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痛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外用藥物,屬于中醫(yī)膏藥類。
以前對于人們所患的外科病癥,如癰疽、腫瘤、疔瘡、打背、對口、乳腺炎等病,一般用西醫(yī)打針、吃消炎藥、作手術(shù)等,治療時間長,病人所受痛苦多,化費大,吃中藥治療效果也不顯著。任其發(fā)展而不治療,其中有些病例有生命危險。
本發(fā)明的任務(wù)是針對以上人們易患的外科疾病,發(fā)掘祖國醫(yī)藥學(xué)寶藏,以河南曹繼武藥師祖?zhèn)魉幏酵獐徃酁榛A(chǔ),加以深入研究,試制,并經(jīng)大量病例臨床驗證,制得能快速,無痛苦,無付作用的治療上述用以往方法,不易治愈的病癥。
本發(fā)明包括膏藥的配方和泡制方法下表為本發(fā)明的配方藥材名稱用量(g)范圍最佳用量(g)1.蛇800-1200g 1000g2.牛皮 18-22g 20g3.樟腦 12-18g 15g4.關(guān)粉 12-18g 15g5.兒茶 8-12g 10g6.廣丹 280-320g300g7.黃臘 280-320g300g8.沒藥 2-3g 3g
9.輕粉 26-34g 30g10.血竭 8-12g 10g11.梅片26-34g 30g12.乳香18-22g 20g13.元寸 4-8g6g14.狗膽 4-8g6g15.香油(或菜籽油) 1500g 1500g16.蟾蜍1200-1500g 1300g17.蜈蚣 450-550g 500g18.鹵砂 8-12g 10g19.紅粉 8-12g 10g20.蟲酥12-18g 15g21.珍珠 4-8g6g22.雄黃 9-11g 10g以上藥物的功能如下1、蛇,味咸、甘,通經(jīng)絡(luò),攻毒,治風(fēng)疹疥癬,結(jié)核,皮膚生瘡。
2、牛皮,味甘、咸溫。治外傷出血,一切瘡傷,潰瘍。
3、樟腦,味咸平,熱。止疼殺蟲,治瘡癢,疥瘡。
5、兒茶,苦澀,去痛生肌,收斂止血,有抑制皮膚真菌作用。
6、廣丹,味咸寒,解毒生肌,長肉去疼,用時研成細粉,微炒,過篩用。
7、黃臘,味甘淡平,解毒生肌,定痛。
8、沒藥,苦平,有毒、攻毒、通瘀破積,和血散瘀。
9、輕粉,平寒,燥烈,有毒,殺蟲,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10、血竭甘、咸、平,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抗真菌。
11、梅片,即冰片,味苦涼,止痛。防瘤,消腫作用。
12、乳香,味苦,和血止痛,治癰瘡,腫毒。
13、元寸,即麝香,味溫,通絡(luò),散疥,治腫毒,治一切惡瘡。
14、狗膽,味苦寒,清散鎮(zhèn)痛,殺蟲,療治惡瘡。
15、香油,性溫,輔有消腫散結(jié)作用,沸點低,泡沫少。
16、蟾蜍,甘,溫、有毒,消腫止痛,攻毒拔毒,癰疽,打背等一切風(fēng)火,熱毒。
17、蜈蚣,散結(jié),攻毒,治瘡癢腫毒,一切瘡癢能消除。
18、鹵砂,味咸苦,破瘀散結(jié),療瘡,消腫去惡肉。
19、紅粉,去痛,治一切瘡,癢,癰疽,療瘡,梅毒下疳,瘡口緊硬,不收口等病。
21、珍珠,味甘咸,解毒生肌,治瘡瘍不收口。
22、雄黃,味咸,苦,溫,治癰疽,攻毒,殺蟲,治疥瘡。
泡制膏藥的方法如下述按配方將蛇和蟾蜍泡在植物油(香油或菜籽油)內(nèi),在30-35°下泡7-10天,倒入鍋中熬沸,將蜈蚣放入炸枯,將蛇和蟾蜍骨及炸枯的蜈蚣等不溶在油中的渣子撈出來,將黃臘放出溶化,油溫控制在280°-340℃,把廣丹少量多次地徐徐加入,同時不停的攪拌并排除鍋上部的煙氣,保持40-46分鐘,熬到油變黑色,加入研細的輕粉、鹵砂、牛皮、血竭、紅粉,關(guān)粉、乳香、沒藥、兒茶、雄黃,再熬制至膏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開,即可離火,待溫度降至60°±2℃,將研細泡制過的樟腦,、梅片,蟲酥、元寸、珍珠,狗膽,緩緩攪拌加入,然后冷卻到20°-30°放置10-15天即可,將膏藥制成不同大小的丸子,用裁制成一定規(guī)格的白棉布,每一塊布中心放一丸,用模壓機壓制成中醫(yī)外科用的膏藥貼。此種貼膏性能穩(wěn)定,不溶于水,微溶于汽油,松節(jié)油,不污染衣物,無特殊氣味,在不同氣溫條件下,不發(fā)粘,不起化學(xué)變化。
泡制過程,膏藥熬制到一定程度,可取少許膏藥調(diào)入冷水中,觀察其是否下沉,并立即從水中取出來,看是否粘手,如粘手表示膏藥太嫩(軟),如果膏藥在水中下沉,在水中取出來不粘,表示質(zhì)量合格,如果太嫩可適當(dāng)增加鉛丹,如太脆可以多加黃臘調(diào)節(jié)。
