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小便黃:小便顏色較正常黃,甚至帶紅色。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如肝熱而溺赤,尿頻澀痛,時覺凜凜,或發(fā)寒熱,宜當歸龍薈丸;陰虛火旺而溺赤,咽干口燥,口舌碎痛,心煩失眠,舌紅,脈細數(shù),宜黃連阿膠湯;腎氣虛寒,小便赤,足脛逆冷,脈澀,宜附子四逆湯。黃疸、泄瀉、臌脹、水腫、多汗、熱淋等,小便皆可見黃赤。
目前一般患者會服用西藥治療,但西藥可能會產(chǎn)生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根據(jù)中醫(yī)對頑固性小便黃一癥的認識機理,提供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副作用,藥效明顯,無任何添加劑,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甘草8-12份,淡竹葉10-20份,川連6-10份,黃芩15-25份,生地15-25份。
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甘草10份,淡竹葉15份,川連8份,黃芩20份,生地20份。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劑, 3天為一療程。
上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
淡竹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根藥用,有清涼,解熱、利尿及催產(chǎn)之效。
甘草: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川連:別名味連、雞爪連,屬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huán)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生地:別名生地黃,野地黃、山煙根等,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生地治傷寒溫病應發(fā)汗而不汗之,治熱病,初覺煩躁頭痛,腰腳疼。治小兒熱疾,煩渴頭痛,壯熱不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中,對頑固性小便黃一癥具有良好的療效,還有調節(jié)機體、標本兼治的效果,沒有不良反應,本發(fā)明無副作用,藥效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實施例1: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甘草8克,淡竹葉10克,川連6克,黃芩15克,生地15克。
制備方法用常規(guī)方法。
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劑, 3天為一療程。
實施例2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甘草10克,淡竹葉15克,川連8克,黃芩20克,生地20克。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一種治療頑固性小便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甘草12克,淡竹葉20克,川連10克,黃芩25克,生地25克。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下面結合病例對本發(fā)明的效果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病例 1 張某,女,55歲,服藥前頑固性小便黃,服用本發(fā)明藥物后,每天煎服1劑,服藥3天后,小便黃癥狀完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病例2 王某,男,48歲,服藥前頑固性小便黃,服用本發(fā)明藥物后,每天煎服1劑,服藥4天后,小便黃癥狀完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病例3 陳某某,男,20歲,服藥前小便黃,服用本發(fā)明藥物后,每天煎服1劑,服藥2天后,小便黃癥狀完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