滾壓體壓向墻壁,而能將貼紙貼得較好。
為了操作便利,在壓板上設(shè)置可與基座接觸的彈簧及可與磨擦力板接觸的彈簧,如此只要用手推壓壓板就可由與基座接觸的彈簧推壓基座,依與磨擦力板接觸的彈簧推壓磨擦力板,而壓板可推壓滾壓體,如此就可將基座下、磨擦力板下及滾壓體壓過的貼紙全部貼于墻壁。
將貼紙壓貼于墻壁,滾壓體除了可以作成前述的環(huán)狀也可以作成筒狀,在此筒狀中央裝設(shè)一軸桿,此軸桿連接于前述基座而可繞基座轉(zhuǎn)動,如此使?jié)L壓體可繞基座轉(zhuǎn)動;當(dāng)滾壓體繞基座轉(zhuǎn)動時,為了能順利旋轉(zhuǎn),滾壓體的筒體作為具有適當(dāng)?shù)腻F度;當(dāng)滾壓體繞基座轉(zhuǎn)動時,若滾壓體的筒體的軸線為軸桿繞基座轉(zhuǎn)動的半徑線時,在同一半徑線上的貼紙會同時被壓到,而為了使貼紙越接近基座處越先被壓到,越遠離基座處越后被壓到,使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可從中間向外周被壓出,令滾壓體的筒體的軸線與軸桿繞基座轉(zhuǎn)動的半徑線呈一適當(dāng)?shù)慕嵌?,如此可避免貼紙與墻壁間殘留氣泡。
由于貼紙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空氣密封效果,因此對于玻璃、磁磚、塑膠、烤漆等壁面,可采用靜電貼紙,而對其他墻壁面則采用有被膠的貼紙。
下面以兩個實施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于不同的實施例中功效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編號;而實施例二,其技術(shù)內(nèi)容、功效與實施例一相同的部份不予重復(fù)敘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俯視圖而局部有破斷;圖3是圖2的A-A剖面圖;圖4是圖3的B-B局部(顯示彈簧)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部份設(shè)計變更的剖面圖;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分解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俯視圖而局部有破斷;圖8是圖7的C-C剖面圖。
由
圖1至圖5所示,圖中貼紙1呈圓形,其外表面11與基座2向墻壁7(參照圖5)的表面211,及磨擦力板3壓向墻壁的表面31粘接,貼紙內(nèi)表面12被膠(但若采用靜電貼紙則可不被膠),可粘貼在墻上;基座2呈圓板狀21的圓周22有韌帶23(圖中顯示在一圓周上有五條韌帶,但實施上可為多條,或整圈都是韌帶)與圓環(huán)狀的磨擦力板連接,基座圓周22上有斜面221而磨擦力板內(nèi)圓周32上有與其相配的斜面321,當(dāng)基座向四周任何方向移動碰到磨擦力板,斜面221都會騎上斜面321而使基座被頂離開墻壁,使連于基座的貼紙跟著離開墻壁,如此貼紙與墻壁在該處形成一真空的間隙,而臨近的磨擦力板下的貼紙與墻壁之間也受影響成為真空,大氣壓力將磨擦力板壓向墻壁,磨擦力板下的貼紙即被牢壓于墻壁而其磨擦力阻止向下掉落。
在基座中間設(shè)溝槽24,其下端形成絞鏈241,在不受外力時基座如圖3所示,溝槽上端靠攏,使壓貼面211成為中間向下凸出狀(雖然圖中畫出一條,但溝槽24及絞鏈241可為兩條作為十字交叉狀或多條狀,只要能使基座下表面彎曲呈中間向下一凸出狀即可),如此向墻壁壓貼時中間先碰到墻壁,繼續(xù)壓,將基座壓平,而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也由中間向外被擠出。
要使基座下表面彎曲呈中間向下凸出狀,除了上述的絞鏈方式,也可如圖5所示,壓貼面211呈各下凸出的球面,此壓貼面上面的材料具有彈性,而壓貼面上面有一空室2112,因此壓貼面可如前所述被壓平,圖5其他部份(除溝槽及絞鏈取消)與圖5相同,故不重復(fù)敘述。
在磨擦力板外圍的貼紙使空氣要從貼紙邊緣滲入磨擦力板下的位置要經(jīng)過很長的距離,因此貼牢貼紙可防止空氣滲入。
