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是世界公認(rèn)的四大頑疾之一。它發(fā)病率高,來勢快,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此病,在我國有3000萬名患者,患病率約為0. 5% -I. 5%,且每年都呈逐步上升趨勢。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反復(fù)急性發(fā)作而加重。主要癥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開始癥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冰冷感冒后,引起急性發(fā)作或加重?;蛴缮虾粑栏腥具w延不愈,演變發(fā)展為慢性支氣管炎,到夏天氣候轉(zhuǎn)暖時多可自然緩解。頑疾發(fā)作時臨床表現(xiàn)為咳喘、氣喘、痰多、胸悶、喉癢、呼吸困難、心悸多汗、嚴(yán)重?zé)┰辍⒋Q有聲、血壓下降、甚至窒息死亡。可見氣管炎的治療不及時和治療不當(dāng),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目前,治療氣管炎的藥物較多,一般都是抗菌消炎和舒張氣管平滑肌,長期服用會引起副作用使心率加快,雖然也有中成藥但效果不顯著。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本中藥制劑對于氣管炎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具有治療療程短,無毒副作用,治愈不易復(fù)發(fā)等優(yōu)點。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shù)工藝簡單、療效快速,治愈率高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本發(fā)明的藥物是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中草藥為原料,經(jīng)過科學(xué)的組方,并通過臨床試驗的反復(fù)驗證配置而成的,符合傳統(tǒng)中醫(yī)學(xué)的理論。按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中藥君臣佐使配伍原理方組如下,本中藥制劑中連翹、白茅根、魚腥草、地丁、萊菔子、茯苓、桑白皮、蘆根、黃芩為君藥,發(fā)揮主體治療作用;百部、荸薺、白前、前胡、川貝母、桔梗、知母為臣藥,為重臣之用;羅漢果、麻黃、款冬花、枇杷葉、紫蘇子、枳殼、橘紅為佐藥協(xié)調(diào)加強君藥和臣藥的治療功能,同時制約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甜杏仁、粳米、薄荷、生姜、桑葉引導(dǎo)諸藥直達病所,故為使藥。本發(fā)明所選用中草藥的藥性及藥理分別為甜杏仁性平,味甘,無毒。入肺、大腸二經(jīng)。功能主治潤肺,平喘。治虛勞咳喘,腸燥便秘。百部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有小毒。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粳米甘,平。入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荸薺甘,寒。入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消積。治慍病消渴,黃疸,熱淋,痞積,目赤,嚼喉腫痛,贅疣。羅漢果苦、涼入心經(jīng)。
功能主治解毒;止癢。主瘡毒;癰腫;頑癬;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fēng)寒感冒,胸悶喘咳,風(fēng)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白前辛、苦,微溫。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降氣,消痰,止咳。用于肺氣壅實,咳嗽痰多,胸滿喘急。連翹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用于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溫?zé)崛霠I,高熱煩渴,神昏發(fā)斑,熱淋尿閉。 款冬花辛、微苦,溫。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前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脾;肝經(jīng)。功能主治疏散風(fēng)熱;降氣化痰。外感風(fēng)熱;肺熱痰郁;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滿悶。薄荷羊,涼。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宣散風(fēng)熱。清頭目,透疹。用于風(fēng)熱感冒,風(fēng)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fēng)疹,麻疹,胸脅脹悶。川貝母苦、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桔???、辛,平。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地丁苦,寒。入心、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疔瘡,癰腫,瘰疬,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茯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紫蘇子辛,溫。