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藥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盒,尤其涉及一種帶有提醒裝置、盒體內(nèi)有擋板,盒體內(nèi)擋 板可拆卸,隨意組成大小不同的格局,并且可以折疊的便攜式藥盒。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居民水平的提高和菜籃子的豐富,加上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社 會壓力大、空氣質(zhì)量差以及飲食習慣等諸多誘因,導致現(xiàn)在城市中有70% 80%的居民處 于亞健康狀態(tài),人們的身體情況變差,容易患上多種疾病,常見于老年病和慢性病。上述疾病需要連貫的藥物治療,但是亞健康人群、老年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經(jīng)常會 因為以下原因忘記吃藥1.亞健康人群由于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忙碌,每天早出晚歸經(jīng)常會忘記服藥。2.老年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癡呆癥患者,由于記憶力,判斷力相比于年輕的時候退 步不少,經(jīng)常會忘記吃藥,或者雖然沒有吃藥卻誤以為已經(jīng)吃過了。3.慢性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情緒悲觀,容易煩躁等原因經(jīng)常會忘記吃藥。藥物治療的不連貫導致藥物吸收失去連貫性和連續(xù)性,影響了治療效果或保健預 防效果。如果有一種便攜式藥盒可以便于放置和攜帶,同時解決忘記吃藥的問題,將會對 慢性病的治療起到幫助作用,同時起到社會與經(jīng)濟效益1.社會效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生命質(zhì)量、生活質(zhì)量。2.經(jīng)濟效益價格低廉、使用便捷,針對中低收入者。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藥盒,它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可折疊減少 所占空間,折疊后可固定,便于攜帶,盒蓋上有提示,不會搞錯,帶有提醒裝置,避免人們忘 記吃藥的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盒體、第二盒體,其中,還包括折頁、皮帶、公按扣、母按 扣,所述第一盒體的右側面與盒體的左側面緊貼,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通過折頁活動地連 接在一起;公按扣通過皮帶安裝在第一盒體的左側面,母按扣安裝在第二盒體的右側面上; 第一盒體、第二盒體的空腔開口處均安裝有盒蓋,所述盒蓋的一端與盒體通過連接件相轉 動地連接在一起,盒蓋的另一端與盒體相卡接。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的前側的內(nèi)壁上均有多條豎直 凹槽,凹槽內(nèi)活動地嵌有隔離板,隔離板將第一盒體、第二盒體分成多個子空腔。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第一盒體的前側內(nèi)壁上有三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 分別活動地嵌在凹槽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一盒體隔離成四個子空腔。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第二盒體的前側內(nèi)壁上有三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分別活動地嵌在凹槽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二盒體隔離成四個子空腔。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每個子空腔的開口處都安裝有盒蓋。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盒蓋上貼有識別貼紙。上述便攜式藥盒,其中,所述第一盒體最左側的子空腔內(nèi)安裝有提醒裝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1.便攜式藥盒可以折疊,第一盒體的右側面與第二盒體的左側面緊貼,第一盒體 與第二盒體通過折頁活動的連接在一起,折疊后節(jié)省空間。2.便攜式藥盒折疊后可固定在折疊后的樣子,公按扣通過皮帶安裝在第一盒體的 左側面,母按扣安裝在第二盒體的右側面上,折疊后將公按扣與母按扣扣合,方便出門時攜
市ο3.第一盒體、第二盒體的空腔開口處均安裝有盒蓋,所述盒蓋的一端與盒體通過 連接件相轉動地連接在一起,盒蓋的另一端與盒體相卡接,出門攜帶或是不小心將便攜式 藥盒碰掉,藥物也不會掉出。4.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的前側的內(nèi)壁上均有多條豎直凹槽,凹槽內(nèi)活動的嵌有 隔離板,隔離板將第一盒體、第二盒體分成多個子空腔,將盒體通過隔離板分成多個子空 腔,藥物可按天放置,避免因藥物種類多而出錯,同時隔離板活動的嵌在凹槽內(nèi),隔離板可 取出,可根據(jù)不同的需要來調(diào)整子空腔的數(shù)量和大小,使用更方便。5.第一盒體最左側的子空腔內(nèi)安裝有提醒裝置,提醒裝置的加入使得人們不會忘 記吃藥,吃藥更準時。6.盒蓋上貼有識別貼紙,識別貼紙上的標志可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制定,可以印上上 周一到周日的日期,也可鏤空刻上國際通用的盲文,方便殘疾人士使用,識別貼紙可避免吃 藥時出現(xiàn)錯誤。
