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湯劑,其特征是,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麝香,元參,蒼耳子,瓜蔞皮、薄荷,細辛、僵蠶、白芷,川芎、天麻,蔓荊子,牛蒡子,防風,羌活,獨活,升麻,黃芪,荊芥,菊花,射干,甘草。本發(fā)明將以上藥物組合后,藥效具有協(xié)同作用,具有宣肺通竅、清熱化痰、宣肺通竅、清熱化痰的功效,且本發(fā)明配方合理,制備方便,療效確切,見效快,無毒副作用,經臨床驗證治愈率97.7%。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屬中藥保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fā)病。鼻竇炎是一種常見 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fā)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 主要特征;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fā)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xiàn),可伴有輕 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鼻竇炎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可能會導致下呼吸道感染, 嚴重者有可能引起眼眶、顱內并發(fā)癥。
[0003] 現(xiàn)在治療鼻竇炎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為口服類藥物,鼻炎患者長期服用大量藥 物,只是可以暫時減緩或消除現(xiàn)有癥狀,療效并不明顯,且鼻炎藥物中多含有撲爾敏,服用 后容易犯困,影響工作學習;西醫(yī)治療效果不是很好,手術、微波或是激光治療,只能暫時 緩解,容易復發(fā);很多噴劑效果明顯,但是副作用也是很明顯,長期應用可損害鼻黏膜纖毛 結構。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
[0005]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0007] 麝香0.2 -0.6克,元參5 - 15克,蒼耳子5 - 15克,瓜萎皮5 - 15克、薄荷5 - 15克,細辛5 - 15克,僵蠶5 - 15克,白芷5 - 15克,川彎5 - 15克,天麻10 -20克,蔓 荊子10 - 20克,牛蒡子10 - 20克,防風15 - 25克,羌活15 - 25克,獨活15 - 25克, 升麻15 - 25克,黃芪25 - 35克,荊芥25 - 35克,菊花25 - 35克,射干3 - 10克,甘草 3 - 10 克。
[0008]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 料制成:麝香〇. 5克,元參10克,蒼耳子10克,瓜萎皮1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僵蠶10 克,白芷10克,川彎10克,天麻15克,蔓荊子15克,牛蒡子15克,防風20克,羌活20克, 獨活20克,升麻20克,黃芪30克,荊芥30克,菊花30克,射干6克,甘草6克。
[0009] 制作方法:
[0010] ①根據上述的重量稱取原料,
[0011] ②將步驟①中稱取的內服藥物原料置于砂鍋中,然后加水至沒過原料2-5cm, 浸泡10-20min后,加熱至50°C,加蓋保溫20-50min ;然后大火加熱至沸騰,轉小火煎煮 30-90min,過濾,得濾液一,濾渣留于鍋中,加水至沒過濾渣,繼續(xù)煎煮10-20min,過濾,得濾 液二;
[0012] ③將濾液一和濾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內服藥物;
[0013]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每劑兩次,10天為一療程。
[0014] 藥理作用:
[0015] 麝香:辛,溫。入心、脾、肝經。開鸞,辟移,通絡,散瘀。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 悶,心腹暴痛,癥瘕癖積,跌打損傷,癰疽腫毒。元參
[0016] 蒼耳子:散風,止痛,祛濕。治風寒頭痛,鼻淵,去刺。
[0017] 栝萎皮:甘苦,寒。入肺、胃、大腸經。潤肺化痰,利氣寬胸。治痰熱咳嗽,咽痛,胸 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
[0018] 薄荷:辛,涼。入肺、肝經。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 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0019] 細辛:辛,溫。入肺、腎經。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熱解 毒等功效.治風冷頭痛,鼻淵,齒冷,風濕痹痛。
[0020]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 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0021] 金銀花:清熱,解毒。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
[0022] 黃芪:性溫,味甘。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主治脾胃虛弱,食 少倦怠,氣虛血脫,表虛自汗、盜汗。
[0023] 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治感冒風寒,頭痛無 汗,風寒濕痹。
[0024] 僵蠶:退熱,止咳,化痰,鎮(zhèn)靜鎮(zhèn)驚,消腫,以及調節(jié)神經,參與脂肪代謝。
[0025] 白芷:辛,溫。入肺、髀、胃經。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 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0026] 川芎:味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 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 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0027] 天麻:味辛,溫。入肝經。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 不遂。
[0028] 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治風熱感冒,頭痛,齒痛,赤眼,濕痹拘攣。
[0029] 牛蒡子:辛、苦,寒。歸肺、胃經。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捎糜?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
