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屬于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痔瘡是臨床常見的肛腸疾病,是人體陰陽失調(diào)、臟腑氣血虛損再加風、寒、燥、熱及情志內(nèi)傷、飲食起居不節(jié)、職業(yè)等因素,致使氣血失調(diào)、經(jīng)絡阻滯、淤血下注肛腸而患此疾;常用病癥以濕熱下注為多,由于濕聚化熱,熱盛肉腐,熱阻血瘀,熱傷血絡,臨床多見局部感染、發(fā)炎、水腫、疼痛、發(fā)癢、滲水、滲血、膿腫、傷口不愈等癥狀;現(xiàn)有治療痔瘡的藥物很多,像馬應龍痔瘡膏,肛泰等,但由于痔瘡的病因和病癥比較多,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往往達不到滿意的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蒲公英20-30、葛根10-20、何首烏40-45、當歸10-12、黃柏8-10、五倍子4-5、炒枳殼2-4、小薊6-8、炙甘草10-12、柴胡5-8、制乳香3-5、劉寄奴2-4、大黃6-8、丹參5-6、忍冬藤2_4、木香1_2、川芎4_5、地柏枝2_4、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1-3。
[0005]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蒲公英25、葛根15、何首烏42、當歸11、黃柏9、五倍子4.5、炒枳殼3、小薊7、炙甘草11、柴胡6、制乳香4、劉寄奴3、大黃7、丹參5.5、忍冬藤3、木香1.5、川芎4.5、地柏枝3、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2。
[0006]芙蓉菊根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麥刺藤葉為豆科植物含羞草葉黃檀的葉。
[0007]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加入適量的水煎煮30-40分鐘,月艮用煎煮液,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08]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利濕、疏風瀉火、潤燥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原料簡單,成本低廉,治療痔瘡、痔漏見效快,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
[0009]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蒲公英25、葛根15、何首烏42、當歸11、黃柏9、五倍子4.5、炒枳殼3、小薊7、炙甘草11、柴胡6、制乳香4、劉寄奴3、大黃7、丹參5.5、忍冬藤3、木香1.5、川芎4.5、地柏枝3、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2。
[0011]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加入適量的水煎煮30-40分鐘,月艮用煎煮液,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12]典型病例:
病例1:蘇某某,男,47歲,患有痔瘡三余年,常間歇性的便后鮮血,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病情反復,嚴重時肛門內(nèi)腫塊脫出,肛門紅腫、疼痛,多方治療無效,后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每日一劑,連服兩個療程,病情明顯緩解,便血基本消失,繼續(xù)服用一個療程以鞏固療效,痊愈,回訪未復發(fā)。
[0013]病例2:易某某,女,43歲,患有痔瘡兩余年,排便時出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后自動還納;肛門有包塊,每當食辛辣食物或大便干結(jié)后,肛門包塊會出血、疼痛,曾使用痔瘡膏無效,后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每日一劑,連服一個療程,效果明顯,排便時出血次數(shù)變少,疼痛減輕,繼續(xù)服用兩個療程,治愈,排便無血、無疼痛感,至今未復發(fā)。
[0014]病例3:劉某,男,43歲,有痔瘡史,手術(shù)治療一次,三年后又復發(fā),排便時出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后自動還納;有明顯的疼痛感,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每日一劑,連服兩個療程后,效果明顯,排便正常,偶爾會有血便,繼續(xù)服用一個療程以鞏固療效,徹底治愈,隨訪至今無復發(fā)。
【主權(quán)項】
1.一種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蒲公英20-30、葛根10-20、何首烏40-45、當歸10-12、黃柏8_10、五倍子4_5、炒枳殼2_4、小薊6_8、炙甘草.10-12、柴胡5-8、制乳香3-5、劉寄奴2-4、大黃6_8、丹參5_6、忍冬藤2_4、木香1_2、川芎.4-5、地柏枝2-4、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1-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蒲公英25、葛根15、何首烏42、當歸11、黃柏9、五倍子4.5、炒枳殼3、小薊7、炙甘草11、柴胡6、制乳香4、劉寄奴3、大黃7、丹參5.5、忍冬藤3、木香1.5、川芎4.5、地柏枝3、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2。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痔瘡、痔漏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蒲公英20-30、葛根10-20、何首烏40-45、當歸10-12、黃柏8-10、五倍子4-5、炒枳殼2-4、小薊6-8、炙甘草10-12、柴胡5-8、制乳香3-5、劉寄奴2-4、大黃6-8、丹參5-6、忍冬藤2-4、木香1-2、川芎4-5、地柏枝2-4、芙蓉菊根4-5和麥刺藤葉1-3;本發(fā)明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利濕、疏風瀉火、潤燥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原料簡單,成本低廉,治療痔瘡、痔漏見效快,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
【IPC分類】A61K35-64, A61P9-14, A61K36-756
【公開號】CN104740016
【申請?zhí)枴緾N201510094031
【發(fā)明人】耿敬甫
【申請人】李四海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