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小兒外感發(fā)熱多屬于現(xiàn)代醫(yī)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是兒科的一類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占兒科疾病的首位。以往大多應用解熱鎮(zhèn)痛類西藥及抗生素治療,盡管療效確切,但由于濫用抗生素所產生的諸如病原體耐藥性、藥物毒副反應等嚴重問題,使其應用受到限制,療效受到影響。例如青霉素類可產生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反應,鏈霉素類可造成患兒永久性耳聾,磺胺類對造血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解熱鎮(zhèn)痛藥也存在胃腸道反應、肝臟毒性及抑制造血機能等毒副作用。因而對于外感發(fā)熱之患兒在選擇有效藥物時往往無法保證其安全性。而且上呼吸感染絕大多數(shù)為病毒感染所致,西藥中尚缺乏有效的對因治療藥物。因此,研制療效好、副作用小的中藥制劑,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
小兒外感發(fā)熱大多起病急、變化快,而傳統(tǒng)中藥湯劑難以迅速及時地服藥,往往嚴重影響了療效的發(fā)揮。近年雖有一些清熱類中藥新劑型問世,但種類不多,療效不十分理想,難以推廣應用。尤其在兒科臨床中遠不能滿足如此高發(fā)病率的治療需求,因而仍屬尚待開發(fā)領域。
黃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功善清上焦肺熱,又能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主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喘、濕熱瀉痢、黃疽、熱淋、癰腫療瘡等癥。
大黃性味苦寒,入胃、大腸、肝經。功能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主治時行熱疫,熱積便秘,譫語發(fā)狂、痢疾初起,黃疸、吐衄,癰瘍腫毒等癥?!端幮哉摗啡铡爸餍汉疅釙r疾,煩熱”。
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胃經。功能清熱解毒。主治外感風熱,或熱入氣分及營血,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瘡癰等癥。
梔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經。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熱病煩躁,目赤咽痛,痢疾,黃疸,尿赤淋痛,熱毒瘡瘍等癥。
由于黃芩、金銀花、大黃、梔子四藥具有較廣泛的抗感染藥理活性,加之配伍用藥可產生的協(xié)同作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第一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第二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第三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藥新用途。
本發(fā)明第一個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黃芩245-300重量份金銀花245-300重量份 大黃245-300重量份梔子125-180重量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黃芩280重量份金銀花280重量份 大黃280重量份梔子150重量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黃芩290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 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最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黃芩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 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1取大黃、梔子、金銀花、黃芩加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 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 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 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 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按常規(guī)的制劑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任意常規(guī)劑型,包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凝膠劑、緩釋劑、口服液。
上述步驟1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重量比)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其中更優(yōu)選為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 上述步驟2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 上述步驟4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