本發(fā)明的用法是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鹽水消毒,然后將膏藥貼在患處,根據(jù)病情決定換藥時間。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用其代替西藥,手術(shù)治療癰疽、丹毒、乳瘡等等,能消腫、止痛、拔膿、生肌、收口、活血化瘀能在短時間內(nèi)解除痛苦,而并無任何付作用。
本發(fā)明有大量的臨床使用例,凡屬于上述病癥都能治好,以下僅舉3個實用例。
1、曹某,乳腺炎,西醫(yī)治療20多天,作了手術(shù)又感染。紅腫,有膿很多,因經(jīng)絡(luò)不暢所致形成,病人第1天貼上,感到清涼不痛苦,,第2天起作用開始拔膿,到第2天換藥,里面膿已拔出來,共貼4次痊愈,時間共10天。
2、李某,由于經(jīng)常背重物,磨擦感染病菌,西醫(yī)開刀手術(shù)治療,除去膿,由于活動又感染,治療一個半月沒治好,最后用了神貼靈拔膿、排膿、去痛生肌,共換藥6次,15天治療即全愈。
3、曲某,甲溝炎,很嚴重,到西醫(yī)看,要拔去指甲消毒,他怕痛,貼上神貼靈兩次,即去病,并無痛苦。
目前,因為感染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很多,據(jù)專家推測如果能在全國推廣,本發(fā)明每年可以減少5萬-10萬例手術(shù)病人的痛苦,如果在戰(zhàn)爭年代,每個指戰(zhàn)員都能自帶幾貼膏藥,就可以預(yù)防由于刀傷,槍傷和各種因素所引起的感染和疾病,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其特征是藥物的組成如下1.蛇 800-1200g2.牛皮18-22g3.樟腦12-18g4.關(guān)粉12-18g5.兒茶 8-12g6.廣丹 280-320g7.黃臘 280-320g8.沒藥 2-3g9.輕粉26-34g10.血竭8-12g11.梅片 26-34g12.乳香 18-22g13.元寸 4-8g14.狗膽 4-8g15.香油1500g16.蟾蜍 1200-1500g17.蜈蚣 450-550g18.鹵砂8-12g19.紅粉8-12g20.蟲酥 12-18g21.珍珠 4-8g22.雄黃9-11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油為香油或菜籽油。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其特征是所述廣丹在使用前要研成細粉。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其特征是所述藥物最佳組成如下1.蛇 1000g2.牛皮 20g3.樟腦 15g4.關(guān)粉 15g5.兒茶 10g6.廣丹 300g7.黃脂 300g8.沒藥 3g9.輕粉 30g10.血褐 10g11.梅片 30g12.乳香 20g13.元寸 6g14.狗膽 6g15.香油 1500g16.蟾蜍 1300g17.蜈蚣 500g18.鹵砂10g19.紅粉10g20.蟲酥15g21.珍珠 6g22.雄黃10g
5.一種用于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病癥的膏藥,其特征是所述的藥物的泡制方法如下按配方將蛇和蟾蜍泡在植物油內(nèi)30-35°下泡制,7-10天,倒入鍋中熬沸,將蜈蚣放進炸枯,將不溶化的東西撈出,然后將黃臘放進熔化后,油溫控制在280-340℃,把廣丹少量多次地徐徐加入,同時不停的攪拌,并排除鍋上部的煙氣,保持40-60分鐘,油變黑色,加入研細的輕粉、鹵砂、牛皮、血竭、紅粉,關(guān)粉、乳香、沒藥、兒茶、雄黃,再熬制至膏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開,即可離火,待溫度降至60℃±2℃,將研細泡制過的樟腦、梅片,蟲酥、元寸、珍珠,狗膽,緩緩攪拌加入,然后冷卻到20°-30°放置10-15天即可。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膏藥,其特征是所述的膏藥可制成不同大小的丸,用裁成一定規(guī)格的白棉布,每一塊布的中心放一丸用模壓機壓制成中醫(yī)外科用的膏藥貼。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癰疽,腫瘤等外科疾病的膏藥,是用植物、動物、礦物等20多種中藥原料,用較復(fù)雜的工藝方法泡制而成,治療外科發(fā)炎、膿腫等病癥,非常神速,沒有痛苦和危險。
文檔編號A61P17/00GK1130521SQ9510210
公開日1996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5年3月7日
發(fā)明者張靈杰 申請人:張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