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治療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shù)】
[0002] 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主要分為淺表性、萎縮性、特殊性 三大類。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目前西 醫(yī)主要以抗菌、抑酸或制酸藥、促腸胃動(dòng)力藥為主,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這些藥副作 用大,極易引起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等。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duì)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該 中藥收斂、制酸、行氣化痰、活血止痛、養(yǎng)陰修復(fù)、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0004]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白芍60-90份、白芨30-60份、元胡60-90份、五靈脂30-60份、烏賊骨90-150份、牡 蠣60- 90份、浙貝30- 60份、半夏24- 45份、石斛60- 90份、沙參60- 90份、麥冬60- 90份、生地60-120份、黨參60- 90份、佛手30- 60份、香附30- 60份、青皮18- 30份、 木香30- 60份、砂仁18-30份、陳皮90- 150份、雞內(nèi)金90-150份、白術(shù)60-90份、炒 扁豆60- 90份、焦山楂60- 90份、茯苓60- 90份、淮山藥60- 90份、金銀花30- 60份、 蒲公英60-90份、白花蛇舌草60-90份、丹參60-90份、桂枝30-60份、炙甘草90 -150 份。
[0005] 所述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60- 80份、白芨 30- 50份、元胡60- 85份、五靈脂30- 50份、烏賊骨90-125份、牡蠣60- 80份、浙貝 30-45份、半夏30-45份、石斛60-85份、沙參60-85份、麥冬60-85份、生地60 -100 份、黨參60-80份、佛手30-50份、香附30-50份、青皮18 -24份、木香36-60份、砂仁 20- 30份、陳皮90-125份、雞內(nèi)金90-125份、白術(shù)60- 85份、炒扁豆60- 85份、焦山 楂60- 80份、茯苓60- 80份、淮山藥60- 80份、金銀花30- 50份、蒲公英60- 85份、白 花蛇舌草60- 85份、丹參60- 85份、桂枝30- 50份、炙甘草90-125份。
[0006] 所述的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75份、白芨45份、 元胡75份、五靈脂45份、烏賊骨120份、牡蠣75份、浙貝40份、半夏30份、石斛75份、沙 參75份、麥冬75份、生地75份、黨參75份、佛手45份、香附45份、青皮25份、木香45份、 砂仁25份、陳皮120份、雞內(nèi)金120份、白術(shù)75份、炒扁豆75份、焦山楂75份、茯苓75份、 淮山藥75份、金銀花45份、蒲公英75份、白花蛇舌草75份、丹參75份、桂枝45份、炙甘草 120份。
[0007] 所述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60份、白芨30份、元 胡60份、五靈脂30份、烏賊骨90份、牡蠣60份、浙貝30份、半夏24份、石斛60份、沙參60 份、麥冬60份、生地60份、黨參60份、佛手30份、香附30份、青皮18份、木香30份、砂仁 18份、陳皮90份、雞內(nèi)金90份、白術(shù)60份、炒扁豆60份、焦山楂60份、茯苓60份、淮山藥 60份、金銀花30份、蒲公英60份、白花蛇舌草60份、丹參60份、桂枝30份、炙甘草90份。
[0008] 所述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90份、白芨60份、元 胡90份、五靈脂60份、烏賊骨150份、牡蠣90份、浙貝60份、半夏45份、石斛90份、沙參 90份、麥冬90份、生地120份、黨參90份、佛手60份、香附60份、青皮30份、木香60份、 砂仁30份、陳皮150份、雞內(nèi)金150份、白術(shù)90份、炒扁豆90份、焦山楂90份、茯苓90份、 淮山藥90份、金銀花60份、蒲公英90份、白花蛇舌草90份、丹參90份、桂枝60份、炙甘草 150 份。
[0009] 所述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80份、白芨50份、元 胡85份、五靈脂50份、烏賊骨125份、牡蠣80份、浙貝45份、半夏30份、石斛85份、沙參 85份、麥冬85份、生地100份、黨參80份、佛手50份、香附50份、青皮24份、木香36份、 砂仁20份、陳皮125份、雞內(nèi)金125份、白術(shù)85份、炒扁豆85份、焦山楂80份、茯苓80份、 淮山藥80份、金銀花50份、蒲公英85份、白花蛇舌草85份、丹參85份、桂枝50份、炙甘草 125 份。
[0010]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包括以下原料:白 芍、白芨、元胡、五靈脂、烏賊骨、牡蠣、浙貝、半夏、石斛、沙參、麥冬、生地、黨參、佛手、香附、 青皮、木香、砂仁、陳皮、雞內(nèi)金、白術(shù)、炒扁豆、焦山楂、茯苓、淮山藥、金銀花、蒲公英、白花 蛇舌草、丹參、桂枝、炙甘草。
[0011] 白芍:苦酸,涼;入肝、脾經(jīng);活血功效增強(qiáng)。具有補(bǔ)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 功效,行氣解郁,舒肝止痛,適用于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等癥。具有解痙作用,對(duì)腸管和 在位胃運(yùn)動(dòng)有抑制作用。
[0012] 白芨:辛,苦、甘、濕,微寒;歸肺、肝、胃經(jīng);活血化瘀;保護(hù)胃粘膜。
[0013] 元胡:味辛、苦,性溫;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主治胃 痛、痛經(jīng)、跌打損傷等。
[0014] 五靈脂:甘,溫,無毒。主治心、腹冷氣,小兒五府,辟疫,治腸風(fēng),通利氣脈,女子血 閉。
[0015] 烏賊骨:咸、澀,溫;歸脾、腎經(jīng)。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用于潰瘍病,胃 酸過多,胃痛吞酸。除濕,制酸,止血,斂瘡。
[0016] 牡蠣:咸,微寒;歸肝、膽、腎經(jīng);平肝息風(fēng);養(yǎng)陰;具有收斂固澀除酸的作用,治療 胃疼、胃酸過多等,為制酸劑,有和胃鎮(zhèn)痛作用。 _7] 浙貝:味苦;性寒;歸肺、心經(jīng);清熱化痰;降氣止咳;散結(jié)消腫。
[0018] 半夏:辛,溫;入脾、胃經(jīng);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性溫兼散寒,能行水 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善治胃氣上逆之惡心嘔吐。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故 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之良藥。
[0019] 石斛:微寒;甘;歸胃、腎經(jīng);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 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石斛對(duì)腸管有興奮作用,可使收縮幅度增加。
[0020]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血積驚氣,除寒熱,補(bǔ)中,益肺氣;療胃痹 心腹痛,結(jié)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久服利人。
