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三氧自體血回輸療法是一種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免疫風濕類疾病、肝病、痛風、痤瘡等疾病的方法。該療法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往抽出血液中加入三氧,自體的血液通過與三氧結合迅速發(fā)生反應,誘導血液中的各種細胞成分產生細胞因子和活性代謝產物,然后把經過氧化的自體血液回輸?shù)交颊咦陨恚瑥亩|發(fā)人體系列免疫應答反應,產生殺滅病毒的各種免疫細胞和抗病毒因子,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現(xiàn)有技術在進行三氧自體血回輸時一般采用注射器往自體血中注入三氧,注入三氧之后再通過手動搖晃血袋使得三氧與血液充分混合,再注射入血液中,整個過程全部通過手動控制和操作,不便于實現(xiàn)精確控制,同時輸液過程需要手經常晃動血袋,增加醫(yī)生的勞動強度和負擔。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三氧自體血回輸過程需要手動晃動血袋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包括三氧機和輸血袋,三氧機產生三氧,三氧機的輸出口通過輸氧管與輸血袋的入口連接,輸血袋的輸出口通過第一輸液管與人體靜脈端相連,輸血袋放置于震蕩器內并隨震蕩器震動
進一步地,震蕩器上設置有調整震動頻率的按鈕。
進一步地,震蕩器上安裝有恒溫箱,輸血袋放置于恒溫箱內。
進一步地,恒溫箱設置有透明外殼。
進一步地,恒溫箱內設置有紫外燈。
進一步地,恒溫箱內安裝有托盤,托盤隨震蕩器震動,托盤中部設置有凹槽,輸血袋放置于托盤的凹槽中。
進一步地,三氧機與輸血袋連接的輸氧管上設置有流量控制顯示閥。
進一步地,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還包括生理鹽水輸液袋,生理鹽水輸液袋通過第二輸液管與第一輸液管連通。
進一步地,第二輸液管上設置有生理鹽水控制閥。
進一步地,第一輸液管上的人體靜脈端與第二輸液管的連接點之間設置有血液控制閥。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操作時,先將輸血袋通過第一輸液管與人體靜脈端相連,抽取人體血液,然后通過三氧機向輸血袋中加入三氧,之后再將輸血袋中的血液回輸?shù)饺梭w體內,在三氧輸入輸血袋和血液回輸人體的過程中通過震蕩器帶動輸血袋震動,從而實現(xiàn)自體血與三氧的充分混合,混合過程通過震蕩器自動進行,具有自動化的特點,并且血液抽取、三氧輸入、三氧與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輸?shù)倪^程實現(xiàn)一體化,簡化了操作程序和醫(yī)生的手動操作,進而有效減少操作過程與外界空氣的直接接觸,避免細菌污染,具有無菌化的特點。同時相對于人手晃動,在輸血過程震蕩器可以一直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混合均勻。本實用新型的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還具有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的特點。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生理鹽水輸液袋;11、第二輸液管;20、第一輸液管;30、三氧機;40、輸血袋;50、輸氧管;60、震蕩器;61、按鈕;62、托盤;70、流量控制顯示閥;80、生理鹽水控制閥;90、血液控制閥;100、人體靜脈端。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zhí)峁┻M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部件本身在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樣地,為便于理解和描述,“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但上述方位詞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三氧自體血回輸過程需要手動晃動血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
如圖1所示,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包括三氧機30和輸血袋40,三氧機30產生三氧,三氧機30的輸出口通過輸氧管50與輸血袋40的入口連接,輸血袋40的輸出口通過第一輸液管20與人體靜脈端100相連,輸血袋40放置于震蕩器60內并隨震蕩器60震動。
