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套式針頭保護裝置和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頭保護裝置,尤其是能夠防止注射器和采血器等醫(yī)療器械所使用的針頭發(fā)生意外刺傷的針頭保護裝置,以及具有這種針頭保護裝置的安全針組件或者說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術:
在醫(yī)療實踐中,帶有尖銳的針頭的醫(yī)療器械使用得非常廣泛,例如注射器、采血器等。這些醫(yī)療器械不僅是在醫(yī)療機構中由專業(yè)人員使用和處理,而且還常常由非專業(yè)人員在家庭中使用和處理,例如糖尿病人自行注射胰島素。由于注射器等醫(yī)療器械在使用后其針頭露在外面,很容易刺傷相關人員,給收集處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難。這種刺傷還可引起感染病菌。而且,當使用后的針頭被再次使用時,還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為了防止意外刺傷和交叉感染的發(fā)生,人們提出了使用后針頭能夠縮回的一次性注射器。但是,這種注射器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這種針頭可以縮回的注射器在使用過程中完成藥液抽取后從一個地方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地方時,針頭仍然是暴露的,仍然存在意外刺傷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nèi)容相應地,為了以簡單的結構、低廉的成本防止針頭意外刺傷和再次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針頭保護裝置和使用該針頭保護裝置的安全針組件。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用于與包括針座和安裝在針座上的針的針頭結合使用,包括頸圈和滑套。所述頸圈為具有縱向軸線的筒狀,能夠以固定的方式套在針座上,滑套為筒狀,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能夠套在所述頸圈上并沿著所述頸圈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在所述縮回位置,所述滑套的上端部套置在所述頸圈上,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滑套的下端部套置在所述頸圈上,其中,在所述頸圈的外表面和所述滑套的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分別形成相互配合的鎖扣機構,當所述滑套在所述伸出位置時能夠以不可分離的方式鎖扣在所述頸圈上。優(yōu)選的是,所述鎖扣機構是在所述頸圈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凸臺以及在所述滑套的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卡槽,當所述滑套在所述伸出位置相對于所述頸圈轉(zhuǎn)動時,至少一個所述凸臺能夠以不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至少一個所述卡槽中。還優(yōu)選的是,所述鎖扣機構是由所述頸圈外表面和所述滑套內(nèi)表面之一上的一圈凸緣和另一個上的至少一對突起構成,所述一對突起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的距離不小于所述凸緣的高度。優(yōu)選至少一個所述凸臺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縱向?qū)虿?,在所述滑套的?nèi)表面上沒有形成所述卡槽的區(qū)域形成有至少一個在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間延伸的能夠在所述縱向?qū)虿蹆?nèi)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滑動的導向肋,所述導向肋和所述縱向?qū)虿郾粯嬙鞛楫斔龌紫鄬τ谒鲱i圈轉(zhuǎn)動時,所述導向肋能夠從所述縱向?qū)虿勖撾x。或者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上沒有形成所述卡槽的區(qū)域形成有至少一個在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間延伸的縱向?qū)虿?,至少一個所述凸臺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能夠在所述縱向?qū)虿蹆?nèi)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滑動的導向肋,所述導向肋和所述縱向?qū)虿郾粯嬙鞛楫斔龌紫鄬τ谒鲱i圈轉(zhuǎn)動時,所述導向肋能夠從所述縱向?qū)虿勖撾x。 優(yōu)選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所述凸臺的外表面之一上形成有凸出點,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所述凸臺的外表面的另一個上形成有凹坑,當所述滑套滑動到所述伸出位置時,所述凸出點能夠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凹坑中。當然,也可以在所述導向肋上形成有比該導向肋其他部分更凸出的凸出點,所述縱向?qū)虿壑行纬捎斜仍摽v向?qū)虿燮渌糠指畹陌伎樱斔龌谆瑒拥剿錾斐鑫恢脮r,所述凸出點能夠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凹坑中。在所述凹坑的位置處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深度小于所述凹坑的周向?qū)虿?,當所述滑套在所述伸出位置相對于所述頸圈轉(zhuǎn)動時,所述凸出點能夠在所述周向?qū)虿壑谢瑒?。根?