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器械,特別是急救用氣管穿刺器。
背景技術: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搶救,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大號注射器針頭環(huán)甲膜穿刺高頻高壓通氣以確保患者氣體交換,但因為注射器針頭管徑太細不能滿足換氣的需要,容易造成二氧化碳的蓄積而形成呼吸性酸中毒;另一種是特別粗的環(huán)甲膜穿刺器,穿刺成功后可以保證很好的換氣效果,但是因為管徑太粗,使環(huán)甲膜部位損傷較大,預后常有愈合不良等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急救用氣穿管穿刺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急救用氣管穿刺器,包括引流管,與引流管一端連接的主針,引流管上還設置有副針,引流管與主針和副針之間分別采用插拔式結(jié)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引流管的兩端分別采用插拔式結(jié)構,利于實際操作,引流管連接的副針,能夠分散損傷,利于預后恢復而又能同時保證換氣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是:
副針通過分引流管與引流管連接,副針與分引流管之間采用子母扣式連接結(jié)構,子扣的一端裝有副針的尾端,副針的前端套裝在套管內(nèi)。
副針設置為至少四根,副針通過分引流管置于引流管的圓周方向上。
主針上設置有三個通孔。
每根副針上設置有一個通孔。
主針的直徑大于副針的直徑。
副針所在的子扣外部設置有插拔卡,該插拔卡與副針的軸線相垂直設置,該插拔卡上設置有定位孔。
主針的尾端設置有主針定位板,主針定位板上設置有主針定位孔。
副針通過分引流管與引流管連接,分引流管為塑性材質(zhì)。
主針主體呈90度彎管結(jié)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圖1中的B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一種急救用氣管穿刺器,參見附圖1至附圖3,圖中:引流管1、主針2、主針定位板201、主針定位孔202、分引流管3、副針4、套管5、插拔卡6、定位孔601。
本實施例中,引流管1一端連接主針2,引流管2上還設置有副針,引流管1與主針2和副針4之間分別采用插拔式結(jié)構。
副針4通過分引流管3與引流管1連接,副針4與分引流管3之間采用子母扣式連接結(jié)構,子扣的一端裝有副針4的尾端,副針4的前端套裝在套管5內(nèi)。
副針4設置為四根,四根副針4分別通過分引流管3置于引流管1的圓周方向上。主針2上設置有三個通孔。
每根副針4上設置有一個通孔;主針2的直徑大于副針4的直徑。
副針4所在的子扣外部設置有插拔卡6,插拔卡6與副針4的軸線相垂直設置,插拔卡6上設置有定位孔601。
主針2的尾端設置有主針定位板201,主針定位板201上設置有主針定位孔202。副針4通過分引流管3與引流管1連接,分引流管3為塑性材質(zhì);主針2主體呈90度彎管結(jié)構;主針2除了前端部針尖為硬材質(zhì)外,其他部位也可以采用塑性材質(zhì)。
在使用過程中,將主針2插入喉部環(huán)甲膜穿刺點,副針4插入主針2下方或側(cè)下方的血管神經(jīng)相對較少位置的氣管上。
四根副針4的細針頭分散損傷利于預后恢復而又能同時保證換氣效果,并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用大中小多種針頭組合運用,比如正常成人可以用管徑和長度較大的針頭,小兒就可以用管徑和長度較小的小針頭等,以此類推。
根據(jù)患者實際需要選擇適當大小的穿刺針,和多頭通道有機結(jié)合,共同形成有效呼吸通路,提供充足的氣體交換以維持生命。
通過多通道增加呼吸用管道的橫截面積,組合主針2和副針4的有機配合,在盡量減小損傷的前提下達到危急時刻迅速給予充足氧氣供應搶救病人的作用。
主針2、四根副針4刺針有機結(jié)合,達到小損傷而通氣截面積大的快速小損傷通氣供應氧氣的目的。穿刺用主針2較粗,用于環(huán)甲膜部位的穿刺通氣,基于環(huán)甲膜的生理結(jié)構,環(huán)甲膜穿刺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急救手段,即便穿刺針較粗預后恢復也很好;副針4較細,可根據(jù)患者的解剖結(jié)構在環(huán)甲膜周圍穿刺通氣,因較細損傷不大,可以很好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