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便攜(手持)式醫(yī)用真空旋切系統(tǒng)由于受體積和功耗的限制,通常選擇單動力方案,即由單個電機或類似動力源來驅動旋切刀和真空泵工作,以將組織樣品切掉并抽出?,F(xiàn)有技術中的旋切刀和真空泵由于均為同步運動,這就產生了一個臨床問題:
[0003]當組織樣品旋切下來后,在被抽往樣品室內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樣品室內具有適宜的負壓,需要動力源驅動真空泵繼續(xù)工作,而旋切刀隨之同步轉動,此時,旋切刀的刀頭往往會對其周邊的人體組織造成傷害,如因為轉動摩擦或發(fā)熱而對人體造成灼傷害等,特別是在樣品抽取的過程中,由于不同病人、不同部位的采樣樣品的硬度和粘稠度均不同,組織樣品在旋切管中移動的速度也各不相同,這就導致采樣抽取的時間不固定,很難準確掌控采樣組織到達采樣室的時間,若抽取時間短了,則會出現(xiàn)采樣組織滯留在管道內的情況,若抽取時間過長,則大大增加了旋切刀頭對人體的傷害幾率,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醫(yī)用旋切道具的動力控制系統(tǒng)進行改進。
【發(fā)明內容】
[0004]為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醫(yī)用旋切刀具存在的上述不足,進而提供一種既能夠確保采樣組織能夠被順利抽到采樣室,又不會使旋切刀頭對人體造成額外傷害的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電機的輸出動力分成兩路傳動的分路器,其中第一路傳動驅動真空泵轉動,所述真空泵的吸氣端通過管道與樣品室連通,第二路傳動驅動旋切刀管轉動,所述旋切刀管上設置與所述第二路傳動配合并適于在所述旋切刀管旋切完畢時切斷傳動的離合裝置。
[0007]優(yōu)選的,所述離合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旋切刀管外側的傳動離合桿,所述傳動離合桿與所述旋切刀管同軸設置,所述傳動離合桿的一端設置有突出于所述傳動離合桿本體表面的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螺紋套管內腔中的內螺紋配合,所述螺紋套管固定設置;所述傳動離合桿的另一端的外側面為圓柱面,所述圓柱面與所述外螺紋之間的一段為傳動段,所述傳動段的橫截面為非圓形,所述傳動離合桿上套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的軸孔形狀與所述傳動段的橫截面的形狀匹配,且所述傳動齒輪適于在所述傳動段上周向限位并能軸向移動,所述傳動齒輪的軸孔的最小直徑大于所述圓柱面的直徑;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螺紋套管之間設置有離合塊,所述離合塊與所述傳動齒輪的一端面彈性接觸,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離合塊相互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單向驅動所述離合塊轉動的驅動部;所述傳動齒輪的輪齒與所述第二路傳動中的動力輸出齒輪嚙合。
[0008]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部為設置在所述傳動齒輪端面上的推動凸起,所述推動凸起至少設置一個,所述推動凸起上設置有傾斜于所述傳動齒輪端面的斜面和垂直與傳動齒輪端面的直面,所述離合塊上的相應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推動凸起形狀一致,斜面方向相反的被動凸起,所述推動凸起通過所述直面抵觸所述被動凸起單向轉動;所述離合塊的遠離所述傳動齒輪的一側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在所述螺紋套管的端面上,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抵觸所述離合塊并驅使所述離合塊與所述傳動齒輪彈性接觸。
[0009]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段的橫截面的形狀為正多邊形。
[0010]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段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
[0011]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離合桿與所述旋切刀管為一體結構。
[0012]優(yōu)選的,所述管道或所述樣品室上連接有負壓傳感器,所述負壓傳感器與所述管道的內腔或所述樣品室的內腔連通。
[0013]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路傳動包括與所述電機輸出端上的第一齒輪嗤合的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套設在第一主軸上,所述第一主軸的一端驅動所述真空泵轉動。
[0014]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路傳動包括套設在所述第一主軸上的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與第四齒輪嚙合,所述第四齒輪套設在第二主軸上,所述第二主軸上還套設有第五齒輪,所述第五齒輪與所述動力輸出齒輪嚙合,所述動力輸出齒輪套設在第三主軸28上。