[0030] 防風:辛甘,溫。入膀胱、肺、脾經。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治外感風寒,頭痛, 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
[0031] 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治感冒風寒,頭痛無 汗,風寒濕痹。
[0032] 獨活:辛苦,溫。入腎、膀胱經。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 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
[0033] 升麻:升陽,發(fā)表,透疹,解毒.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 透,癰腫瘡毒。
[0034] 黃芪:性溫,味甘。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主治脾胃虛弱,食 少倦怠,氣虛血脫,表虛自汗、盜汗。
[0035] 荊芥:辛,溫。人肺、肝經。發(fā)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fā)熱,頭痛,咽喉 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癰腫,瘡疥,瘰疬。
[0036] 菊花:甘苦,涼。入肺、肝經。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 熱,疔瘡,腫毒。菊花可迅速軟化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降低血液對血管過大的壓力。
[0037] 射干: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咽閉喉風。
[0038]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主治 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 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0039]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鼻竇炎是由于氣虛、肺脾不足、或腎陽虧虛,寒邪久滯鼻竅。故遇寒 而重,或臟腑郁熱,或氣血瘀滯,導致鼻竅不利,故鼻塞持續(xù)。西醫(yī)認為本病是鼻腔黏膜和黏 膜下層的慢性炎癥。本發(fā)明將以上藥物組合后,藥效具有協(xié)同作用。其中元參、蒼耳子、瓜 萎皮、薄荷、細辛、僵蠶、白芷、川穹、蔓荊子、防風、羌活、獨活、升麻、荊芥、射干宣肺通竅、清 熱化痰;佐以天麻、牛蒡子、黃芪、菊花、甘草宣肺通竅、清熱化痰,該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湯 劑配方合理,制備方便,療效確切,見效快,無毒副作用,經臨床驗證治愈率97. 7 %。
[0040] 以下結合臨床資料及典型病例對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進一步說明。
[0041] 一、臨床觀察
[0042] 1、臨床資料:選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共88例,年齡為 5-68歲,平均48歲,將上述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鼻竇炎患者44例。
[0043] 2、診斷標準:
[0044] (1)主要癥狀:鼻塞,膿涕;次要癥狀:頭面部脹滿和壓迫感,嗅覺改變。
[0045] (2)主要體征:
[0046] 1)局部紅腫及壓痛:前組急性鼻竇炎由于病變接近頭顱表面,其病變部位的皮膚 及軟組織可能發(fā)生紅腫,由于炎癥波及骨膜,故竇腔在體表投影的相應部位可以有壓痛。后 組急性鼻竇炎由于位置較深,表面無紅腫或壓痛。
[0047] 2)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處為明顯。前組鼻竇炎可見中 鼻道積膿,后組鼻竇炎可見嗅裂積膿,或膿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鼻內鏡檢查:鼻腔內可見 膿液,鼻腔粘膜充血水腫;X線鼻頦位和鼻額位攝片有助于診斷,因顱骨重疊,觀察效果欠 佳;鼻竇CT :可見鼻竇內液平面或軟組織密度影。CT由于其分辨率高,觀察病變較為細致和 全面,是目前診斷急性鼻竇炎的較好指標。
[0048] 3、治療方法: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水煎煮,分兩次早晚服用。10天為1個療程。
[0049] 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0050] (1)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轉為慢性。
[0051] (2)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每次1一 2滴,每日2次。
[0052] (3)鎮(zhèn)靜止痛藥:用于頭痛劇烈者。
[0053] 4、療效評定標準:
[0054]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鼻內窺鏡檢查竇口開放良好,術腔黏膜上皮化,無膿性分泌 物;
[0055] 好轉:癥狀改善,鼻內鏡見術腔黏膜部分區(qū)域水腫、肥厚或肉芽組織形成,有少許 膿性分泌物;
[0056] 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內鏡見術腔連粘,竇口狹窄或閉塞,息肉形成,有膿性分泌 物。
[0057] 5、治療結果:
[0058] 表 1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麝香0. 2 - 0. 6克, 元參5 - 15克,蒼耳子5 - 15克,瓜萎皮5 - 15克、薄荷5 - 15克,細辛5 - 15克、僵 蠶5 - 15克,白芷5 - 15克,川芎5 - 15克,天麻10 -20克,蔓荊子10 -20克,牛蒡 子10 - 20克,防風15 - 25克,羌活15 - 25克,獨活15 - 25克,升麻15 - 25克,黃芪 25 - 35克,荊芥25 - 35克,菊花25 - 35克,射干3 - 10克,甘草3 - 10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麝香〇. 5克,元參10克,蒼耳子10克,瓜萎皮1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僵蠶10克,白 芷10克,川芎10克,天麻15克,蔓荊子15克,牛蒡子15克,防風20克,羌活20克,獨活20 克,升麻20克,黃芪30克,荊芥30克,菊花30克,射干6克,甘草6克。
【文檔編號】A61P11/02GK104225281SQ20141051557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唐武 申請人: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