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由下述原料制備而成:赤芍,莪術(shù),防風,杏仁,土茯苓,紅花,蟬蛻,大黃,丹參,地骨皮,麥冬,鱉甲,黃連,當歸,黃岑,羌活,海螵蛸,牡丹皮,地膚子,野菊花,石決明,川芎,黃柏,苦參,五味子,甘草。將上述藥物組合后,其藥效具有協(xié)同作用,具有疏風解表、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化斑解毒溫的功效,使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身體功能恢復(fù)正常,最終達到銀屑病的治愈,且對人體主要器官如肝、腎幾乎沒有毒副作用,長期使用不存在潛在的安全性問題。共觀察治療銀屑病90例,治愈82例,治愈率91.1%,總有效率為100%。
【專利說明】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銀屑病俗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易于復(fù)發(fā)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特征性損害為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青壯年發(fā)病最多,男性發(fā)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發(fā)或加重,夏秋季多緩解。本病的發(fā)病與遺傳因素、感染鏈球菌、免疫功能異常,代謝障礙及內(nèi)分泌變化等有關(guān)。銀屑病初期癥狀為針頭或綠豆大小紅色點丘疹,逐漸擴大,有的點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研究表明,導致該病的誘因是缺乏抵抗力從而致病。
[0003]在治療銀屑病方面,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一直被廣泛應(yīng)用,但西醫(yī)在治療皮膚病多用激素類藥物,雖然在一定能夠緩解癥狀,但長期服用容易產(chǎn)生毒副作用,且停藥容易復(fù)發(fā)。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該藥物對銀屑病見效快,愈后不易復(fù)發(fā),無任何毒副作用。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6]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是,包括內(nèi)服藥物和外用藥物;
[0007]所述內(nèi)服藥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
[0008]赤芍5 — 15克,莪術(shù)5 — 15克,防風5 — 15克,杏仁5 — 15克,土茯苓5 — 15克,紅花5 — 15克,蟬蛻5 — 15克,大黃5 — 15克,丹參10 — 20克,地骨皮10 — 20克,麥冬10 —20克,鱉甲10 —20克,黃連10 —20克,當歸10 —20克,黃岑10 —20克,羌活10 — 20克,海螵蛸10 — 20克,牡丹皮10 — 20克,地膚子15 — 25克,野菊花15 — 25克,石決明15 — 25克,川彎15 — 25克,黃柏15 — 25克,苦參15 — 25克,五味子15 — 25克,甘草3 — 10克。
[0009]優(yōu)選的,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0010]赤芍10克,莪術(shù)10克,防風10克,杏仁10克,土茯苓10克,紅花10克,蟬蛻10克,大黃10克,丹參15克,地骨皮15克,麥冬15克,鱉甲15克,黃連15克,當歸15克,黃岑15克,羌活15克,海螵蛸15克,牡丹皮15克,地膚子20克,野菊花20克,石決明20克,川芎20克,黃柏20克,苦參20克,五味子20克,甘草6克。
[0011]制備方法:
[0012]①根據(jù)上述的重量稱取原料,
[0013]②將步驟①中稱取的內(nèi)服藥物原料置于砂鍋中,然后加水至沒過原料2-5^,浸泡10-20111111后,加熱至501,加蓋保溫20-50111111 ;然后大火加熱至沸騰,轉(zhuǎn)小火煎煮30-90111111,過濾,得濾液一,濾渣留于鍋中,加水至沒過濾渣,繼續(xù)煎煮10-20111111,過濾,得濾液二 ;
[0014]③將濾液一和濾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內(nèi)服藥物;
[0015]服用方法:所述內(nèi)服中藥每日一劑,每劑兩次。30天為一療程。
[0016]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17]赤芍:苦,微寒。歸肝經(jīng)。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0018]莪術(shù):苦辛,溫。入肝、脾經(jīng)。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腫大、心腹脹痛,積聚,婦女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作痛飲食積滯。防風
[0019]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潤腸。治外感咳嗽,喘滿,喉痹,腸燥便秘。
[0020]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jīng)。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0021]紅花:辛,溫。入心、肝經(jīng)?;钛ń?jīng),去瘀止痛。治經(jīng)閉,癥瘕,難產(chǎn),死胎,產(chǎn)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