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凸臺的外表面之一上形成有凸出點,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所述凸臺的外表面的另一個上形成有凹坑,當滑套滑動到伸出位置時,凸出點能夠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凹坑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多個凸起,在凸臺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周向凹槽,當所述滑套在縮回位置時,所述凸起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周向凹槽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周向凹槽,至少一個凸臺形成有向外部凸出的凸起,當滑套在縮回位置時,凸起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周向凹槽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上凸緣;頸圈的凸臺的上端部沿著縱向伸到頸圈的外表面之外;當滑套位于縮回位置時上凸緣抵靠在凸臺的上端部的上端面上,以防止滑套下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套的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下凸緣,當所述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下凸緣接合在頸圈的下端部上,以防止滑套被從伸出位直拉尚頸圈。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滑套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徑向隆起部分,當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通過徑向隆起部分與頸圈的外表面形成過盈配合,使得滑套以可分離的方式固定在伸出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徑向隆起部分上形成有卡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頸圈的凸臺和卡槽的截面形狀為燕尾、T型、矩形、方形、齒形中的一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卡槽的周向外邊緣為斜面,以便于凸臺進入卡槽中。[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滑套的內(nèi)表面上沿著滑套的軸線方向形成有導向肋,在導向肋的下部形成徑向隆起部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導向肋和頸圈的凸臺被構造為引導滑套沿著頸圈滑動并防止滑套相對于頸圈轉(zhuǎn)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還包括能夠套在滑套的上端部的卡帽,該卡帽包括:上端面,該上端面形成有中心孔,該中心孔能夠允許針伸過去并使得上端面能夠抵靠在滑套的頂端;和在卡帽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緣;其中,在滑套的上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鉤狀件,該鉤狀件能夠與卡帽的凸緣卡合在一起,而將卡帽連接在滑套的上端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頸圈的端壁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空腔,該一個或多個空腔的位置對應于頸圈的一個或多個凸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在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或頸圈的外表面形成有止滑凸點,用來以可分離的方式防止滑套相對于頸圈運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鎖扣機構是由頸圈外表面和滑套內(nèi)表面之一上的一圈凸緣和另一個上的至少一對突起構成,該一對突起沿縱向軸線方向的距離不小于凸緣的高度,當滑套從縮回位置滑向伸出位置時,凸緣越過所述一對突起中的一個,卡在所述一對突起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一對突起沿著縱向軸線的方向看交錯90度。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被越過的突起為楔形。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上凸緣,當滑套位于縮回位置時上凸緣能夠抵靠在頸圈的上端部,以防止滑套下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頸圈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圈凸緣,滑套的內(nèi)表面在上凸緣下面還形成有一個或多個突起,當滑套位于縮回位置時,在上凸緣下面形成的突起能夠抵靠頸圈外表面上的凸緣下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頸圈與針座之間通過過盈配合固定。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頸圈內(nèi)表面上形成一圈隆起部與針座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圈凹部配合形成固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注射器或者說安全針組件包括針座和安裝在針座上的針,該安全針組件包括本發(fā)明的針頭保護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安全針組件還包括用于將針包封在其中的護帽,所述護帽的上端部封閉,下端部開口并能夠套在滑套的上端部的外表面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套的上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外部凸緣,所述護帽的下端部能夠抵靠在該外部凸緣上。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和安全針組件,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防止帶有針頭的注射器和采血器等醫(yī)療器械在使用時和使用后發(fā)生意外刺傷,而且能夠防止這些醫(yī)療器械使用后被再次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在使用前狀態(tài)時的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在取下護帽、滑套位于縮回位置時的剖視圖。[0039]圖3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在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的剖視圖。圖4是反映圖3中A-A截面的立體圖。