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積殼苦、辛、酸,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nèi)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橘紅辛、苦,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fēng)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生姜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fēng)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桑白皮甘,寒。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于風(fēng)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蘆根甘,寒。歸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黃岑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本發(fā)明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甜杏仁1-5份、百部10-20份、粳米3-5份、荸薺3_8份、羅漢果1-5份、麻黃2-5份、白前2-8份、連翹5_10份、款冬花2-6份、枇杷葉1-5份、前胡3-8份、薄荷1_4份、川貝母3-8份、桔梗3-8份、白茅根1_5份、知母5_10份、魚渥草5_15份、地丁 3_8份、萊藤子1-8份、獲茶2-10份、紫蘇子1-5份、枳殼3-8份、橘紅1-5份、生姜1-2份、桑白皮3-8份、桑葉1-3份、蘆根5-15份、黃芩3_8份;制備方法如下(I)、按配方比例將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薺、羅漢果、麻黃、白前、連翹粉碎成細(xì)粉備用;(2)、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草藥洗凈,放入砂鍋內(nèi)煮15-20分鐘,提取上清液冷卻至室溫,煮提兩次,濾液備用;將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濾液,直至熬成稠膏狀,冷卻至室溫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細(xì)粉;(3)、制備方法I和2細(xì)粉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置于高溫彡100°C的消毒容器中進行消毒,即得成品。
本發(fā)明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甜杏仁2-4份、百部12-18份、粳米3-4份、荸薺5-6份、羅漢果2-4份、麻黃3-4份、白前3_6份、連翹6_8份、款冬花3-5份、枇杷葉2-4份、前胡4_6份、薄荷2_3份、川貝母5-6份、桔梗4-7份、白茅根2_5份、知母6_8份、魚腥草8-12份、地丁 5-6份、萊菔子3-6份、茯苓3_8份、紫蘇子2-5份、枳殼4-6份、橘紅2-4份、生姜1_1. 5份、桑白皮4-6份、桑葉1-2份、蘆根8-12份、黃芩4_6份。 本發(fā)明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甜杏仁3份、百部15份、粳米3份、荸薺5份、羅漢果3份、麻黃3份、白前5份、連翹7份、款冬花4份、枇杷葉3份、前胡5份、薄荷3份、川貝母6份、桔梗5份、白茅根4份、知母7份、魚腥草10份、地丁 5份、萊菔子4份、茯苓6份、紫蘇子4份、枳殼5份、橘紅3份、生姜I. 2份、桑白皮5份、桑葉I. 5份、蘆根10份、黃芩5份。本發(fā)明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具有鎮(zhèn)咳、平喘、降氣化痰、潤肺補虛、提高免疫的功效。治療氣管炎其特點是見效快、療程短、范圍廣、固本防復(fù)發(fā),很多患者服用一周內(nèi)見效,肺部引起的各種哮喘、氣短、多痰等癥狀都具有較強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甜杏仁lg、百部10g、粳米3g、荸薺3g、羅漢果lg、麻黃2g、白前2g、連翹5g、款冬花2g、枇杷葉lg、前胡3g、薄荷lg、川貝母3g、桔梗3g、白茅根lg、知母5g、魚腥草5g、地丁 3g、萊菔子lg、茯苓2g、紫蘇子lg、積殼3g、橘紅lg、生姜lg、桑白皮3g、桑葉lg、蘆根5g、黃岑3g ;制備方法如下(I)、按配方比例將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薺、羅漢果、麻黃、白前、連翹粉碎成細(xì)粉備用;(2)、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草藥洗凈,放入砂鍋內(nèi)煮20分鐘,提取上清液冷卻至室溫,煮提兩次,濾液備用;將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濾液,直至熬成稠膏狀,冷卻至室溫后烘干粉碎至400目細(xì)粉;(3)、制備方法I和2細(xì)粉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置于高溫彡100°C的消毒容器中進行消毒,即得成品。實施例2甜杏仁5g、百部20g、粳米5g、荸薺8g、
羅漢果5g、麻黃5g、白前8g、連翹10g、款冬花6g、枇杷葉5g、前胡8g、薄荷4g、川貝母8g、桔梗8g、白茅根5g、知母10g、魚腥草15g、地丁 8g、萊菔子8g、茯苓10g、紫蘇子5g、積殼8g、橘紅5g、生姜2g、桑白皮Sg、桑葉3g、蘆根15g、黃芩S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3