[0022]蟬蛻:散風熱,宣肺,定痙。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fā)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癇,目赤,疔瘡腫毒,破傷風。
[0023]大黃:味苦,寒。入胃、大腸、肝經(jīng)。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fā)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jīng)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
[0024]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jīng)?;钛伲瑳鲅獙幮?。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經(jīng)脈、化淤滯、清心火、涼血熱,安神志、除悸煩,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經(jīng)部調(diào)、瘡瘍腫痛,失眠及淤血腫痛等癥。
[0025]地骨皮:清熱,涼血,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癰腫惡瘡。
[0026]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0027]鱉甲:咸,平。入肝、脾經(jīng)。養(yǎng)陰清熱,平肝熄風,軟堅散結(jié)。治勞熱骨蒸,陰虛風動,勞瘧瘧母,癥瘕痃癖,經(jīng)閉經(jīng)漏,小兒^(癇。
[0028]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瀉火,燥濕,解毒,殺蟲。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jié)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0029]當歸:甘辛,溫。入心、肝、脾經(jīng)。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腹痛,癥瘕結(jié)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0030]黃岑: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jīng)。瀉實火,去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0031]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jīng)。散表寒,祛風濕,利關(guān)節(jié).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
[0032]海螵蛸:咸,微溫。入肝、腎經(jīng)。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jīng)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
[0033]牡丹皮:辛苦,涼。入心、肝、腎經(jīng)。清熱,涼血,和血,消瘀。治熱入血分,發(fā)斑,驚癇,吐、紐、便血,骨蒸勞熱,經(jīng)閉,癥瘕,癰瘍,撲損。
[0034]地膚子:甘苦,寒。入腎、膀胱經(jīng)。利小便,清濕熱。治小便不利,淋病,帶下,疝氣,風疹,瘡毒,疥癬,陰部濕癢。
[0035]野菊花:甘苦,涼。入肺、肝經(jīng)。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
[0036]石決明:有清肝、明目、祛風、通便的功效。治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jié)。
[0037]川芎:味辛,溫。入肝、膽經(jīng)。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jīng)閉,難產(chǎn),產(chǎn)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0038]黃柏:苦,寒。入腎、膀胱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藥理研究表明,現(xiàn)代研究認為,黃柏含小蘗堿,及黃柏酮、黃柏內(nèi)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細菌有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0039]苦參:苦,寒。入肝、腎、大腸、小腸經(jīng)。清熱,燥濕,殺蟲。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黃疸,赤白帶下,小兒肺炎,疳積,急性扁桃體炎,痔漏,脫肛,皮膚瘙癢,疥癩惡瘡,陰瘡濕癢,瘰疬,燙傷。外用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0040]五味子:酸,溫。入肺、腎經(jīng),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
[0041]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diào)和百藥。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zhì)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有良好功效。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
