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81376閱讀:23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康復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術后輔助恢復的腹帶裝置。
背景技術
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DA)所進行的血管腔內(nèi)介入治療具有微創(chuàng)、操作簡單、療效確切、可重復操作的優(yōu)點,是診治血管性疾病的一種發(fā)展方向。經(jīng)皮球囊血管成形術(PTA)、血管內(nèi)支架(Ment)置入術是一種新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腔內(nèi)治療手段。但術后股動脈穿刺點易出現(xiàn)局部滲血、皮下血腫、假性動脈瘤等并發(fā)癥,因此股動脈局部壓迫止血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手法壓迫、機械壓迫和血管閉合器縫合等。這三種止血方法各有利弊,已有的機械壓迫止血法較經(jīng)濟,但也有一定的并發(fā)癥;血管閉合器縫合法止血迅速,并發(fā)癥少,但明顯增加患者的費用;手法壓迫最常用、最經(jīng)濟,但費時費力,并發(fā)癥較多。手法壓迫法一般是采用砂袋直接壓迫股動脈穿刺加壓包扎處,其存在的缺陷有在術后恢復期間砂袋易移位,病人或家屬必須用手固定好, 如遇上不配合的老年病人因壓迫不適,自行將砂袋取下,會發(fā)生傷口出血等并發(fā)癥。同時砂袋移位又會引起受壓部位的不適(如影響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等);其次,病人床上活動明顯受限,出現(xiàn)腰酸背疼、煩躁不安、恐懼排尿等。因此,這種方法既耗費了病人和陪護人員的體力,又不利于病人睡眠和傷口的愈合。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止血效果較好、利于病人術后恢復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應用該裝置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減輕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包括腹帶、第一布袋和砂袋。腹帶包括通過縫線縫制依次相連的第一腹部部分、第一組松緊帶、背部部分、第二組松緊帶和第二腹部部分。第一腹部部分、背部部分和第二腹部部分均由2層棉布縫制制成。第一布袋為由棉布縫制而成的開口向上的布袋,第一布袋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腹帶的第一腹部部分,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的外表面的布面上。砂袋使用時放置在第一布袋內(nèi)。腹帶還包括2至4條尼龍粘扣的鉤帶和數(shù)量與尼龍粘扣的鉤帶的數(shù)量相等的尼龍粘扣的絨帶。尼龍粘扣的鉤帶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一腹部部分上,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尼龍粘扣的絨帶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二腹部部分上,且位于第二腹部部分的外表面的布面上,且尼龍粘扣的絨帶的位置與第一腹部部分上相應的尼龍粘扣的鉤帶的位置相對應。上述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還包括第二布袋以及第2個砂袋。[0010]第二布袋為由棉布縫制而成的開口向上的布袋。第二布袋的一側邊沿與第二腹部部分的靠近第二組松緊帶側的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第二布袋位于第二腹部部分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第2個砂袋使用時放置在第二布袋內(nèi)。第一組松緊帶和第二組松緊帶均由3至5條相互平行且上下等間隔設置的松緊帶組成。每條松緊帶的長度為10cm、高度為4. 5cm,均由棉線繞包橡皮筋后再進行編織制成。第一腹部部分呈長方形,長度為^cm、高度為23cm。背部部分呈長方形,長度為38cm、高度為23cm。第二腹部部分呈長方形,長度為18cm、高度為23cm。尼龍粘扣的鉤帶的長度為18cm、高度為2cm。尼龍粘扣的絨帶的長度為Hem、高度為2cm。第一布袋和第二布袋均呈長方形,長度為20cm、高度為Mem。砂袋長17cm,寬21cm,裝有2. 5公斤重的細砂。第一布袋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一拉鏈,第二布袋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二拉鏈。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通過腹帶將砂袋牢靠地固定在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前方(病人處于站位),病人在保持患肢伸直的前提下可以變換體位,同時減輕了活動其他肢體的不適感,消除了病人因砂袋固定不牢固而不敢排尿的顧慮(因術后需鼓勵病人多飲水,以加速造影劑的排泄)。