操作時,先將輸血袋40通過第一輸液管20與人體靜脈端100相連,抽取人體血液,然后通過三氧機30向輸血袋40中加入三氧,之后再將輸血袋40中的血液回輸?shù)饺梭w體內,在三氧輸入輸血袋40和血液回輸人體的過程中通過震蕩器60帶動輸血袋40震動,從而實現(xiàn)自體血與三氧的充分混合,混合過程通過震蕩器60自動進行,具有自動化的特點,并且血液抽取、三氧輸入、三氧與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輸?shù)倪^程實現(xiàn)一體化,簡化了操作程序和醫(yī)生的手動操作,進而有效減少操作過程與外界空氣的直接接觸,避免細菌污染,具有無菌化的特點。同時相對于人手晃動,在輸血過程震蕩器60可以一直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混合均勻。
如圖1所示,震蕩器60上設置有調整震動頻率的按鈕61。由于震蕩器60上設置有調整震動頻率的按鈕61,因而使用時醫(yī)生可以通過按鈕61設置震蕩器60的震動頻率,從而在輸血袋40中不同血量時采用不同的震動頻率,改變震動強度,保證在不同地輸血量時的混合效果。
優(yōu)選地,震蕩器60上安裝有恒溫箱,輸血袋40放置于恒溫箱內。由于輸血袋40放置于恒溫箱內,因而能夠保持在輸血的過程中血液的溫度恒定,防止溫度過高滋生細菌或溫度過低時輸入人體內造成不適,保證輸血過程的安全和舒適。
優(yōu)選地,恒溫箱設置有透明外殼。由于恒溫箱設置有透明外殼,因而能夠醫(yī)生或病人能夠隨時透過透明外殼觀察輸血的進度,防止輸血完成時未及時發(fā)現(xiàn)而造成血液回流,帶來危險。
優(yōu)選地,恒溫箱內設置有紫外燈。通過紫外燈能夠進行殺菌,防止細菌滋生,保證輸血過程在無菌環(huán)境中進行,保證輸血過程的安全。
如圖1所示,恒溫箱內安裝有托盤62,托盤62隨震蕩器60震動,托盤62中部設置有凹槽,輸血袋40放置于托盤62的凹槽中。由于恒溫箱內安裝有托盤62,托盤62隨震蕩器60震動,托盤62中部設置有凹槽,輸血袋40放置于托盤62的凹槽中,因而能夠通過托盤62的凹槽實現(xiàn)輸血袋40的固定,防止在震動過程中輸血袋40在恒溫箱內大幅度滾動而造成與輸血袋40相連接的針頭脫落或者輸血袋40碰撞破裂,保證輸血過程安全順暢。
如圖1所示,三氧機30與輸血袋40連接的輸氧管50上設置有流量控制顯示閥70。相對于傳統(tǒng)三氧自體血回輸過程醫(yī)生通過注射器人工控制,本實用新型通過流量控制顯示閥70能夠精確地控制三氧機30輸入輸血袋40的三氧量,保證三氧輸入量的恒定,同時在輸入過程與空氣接觸少,能夠有效地減少細菌的進入,保證三氧輸入過程的安全。
如圖1所示,三氧自體血回輸系統(tǒng)還包括生理鹽水輸液袋10,生理鹽水輸液袋10通過第二輸液管11與第一輸液管20連通。在進行人體血液抽取和血液回輸?shù)闹?,先通過生理鹽水輸液袋10往第一輸液管20中輸入生理鹽水,從而去檢測第一輸液管20是否發(fā)生堵塞,檢測過程實現(xiàn)一體化。
如圖1所示,第二輸液管11上設置有生理鹽水控制閥80。通過在第二輸液管11上設置生理鹽水控制閥80,因而能夠通過生理鹽水控制閥80控制和隨時調整生理鹽水的流量,保證病人輸液時的舒適度,并且在完成第一輸液管20的檢測之后,可以直接通過生理鹽水控制閥80關閉生理鹽水這一支路,操作簡單方便。
如圖1所示,第一輸液管20上的人體靜脈端100與第二輸液管11的連接點之間設置有血液控制閥90。通過血液控制閥90,能夠方便地控制和調整三氧自體血的流量,保證病人輸液時的舒適度,并在血液抽取、三氧輸入、三氧與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輸這幾個過程中,能通過流量控制顯示閥70、生理鹽水控制閥80和血液控制閥90的協(xié)同作用,實現(xiàn)三氧機30、輸血袋40、生理鹽水輸液袋10和人體靜脈端100之間的通斷控制,方便不同工作過程之間的切換。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xiàn)了如下技術效果:
1.輸血袋40隨震蕩器60自動震動,減少人為操作,保證三氧與自體血充分混合;
2.三氧輸入量通過流量控制顯示閥70進行控制,減少人為操作的誤差,保證三氧輸入量的準確控制;
3.輸血袋40放置于帶有紫外燈等的恒溫箱中,保證操作過程的無菌環(huán)境。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shù)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shù)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工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tǒng)、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