甜杏仁2g、百部12g、粳米3g、荸薺5g、羅漢果2g、麻黃3g、白前3g、連翅6g、款冬花3g、枇杷葉2g、前胡4g、薄荷2g、川貝母5g、桔梗4g、白茅根2g、知母6g、魚腥草Sg、地丁 5g、萊菔子3g、茯苓3g、紫蘇子2g、積殼4g、橘紅2g、生姜lg、桑白皮4g、桑葉lg、蘆根Sg、黃芩4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4甜杏仁4g、百部18g、粳米4g、荸薺6g、羅漢果4g、麻黃4g、白前6g、連翅8g、款冬花5g、枇杷葉4g、前胡6g、薄荷3g、川貝母6g、桔梗7g、白茅根5g、知母8g、魚腥草12g、地丁 6g、萊菔子6g、茯苓Sg、紫蘇子5g、積殼6g、橘紅4g、生姜I. 5g、桑白皮6g、桑葉2g、蘆根12g、黃芩6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5甜杏仁3g、百部15g、粳米3g、荸薺5g、羅漢果3g、麻黃3g、白前5g、連翹7g、款冬花4g、枇杷葉3g、前胡5g、薄荷3g、川貝母6g、桔梗5g、白茅根4g、知母7g、魚腥草10g、地丁 5g、萊菔子4g、獲考:6g、紫蘇子4g、積殼5g、橘紅3g、生姜I. 2g、桑白皮5g、桑葉I. 5g、蘆根10g、黃芩5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典型病例經(jīng)用本中藥制劑醫(yī)治的100例病人中,其中男52例,女48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長12年。療效判定采用4級標(biāo)準(zhǔn)痊愈臨床改善率彡95%顯效臨床改善率<95%,
有效臨床改善率<60%,無效臨床改善率<20%治療效果統(tǒng)計見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甜杏仁1-5份、百部10-20份、粳米3-5份、荸薺3-8份、 羅漢果1-5份、麻黃2-5份、白前2-8份、連翹5-10份、 款冬花2-6份、枇杷葉1-5份、前胡3-8份、薄荷1-4份、 川貝母3-8份、桔梗3-8份、白茅根1-5份、知母5-10份、 魚腥草5-15份、地丁 3-8份、萊菔子1-8份、茯苓2-10份、 紫蘇子1-5份、枳殼3-8份、橘紅1-5份、生姜1-2份、 桑白皮3-8份、桑葉1-3份、蘆根5-15份、黃芩3-8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甜杏仁2-4份、百部12-18份、粳米3-4份、荸薺5-6份、 羅漢果2-4份、麻黃3-4份、白前3-6份、連翹6-8份、 款冬花3-5份、枇杷葉2-4份、前胡4-6份、薄荷2-3份、 川貝母5-6份、桔梗4-7份、白茅根2-5份、知母6-8份、 魚腥草8-12份、地丁 5-6份、萊菔子3-6份、茯苓3-8份、 紫蘇子2-5份、枳殼4-6份、橘紅2-4份、生姜1-1. 5份、 桑白皮4-6份、桑葉1-2份、蘆根8-12份、黃芩4-6份。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甜杏仁3份、百部15份、粳米3份、荸薺5份、 羅漢果3份、麻黃3份、白前5份、連翹7份、 款冬花4份、枇杷葉3份、前胡5份、薄荷3份、 川貝母6份、桔梗5份、白茅根4份、知母7份、 魚腥草10份、地丁 5份、萊菔子4份、茯苓6份、 紫蘇子4份、枳殼5份、橘紅3份、生姜I. 2份、 桑白皮5份、桑葉I. 5份、蘆根10份、黃芩5份。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如下 (1)、按配方比例將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薺、羅漢果、麻黃、白前、連翹粉碎成細(xì)粉備用; (2)、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草藥洗凈,放入砂鍋內(nèi)煮15-20分鐘,提取上清液冷卻至室溫,煮提兩次,濾液備用;將渣再加水,煎煮至沸后倒入濾液,直至熬成稠膏狀,冷卻至室溫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細(xì)粉; (3)、制備方法I和2細(xì)粉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置于高溫彡100°C的消毒容器中進行消毒,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中藥原料制成,甜杏仁、百部、粳米、荸薺、羅漢果、麻黃、白前、連翹、款冬花、枇杷葉、前胡、薄荷、川貝母、桔梗、白茅根、知母、魚腥草、地丁、萊菔子、茯苓、紫蘇子、枳殼、橘紅、生姜、桑白皮、桑葉、蘆根、黃芩;本發(fā)明的一種有效治療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本發(fā)明的藥物是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中草藥為原料,經(jīng)過科學(xué)的組方,并通過臨床試驗的反復(fù)驗證配置而成的,符合傳統(tǒng)中醫(yī)學(xué)的理論,具有制備工藝簡單、療效快速,治愈率高,無毒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很多患者服用一周內(nèi)見效,肺部引起的各種哮喘、氣短、多痰等癥狀都具有較強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11/06GK102743737SQ20121026034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吳伶 申請人: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