為了貼牢磨擦力板外圍的貼紙,在磨擦力板外周設(shè)滾壓體41、42;滾壓體41呈中間411向貼紙凸出的環(huán)狀,可用彈性材料(例如彈簧鋼板)制成,當(dāng)壓向墻壁7時,中間411先將貼紙壓貼墻壁,繼續(xù)推壓滾壓體41會使中間411翹起,而整個滾壓體逐漸翻轉(zhuǎn),使貼紙從中間向外周連續(xù)性的被滾壓體41壓過,將空氣擠出,而貼紙即被牢壓于墻壁。
在滾壓體41上方設(shè)有壓板5,壓板上設(shè)有兩條可推壓基座的圓板狀部份21的長彈簧51(參閱圖4)及兩條可推壓磨擦力板的短彈簧52,壓板周圍有圓環(huán)狀的壓腳53,可推壓滾壓體的外緣413,如此只要推壓壓板,長彈簧51會先將基座壓平而平貼于墻壁,接著短彈簧52將磨擦力板壓貼于墻壁,然后壓腳53推壓滾壓體41,如此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就連貫性的由中間向外被擠出。
由于墻壁表面可能不平,分別在基座向墻壁的表面211被覆柔軟的軟墊2111、磨擦力板壓向墻壁的表面31被覆柔軟的軟墊311、滾壓體41壓向墻壁的表面被覆柔軟的軟墊412,如此可將貼紙較伏貼的壓貼于墻壁。
貼紙較外周的部份由于有很大的范圍,若要全部用滾壓體41滾壓,則滾壓體41要作得很大,因此申請人提出一種較小的滾壓體42,滾壓體42呈筒狀,其軸心有軸孔421,軸孔中穿設(shè)軸桿6,軸桿一端61較大,可防止?jié)L壓體脫出,另一端62彎曲而連接于圓環(huán)63,圓環(huán)則套于基座向上凸出的柱狀部25所設(shè)的槽251中,如此滾壓體42就可繞基座轉(zhuǎn)動;為了順利在圓形路徑上滾動;滾壓體42的筒身作成適當(dāng)?shù)腻F形,軸桿上設(shè)握把64,握持握把可推動滾壓體42,同時對滾壓體42施壓;于圖2中可看出滾壓體42軸線與基座半徑線傾斜一角度,握持握把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則貼紙越接近圓心處越先壓到,越遠離圓心處越后壓到,如此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可從中間向外周被壓出;滾壓體42的滾壓面422被覆有柔軟的材料,如此可將貼紙較伏貼的壓貼于墻壁。
貼紙邊緣,在外表面11上連接有翹起的剝離片13,可用于拉起剝離片,將貼紙邊緣拉離墻壁而將吸盤取下。
基座可連接各種可被貼紙式吸盤支持的物體,于圖中則以想像線繪出一杯盤架26,可插入杯子或放置圓盤。
實施例二,參照圖6至圖8所示,其與實施例一主要不同在滾壓體41由較厚而軟的材料作成,同樣為中間411向貼紙凸出的環(huán)狀體;因滾壓體較厚,所以壓腳53不需如圖3所示向下伸出;短彈簧52取消;另外,因有些貼紙經(jīng)長期受力,會有在墻上滑移現(xiàn)象,故磨擦力板3表面有高磨擦力的材料33,此磨擦力板直接壓貼于墻壁而防止滑動。
使用時以壓板5將吸盤壓向墻壁7,長彈簧51會先將基座壓平而平貼于墻壁,(圖6至圖8所繪為基座被壓平時;其與
圖1至圖3不同)接著壓板推壓滾壓體41,滾壓體受壓變形,由中間向外周逐漸壓觸貼紙,如此貼紙與墻壁間的空氣就連貫性的由中間向外被擠出;此時由連接桿34與基座連接的磨擦力板3已可直接壓貼于墻壁,(連接桿及磨擦力板可拆卸;裝配時如圖6,將與磨擦力板連接的連接桿34插入基座上的孔27,而與基座固定即可。另外,此磨擦力板可先裝配好后,再將貼紙式吸盤貼于墻壁,也可先將貼紙式吸盤貼于墻壁后,再將此磨擦力板裝配于貼紙式吸盤。再者,被貼紙式吸盤支持的物體可連于基座,也可連接于連接桿)。