圖5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在注射狀態(tài)時的剖視圖。圖6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完成注射后旋轉(zhuǎn)滑套時的剖視圖。圖7是反映圖6中B-B截面的立體圖。圖8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的頸圈的立體圖。圖9是圖8所示頸圈的正視圖。圖10是圖9所示頸圈的俯視圖。圖11是沿圖10中C-C線截取的剖視圖。圖12是沿圖11中D-D線截取的剖視圖。圖13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的滑套的立體圖。圖14是圖13所示滑套的正視圖。圖15是沿圖14中E-E線截取的省略了外部凸緣后的剖視圖。圖16是沿圖15中F-F線截取的省略了外部凸緣后的剖視圖。圖17是沿圖15中G-G線截取的剖視圖。圖18是沿圖15中H-H線截取的剖視圖。圖19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的針筒的立體圖。圖20是圖19所示針筒的正視圖。圖21是圖19所示針筒的俯視圖。圖22是沿圖21中1-1線截取的剖視圖。圖23是圖1所示安全針組件的護帽的立體圖。圖24是圖23所示護帽的正視圖。圖25是圖23所示護帽的俯視圖。圖26是沿圖25中J-J線截取的剖面圖。圖2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在注射完成時的剖視圖。圖28是圖27所示安全針組件在注射完成后拉起滑套的剖視圖。圖29是圖27所示安全針組件在注射完成后拉起并旋轉(zhuǎn)滑套后的剖視圖。圖30是沿圖28中K-K線截取的剖視圖。圖31是沿圖29中L-L線截取的剖視圖。圖32是圖27所示安全針組件的頸圈的立體圖。圖33是圖32所示頸圈的俯視圖。圖34是圖27所示安全針組件的滑套的立體圖。圖35是圖34所示滑套的俯視圖。圖36是沿圖35中M-M線截取的剖視圖。圖37圖27所示安全針組件的卡帽的立體圖。圖38是圖37所示卡帽的剖視圖。圖3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其中蓋有護帽。圖40是圖39所示實施方式中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的視圖。圖41是滑套的縱向剖視圖。[0078]圖42是圖41所示滑套位置繞縱向軸線旋轉(zhuǎn)90°后的剖視圖。圖4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用于帶有塑料外套的注射器上的剖視圖。圖44是圖4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狀態(tài)圖。圖45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另一種帶有塑料外套的注射器上的剖視圖。圖46是圖4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和使用了這種針頭保護裝置的安全針組件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圖1示出了在使用前狀態(tài)時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該安全針組件包括針座8、安裝在針座8上的針6、固定在針座8上的頸圈I和以可滑動的方式套在頸圈I上的滑套2。其中,針座8和針6構成了針頭,頸圈I和滑套2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圖1所示的安全針組件還包括針筒4、推桿5和固定在推桿5上端的膠塞3。針筒4、推桿5和膠塞3可以是本領域公知的注射器的組成部分,本說明書中不再贅述。在本申請中,針座8可以是能夠安裝在針筒4上的單獨的部件,也可以作為針筒4的一部分與針筒4 一體形成(如圖1所示)。在本申請中,“上”、“下”等表示方位的術語是針對附圖所在的圖面而言的,并非絕對的方位。安全針組件還包括用于將針6包封在其中的護帽7。護帽7可以具有本領域已知的各種合適結構。例如,同時請參見圖23 圖26,護帽7的頂部71是封閉的,底部74是開放的。在頂部71和底部74之間是上端部72和下端部73。上端部73可以具有一定的錐度,其外表面上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即縱向)延伸的多個加強筋。下端部73能夠套在滑套2的上端部的外表面上。為了可靠地防止組裝時針6與護帽的頂部71接觸,可以在上端部72和下端部73之間形成一個臺階76,使得臺階76的內(nèi)表面抵靠滑套2的上端面18(同時參見圖8、9、11),以在針6與護帽的頂部71之間形成預定空間。作為一種替換方式,或者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可以在滑套2的上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向外凸出的外部凸緣29 (同時參見圖13和14),使護帽7的底部74的邊緣抵靠在外部凸緣29上。可以理解,這時,臺階76的內(nèi)表面可以不接觸滑套2的上端面。此外,如圖13和14所示,還可以在滑套2的外表面上、外部凸緣29的上方沿縱向軸線21的方向形成多個肋30,用來增大與護帽7的下端部73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護帽7轉(zhuǎn)動或意外地沿縱向軸線方向脫落。下面參照圖8 圖12,描述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中的頸圈的一種實施方式。在該示例性的實施方式中,頸圈I為具有縱向軸線10的筒狀。雖然圖示的例子中,頸圈I大致為圓筒形,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適于針6通過并能套在針座8上即可,換言之只要與針座8的外形匹配即可。頸圈I可以使用各種本領域公知的結構固定地安裝在針座8上。例如,同時參見圖20 圖22,針座8的外表面上可以形成有多個縱向延伸的肋81,在肋81上,例如在肋81的上端,形成向外凸出的凸起82。與此相對應地,參見圖8和圖11,在頸圈I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沿縱向軸線10的方向延伸的肋槽19,在肋槽19的例如上端形成有凹坑20 (同時參見圖12)。當將頸圈I安裝到針座8上時,肋81沿著肋槽19滑動直到凸起82卡持在凹坑20內(nèi),使得頸圈I既不能相對針座8轉(zhuǎn)動,也不能相對針座8沿縱向滑動,從而頸圈I被固定地套在針座8上。頸圈I也可以通過過盈配合套在針座8上,或者通過頸圈I的內(nèi)表面上的一圈隆起部卡在于針座8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圈凹部中固定,所述隆起部和凹部可以是任何合適的形狀,優(yōu)選是倒錐形,從而使頸圈安裝到針座上時容易裝入但不易脫落。如圖8、9、10、12所示,在頸圈I的外表面11上形成有多個沿縱向軸線10的方向延伸的凸臺12。