(2)本實用新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在病人處于仰臥位置時由于砂袋能夠較為準確地壓迫股動脈穿刺點,因此既能達到較為有效的止血效果,減少了并發(fā)癥。(3)本實用新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有效減輕了醫(yī)護人員和陪護人員的工作量,其護理操作過程較之手法壓迫法簡單、安全,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4)本實用新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在消毒處理后可以反復使用,減輕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其中所示的部位是外表面部位。圖2為圖1的后視圖;圖3為圖2中的第二布袋向左翻轉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右側時,只有第一布袋中才有砂袋的圖1 所示的本壓迫裝置用于人體上的示意圖;圖5為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在身體的左右兩側均有時,第一布袋和第二布袋中均放置有砂袋的圖1所示的本壓迫裝置用于人體上的示意圖;圖6為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左側時,只有第二布袋中才有砂袋的圖1 所示的本壓迫裝置用于人體上的示意圖;圖7為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左側時,只有第一布袋中才有砂袋的圖1 所示的本壓迫裝置用于人體上時示意圖。上述附圖中的標記如下[0033]腹帶1,第一腹部部分11,第一組松緊帶12,背部部分13,第二組松緊帶14,第二腹部部分15,尼龍粘扣的鉤帶16,尼龍粘扣的絨帶17,第一布袋2,第二布袋3,砂袋4,第一拉鏈51,第二拉鏈52。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對方位的描述按照圖2所示的方位進行。(實施例1)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包括腹帶1、第一布袋2、第二布袋 3以及2個砂袋4。見圖2,腹帶1即為普通醫(yī)用腹帶成品,本實施例采用的是大號的醫(yī)用腹帶,由安平縣冀康醫(yī)療器械廠制造,其型號為醫(yī)用腹帶GF-2型。腹帶1包括第一腹部部分11、第一組松緊帶12、背部部分13、第二組松緊帶14、第二腹部部分15、尼龍粘扣的鉤帶16和尼龍粘扣的絨帶17。第一組松緊帶12和第二組松緊帶14均由4條相互平行且上下等間隔設置的松緊帶12組成。第一腹部部分11、第一組松緊帶12、背部部分13、第二組松緊帶14和第二腹部部分15從左至右依次設置,其中第一組松緊帶12的每條松緊帶由其左端連接在第一腹部部分11右端,第一組松緊帶12的每條松緊帶由其右端連接在背部部分13的左端, 第二組松緊帶14的每條松緊帶由其左端連接在背部部分13右端,第二組松緊帶14的每條松緊帶由其右端連接在第二腹部部分15的左端,上述腹帶1的兩組松緊帶與相應的各個相鄰部分之間連接均為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一起的方式。腹帶1的第一腹部部分11呈長方形,長度(圖中左右方向的距離)為觀側、高度(圖中上下方向的距離)為23cm,由2層棉布縫制而成。見圖2,腹帶1的尼龍粘扣的鉤帶16和尼龍粘扣的絨帶17的數(shù)量均為3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的長度為18cm、高度為2cm,3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一腹部部分11上,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11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以及處于第一腹部部分11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的稍偏左處。見圖1至圖3,腹帶1的第一組松緊帶12和第二組松緊帶14的每條松緊帶的長度為10cm、高度為4. 5cm,均由棉線繞包橡皮筋后再進行編織制成。腹帶1的背部部分13呈長方形,長度為38cm、高度為23cm,由2層棉布縫制而成。腹帶1的第二腹部部分15呈長方形,長度為18cm、高度為23cm,由2層棉布縫制而成。見圖1,腹帶1的尼龍粘扣的絨帶17的長度為Hem、高度為2cm。3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二腹部部分15上,且位于第二腹部部分15的外表面的布面上,且3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的位置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3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的位置相對應。見圖1至圖3,第一布袋2和第二布袋3均為由棉布縫制而成的開口向上的布袋, 呈長方形,長度為20cm、高度為Mcm,且第一布袋2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一拉鏈51,第二布袋3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二拉鏈 52。將第一布袋2的右邊沿與腹帶1的第一腹部部分11的右邊沿對齊,第一布袋2的底邊與第一腹部部分11的底邊對齊,然后沿第一布袋2的左、右、底三邊將第一布袋2通過縫線