當(dāng)使用于光滑的墻面,不需實施例一所述的軟墊2111,因此實施例二的圖中未繪出。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用以說明本創(chuàng)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創(chuàng)作凡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范疇,均應(yīng)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貼紙式吸盤,包括一貼紙、一基座、一滾壓體;其特征在于該貼紙(1)具有大面積,貼于墻壁具有良好的空氣密封效果,基座(2)與貼紙(1)表面連接,而作為被吸盤支持的物體的基座(2),該滾壓體(41、42)具有適當(dāng)?shù)臐L壓面而設(shè)于該基座(2)旁,基座(2)及與連接的貼紙(1)貼于墻壁,推壓該滾壓體(41、42)而將經(jīng)滾壓體(41、42)碾壓過的地方的貼紙平整的壓貼于墻壁,而將該基座(2)固定于墻壁。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基座(2)向墻壁壓貼面(211)呈中間凸出狀而具有可彎曲性,可被壓平而平貼于墻壁。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基座(2)向墻壁壓貼的壓貼面(211)為由具有絞鏈(241)的板所構(gòu)成,于壓向墻壁時,由該等絞鏈(241)彎曲而讓基座(2)平貼于墻壁,且該基座(2)周圍設(shè)有與其相連接而呈板狀的磨擦力板(3),磨擦力板(3)壓制貼紙平貼于墻壁而產(chǎn)生磨擦力。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磨擦力板(3)呈環(huán)狀、基座(2)與磨擦力板(3)以適當(dāng)?shù)捻g帶(23)相連接,當(dāng)磨擦力板(3)部份的貼于墻壁時,該韌帶(23)讓對應(yīng)基座(2)部份的貼紙可活動而與墻壁表面分離。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滾壓體(41、42)旁邊設(shè)有一壓板(5),可均勻的將滾壓體(41、42)壓向墻壁,該壓板(5)上設(shè)有彈簧(51、52),該彈簧(51、52)可與所述的基座(2)及磨擦力板(3)接觸,由該彈簧(51、52)推壓該基座(2)及磨擦力板(3)。
6.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其中,磨擦力板(3)與所述的基座(2)接觸處設(shè)有用以接觸的斜面(221),而于基座(2)移向磨擦力板(3)時,基座(2)可順著該接觸用的斜面(221)滑動而離開墻壁。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滾壓體(3)呈中間向墻壁凸出的彈性環(huán)狀體。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滾壓體(41、42)呈筒狀,且該滾壓體(41、42)設(shè)有一軸桿(6),該軸桿(6)連接于所述的基座(2)面可繞該基座(2)轉(zhuǎn)動。
9.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軸桿(6)適當(dāng)?shù)膹澢?,使?jié)L壓體的筒體的軸線與軸桿(6)繞基座(2)轉(zhuǎn)動的半徑線呈一適當(dāng)?shù)慕嵌?,而于滾壓體(41、42)滾壓貼紙時,該貼紙越接近基座(2)處越先被壓到,而越遠離基座(2)處越后被壓到。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貼紙式吸盤,其特征在于該貼紙(1)邊緣局部連接有翹起的剝離片(13),可拉起該剝離片(13)而將貼紙(1)邊緣拉離墻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貼紙式吸盤,它由大面積的貼紙貼于墻壁而且具有良好的空氣密封效果,可充分利用大氣壓力將本實用新型的構(gòu)造牢壓于墻壁;其滾壓體構(gòu)造則可迅速可靠的將貼紙密貼于墻壁;可拆、可裝的摩擦力板具有高效摩擦力材料,其直接壓貼于墻壁時,優(yōu)良的摩擦力效果可防止脫落。
文檔編號A47G29/00GK2467011SQ0121044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2月7日
發(fā)明者藍永輝 申請人:藍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