圖中示出了對稱分布的四個凸臺12,但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凸臺12優(yōu)選的是與頸圈的外表面11 一體模制形成。凸臺12可以在頸圈I的整個縱向長度上延伸,其上端可以伸出到頸圈I的外面,并形成上端面18 ;凸臺12的下端與頸圈I的下端可以是平齊的,并形成下端面17(同時參見圖11)。當滑套2位于縮回位置時,參見圖1、2、5,滑套2中的上凸緣24(圖14 圖16)抵靠在上端面18上,以防止滑套2下落。當滑套2位于伸出位置時,參見圖3和圖6,頸圈的下端面17可以抵靠或者接合滑套的下凸緣25 (圖14 圖16),以可靠地防止滑套2被從伸出位置拉離頸圈I。圖13 圖1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中的滑套的一種實施方式,其中,在圖15 18所示的剖視圖中,沒有顯示圖13和14中的外部凸緣29。滑套2也是筒狀,但不限于圓形橫截面,只要能套在頸圈I上即可?;?具有縱向軸線21。當滑套2套在頸圈I上時,優(yōu)選的是,滑套2的縱向軸線21與頸圈的縱向軸線10重合?;?套在頸圈I上,更具體地說是套在頸圈I的外表面上的凸臺12上,并能夠沿著凸臺12的外表面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參見圖1、2、5,當滑套2在縮回位置時,滑套2的上端部22套置在頸圈I上,這時,針6被暴露在滑套2的外面;參見圖3和6,當滑套2在伸出位置時,滑套2的下端部23套置在頸圈I上,這時,針6被罩在滑套2的里面。應該理解,滑套2被分為上端部22和下端部23僅僅是為了描述方便的目的,上端部22大體對應于滑套2在縮回位置時套置在頸圈I上的部分,下端部23大體對應于滑套2在伸出位置時套置在頸圈I上的部分。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滑套2的內(nèi)表面和凸臺12的外表面之間可以形成縱向滑動導向機構。參見圖15 17,在滑套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在上凸緣24和下凸緣25之間沿縱向軸線21的方向延伸的導向肋26。圖中顯示了對稱分布的兩個導向肋26,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參見圖8、9、10、12,在凸臺12的外表面上沿著縱向軸線10的方向形成有縱向?qū)虿?6。導向肋26能夠在縱向?qū)虿?6內(nèi)沿著縱向軸線10或21的方向滑動,構成了縱向滑動導向機構,引導滑套2相對于凸臺12的縱向滑動。導向肋26和縱向?qū)虿?6的相配合的截面形狀和尺寸被設置為當滑套2相對于頸圈I轉(zhuǎn)動時,導向肋26能夠從縱向?qū)虿?6中脫離。換言之,導向肋26和縱向?qū)虿?6在周向是可分離方式的接合。雖然圖中所示的四個凸臺12上都形成有縱向?qū)虿?6,但是,也可以與導向肋26相對應地僅在兩個凸臺12上形成縱向?qū)虿?6。如上所述,為了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圖1、2、5所示的縮回位置,在滑套2的上端部2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凸起31。如圖15、16和18所示,在圖示實施例中,有四個對稱分布的凸起31。其中,兩個凸起31分別形成在兩個導向肋26的上端。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與凸起31相對應地,在頸圈I的各個凸臺12的上端部形成有周向凹槽15 (圖8和9)。當滑套2位于縮回位置時,各凸起31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周向凹槽15內(nèi),從而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縮回位置。所謂“可分離的方式”即相互卡持或者接合在一起的部件在適合的外力作用下能夠彼此分尚。為了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圖3和6所示的伸出位置,參見圖15和16,可以在導向肋26上,優(yōu)選地,在導向肋26的下端,形成比導向肋26的其他部分更為凸出的凸出點27,例如半球形、雨滴形等。與此相對應地,在凸臺12的縱向?qū)虿?6中形成深度大于縱向?qū)虿?6的其他部分的凹坑13(圖8和9)。當滑套2位于伸出位置時,凸出點27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凹坑13中,從而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伸出位置,同時也防止了由于滑套意外轉(zhuǎn)動而導致的滑套的鎖死。雖然圖不實施例中,每一個凸臺12的縱向?qū)虿?6都有一個凹坑13,每一個導向肋26都有一個凸出點27,但是,只要至少有一對對應的凸出點27和凹坑13即可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雖然優(yōu)選的是兩對以上對應的凸出點27和凹坑13沿周向?qū)ΨQ分布。應該理解,縱向?qū)虿?6和導向肋26不是必須的,因此,就保持伸出位置而言,凸出點27/凹坑13可以與縱向?qū)虿?6和導向肋26沒有任何關系地設置。在滑套2的下端部23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卡槽28,圖中示出了兩個對稱分布的卡槽28。如圖17和18最為清楚示出的,卡槽28可以通過在套筒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一圈截面大致為倒鉤狀的突脊32限定。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卡槽28是由三個突脊32和下凸緣25圍成的??ú?8被構造成當滑套2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時,卡槽28不會干涉頸圈I的凸臺12 ;當滑套2在伸出位置相對于頸圈I轉(zhuǎn)動時,凸臺12以不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卡槽28內(nèi)。所謂“不可分離的方式”是指如果要將卡持或接合在一起的部件分離,需要很大的外力才能實現(xiàn),甚至在實現(xiàn)不可分離的過程中,對卡持或接合在一起的部件造成永久性損壞。為了引導滑套2相對于凸臺12的轉(zhuǎn)動,可以在滑套2的內(nèi)表面和凸臺12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周向滑動導向機構。如圖8和圖9所示,在凸臺12上凹坑13的位置處形成周向?qū)虿?4,凹坑13的深度也大于周向?qū)虿?4?;?的內(nèi)表面上的凸出點27可以沿著周向?qū)虿?4滑動,引導滑套2相對于凸臺12的轉(zhuǎn)動,構成周向滑動導向機構。下面參照圖1 圖7描述具有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的安全針組件的使用方法。