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適用于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
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手術中需皮下造隧道將引流管由頭部引至腹腔,傳統(tǒng)的腦室—腹腔分流皮下隧道的形成方法是用止血鉗由頭部到腹腔在皮下打通4~5個隧道,也就是在隧道通過的皮膚上微4~5個中接切口,全長一般為450~500mm,這種手術時間長,組織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同時也增加了感染機會。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一次打通腦室—腹腔分流皮下隧道,切口少,手術程序簡單、安全、有效的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針由針頭、針體、針把柄所組成,其要點是,在針頭上設置一尖端針孔(2),為穿刺和消毒方便在針體(2)未端配有針把柄(4),由螺絲扣(3)連接。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該腦室—腹腔皮下分流導引針是由具有一定硬度及彈性的鋼質(zhì)材料制成,它是由針頭、針體、針把柄組成,其要點是在針頭上設置一尖端針孔(1),其針孔直徑為1~2mm,針體直徑不能過粗亦不能過細,過粗損傷太大,過細易刺傷皮膚,一般為2~4mm為宜。針體長度可根據(jù)大人、小孩做出長短不同規(guī)格,如30cm,40cm,50cm,60cm。在針體末端有一與針把柄(4)相匹配的螺絲扣(3),將針體(2)與針把柄(4)連為一體,其目的是便于手術和消毒。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由頭部切口放入該皮下導引針,由皮下打通隧道直達腹部,在腹部作一小切口,皮下導引針穿出小切口,將腹腔分流管上端系一七號絲線由導引針孔(1)穿出并系結(jié)固定,再將導引針由皮下抽出隨同將腹腔分流管引出,剪斷七號絲線,將腹腔分流管上端與泵接頭接好,并將腹腔分流管下端由腹部切口導入腹腔,置肝隔間隙或直腸膀胱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使用該皮下導引針可一次打通隧道,手術一次到位,大大減化了手術程序,節(jié)省時間,且組織創(chuàng)傷小,設置的針把柄(4),不僅便于手術操作,而且便于消毒,安全可靠,可廣泛臨床應用于腦室—腹腔皮下分流。
權利要求1.一種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由針頭、針體、針把柄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在針頭上設置一尖端針孔(1),在鐘體(2)末端有一與針把柄(4)相匹配的螺絲扣(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孔直徑為1~2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長度為30~60cm,針體直徑為2~4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下導引針是由鋼質(zhì)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腦室—腹腔分流皮下導引針,由針頭、針體、針把柄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在針頭上設置一尖端針孔(1),在針體(2)末端有一與針把柄(4)相匹配的螺絲扣(3),將整個針體與針把柄(4)連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使用該皮下導引針可一次打通隧道,手術一次到位,大大減化了手術程序,副損傷少,設置的針把柄(4)不僅便于手術操作,且便于消毒,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A61M1/00GK2225249SQ9523193
公開日1996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8月8日
發(fā)明者楊春山 申請人:鞍山鋼鐵公司, 鞍山鋼鐵公司立山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