5縫制固定連接在腹帶1的第一腹部部分11上,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11的外表面的布面上。 將第二布袋3的左邊沿與腹帶1的第二腹部部分15的左邊沿對齊,將第二布袋3的底邊與第二腹部部分15的底邊對齊,然后沿第二布袋3的左邊沿將第二布袋3的左邊沿與第二腹部部分15的左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第二布袋3位于第二腹部部分15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砂袋4長17cm,寬21cm,裝有2. 5公斤重的細砂。打開第一拉鏈51,將一個砂袋4 從第一布袋2的上方塞入第一布袋2內(nèi),然后閉合第一拉鏈51 ;打開第二拉鏈52,將另一個砂袋4從第二布袋3的上方塞入第二布袋3內(nèi),然后閉合第二拉鏈52。見圖4,本實施例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使用時,如果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右側,那么可以打開第二拉鏈52并將第二布袋3內(nèi)的砂袋4取出,然后將背部部分13 置于病人的身體后方,且調整背部部分13的位置使得背部部分13的中間位置對準病人的臀部的中間位置,再將第二腹部部分15和第二布袋3 —起圍繞病人的左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再將第一腹部部分11和第一布袋2 —起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并使得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處于同一高度,最后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分別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相互嚙合,且使得第一布袋2處于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的正前方,調整尼龍粘扣的扣接位置以及兩組松緊帶的松緊,以使得第一布袋2基本不移位為準。見圖5,如果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在身體的左右兩側均有,那么將背部部分13置于病人的身體后方,且調整背部部分13的位置使背部部分13的中間位置對準病人的臀部的中間位置,再將第二腹部部分15和設有沙袋4的第二布袋3 —起圍繞病人的左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根據(jù)具體病人的腰臀圍及病人身體左側的股動脈穿刺點的位置調整第二布袋3的位置(對于臀部骨骼較小的病人則將第二布袋3置于圖3的位置, 對于臀部骨骼較大的病人則將第二布袋3置于圖2的位置),使得第二布袋3處于病人的左側股動脈穿刺點的正前方,然后第一腹部部分11和設有沙袋4的第一布袋2 —起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并使得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處于同一高度,最后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分別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相互嚙合,且使得第一布袋2處于病人的右側股動脈穿刺點的正前方,調整尼龍粘扣的扣接位置以及兩組松緊帶的松緊,以使得第一布袋2和第二布袋3基本不移位為準。見圖6,如果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左側,那么可以打開第一拉鏈51并將第一布袋2內(nèi)的砂袋4取出,然后將背部部分13置于病人的身體后方,且調整背部部分 13的位置使背部部分13的中間位置對準病人的臀部的中間位置,再將第二腹部部分15和設有沙袋4的第二布袋3 —起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根據(jù)具體病人的腰臀圍及病人身體左側的股動脈穿刺點的位置調整第二布袋3的位置(對于臀部骨骼較小的病人則將第二布袋3置于圖3的位置,對于臀部骨骼較大的病人則將第二布袋3置于圖2的位置),使得第二布袋3處于病人的左側股動脈穿刺點的正前方,然后第一腹部部分11和第一布袋2 —起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并使得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處于同一高度,最后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分別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相互嚙合,調整尼龍粘扣的扣接位置以及兩組松緊帶的松緊,以使得第二布袋3基本不移位為準。 