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脫肛又稱為肛管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粘膜、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jié)腸向下移位的一種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病變。在臨床上各種年齡的人均可發(fā)病,但多見于兒童、產(chǎn)婦和老年體弱者。脫肛常見癥狀是:直腸或直腸粘膜時拖時收或立脫臥收。脫出肛門外面,嚴重者無力回收。該病多年來威脅人們身心健康,在治療中也有一定得難度,同時也容易復發(fā)。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根據(jù)中醫(yī)對脫肛的認識機理,提供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黃芪10-40份、椿白皮5-25份、杜仲10-30份、槐花10-30份、訶子5-25份、鳳尾草5-25份、人參10-30份、五倍子5-25份、仙茅5-25份、枳實5-25份、龍骨5-25份、刺猬皮5-25份、仙鶴草10-30份、柴胡10-30份、四季青5-25份、鹿角膠10-30份、五味子5-25份、甘草5-15份。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黃芪30份、椿白皮15份、杜仲20份、槐花20份、訶子15份、鳳尾草15份、人參20份、五倍子15份、仙茅15份、枳實15份、龍骨15份、刺猬皮15份、仙鶴草20份、柴胡20份、四季青15份、鹿角膠20份、五味子15份、甘草10份。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椿白皮具有清熱燥濕、澀腸止瀉、止血止帶的功效;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的功效;槐花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訶子具有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的功效;鳳尾草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的功效;五倍子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的功效;仙茅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行血消腫的功效;枳實具有化痰散痞、破氣消積的功效;龍骨具有鎮(zhèn)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的功效;刺猬皮具有固精縮尿、收澀止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仙鶴草具有收斂止血、健胃截瘧、解毒療瘡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的功效;四季青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活血止血的功效;鹿角膠具有溫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
祖國醫(yī)學認為脫肛多因人體氣血不足、中氣下陷或濕熱下注、久瀉下痢,以致直腸不能收攝固澀所致。所以本發(fā)明以補脾益氣、益精養(yǎng)血、復脈固脫、清熱利濕、升陽舒肝為治療原則。方中黃芪、人參、柴胡、鹿角膠四味合用共奏益精養(yǎng)血、復脈固脫、升陽舒肝的功效,共為君藥;椿白皮、鳳尾草、五味子、仙鶴草四味配伍共奏清熱利濕、收斂固澀的功效,共為臣藥;訶子、五倍子、龍骨、刺猬皮、四季青五味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收澀止血之功效,共為佐藥;杜仲、槐花、仙茅、枳實、甘草五味藥合用具有補腎助陽、補脾益氣、調(diào)和諸藥之功效,共為使藥。方中諸藥共奏補脾益氣、益精養(yǎng)血、復脈固脫、清熱利濕、升陽舒肝之功效,對脫肛的治療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fā)明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jīng)臨床應用驗證和中藥品不良反應(ADR)安全性評價,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2%,治愈率7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15g、椿白皮25g、杜仲10g、槐花30g、訶子5g、鳳尾草25g、人參10g、五倍子20g、仙茅5g、枳實25g、龍骨10g、刺猬皮20g、仙鶴草15g、柴胡30g、四季青5g、鹿角膠25g、五味子10g、甘草6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30g、椿白皮15g、杜仲20g、槐花20g、訶子15g、鳳尾草15g、人參20g、五倍子15g、仙茅15g、枳實15g、龍骨15g、刺猬皮15g、仙鶴草20g、柴胡20g、四季青15g、鹿角膠20g、五味子15g、甘草10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25g、椿白皮5g、杜仲30g、槐花10g、訶子25g、鳳尾草5g、人參30g、五倍子10g、仙茅20g、枳實5g、龍骨25g、刺猬皮10g、仙鶴草25g、柴胡15g、四季青20g、鹿角膠10g、五味子25g、甘草12g。
實施例4
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40g、椿白皮10g、杜仲25g、槐花15g、訶子20g、鳳尾草10g、人參25g、五倍子5g、仙茅25g、枳實10g、龍骨20g、刺猬皮5g、仙鶴草30g、柴胡10g、四季青25g、鹿角膠15g、五味子20g、甘草5g。
實施例5
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10g、椿白皮20g、杜仲15g、槐花25g、訶子10g、鳳尾草20g、人參15g、五倍子25g、仙茅10g、枳實20g、龍骨5g、刺猬皮25g、仙鶴草10g、柴胡25g、四季青10g、鹿角膠30g、五味子5g、甘草15g。
上述中藥組合物的服用方法:取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混合后,采用傳統(tǒng)煎制中藥的方式取其藥汁約400ml,一日一劑,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五天為一療程。
本發(fā)明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jié)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15~75歲。
二、診斷依據(jù):
1、 多見于排便或努掙時,直腸粘膜脫出,色淡紅,長度小于4cm,質(zhì)軟,不出血,便后能自行回納,肛門功能良好者,為不完全性脫垂;
2、 排便或腹壓增加時。直腸全層脫出,色紅,長度在4~8cm,圓錐形,質(zhì)軟,表面為環(huán)狀有層次的粘膜皺襞。便后需手法復位,肛門括約功能下降,為完全性脫垂;
3、 排便或增加腹壓時,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jié)腸脫出,長度大于8cm,圓柱形,喪面有較淺的環(huán)狀皺襞,觸之很厚,需手法復位,肛門松馳,括約功能明顯下降,為重度脫垂;
三、療效標準:
(1)、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肛門括約功能良好;
(2)、有效:癥狀及體征改善;
(3)、無效: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
四、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5個療程,痊愈72例,隨訪未見復發(fā);有效20例,無效8例。治療期間對中藥品臨床引起各類型的過敏反應、疑為藥物引起人體各系統(tǒng)、器官、組織的功能和形態(tài)方面的異常、疑為藥物引起癌癥等致突變反應、藥物的依賴性以及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其他不良反應進行了評價,即中藥品不良反應(ADR)評價,未發(fā)生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
五、典型病例:
病例1:
于某,女,47歲。每次大便或劇烈咳嗽就會出現(xiàn)脫肛,脫出后良久難復,需用手推方能回復,曾經(jīng)多方治療,效果不佳。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脫肛次數(shù)減少;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治愈。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病例2:
鄧某,男,52歲。脫肛2年多,每次大便時直腸脫出約7、8厘米,時輕時重,曾服用多種治療脫肛的中藥,但效果均不佳。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個療程,脫肛次數(shù)減少,直腸脫出變短;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