圖1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藥盒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藥盒的盒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藥盒的便攜式藥盒折疊固定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盒體1、第二盒體2,其中,還包括折 頁3、皮帶8、公按扣6、母按扣7,所述第一盒體1的右側面與盒體2的左側面緊貼,第一盒 體1與第二盒體2通過折頁3活動地連接在一起;公按扣6通過皮帶8安裝在第一盒體1 的左側面,母按扣7安裝在第二盒體2的右側面上;第一盒體1、第二盒體2的空腔開口處 均安裝有盒蓋9,盒蓋9的結構如圖2所示,所述盒蓋9的一端與盒體通過連接件12相轉動 地連接在一起,盒蓋9的另一端與盒體相卡接;所述第一盒體1與第二盒體2的前側的內(nèi)壁 上均有多條豎直凹槽13,凹槽13內(nèi)活動地嵌有隔離板4,隔離板將第一盒體1、第二盒體2 分成多個子空腔;所述第一盒體1的前側內(nèi)壁上有三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4分別活動地 嵌在凹槽13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一盒體1隔離成四個子空腔;所述第二盒體2的前側內(nèi)壁
4上有三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4分別活動地嵌在凹槽13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二盒體2隔 離成四個子空腔;所述每個子空腔的開口處都安裝有盒蓋9 ;所述盒蓋9上貼有識別貼紙 11 ;所述第一盒體1最左側的子空腔內(nèi)安裝有提醒裝置5。如果可放置的地方比較狹小,由于第一盒體1的右側面與第二盒體2的左側面緊 貼,第一盒體1與第二盒體2通過折頁3活動的連接在一起,可將便攜式藥盒通過折頁折 疊,節(jié)省空間;公按扣6通過皮帶安裝在第一盒體1的左側面,母按扣7安裝在第二盒體2 的右側面上,出門時可將折疊后的便攜式藥盒通過公按扣6與母按扣7扣合進行固定,折疊 扣合固定后的結構如圖3所示,將盒蓋9蓋住,可以保證放入包中后藥物不會掉出,便于攜 帶。選七張識別貼紙11,上面分別寫上周一到周日,同時鏤空刻上相應的國際通用的盲文, 跳過左側第一個盒蓋,按順序將其余七個盒蓋上貼上周一到周日的識別貼紙,將藥物按照 每天的用量放到七個子空腔內(nèi),也可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取出隔離板4來調(diào)整子空腔的數(shù)量和 大小,提醒裝置5置于盒子一 1最左側的子空腔內(nèi),可根據(jù)實際需要設定提醒的時間,到設 定提醒時間后提醒裝置會發(fā)出聲音來提醒人們吃藥;聽到提醒裝置5發(fā)出的聲音,打開盒 蓋9,將藥物取出,蓋上盒蓋9即可,放入一次藥物即可保證一周內(nèi)都不會忘記吃藥。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藥盒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便于人們出門時攜帶,使用靈活,并 帶有提醒裝置,提醒人們按時吃藥,給人們的健康提供了幫助,值得廣泛推廣。
權利要求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盒體(1)、第二盒體(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折頁(3)、皮帶(8)、公按扣(6)、母按扣(7),所述第一盒體(1)的右側面與盒體(2)的左側面緊貼,第一盒體(1)與第二盒體(2)通過折頁(3)活動地連接在一起;公按扣(6)通過皮帶(8)安裝在第一盒體(1)的左側面,母按扣(7)安裝在第二盒體(2)的右側面上;第一盒體(1)、第二盒體(2)的空腔開口處均安裝有盒蓋(9),所述盒蓋(9)的一端與盒體通過連接件(12)相轉動地連接在一起,盒蓋(9)的另一端與盒體相卡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體(1)與第二盒體(2)的 前側的內(nèi)壁上均有多條豎直凹槽(13),凹槽(13)內(nèi)活動地嵌有隔離板(4),隔離板將第一 盒體(1)、第二盒體(2)分成多個子空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體(1)的前側內(nèi)壁上有三 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4)分別活動地嵌在凹槽(13)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一盒體(1)隔 離成四個子空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體(2)的前側內(nèi)壁上有三 條豎直凹槽,三塊隔離板(4)分別活動地嵌在凹槽(13)內(nèi),三塊隔離板將第二盒體(2)隔 離成四個子空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子空腔的開口處都安裝有品."^n (9) 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9)上貼有識別貼紙(11)。
7.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體(1)最左側的子空 腔內(nèi)安裝有提醒裝置(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盒體、第二盒體,其中,還包括折頁、皮帶、公按扣、母按扣,所述第一盒體的右側面與盒體的左側面緊貼,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通過折頁活動地連接在一起;公按扣通過皮帶安裝在第一盒體的左側面,母按扣安裝在第二盒體的右側面上;第一盒體、第二盒體的空腔開口處均安裝有盒蓋。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藥盒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便于人們出門時攜帶,使用靈活,并帶有提醒裝置,提醒人們按時吃藥,給人們的健康提供了幫助,值得廣泛推廣。
文檔編號A61J1/00GK201712855SQ2010202162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孫杰, 季曉鵬, 張怡, 張雅麗, 文東灝, 蔡俊萍 申請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