見圖7,在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只在身體的左側的情況下,也可以將圖6所示的壓迫裝置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逆時針旋轉180度,并打開第二拉鏈52將第二布袋3內(nèi)的砂袋4取出;將一個砂袋4放入第一布袋2中,然后閉合第一拉鏈51 ;再將背部部分13置于病人的身體后方,且調整背部部分13的位置使得背部部分13的中間位置對準病人的臀部的中間位置,再將第二腹部部分15和第二布袋3—起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再將第一腹部部分11和第一布袋2圍繞病人的右臀側部向前覆蓋至病人的腹部下方的部位,并使得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處于同一高度,最后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的三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分別與第二腹部部分15上的相應一條尼龍粘扣的絨帶17相互嚙合,且使得第一布袋2處于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的正前方,調整尼龍粘扣的扣接位置以及兩組松緊帶的松緊,以使得第一布袋2基本不移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帶(1)、第一布袋(2)和砂袋(4); 腹帶(1)包括通過縫線縫制依次相連的第一腹部部分(11)、第一組松緊帶(12)、背部部分(13)、第二組松緊帶(14)和第二腹部部分(15);第一腹部部分(11)、背部部分(13)和第二腹部部分(15)均由2層棉布縫制制成;第一布袋(2)為由棉布縫制而成的開口向上的布袋,第一布袋(2)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腹帶(1)的第一腹部部分(11),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11)的外表面的布面上; 砂袋(4)使用時放置在第一布袋(2)內(nèi);腹帶(1)還包括2至4條尼龍粘扣的鉤帶(16)和數(shù)量與尼龍粘扣的鉤帶(16)的數(shù)量相等的尼龍粘扣的絨帶(17);尼龍粘扣的鉤帶(16)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一腹部部分(11)上,且位于第一腹部部分(11)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尼龍粘扣的絨帶(17)平行設置,等間隔地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第二腹部部分(15)上,且位于第二腹部部分(15)的外表面的布面上,且尼龍粘扣的絨帶(17)的位置與第一腹部部分(11)上相應的尼龍粘扣的鉤帶(16)的位置相對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布袋(3)以及第2個砂袋(4);第二布袋(3)為由棉布縫制而成的開口向上的布袋;第二布袋(3)的一側邊沿與第二腹部部分(15)的靠近第二組松緊帶(14)側的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第二布袋(3)位于第二腹部部分(15)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 第2個砂袋(4)使用時放置在第二布袋(3)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組松緊帶(12)和第二組松緊帶(14)均由3至5條相互平行且上下等間隔設置的松緊帶組成;每條松緊帶的長度為10cm、高度為4. 5cm,均由棉線繞包橡皮筋后再進行編織制成;第一腹部部分(11)呈長方形,長度為28cm、高度為23cm ; 背部部分(13)呈長方形,長度為38cm、高度為23cm ; 第二腹部部分(15)呈長方形,長度為18cm、高度為23cm ; 尼龍粘扣的鉤帶(16)的長度為18cm、高度為2cm ; 尼龍粘扣的絨帶(17)的長度為14cm、高度為2cm ; 第一布袋(2)和第二布袋(3)均呈長方形,長度為20cm、高度為Mcm ; 砂袋(4)長17cm,寬21cm,裝有2. 5公斤重的細砂。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布袋(2)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一拉鏈(51),第二布袋(3)的上端開口處沿上邊沿通過縫線縫制固定一條第二拉鏈(52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股動脈沙袋壓迫裝置,包括腹帶、第一布袋、第二布袋和2個砂袋。腹帶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腹部部分、第一組松緊帶、背部部分、第二組松緊帶和第二腹部部分。第一布袋通過縫線縫制在腹帶的第一腹部部分的外表面的布面上。第二布袋的一側邊沿通過縫線縫制連接在第二腹部部分上,且位于第二腹部部分的內(nèi)表面的布面上。2個砂袋分別位于第一布袋和第二布袋內(nèi)。本裝置通過腹帶將砂袋牢靠地固定在病人的股動脈穿刺點處從而穩(wěn)定地壓迫穿刺點,有效起到止血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2051758SQ20112011818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0日
發(fā)明者張茹, 徐靜娟, 潘莉君, 王云, 王曉云, 聶麗娟, 胡敏, 陳春萍, 陳順毛, 馬云 申請人: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