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安全針組件在使用前的狀態(tài),推桿5完全收納在針筒4內(nèi),頸圈I固定在針座8上,滑套2被保持在縮回位置,護帽7套在滑套2上以包封針6。使用時,去掉護帽7,通過滑套2內(nèi)表面上的凸起31卡持在頸圈凸臺的周向凹槽15內(nèi),可以將滑套2暫時保持于縮回位置,以避免滑套2滑動干涉操作。這時,向下拉推桿5抽取藥液,如圖2所示。在醫(yī)療實踐中,往往需要將抽取了藥液的安全針組件從一個位置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位置,或者可能在抽取的藥液后不立即進行注射。為了在這個過程后保護針6并防止發(fā)生意外刺傷,可以如圖3所示向上推起滑套2,通過滑套2內(nèi)表面上的凸出點27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頸圈凸臺12的凹坑13內(nèi),能夠?qū)⒒?暫時保持在伸出位置,從而將針6罩在滑套2中。當滑套2暫時保持在伸出位置時,頸圈I上的凸臺12位于滑套2的卡槽28的外面,參見圖4。圖5是注射狀態(tài)。在注射時,通過適當?shù)赜昧?,可以將滑?推回縮回位置,并通過滑套2內(nèi)表面上的凸起31卡持在頸圈凸臺的周向凹槽15內(nèi)而暫時保持在縮回位置,以防止滑套2可能滑動而干涉注射。圖6是注射完成后的狀態(tài)。滑套2被再次滑動到伸出位置,然后使滑套2相對于頸圈I轉(zhuǎn)動,使得頸圈I的凸臺12以不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滑套2的卡槽28內(nèi),參見圖7,從而在防止針6發(fā)生意外刺傷的同時防止安全針組件被再次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上面的具體描述僅僅是舉例性質(zhì)的。得益于本實用新型的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對上述具體描述的實施方式做出各種變型、修改或者替換。例如,滑套2的內(nèi)表面上的導向肋26和頸圈凸臺12上的縱向?qū)虿?6可以互換,即導向肋可以形成在凸臺12的外表面上,而縱向?qū)虿劭梢孕纬稍诨?的內(nèi)表面上。類似地,滑套2的內(nèi)表面上的凸出點27和凸臺12上的凹坑13,以及滑套2的內(nèi)表面上的凸起31和凸臺上的周向凹槽14,也可以互換。再如,雖然使用了凸出點27/凹坑13和凸起31/周向凹槽14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伸出位置和縮回位置,但是,這種結構不是必須的。例如,由于縱向?qū)虿?6的深度小于凹坑13,所以凸出點27與縱向?qū)虿?6之間的摩擦力在某些場合下足以將滑套2暫時保持在伸出位置和縮回位置。即使在沒有凸出點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設計滑套2和凸臺12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xiàn)伸出位置和縮回位置的暫時保持。圖28 3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雖然沒有示出護帽,但是,本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可以具有與圖23 25所示護帽相同的護帽,或者任何適合于套在滑套上部的護帽。除了針頭保護裝置外,本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可以具有與圖1 27相同的結構,或者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合適結構。下面,僅僅對本實施方式中的針頭保護裝置進行描述。圖27、28、29是安全針組件完成注射后,拉起滑套并旋轉(zhuǎn)滑套的示意性剖視圖。在本實施方式的針頭保護裝置中,頸圈100固定在針座上,滑套200能夠沿著頸圈100上下滑動,而位于伸出位置或者縮回位置。圖32和33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安全針組件中的頸圈100。頸圈100大體上為中空的柱體,例如圓柱,包括在其內(nèi)表面上形成的肋130和在其外表面140上形成的凸臺110。肋130位于針座外表面上的肋81 (參見圖20和22)之間,可以在安裝時引導頸圈套在針座上并防止頸圈相對于針座轉(zhuǎn)動。凸臺110能夠卡進滑套200內(nèi)表面上的卡槽223中,參見圖30和31 (下文將詳細描述),使得滑套200固定在圖29所示的位置。凸臺110還可以用于引導滑套200內(nèi)表面上的導向肋220(下文將詳細描述)在凸臺110之間滑動,并防止滑套200相對于頸圈100轉(zhuǎn)動。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以在頸圈100的端壁150上形成腔120。腔120的位置對應于外表面140上的凸臺110。腔120的存在使得凸臺110能夠沿著徑向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彈性位移,有利于凸臺110卡入滑套200的卡槽223中(參見圖30和31)。下面參照圖34 36描述本實施方式中的滑套200?;?00大體為筒狀,例如圓筒。在滑套200的內(nèi)表面上沿著滑套的軸線方向形成有導向肋220。導向肋220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只要可以在頸圈100的外表面140上的凸臺110之間滑動即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就引導滑套200沿著頸圈100滑動和防止滑套200相對于頸圈100轉(zhuǎn)動而言,既可以是至少一個凸臺110設置于兩個以上導向肋220之間,也可以是至少一個導向肋220設置于兩個以上凸臺110之間。導向肋220的下部形成徑向隆起部分221。徑向隆起部分221徑向向內(nèi)凸出的距離被設計為,當滑套200被拉起時(參見圖28),通過徑向隆起部分221與頸圈100的外表面140干涉或者形成過盈配合,使得滑套200以可分離的方式固定在伸出位置。過盈的大小,可以根據(jù)零件的材料、重量等因素進行選擇,或者通過試驗進行選擇,使得當徑向隆起部分221與頸圈100的外表面140接觸時,滑套200被固定在圖28所示的伸出位置;而當向下推或拉滑套200時,滑套200可以被拉回或者推回圖27所示的縮回位置,即滑套200以可分離的方式固定在圖28所示的被拉起的位置。在安全針組件的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轉(zhuǎn)移已經(jīng)抽取藥液的安全針組件(參見圖3),則可以通過滑套200以可分離的方式固定在伸出位置,在轉(zhuǎn)移過程中保護針不被接觸。在向上拉起滑套200時,為了防止用力過渡使滑套200從頸圈100脫離,如圖28、29,35和36所示,可以在滑套200下端形成一個向著中心凸出的下凸緣211。下凸緣211的內(nèi)徑小于頸圈100的外表面140的外徑,從而下凸緣211可以抵靠在頸圈100的端壁150上,阻止滑套200進一步被拉起。參見圖30、31和36。在徑向隆起部分221的下部形成有一個卡槽223。頸圈100的凸臺110以不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卡槽223中。凸臺110和卡槽223的截面形狀可以是矩形、方形、齒形、燕尾和T型的一種,或者本領域已知的任何能夠防止凸臺110能夠脫離卡槽223的結構。為了便于滑套200相對于頸圈100轉(zhuǎn)動從而將凸臺110卡入卡槽223中,如圖30、