[004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采用純中藥制劑,將上述藥物組合后,其藥效具有協(xié)同作用,具有疏風解表、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化斑解毒溫的功效,從源頭杜絕疾病易感基因的不穩(wěn)定因素,有效修復(fù)機體細胞破損基因,調(diào)整機體免疫功能,控制病變部位鱗屑增生,使病變組織細胞得以恢復(fù)正常代謝功能,糾正免疫缺陷,直擊銀屑病根源。使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身體功能恢復(fù)正常,最終達到銀屑病的治愈,且對人體主要器官如肝、腎幾乎沒有毒副作用,長期使用不存在潛在的安全性問題。共觀察治療銀屑病90例,治愈82例,治愈^91.1%,總有效率為100%。
[0043]典型病例
[0044]病例1,楊某某,女,16歲。患者患有銀屑病4年,在手臂、背部、腹部長有較多紅疹,曾確診為銀屑病。因病情反復(fù)但不嚴重,未進行過系統(tǒng)的治療。于今年起皮損加劇,紅疹蔓延手臂,有向全身蔓延的趨勢。后來開始服用本發(fā)明藥物進行治療,2個療程后,皮損消失,繼續(xù)鞏固治療1個療程,已徹底治愈,后續(xù)跟蹤,至今未復(fù)發(fā)。
[0045]病例2,司某某,男,32歲?;颊吒毂?、腿都有塊狀的銀屑病,采用西藥治療過一段時間,但是沒有一點起色,甚至比之前還嚴重了,現(xiàn)紅疹散落前胸后背、四肢、發(fā)跡頭皮、耳內(nèi)等等,上覆麟屑,呈點狀。后來患者開始服用本發(fā)明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進行治療,月艮藥1個療程后,皮損癥狀減輕,面積減少,繼續(xù)服藥1個療程,皮膚已經(jīng)恢復(fù)了正常。
[0046]病例3,男,61歲?;笺y屑病13年,開始頭部有小點紅斑、皮屑,很快發(fā)展到全身、四肢的皮膚表面覆蓋厚厚的鱗屑,時感巨癢,瘙抓后血跡斑斑,萬分痛苦。期間治療過2次,但是病情反復(fù)難愈。后來開始服用本發(fā)明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進行治療,服藥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皮屑少了,后堅持治療2個療程,癥狀全部消退,獲得了完全康復(fù)。隨訪2年,未見復(fù)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0047]實施例1:
[0048]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包括內(nèi)服藥物和外用藥物;
[0049]所述內(nèi)服藥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
[0050]赤芍10克,莪術(shù)10克,防風10克,杏仁10克,土茯苓10克,紅花10克,蟬蛻10克,大黃10克,丹參15克,地骨皮15克,麥冬15克,鱉甲15克,黃連15克,當歸15克,黃岑15克,羌活15克,海螵蛸15克,牡丹皮15克,地膚子20克,野菊花20克,石決明20克,川芎20克,黃柏20克,苦參20克,五味子20克,甘草6克。
[0051]制備方法:
[0052]①根據(jù)上述的重量稱取原料,
[0053]②將步驟①中稱取的內(nèi)服藥物原料置于砂鍋中,然后加水至沒過原料2-5^,浸泡10-20111111后,加熱至501,加蓋保溫20-50111111 ;然后大火加熱至沸騰,轉(zhuǎn)小火煎煮30-90111111,過濾,得濾液一,濾渣留于鍋中,加水至沒過濾渣,繼續(xù)煎煮10-20111111,過濾,得濾液二 ;
[0054]③將濾液一和濾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內(nèi)服藥物;
[0055]使用方法:所述內(nèi)服中藥每日一劑,每劑兩次。30天為一療程。
[0056]實施例2:
[0057]—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包括內(nèi)服藥物和外用藥物;
[0058]所述內(nèi)服藥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
[0059]赤芍5克,莪術(shù)5克,防風5克,杏仁5克,土茯苓15克,紅花15克,蟬蛻15克,大黃15克,丹參20克,地骨皮20克,麥冬10克,鱉甲10克,黃連10克,當歸10克,黃岑10克,羌活10克,海螵蛸20克,牡丹皮20克,地膚子15克,野菊花15克,石決明15克,川芎15克,黃柏15克,苦參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5克。
[0060]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赤芍5 — 15克,莪術(shù)5 — 15克,防風5 — 15克,杏仁5 — 15克,土茯苓5 — 15克,紅花5 — 15克,蟬蛻5 — 15克,大黃5 — 15克,丹參10 — 20克,地骨皮10 — 20克,麥冬10 — 20克,鱉甲10 — 20克,黃連10 — 20克,當歸10 — 20克,黃岑10 — 20克,羌活10 —20克,海螵蛸10 - 20克,牡丹皮10 - 20克,地膚子15 — 25克,野菊花15 — 25克,石決明15 - 25克,川芎15 - 25克,黃柏15 — 25克,苦參15 — 25克,五味子15 — 25克,甘草3 — 10克。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內(nèi)服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赤芍10克,莪術(shù)10克,防風10克,杏仁10克,土茯苓10克,紅花10克,蟬蛻10克,大黃10克,丹參15克,地骨皮15克,麥冬15克,鱉甲15克,黃連15克,當歸15克,黃岑15克,羌活15克,海螵蛸15克,牡丹皮15克,地膚子20克,野菊花20克,石決明20克,川芎20克,黃柏20克,苦參20克,五味子20克,甘草6克。
【文檔編號】A61K35/618GK104383435SQ201410605958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李文 申請人: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