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頻電灼淚囊探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醫(yī)療器械。
目前高頻電子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限于直視下的電切、電熨,并且主要用于較粗大的操作。把高頻電技術用于細微的手術尚無先例。如對于慢性淚囊炎病,目前國內、外對該病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存在著手術創(chuàng)傷面大,毀壞患者容顏,費用高等不足。因于探索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并配以專用器械用于治病,是十分必要的。
本發(fā)明即是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的一種高頻電子醫(yī)療器械-高頻電灼淚囊探針,用于慢性淚囊炎等疾病的治療。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結構。
圖中1-細長金屬棒,2-絕緣層,3-彩色刻度。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
圖中1是細長金屬棒,2是絕緣層,3是彩色刻度,4、5為兩端,6為手柄,7為電極夾或電刀手柄。
本發(fā)明所述的高頻電灼淚囊探針由導電的細長金屬棒1和包敷在金屬棒周圍的絕緣層2構成,在絕緣層內的金屬棒表面涂有彩色刻度3,在其兩端4、5各有一段金屬棒露出絕緣層,4端較長,用于連接電極夾或電刀手柄7,5端較小,用于對病灶進行電灼。在該探針靠近4端處有一段加粗的手柄6。
細長金屬棒1的直徑可在0.3mm~2.5mm,它們構成的直徑不同的淚囊探針,可形成系列產品。
參照附圖2,本發(fā)明的使用是非常方便的,首先用電極夾7夾住4端,電極夾7直接連在高頻電流發(fā)生器的正極上,負極接在人體某一部位,把5端從上往下插入淚管小點約2mm,然后橫向插入約5mm,再向下旋轉插入鼻腔內,至鼻淚管位置,將該探針從鼻淚管下端開始慢慢拔出,通過高頻放電的燒灼,使堵塞鼻淚管的異物燒掉,使鼻淚管暢通,如效果不好可重復進行,一般1~2次即可。
下面列舉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取細長金屬棒直徑0.5mm,總長100mm,彩色刻度間距為5mm,包在細長金屬棒外圍絕緣材料為絕緣耐高溫漆,厚0.1~0.3mm,使用時,6可與60W-70W以上的小型高頻治療儀配套,亦可與可調節(jié)的大型電切配套使用。
本發(fā)明拓寬了高頻電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用本明所述的高頻電灼探針治療慢性淚囊炎,克服了手術法存在的創(chuàng)傷面大,毀壞患者容顏,醫(yī)療費用高等不足,具有簡單、迅速、成本低,治愈率高等優(yōu)點,經110例臨床患者驗證,一次治愈率達98%,二次治愈率達100%。
權利要求
1.一種高頻電灼淚囊探針,其特征在于本發(fā)明由導電的細長金屬棒1,包敷在其外的絕緣層2構成,在絕緣層2內的金屬棒表面涂有彩色刻度,在其兩端4、5端各有一段金屬棒露出絕緣層,4端較長,5端較短,在該探針靠近4端的處有一段加粗的手柄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醫(yī)療器械——高頻電灼淚囊探針。由細長金屬棒、刻度及絕緣層構成,用于淚囊炎等疾病的治療,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療效高之特點,是一種具有推廣價值的醫(yī)療器械。
文檔編號A61F9/00GK1081608SQ92106628
公開日1994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王智崇, 呂志明, 程普齋, 晁儲璋, 陳冬 申請人:泰山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