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護理器械,具體是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包括卡盤(1)、主體底座(2)、副底座(5);所述的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具體為倒寫的字母T型結構,其底盤配合設置萬向輪(3)、小萬向輪(4),所述的主體底座(2),其頂端貫穿套裝于所述的卡盤(1)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的主體底座(2)的頂端上部配合安裝主體支架,所述的卡盤(1),其外周均勻分布有環(huán)形卡槽(1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的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其掛鉤底盤大,只有一個固定的支架,造成占據空間面積大,掛鉤數量少,使用不靈活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護理器械,具體是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輸液架只有一個撐桿,一般設置2個,最多設置4個掛鉤用于輸液,且大部分輸液架都是固定的,且一床只配一個,一般為落地式或懸吊式輸液架,當患者需要同時對手和腳輸液時,只能使用多個輸液架。在病患較多時候導致輸液架不夠用,使用緊張,一個患者可能需要用兩到三個輸液架,骨科患者及長期臥床患者需經常變換體位以防止壓瘡,在翻身時輸液架不能靈活更改方向,如果增加配置數量又會增加成本,而且在患者不需要時會占用很多存放空間。在患者下地活動或者上廁所時,只能由患者家屬舉著輸液瓶去廁所,由于長時間舉瓶易勞累,會導致輸液瓶高度不穩(wěn)造成不滴液或回血,給患者帶來傷害。而現有的移動輸液架只是考慮了輸液架移動方便,沒有考慮到輸液架移動會造成不穩(wěn),而且也無法滿足同時對患者不同部位進行輸液的需求,且大多一個輸液架其底盤較大,在患者使用的支架數量多時,則增加了空間面積的占據,造成護理病區(qū)的空間面積狹小,造成護理工作受到限制,使用不便,且使用不靈活。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解決了傳統(tǒng)的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其掛鉤底盤大,只有一個固定的支架,造成占據空間面積大,掛鉤數量少,使用不靈活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05]—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包括卡盤1、主體底座2、副底座5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具體為倒寫的字母T型結構,其底盤配合設置萬向輪3、小萬向輪4,所述的主體底座2,其頂端貫穿套裝于所述的卡盤I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的主體底座2的頂端上部配合安裝主體支架,所述的卡盤I,其外周均勻分布有環(huán)形卡槽19,所述的卡槽19,其開口處一側與半圓扣6的一端交接,所述的半圓扣6的另一端對應所述卡槽19開口處另一側配合安裝固定扣7,所述的副底座5,其底盤處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上,其頂端9通過半圓扣6配合安裝于卡槽19內,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上部配合安裝副支架。
[0006]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其均為中空管。
[0007]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主體支架包括主套管114、主套管Π 15、主套管ΙΠ17、卡扣18、主掛鉤16,所述的主套管ΙΠ17,其一端固定設置主掛鉤16,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Π 15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Π 15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114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114的另一端套裝與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內,且所述的套管之間套裝位置一側均配合設置卡扣18。
[0008]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副支架包括副套管110、副套管Π12、副掛鉤13,所述的副套管Π 12,其一端固定設置副掛鉤13,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110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110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內。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的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其掛鉤底盤大,只有一個固定的支架,造成占據空間面積大,掛鉤數量少,使用不靈活的問題,使用方便,靈活便捷,既滿足了患者護理同時需要使用多個掛鉤的需求,有滿足了單個掛鉤使用節(jié)約空間的問題,占據空間面積小,能夠隨意組合拆解使用,節(jié)省空間,實用可靠。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卡盤的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卡盤,2.主體底座,3.萬向輪,4.小萬向輪,5.副底座,6.半圓扣,7.固定扣,9.頂端,10.副套管I,12.副套管Π,13.副掛鉤,14.主套管I,15.主套管Π,16.主掛鉤,17.主套管ΙΠ,18.卡扣,19.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5]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包括卡盤1、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具體為倒寫的字母T型結構,其底盤配合設置萬向輪3、小萬向輪4,所述的主體底座2,其頂端貫穿套裝于所述的卡盤I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的主體底座2的頂端上部配合安裝主體支架,所述的卡盤I,其外周均勻分布有環(huán)形卡槽19,所述的卡槽19,其開口處一側與半圓扣6的一端交接,所述的半圓扣6的另一端對應所述卡槽19開口處另一側配合安裝固定扣7,所述的副底座5,其底盤處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上,其頂端9通過半圓扣6配合安裝于卡槽19內,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上部配合安裝副支架。
