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吸引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污染,無法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頂端開口且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瓶體,以及設置于瓶體外側壁上的連通管;所述瓶體外側壁上還設有封頭;所述瓶體側壁上還設有刻度。本實用新型在瓶體側壁上設有封頭,使用時,可將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吸引管端部套在封頭上,有效的防止了吸引管的端部對手術室或病房造成污染,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
【專利說明】—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醫(yī)療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無菌無毒概念的提高,廣大醫(yī)護人員需要使用方便、無菌無交叉感染、對病人更有利的醫(yī)療設備。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及病床上的時候總會產(chǎn)生大量的廢液和體液,現(xiàn)有的醫(yī)用吸引裝置由引流瓶和放置于引流瓶內(nèi)的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組成,在使用時,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吸引管在對人體廢液或體液進行吸引后,吸引管便隨意的放在吸引瓶頂部,容易造成污染,無法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吸引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污染,無法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包括頂端開口且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瓶體,以及設置于瓶體外側壁上的連通管;所述瓶體外側壁上還設有封頭;所述連通管由位于頂部的第一空心圓臺、中部的第一空心圓柱、底部的第一空心圓臺組成,且頂部和底部第一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一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一空心圓柱中部設有用于連接瓶體的第一連接桿,該第一連接桿穿入瓶體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一連接桿脫落的第一阻擋板;所述瓶體側壁上還設有刻度。
[0006]進一步地,所述封頭由位于上部的第二空心圓柱和下部的第二空心圓臺組成,且第二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二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的頂端設有用于連接瓶體的第二連接桿,該第二連接桿穿入瓶體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二連接桿脫落的第二阻擋板。
[0007]再進一步地,所述瓶體外側壁上還設有掛鉤。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圓柱、第一連接桿和兩個第一空心圓臺為一體結構。
[0009]另外,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第二空心圓臺和第二連接桿為一體結構。
[0010]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方便移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瓶體底部還設有用于支撐瓶體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由呈“十”字型的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組成,且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均設有滑輪;所述瓶體外壁上還設有套接于瓶體上的圓環(huán),該圓環(huán)通過連接板與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相連。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0012](I)本實用新型在瓶體側壁上設有封頭,使用時,可將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吸引管端部套在封頭上,有效的防止了吸引管的端部對手術室或病房造成污染,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
[0013](2)本實用新型在側壁上還設有掛鉤,在使用時,可將本實用新型掛在病床側邊,保證本實用新型的穩(wěn)定性,避免了在使用過程中不經(jīng)意將本實用新型絆倒造成污染。
[0014](3)本實用新型在瓶體底部還設有支撐板和滑輪,方便將本實用新型進行移動,同時在瓶體上還套有圓環(huán),該圓環(huán)還通過連接板與支撐板相連,從而確保了本實用新型在移動過程中不會傾斜或傾倒。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右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圖4的右視圖。
[0020]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_瓶體,2-連通管,3-封頭,4-第一連接桿,5-第一阻擋板,6-刻度,7-第二連接桿,8-第二阻擋板,9-掛鉤,10-支撐板,11-圓環(huán),12-連接板,13-吸引管,14-空氣管,15-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16-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包括頂端開口且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瓶體1,以及設置于瓶體I外側壁上的連通管2 ;所述瓶體I外側壁上還設有封頭3 ;所述連通管2由位于連通管頂部的第一空心圓臺、中部的第一空心圓柱、底部的第一空心圓臺組成,且頂部和底部第一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一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一空心圓柱中部設有用于連接瓶體I的第一連接桿4,該第一連接桿4穿入瓶體I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一連接桿脫落的第一阻擋板5 ;所述瓶體I側壁上還設有刻度6。通過上述設置,在使用時,可將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15的吸引管13 (插入人體內(nèi)用于吸引廢液或體液的軟管)端部套在封頭上,能夠有效的防止吸引管的端部對手術室或病房造成污染,從而能夠達到醫(yī)院的感控標準。
[0024]進一步地,所述封頭3由位于封頭上部的第二空心圓柱和下部的第二空心圓臺組成,且第二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二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的頂端設有用于連接瓶體I的第二連接桿7,該第二連接桿7穿入瓶體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二連接桿脫落的第二阻擋板8。
[0025]為了能夠提高本實用新型的穩(wěn)定性,以及方便放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瓶體I外側壁上還設有掛鉤9。在使用時,醫(yī)務人員可將本實用新型掛在床側邊,避免了在使用過程中不經(jīng)意將本實用新型絆倒造成污染。
[0026]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空心圓柱、第一連接桿和兩個第一空心圓臺為一體結構;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第二空心圓臺和第二連接桿為一體結構。
[0027]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將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放入本實用新型的瓶體內(nèi),然后將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空氣管14與連通管的一端相連通,而連通管的另一端則與真空設備相連,隨后開啟真空設備進行抽吸,而此時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吸引管13則插入人體內(nèi)進行抽吸人體的廢液或體液,當抽取完成后,只需將吸引管的端部插入封頭即可。
[0028]實施例2
[0029]如圖4、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僅在于,所述瓶體I底部還設有用于支撐瓶體的支撐板10,所述支撐板10由呈“十”字型的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組成,且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均設有滑輪;所述瓶體I外壁上還設有套接于瓶體上的圓環(huán)11,該圓環(huán)11通過連接板12與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相連。
[0030]通過上述設置,能夠很方便將本實用新型進行移動,同時在瓶體上還套有圓環(huán),該圓環(huán)還通過連接板與支撐板相連,從而確保了本實用新型在移動過程中不會傾斜或傾倒。
[0031]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zhì)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頂端開口且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瓶體(1),以及設置于瓶體(I)外側壁上的連通管(2);所述瓶體(I)外側壁上還設有封頭(3);所述連通管(2)由位于其頂部的第一空心圓臺、中部的第一空心圓柱、底部的第一空心圓臺組成,且頂部和底部第一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一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一空心圓柱中部設有用于連接瓶體(I)的第一連接桿(4),該第一連接桿(4)穿入瓶體(I)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一連接桿脫落的第一阻擋板(5);所述瓶體(I)側壁上還設有刻度(6)。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頭(3)由位于其上部的第二空心圓柱和下部的第二空心圓臺組成,且第二空心圓臺的底面與第二空心圓柱相連;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的頂端設有用于連接瓶體(I)的第二連接桿(7),該第二連接桿(7)穿入瓶體并在其端部設有防止第二連接桿脫落的第二阻擋板(8)。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I)外側壁上還設有掛鉤(9 )。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圓柱、第一連接桿和兩個第一空心圓臺為一體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圓柱、第二空心圓臺和第二連接桿為一體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盛裝負壓吸引用收集軟袋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I)底部還設有用于支撐瓶體的支撐板(10),所述支撐板(10)由呈“十”字型的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組成,且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均設有滑輪(16);所述瓶體(I)外壁上還設有套接于瓶體上的圓環(huán)(11 ),該圓環(huán)(11)通過連接板(12)與橫向支板和縱向支板的兩端相連。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564586SQ20132076763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馬利紅 申請人:馬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