31、35和36所示,卡槽223的周向外邊緣222可以形成為斜面。參見圖36,可以在滑套200的內(nèi)表面的上部形成止滑凸點240。止滑凸點240可以是任何形狀,包括但不限于球形、正方體、長方體、錐體等等。止滑凸點240可以設置在導向肋220上,也可以設置在導向肋之外的滑套內(nèi)表面上。止滑凸點可以有任意個,分布在滑套200的內(nèi)表面的上部任何希望的位置。不同位置上的止滑凸點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狀。止滑凸點240被設計為當滑套200處于圖27所示的位置時,通過與頸圈100的外表面140和/或凸臺110發(fā)生干涉或過盈配合,以可分離的方式與頸圈100的外表面140和/或凸臺110接合,從而防止滑套200相對于頸圈100運動,特別是在注射過程中當針尖朝下時,能夠防止滑套200向著針尖的方向意外滑動,干擾注射的正常進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止滑凸點也可以設置在頸圈上,或者同時設置在頸圈和滑套上。參見圖27。作為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滑套200的上端部可以與卡帽300連接在一起???00的下端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凸緣340。同時請參見圖27、34和36,在滑套200的外表面210的上端形成有鉤狀件230。鉤狀件230可以如圖所示為環(huán)形的鉤狀件,也可以是在若干位置處形成的離散的鉤狀件???00的凸緣340可以卡入鉤狀件230中,從而將卡帽300和滑套200連接在一起。如圖37和38所示,卡帽300為筒狀,其內(nèi)部形狀可以與滑套200的上端外表面匹配,使得卡帽300能夠套在滑套200的上端外表面???00的上端面330從卡帽300的上端向中心延伸,并形成一個中心孔310。中心孔310能夠允許針或者針座的上部伸過去,同時中心孔310的直徑小于滑套200的外徑,優(yōu)選地,小于滑套200的內(nèi)徑。于是,上端面330可以抵靠在滑套200的頂端。由于卡帽300和滑套200連接在一起,上端面330可以抵靠在滑套200的頂端,所以,在圖27所示的狀態(tài)下,即使沒有上述的止滑凸點,滑套200也不會向下滑動而與頸圈100脫離。圖28 38所示的安全針組件與圖1 27所示的安全針組件具有基本相同的操作方式,這里不再贅述。圖39 4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零部件。如圖39所示,頸圈I套在針座8上。頸圈I與針座8之間的固定可以通過前述方式進行。此處是通過頸圈I的內(nèi)表面上的一圈隆起部101卡在針座8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圈凹部中固定,所述隆起部和凹部優(yōu)選是倒錐形,從而使頸圈安裝到針座上時容易裝入而不容易脫落。滑套2套在頸圈I外面,可以上下滑動。頸圈I外表面形成一圈凸緣102,在滑套2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突起201和201’,其中一對突起沿滑套的縱向軸線方向的距離不小于所述凸緣102的高度,從而在滑套位于圖40所示的伸出位置時,所述凸緣102越過一對突起中的一個,從而卡在該對突起之間,使滑套能夠鎖定在伸出位置。優(yōu)選采用兩對突起,如圖41和42所示,突起201和201’構成一對,沿著滑套縱向軸線的方向看交錯90度,分別沿直徑方向?qū)χ玫卦O置另一對突起。為了方便滑套從縮回位置向伸出位置滑動,可以將需要被越過的突起制成楔形。當然,反之亦然,即也可以在頸圈I外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突起,在滑套內(nèi)表面形成一圈凸緣。所述突起的相對位置可以任意選擇,只要能夠?qū)⒒祖i扣在伸出位置即可。如圖39和40所示,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上凸緣202,當滑套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上凸緣能夠抵靠在所述頸圈的上端部,以防止所述滑套下落。該上凸緣可以與滑套一體制成,也可以作為單獨的零件套在滑套的上端部。如圖39所示,在頸圈I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圈凸緣102,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在其上凸緣202的下面還形成有一個或多個突起203,這里所述一個突起可以是指一個局部的突起,也可以是指一圈突起。當滑套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突起能夠抵靠所述頸圈外表面上的凸緣102下部,從而使滑套位于縮回位置時能夠軸向固定,當然這并不是必須的。這里的突起高度較小,在滑套與頸圈之間能夠分離從而離開縮回位置。其他細節(jié)與前面的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針頭保護裝置也可以用于現(xiàn)有的玻璃注射器上。如圖43 46所示。在現(xiàn)有的玻璃注射器600外面套上一個塑料外套400,該塑料外套沿著整個針筒長度延伸,下部與推桿之間可以通過一個具有一定彈性的下?lián)鯄K401卡在針筒下部,或者可以通過壓合固定在針筒下端,如圖45所示。塑料外套400的上部可以包繞針從而起到針座的作用,如圖43和44所示,也可以不包繞針,只是延伸到針座的位置,如圖45和46所示。頸圈以固定的方式套在塑料外套的上部,滑套套在所述頸圈上并沿著所述頸圈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因此在描述本實用新型時提到的針座也可以是指套在針筒外面的起到針筒作用的塑料外套的上部。上述針對針座的描述這里也適用該塑料外套。這種結構尤其可以用于預灌裝(充裝)的產(chǎn)品上,如預灌裝胰島素注射器。在該實施例中,護帽不僅可以套在滑套的外表面,也可以裝在塑料外套的內(nèi)部,如圖45所示。