由1g原料藥材制備的本發(fā)明組合物制劑,含黃芩甙(C21H18O11)應不少于6.0mg; 為使上述劑型能夠實現(xiàn),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輔料,例如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粘合劑、甜味劑、矯味劑、防腐劑、基質等。填充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殼素、微晶纖維素、蔗糖等;崩解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纖維素、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懸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粘合劑包括,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甜味劑包括糖精鈉、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矯味劑包括甜味劑及各種香精;防腐劑包括尼泊金類、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及其鹽類、苯扎溴銨、醋酸氯乙定、桉葉油等;基質包括PEG6000,PEG4000,蟲蠟等。為使上述劑型能夠實現(xiàn)中藥藥劑學,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其它輔料(范碧亭《中藥藥劑學》,上海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劑型記載的輔料)。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口服液的制備方法為(所述重量份/體積份對應于g/ml) 步驟1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重量比)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 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 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 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 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加入煉蜜80-150重量份,蔗糖100-200重量份,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5.0~7.0;調整總量至1000體積份,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上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可以由上述原料藥經常規(guī)的提取工藝[如范碧亭《中藥藥劑學》(上??茖W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制得。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藥組合物除了以黃芩、金銀花、大黃、梔子原藥材投料的形式外,還可以采用以黃芩、金銀花、大黃、梔子的提取物(有效部位)投料的形式,從而使靶向、靶點更加明確; 即所述的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 黃芩提取物24-30重量份金銀花提取物24-30重量份 大黃提取物24-30重量份梔子提取物12-18重量份。
本發(fā)明所述黃芩提取物可以是但不限于水提過柱精制物、水提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fā)明所述金銀花提取物可以是但不限于醇提過柱精制物、水提過柱精制物、醇提物或水提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fā)明所述大黃提取物可以是但不限于醇提過柱精制物、水提過柱精制物、醇提物或水提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fā)明所述梔子提取物可以是但不限于醇提過柱精制物、水提過柱精制物、醇提物或水提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所述由黃芩、金銀花、大黃、梔子提取物(有效部位)制成的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與上述原料藥投料比例相對應的比例,并按常規(guī)的制劑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任意常規(guī)劑型,包括滴丸、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凝膠劑、緩釋劑、口服液。
上述本發(fā)明組合物制劑中黃芩甙含量測定方法中采用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系統(tǒng)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料;0.5%磷酸-甲醇-二甲基酰胺(10-14∶9-13∶1-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77nm,理論板數(shù)按黃芩甙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抑制產酶、非產酶金葡菌或表葡菌藥物中的應用。
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中的應用。
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抑制流感病毒藥物中的應用。
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改善毛細管通透性藥物中的應用。
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消除腫脹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口服液對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俱熱證具有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91.3%。該口服液具備顯著的退熱效果,并且退熱效果穩(wěn)定。
由于組合物均為寒涼藥物,容易導致腹瀉,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配比,既實現(xiàn)了顯著的退熱效果,同時也避免了腹瀉的發(fā)生。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中,采用水煎煮,控制含醇量,能夠顯著地提高了主要成分的含量,提高抗菌退熱效果,并且對減輕腹瀉具有一定效果。
本發(fā)明口服液的制備方法中,用氫氧化鈉調pH值至5.0~7.0可以保證口服液中黃芩甙的含量穩(wěn)定。
下述實驗例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解釋,但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下述實驗例中所述實施例1口服液為實施例1方法所制備的產品。
實驗例1臨床實驗 一般資料 共觀察402例。其中,治療組302例,對照組100例;門診患兒302例,住院患兒100例。
一、性別 在402例患兒中,男性215例,女性187例。兩組患兒性別構成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性別構成比較表
