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牛患脾虛不磨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计⑻摬荒ガF(xiàn)代獸醫(yī)叫前胃馳緩。前胃馳緩是前胃的興奮性和收縮力降低,消化機能紊亂為特征的疾病,其發(fā)病率很高,尤其是舍飼牛多發(fā)。中獸醫(yī)認為,?;计⑻摬荒ザ嘁蝻曫B(yǎng)管理不善引起,長期飼喂大量粗硬難消化的飼料或發(fā)霉變質(zhì)的飼料,或過重勞役, 或重役后未經(jīng)充分休息就急喂急飲,或食后立即重役,饑飽不均,長期飼喂柔軟飼料,突然改變飼料、飼喂方式和順序,或因它病久治不愈或施治不當,致使脾氣所傷,胃氣沉弱,脾氣傷則不能運化,胃氣傷則不能納食消化,故病畜表現(xiàn)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觸診胃內(nèi)容物硬度無明顯變化,腹脹,噯氣增多,繼而發(fā)生腹瀉,隨后便秘與腹瀉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對于本病的治療西獸醫(yī)多用硝酸毛果蕓香堿,安鈉咖,只能增強胃蠕動收縮能力,雖然有效果,不能根治,易復發(fā),治標不治本,且治愈慢,治愈率低。中獸醫(yī)則多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或健脾散《蘇沈良方》加減治療,也存在易復發(fā),治愈慢,治愈率低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藥源易得,價廉,治愈快,效果顯著,治愈率高, 治愈后不易復發(fā)的一種治療牛患脾虛不磨的中藥組合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藥源易得,價廉,治愈快,效果顯著,治愈率高, 治愈后不易復發(fā)的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黃芪50、黨參50、五爪龍60、千斤拔60、 制附子20、炮干姜20、肉桂20、烏藥20、枳殼20、檳榔15、鷹不泊30、獨腳金30、雞骨香20、 生山楂80、白豆蔻30、炒萊菔子50、木香30、炙甘草20。將以上18味中藥原料放在大砂鍋內(nèi),然后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厘米浸泡20分鐘把水倒掉,而后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25分鐘,把第二次熬的藥液和第一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共有藥液3000-4000毫升,候溫一次灌服,一日一劑。治療療程,每個療程1-3天,輕者1個療程可治愈;重者1-2個療程可治愈。治療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100%。本發(fā)明藥物適用于?;嫉钠⑻摬荒ィ熜黠@,療效確切,效果顯著,治愈后不易復發(fā)。本發(fā)明的藥物還適用于羊、鹿、駱駝患的脾虛不磨。本發(fā)明的藥物適用于?;嫉钠⑻摬荒?,主要癥狀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腹脹,噯氣增多, 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 脈細弱。按方中用黃芪、黨參、五爪龍、千斤拔補脾益氣,醒脾健胃為主,脾胃之氣恢復運化、納食腐熟消化功能以運化水谷精微充養(yǎng)四肢百骸,故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 磨牙,消化能力減弱,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自好; 用枳殼、檳榔、鷹不泊、獨腳金、雞骨香行氣化滯,利水消腫,下氣通便使脾胃滯氣開通恢復通降,能正常腐熟消化后送食物,故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消化能力減弱,納食減少,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糞便后送慢,糞色黑而干,腹脹,噯氣增多,腹瀉、便秘交替發(fā)生, 四肢浮腫自好;用生山楂、白豆蔻、炒萊菔子、木香、炙甘草醒脾健胃,消食化積以助脾胃之氣運化、納食腐熟消化功能吸收水谷之精微以營養(yǎng)四肢百骸,且運化藥力達四肢百骸以治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磨牙,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觸診胃內(nèi)容物硬度無明顯變化,腹脹,噯氣增多,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大凡脾胃虛弱者,其陽氣都相續(xù)衰弱,即為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功能低下,故用制附子、炮干姜、肉桂、烏藥之溫熱以溫暖脾胃,脾胃陽氣功能迅速恢復使脾胃之陽氣運化、納食腐熟消化功能吸收水谷之精微以營養(yǎng)四肢百骸,故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觸診胃內(nèi)容物硬度無明顯變化,腹脹,噯氣增多,繼而發(fā)生腹瀉, 隨后便秘與腹瀉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種種諸癥自愈,這也是本人在多年治療牛脾虛不磨得出的經(jīng)驗。故諸藥相合,相得益彰,具有健脾強胃,理氣化滯,消食化積的功效。本發(fā)明的藥物具有健脾強胃,理氣化滯,消食化積的功效。本發(fā)明的藥物機理如下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固表止汗,益氣升陽,利水消腫, 托瘡排膿的功效。參考,(中醫(yī)方藥學,廣東中醫(yī)學院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 版,1973年6月第1次印刷,見597-598頁)黨參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的功效。(同上,見596 頁)五爪龍味甘,性微溫。氣香。具有補脾益氣,祛痰平喘,健脾化濕的功效。(同上, 見 605-606 頁)千斤拔味甘、淡,性平。具有補脾益氣,補肝腎,強筋骨,舒筋活絡的功效。(同上, 見 607-608 頁)附子味辛,性熱。有毒。入心、腎、脾經(jīng)。具有回陽救逆,溫腎狀陽,祛寒止痛的功效。(同上,見234頁)干姜味辛,性熱。入心、肺、脾、胃、腎經(jīng)。具有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肺化飲,溫經(jīng)止血的功效。(同上,見236頁)肉桂味辛、甘,大熱。入肝、腎、脾經(jīng)。具有溫腎狀陽,溫中祛寒,溫經(jīng)止痛的功效。 (同上,見237頁)烏藥味辛,性溫。入脾、胃、肺、腎經(jīng)。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同上,見451頁)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jīng)。具有殺蟲,泄瀉導滯,行氣利水的功效。(同上,見7 頁)鷹不泊味辛,性微溫。氣微香。具有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327-3 頁)獨腳金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消疳的功效。