上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上面的具體描述僅僅是舉例性質(zhì)的,用于說明性的目的,并非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得益于本實用新型的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超出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對上述具體描述的實施方式做出各種變型、修改或者替換,這些變型、修改或者替換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滑套式針頭保護裝置,用于與針頭結合使用,針頭包括針座和安裝在針座上的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保護裝置包括: 頸圈(1),所述頸圈(I)為具有縱向軸線(10)的筒狀,能夠以固定的方式套在針座(8)上, 滑套(2),所述滑套為筒狀,具有上端部(22)和下端部(23),能夠套在所述頸圈(I)上并沿著所述頸圈(I)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在所述縮回位置,所述滑套的上端部(22)套置在所述頸圈(I)上,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滑套的下端部(23)套置在所述頸圈(I)上, 其中,在所述頸圈(I)的外表面和所述滑套(2)的下端部(23)的內(nèi)表面上分別形成相互配合的鎖扣機構,使所述滑套(2)在所述伸出位置時能夠以不可分離的方式鎖扣在所述頸圈⑴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是在所述頸圈(I)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凸臺(12),以及在所述滑套(2)下端部(23)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個卡槽(28),當所述滑套(2)在所述伸出位置相對于所述頸圈(I)轉(zhuǎn)動時,至少一個所述凸臺(12)能夠以不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至少一個所述卡槽(28)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個所述凸臺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縱向?qū)虿?16), 在所述滑套(2)的內(nèi)表面上沒有形成所述卡槽(28)的區(qū)域形成有至少一個在所述上端部(22)和所述下端部(23)之間延伸的能夠在所述縱向?qū)虿?16)內(nèi)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滑動的導向肋(26), 所述導向肋(26)和所述縱向?qū)虿?16)被構造為當所述滑套(2)相對于所述頸圈(I)轉(zhuǎn)動時,所述導向肋(26)能夠從所述縱向?qū)虿?16)脫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上沒有形成所述卡槽的區(qū)域形成有至少一個在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間延伸的縱向?qū)虿郏? 至少一個所述凸臺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能夠在所述縱向?qū)虿蹆?nèi)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滑動的導向肋, 所述導向肋和所述縱向?qū)虿郾粯嬙鞛楫斔龌紫鄬τ谒鲱i圈轉(zhuǎn)動時,所述導向肋能夠從所述縱向?qū)虿勖撾x。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肋(26)上形成有比該導向肋其他部分更凸出的凸出點(27),所述縱向?qū)虿?16)中形成有比該縱向?qū)虿燮渌糠指畹陌伎?13),當所述滑套(2)滑動到所述伸出位置時,所述凸出點(27)能夠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凹坑(13)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坑(13)的位置處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深度小于所述凹坑的周向?qū)虿?14),當所述滑套(2)在所述伸出位置相對于所述頸圈轉(zhuǎn)動時,所述凸出點能夠在所述周向?qū)虿?14)中滑動。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2)的內(nèi)表面和所述凸臺(12)的外表面之一上形成有凸出點(27),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和所述凸臺的外表面的另一個上形成有凹坑(13),當所述滑套滑動到所述伸出位置時,所述凸出點(27)能夠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凹坑(13)中。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2)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多個凸起(31),在所述凸臺(1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周向凹槽(15),當所述滑套(2)在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凸起(31)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周向凹槽(15)中。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周向凹槽,至少一個所述凸臺形成有向外部凸出的凸起,當所述滑套在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凸起以可分離的方式卡持在所述周向凹槽中。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套(2)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上凸緣(24), 所述頸圈的凸臺(12)的上端部沿著縱向伸到所述頸圈(I)的外表面(11)之外, 當所述滑套(2)位于所述 縮回位置時所述上凸緣(24)抵靠在所述凸臺的上端部的上端面(18)上,以防止所述滑套(2)下落。
11.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的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下凸緣(25),當所述滑套位于伸出位置時所述下凸緣(25)接合在所述頸圈(I)的下端部上,以防止所述滑套(2)被從所述伸出位置拉離所述頸圈(I)。