[0015]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離合桿的所述外螺紋所在的一端靠近旋切刀刀頭所在的一側設置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0017]本發(fā)明的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通過在第二路傳動與旋切刀之間設置離合裝置,一旦旋切刀轉動到位,也即將所需組織樣品旋切下來后,即可在離合裝置的作用下斷開傳動,此時第二路傳動的動力不能傳遞給旋切刀管,旋切刀頭處于靜止狀態(tài),而采樣室則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繼續(xù)保持相對負壓,將旋切管道內被切下的組織樣品抽送到采樣室內,這樣既能夠避免旋切刀頭對取樣處的組織造成傷害,同時又能保證旋切刀管內的組織樣品被抽送到樣品室內。本發(fā)明的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即保留了單動力方案體積小、功耗低的優(yōu)點,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旋切道具存在的臨床問題,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8]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9]圖1是本發(fā)明的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發(fā)明的旋切刀管與傳動離合桿聯(lián)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發(fā)明的傳動齒輪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發(fā)明的傳動齒輪的側視圖;
[0023]圖5是本發(fā)明的離合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6是本發(fā)明的離合塊的側視圖;
[0025]圖7是本發(fā)明的傳動齒輪與傳動段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此時為進刀狀態(tài)
[0026]圖8是本發(fā)明的傳動齒輪與圓柱面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旋切刀管靜止。
[0027]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0028]1-電機;2_分路器;3_真空泵;4-管道;5_樣品室;6_旋切刀管;7_負壓傳感器,8-傳動離合桿;9_外螺紋;10-螺紋套管;11_內螺紋;12_圓柱面;13-傳動段;14-傳動齒輪;15_離合塊;16_驅動部;17_斜面;18_直面;19_被動凸起;20_彈性件;21_第一齒輪;22-第二齒輪;23_第三齒輪;24_第四齒輪;25_第五齒輪;26_第一主軸;27_第二主軸;28-第三主軸;29_動力輸出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參見圖1-2,一種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電機1,所述電機I的輸出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電機I的輸出動力分成兩路傳動的分路器2,其中第一路傳動驅動真空泵3轉動,所述真空泵3的吸氣端通過管道4與樣品室5連通,第二路傳動驅動旋切刀管6轉動,所述旋切刀管6上設置與所述第二路傳動配合并適于在所述旋切刀管6旋切完畢時切斷傳動的離合裝置。本實施例的醫(yī)用旋切刀控制系統(tǒng)通過在第二路傳動與旋切刀之間設置離合裝置,一旦旋切刀轉動到位,也即將所需組織樣品旋切下來后,即可在離合裝置的作用下斷開傳動,此時第二路傳動的動力不能傳遞給旋切刀管,旋切刀頭處于靜止狀態(tài),而采樣室則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繼續(xù)保持相對負壓,將旋切管道內被切下的組織樣品抽送到采樣室內,這樣既能夠避免旋切刀頭對取樣處的組織造成傷害,同時又能保證旋切刀管內的組織樣品被抽送到樣品室內。
[0030]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探知旋切刀管6內被切下的組織樣品是否被抽送到樣品室5內,在所述管道4上連接有負壓傳感器7,所述負壓傳感器7與所述管道的內腔連通。被切下的樣品組織在旋切管道內移動類似于是活塞運動,該樣品組織的一側與樣品室5連通,另一側與大氣連通,在真空泵3的作用下,被切下的樣品組織因其兩側的壓力差而不斷移動,一旦其運動至樣品室5內,則由于樣品室通過旋切刀管與大氣連通,負壓消失,負壓傳感器檢測到這一壓力變化后及時反饋給電機1,電機I即可停止轉動。
[0031]參見圖2、圖7-8,本實施例中,所述離合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旋切刀管6外側的傳動離合桿8,所述傳動離合桿8與所述旋切刀管6同軸設置并為一體式結構,所述傳動離合桿8的一端設置有突出于所述傳動離合桿8本體表面的外螺紋9,所述外螺紋9所在的一端靠近旋切刀刀頭所在的一側設置,所述外螺紋9與螺紋套管10內腔中的內螺紋11配合,所述螺紋套管10固定設置;所述傳動離合桿8的另一端的外側面為圓柱面12,所述圓柱面12與所述外螺紋9之間的一段為傳動段13,所述傳動段13的橫截面為非圓形,本實施例采用的是正六邊形結構,該結構便于加工,同時又具有較好的軸向限位的功能,其截面形狀只要適于在傳動齒輪14周向轉動時帶動傳動離合桿8轉動即可,具體形狀不限,如可為橢圓形、四邊形、菱形等;傳動齒輪14套設在所述傳動離合桿8上,所述傳動齒輪1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