(同上,見469頁)雞骨香味微苦,性溫。氣香。具有行氣止痛,祛風通絡的功效。(同上,見501-502 頁)白豆蔻味辛,性溫。氣芳香。入肺、脾、胃經(jīng)。具有芳香化濕,溫中止嘔,行氣化滯的功效。(同上,見301頁)枳殼味苦,性微寒。入脾、胃經(jīng)。具有破氣消積,下氣通便的功效。本品長于行氣消脹,作用緩而走上。(同上,見478-479頁)生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肝經(jīng)。具有消食導滯,化瘀散結的功效。(同上,見461頁)萊菔子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消食導滯,降氣祛痰的功效。(同上, 見460頁)木香味辛,微苦,性溫。氣芳香。入脾、胃、大腸、膽經(jīng)。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同上,見479-480頁)炙甘草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diào)和藥性,緩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見602-603頁)中獸醫(yī)理論認為,脾虛不磨的發(fā)生多為多因飼養(yǎng)管理不善引起,長期飼喂大量粗硬難消化的飼料或發(fā)霉變質(zhì)的飼料,或過重勞役,或重役后未經(jīng)充分休息就急喂急飲,或食后立即重役,饑飽不均,長期飼喂柔軟飼料,突然改變飼料、飼喂方式和順序,或因它病久治不愈或施治不當,致使脾氣所傷,胃氣沉弱,脾胃氣傷不能運化、納食腐熟消化以運化水谷精微,故病畜表現(xiàn)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 消化能力減弱,納食減少,故內(nèi)容物硬度無明顯變化,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由于胃氣減弱, 使糞便后送減慢,在胃腸內(nèi)宿積日久,故糞色黑而干;胃氣虛弱,不能正常腐熟消化后送食物,胃氣失去通降,故胃腹脹,噯氣增多,繼而發(fā)生腹瀉,隨后便秘與腹瀉交替發(fā)生;由于病程常,脾胃之氣衰敗,故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或消失;脾胃之氣衰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以充養(yǎng)全身四肢,故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口色淡,脈細弱;脾氣衰弱,不能運化水濕,水液停留,故四肢浮腫;脾氣虛弱,不為胃行其津液,故鼻鏡干燥;治宜以健脾強胃,理氣化滯,消食化積為治則,才能迅速治愈脾虛不磨,而治愈后不易復發(fā)也。
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取黃芪50、黨參50、五爪龍60、千斤拔60、制附子20、炮干姜20、肉桂20、 烏藥20、枳殼20、檳榔15、鷹不泊30、獨腳金30、雞骨香20、生山楂80、白豆蔻30、炒萊菔子 50、木香30、炙甘草20。將以上18味中藥原料放在大砂鍋內(nèi),然后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 厘米浸泡20分鐘把水倒掉,而后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25分鐘,把第二次熬的藥液和第一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共有藥液3000-4000毫升,候溫一次灌
服,一日一劑。治療療程,每個療程1-3天,輕者1個療程可治愈;重者1-2個療程可治愈。治療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100%。本發(fā)明藥物適用于?;嫉钠⑻摬荒?,療效明顯,療效確切,效果顯著,治愈后不易復發(fā)。本發(fā)明的藥物還適用于羊、鹿、駱駝患的脾虛不磨。為表明本發(fā)明藥物的療效,將臨床癥狀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 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腹脹,噯氣增多,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為診斷標準確診為牛脾虛不磨的100例患牛,患牛都中等膘,都4-6歲口,其中公牛50例,母牛50例;平均分給甲、乙2個組;甲組分給50例,其中公牛25例,母牛25例;乙組分給50 例,其中公牛25例,母牛25例。立檔留查加以統(tǒng)計對比,甲組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治療, 乙組用本發(fā)明藥物按熬制、服用方法服之,皆以癥狀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腹脹,噯氣增多,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減輕為有效;皆以癥狀精神不振,食欲、反芻減少或停住,磨牙,聽診瘤胃、瓣胃及腸音均減弱,拉糞次數(shù)及數(shù)量減少,色黑而干,腹脹,噯氣增多,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形態(tài)消瘦,肷吊毛焦,四肢無力,衰弱,四肢浮腫,鼻鏡干燥,口色淡,脈細弱完全消失為痊愈,統(tǒng)計結果表明如下表1:甲組療效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黃芪50、黨參50、五爪龍60、千斤拔60、制附子20、炮干姜20、肉桂20、烏藥20、 枳殼20、檳榔15、鷹不泊30、獨腳金30、雞骨香20、生山楂80、白豆蔻30、炒萊菔子50、木香 30、炙甘草20,將以上18味中藥原料放在大砂鍋內(nèi),然后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厘米浸泡 20分鐘把水倒掉,而后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30分鐘, 把藥液倒出,再向大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然后用文火熬25分鐘,把第二次熬的藥液和第一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共有藥液3000-4000毫升,候溫一次灌服,一日一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還適用于羊、鹿、駱駝患的脾虛不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计⑻摬荒サ闹兴幗M合物,它是由黃芪50、黨參50、五爪龍60、千斤拔60、制附子20、炮干姜20、肉桂20、烏藥20、枳殼20、檳榔15、鷹不泊30、獨腳金30、雞骨香20、生山楂80、白豆蔻30、炒萊菔子50、木香30、炙甘草20配制而成的。本發(fā)明的藥物具有藥源易得,價廉,治愈快,效果顯著,治愈率高,治愈后不易復發(fā),治療?;计⑻摬荒ビ行?00%,治愈率100%。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430101SQ20111039962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田明軍 申請人:田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