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下端部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徑向隆起部分(221),當所述滑套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時,通過所述徑向隆起部分與所述頸圈(100)的外表面(140)形成過盈配合,使得所述滑套(200)以可分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伸出位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徑向隆起部分(221)上形成有所述卡槽(223)。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的凸臺(110)和所述卡槽(223)的截面形狀為燕尾、T型、矩形、方形、齒形中的一種。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23)的周向外邊緣(222)為斜面,以便于所述凸臺(110)進入所述卡槽(223)中。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上沿著所述滑套的軸線方向形成有導向肋(220),在所述導向肋的下部形成所述徑向隆起部分(221)。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肋(220)和所述頸圈(100)的凸臺(110)被構造為引導所述滑套(200)沿著所述頸圈(100)滑動并防止所述滑套(200)相對于所述頸圈(100)轉(zhuǎn)動。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能夠套在所述滑套(200)的上端部的卡帽(300),所述卡帽(300)包括: 上端面(330),所述上端面(330)形成有中心孔(310),所述中心孔(310)能夠允許針伸過去并使得所述上端面能夠抵靠在所述滑套(200)的頂端;和 在所述卡帽(300)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緣(340), 其中,在所述滑套(200)的上端部的外表面(210)形成有鉤狀件(230),所述鉤狀件(230)能夠與所述卡帽(300)的凸緣(340)卡合在一起,而將所述卡帽連接在所述滑套的上端部。
1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頸圈(100)的端壁(150)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空腔(120),所述一個或多個空腔(120)的位置對應于所述頸圈的所述一個或多個凸臺(110)。
2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200)的內(nèi)表面和/或所述頸圈(100)的外表面形成有止滑凸點(240),用來以可分離的方式防止所述滑套(200)相對于所述頸圈(100)運動。
2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是由所述頸圈外表面和所述滑套內(nèi)表面之一上的一圈凸緣和另一個上的至少一對突起構成,所述一對突起沿所述縱向軸線方向的距離不小于所述凸緣的高度,當滑套從縮回位置滑向伸出位置時,所述凸緣越過所述一對突起中的一個,卡在所述一對突起之間。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突起沿著所述縱向軸線的方向看交錯90度。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越過的突起為楔形。
24.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上端部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向內(nèi)部凸出的上凸緣,當滑套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上凸緣能夠抵靠在所述頸圈的上端部,以防止所述滑套下落。
25.如權利要求2 4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圈凸緣,所述滑套的內(nèi)表面在所述上凸緣下面還形成有一個或多個突起,當滑套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在所述上凸緣下面形成的所述突起能夠抵靠所述頸圈外表面上的凸緣下部。
2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與針座之間通過過盈配合固定。
2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內(nèi)表面上形成一圈隆起部與所述針座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圈凹部配合形成固定。
28.一種安全注射器,包括針座和安裝在針座上的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針組件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項所述的針頭保護裝置。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針組件還包括用于將針包封在其中的護帽(7),所述護帽的上端部封閉,下端部開口并能夠套在所述滑套(2)的上端部的外表面上。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的上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外部凸緣(29),所述護帽(7)的下端部能夠抵靠在所述外部凸緣(2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滑套式針頭保護裝置和使用該針頭保護裝置的安全注射器,其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防止用時和使用后發(fā)生意外刺傷,而且能夠防止針頭使用后被再次使用。該針頭保護裝置包括頸圈和滑套。頸圈能夠以固定的方式套在針座上,滑套為筒狀,具有上端部(22)和下端部(23),能夠套在頸圈上并沿著凸臺的外表面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其中,在所述頸圈(1)的外表面和所述滑套(2)的下端部(23)的內(nèi)表面上分別形成相互配合的鎖扣機構,當所述滑套(2)在所述伸出位置時能夠以不可分離的方式鎖扣在所述頸圈(1)上。
文檔編號A61B5/15GK203043181SQ20122051603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林作錢 申請人:林作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