[0021]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養(yǎng)陰生津;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 口渴,納呆不饑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jié)者。
[0022] 生地:味甘;苦性;大寒;清熱、生津、潤(rùn)燥、滑腸、止痛、涼血、止血;具有養(yǎng)陰生津 功效;用于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
[0023]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jīng);質(zhì)潤(rùn)氣和,具有健脾補(bǔ)肺,益氣養(yǎng)血生津,主治脾胃 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口渴。增強(qiáng)身體抵抗力、降低血壓、養(yǎng)血、補(bǔ)中益氣。
[0024] 佛手:味辛、苦、酸。歸肝、脾、肺經(jīng);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 藥用功能;對(duì)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更為顯著的療效;佛手性溫,具有舒肝理氣, 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氣滯,胸肋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等癥。
[0025] 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jīng);理氣解郁;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 化不良,寒疝腹痛。
[0026] 青皮:苦;辛;溫;歸肝經(jīng)、膽經(jīng)、脾經(jīng)、肺經(jīng)、心經(jīng);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主治肝郁 氣滯之脅肋脹痛;疝氣疼痛;食積氣滯之胃脘脹痛。
[0027]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大腸經(jīng);理氣、行氣、溫里藥;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dǎo) 滯;主治胞脅脹滿足;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哎吐泄瀉;食少嘔吐;痢疾后重;芳 香行散,可升可降;理氣疏肝,用于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健脾消滯,可調(diào)胃腸滯氣;治療腹 痛、腹瀉、里急后重。辛溫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氣,尤其善行胃腸之氣而止痛,兼有健 脾消食之功;行氣滯宜生用。
[0028]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用于濕濁中阻,脘痞 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
[0029] 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理氣健脾,調(diào)中,燥濕,化痰;主治脾 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用于胸脘脹滿,食 少吐瀉;用于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于脾 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癥。
[0030] 雞內(nèi)金:性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jīng);消食健胃助消化;可以促進(jìn)胃液分泌, 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運(yùn)動(dòng)功能明顯增強(qiáng),胃排空加快;消積滯,健脾胃;治食積脹滿, 嘔吐反胃。
[0031] 白術(shù):性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用 于脾胃虛弱,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泄瀉。
[0032] 炒扁豆: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暑濕傷 中,吐瀉轉(zhuǎn)筋等。
[0033] 焦山楂:酸,甘,微溫;歸睥,胃,肝經(jīng);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之功能。
[0034] 茯苓:味甘、淡,平;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主治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 安。
[0035] 淮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補(bǔ)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bǔ)腎澀精,清熱解毒。主 治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虛熱消渴。
[0036] 金銀花:甘,微苦,清香,辛,寒;歸肺,胃,心,大腸經(jīng)。
[0037] 蒲公英:味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主治胃炎。
[0038] 白花蛇舌草:微苦、微甘,微寒;歸心、肝、脾經(jīng);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水消腫。
[0039] 丹參:味苦,微辛,微寒;入心、肝經(jīng);活血通祛瘀,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腫,清心除煩;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瘕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主治瘀血頭、胸、脅、腹疼痛。
[0040] 桂枝: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 主治散寒解表;溫通經(jīng)脈;通陽化氣;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用于脘腹冷痛,水腫,心 悸,奔豚。
[0041] 炙甘草:主要功效是和中緩急,潤(rùn)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 力,心動(dòng)悸,脈結(jié)代,可解附子毒。使
[0042] 本發(fā)明藥物組方中,五靈脂配伍香附:五靈脂活血祛淤止痛;香附疏肝理氣止 痛.二者合用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肝氣犯胃之脅肋、胃脘疼痛。麥冬與半 夏配伍,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癥。 木香與砂仁、陳皮配伍可以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以及食少嘔吐。與白術(shù)、砂仁、半 夏、茯芩配伍同用,健脾消滯??烧{(diào)胃腸滯氣。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陳皮與丹參、白 術(shù)、茯苓配伍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可使補(bǔ)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白術(shù)與黨參、 炙甘草配伍補(bǔ)脾胃;與陳皮、茯苓配伍健脾燥濕止瀉可。補(bǔ)脾,益胃,燥濕,和中。治脾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