[0016]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其均為中空管。
[0017]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主體支架包括主套管114、主套管Π 15、主套管ΙΠ17、卡扣18、主掛鉤16,所述的主套管ΙΠ17,其一端固定設置主掛鉤16,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Π 15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Π 15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114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114的另一端套裝與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內,且所述的套管之間套裝位置一側均配合設置卡扣18。
[0018]其中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所述的副支架包括副套管110、副套管Π12、副掛鉤13,所述的副套管Π 12,其一端固定設置副掛鉤13,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110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110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內。
[0019]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當護理過程中一個患者需要使用多個掛鉤時,則將本實用新型推運置患者病床前進行使用,分別按動卡扣11和卡扣18調整副支架和主支架置需要的高度進行使用,當需要使用掛鉤少或者只需要一個時,則通過打開固定扣7解開半圓扣6,將副底座5從卡盤I上的卡槽19中取出,然后通過按動卡扣11將副支架升高至需要高度,即可進行使用,使用完畢后,則通過打開固定扣7解開半圓扣6,將副底座5放置于主體底座2上,將副底座5的頂端9重行放入卡槽19中,再通過半圓扣6由固定扣7進行固定,并分別按動卡扣11和卡扣18將副支架和主支架置進行收縮即可,使用方便,節(jié)省空間。
[002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決了傳統(tǒng)的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其掛鉤底盤大,只有一個固定的支架,造成占據空間面積大,掛鉤數量少,使用不靈活的問題,使用方便,靈活便捷,既滿足了患者護理同時需要使用多個掛鉤的需求,有滿足了單個掛鉤使用節(jié)約空間的問題,占據空間面積小,能夠隨意組合拆解使用,節(jié)省空間,實用可靠。
【主權項】
1.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包括卡盤(1)、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副底座(5),其具體為倒寫的字母T型結構,其底盤配合設置萬向輪(3)、小萬向輪(4),所述的主體底座(2),其頂端貫穿套裝于所述的卡盤(I)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的主體底座(2)的頂端上部配合安裝主體支架,所述的卡盤(I),其外周均勻分布有環(huán)形卡槽(19),所述的卡槽(19),其開口處一側與半圓扣(6)的一端交接,所述的半圓扣(6)的另一端對應所述卡槽(19)開口處另一側配合安裝固定扣(7),所述的副底座(5),其底盤處于所述的主體底座(2)上,其頂端(9)通過半圓扣(6)配合安裝于卡槽(19)內,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上部配合安裝副支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其均為中空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支架包括主套管1(14)、主套管Π (15)、主套管ΙΠ(17)、卡扣(18)、主掛鉤(16),所述的主套管ΙΠ(17),其一端固定設置主掛鉤(16),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Π (15)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Π(15)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主套管1(14)的一端內,所述的主套管1(14)的另一端套裝與所述的主體底座(2)頂端內,且所述的套管之間套裝位置一側均配合設置卡扣(18)。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醫(yī)療護理用組合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支架包括副套管1(10)、副套管Π (12)、副掛鉤(13),所述的副套管Π (12),其一端固定設置副掛鉤(13),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Π (12)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套管1(10)的一端內,所述的副套管1(10)的另一端套裝于所述的副底座(5)的頂端(9)內。
【文檔編號】A61M5/14GK205411814SQ201620124977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7日
【發(fā)明人】羅繼琴
【申請人】羅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