X2檢驗兩組性別構成比較,X2=0.655,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二、年齡 在
~14歲之間,兩組年齡分布比較,見表2。
表2兩組年齡(歲)分布比較表
X2檢驗兩組年齡分布比較,X2=5.226,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三、病程 在1小時~48小時之間。兩組病程比較,見表3。
表3兩組病程(小時)比較表
X2檢驗兩組病程比較,X2=5.146,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四、病情 兩組病情比較,見表4。
表4兩組病情比較表
X2檢驗兩組病情比較,X2=0.207,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五、體溫 兩組患兒治療前體溫均值比較,見表5。
表5兩組體溫均值比較(℃)表
U檢驗兩組治療前體溫均值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六、證候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兒證候分析比較,見表6。
表6兩組患兒證候分析情況比較表
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七、實驗室檢查 1.治療前兩組患兒周圍血白細胞總數(shù)異常情況比較,見表7。
表7兩組白細胞總數(shù)異常情況比較
注WBC總數(shù)>10×109/L為增高,<4×109/L為降低。
X2檢驗△與對照組比較,X2=0.757,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2.治療前兩組患兒咽拭紙細菌培養(yǎng)情況,見表8。
表8兩組咽拭紙細菌培養(yǎng)情況
X2檢驗兩組比較,X2=2.423,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治療前兩組患兒血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情況,見表9。
表9兩組堿性磷酸酶檢測情況比較,見表9。
X2檢驗兩組比較,X2=0.255,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試驗方法 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合實施例1口服液功效主治,制定該藥Ⅱ期臨床試驗方法如下。
一、診斷辨證標準 1.中醫(yī)診斷標準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俱熱證) (1)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咽部腫痛。
(2)四時均有,多見于冬春,常因氣候驟變而發(fā)病。
(3)兼有咳嗽、心煩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黃量少、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
具備上述(1)、(2)項,即可確診為感冒,同時具有(3)項中2條以上者,則可診為衛(wèi)氣俱熱證。
2.西醫(yī)診斷標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根據(jù)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咽部紅腫等癥狀做出診斷,按其病情輕重分為三型。
輕型發(fā)熱T37.2℃~37.9℃,稍惡寒、輕微鼻塞、偶有流涕、噴嚏、輕咳、咽紅、口稍渴、大便干燥,1~2天一次,舌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
中型發(fā)熱T38℃~38.9℃惡寒、鼻塞流涕、間斷咳嗽、口渴、喜飲、小便黃、大便干燥3天一次,咽部紅腫,扁桃體Ⅰ~Ⅱ°腫大,稍疼痛,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
重型發(fā)熱T39℃以上。惡寒需加衣被、鼻塞流涕、晝夜頻咳、口渴喜冷飲、心煩躁擾、小便黃量少、大便干硬如球狀,3~4天一次,咽充血,咽腔、軟腭紅腫或見皰疹,潰瘍,扁桃體Ⅱ~Ⅲ°腫大,疼痛,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
二、試驗病例標準 1.納入病例標準 符合本病診斷及中醫(yī)辨證標準,年齡在2.5歲以上,病程在2天以內,可納入試驗病例。
2.排除病例標準 (1)重度營養(yǎng)不良或伴有其它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對本藥過敏者。
(2)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病患者。
三、分組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的治療,分為治療組(實施例1口服液組)和對照組(清熱解毒口服液組)。
四、給藥方法與療程 1.給藥方法 治療組口服實施例1口服液。
服法2~3歲一次5ml一日3次4~6歲 一次10ml 一日3次 7~10歲一次15ml 一日3次11歲以上 一次20ml 一日3次 對照組口服清熱解毒口服液。
服法同治療組。
2.療程72小時。
五、觀察項目與證候評分標準 1.發(fā)熱 正常T<37.2℃(腋溫) 0分 輕度T37.2℃~37.9℃ 2分 中度T38℃~38.9 3分 重度T≥39℃ 4分 2.鼻塞流涕 正常無鼻塞流涕 0分 輕度輕微鼻塞、偶有流涕 1分 中度鼻塞晝輕夜重、間斷流涕 2分 重度持續(xù)鼻塞、經常流涕 3分 3.咳嗽 正常無咳嗽 0分 輕度白晝偶咳、不影響正常生活 1分 中度晝夜間斷咳嗽 2分 重度晝夜頻咳或陣咳、影響生活及睡眠 3分 4.咽部腫痛 正常咽不紅不痛0分輕度咽紅不腫痛2分 中度咽部紅腫、扁桃體Ⅰ~Ⅱ°腫大稍疼痛 3分 重度咽充血、咽腔、軟腭紅腫或見皰疹、潰瘍、扁桃體Ⅱ~Ⅲ°腫大、疼痛4分 5.惡寒 正常無惡寒 0分 輕度稍惡寒、不需加衣被 1分 中度惡寒、需加衣服 2分 重度惡寒、需加被子 3分 6.口渴 正常口不渴 0分 輕度口稍渴 1分 中度口渴喜飲 2分 重度口渴喜冷飲 3分 7.大便 正常大便正常 0分 輕度大便干燥1~2天一次 1分 中度大便干燥 3天一次 2分 重度大便干如球狀 3~4天一次 3分 8.煩躁 正常無煩躁 0分異常心煩躁擾 1分 9.小便 正常小便正常 0分異常大便黃量少 1分 10.舌質 正常舌質淡紅 0分異常舌質紅 1分 11.舌苔 正常苔薄白 0分異常苔黃 1分 12.脈象 正常脈平 0分異常脈浮數(shù)或洪數(shù) 1分 六、統(tǒng)計方法 采用Ridit分析、X2檢驗及t檢驗或u檢驗法。
試驗結果 一、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小兒外感發(fā)熱的療效標準。
1.痊愈服藥24~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腋溫降至37.2℃以下,不再回升),證候消失,異常理化指標恢復正常。
2.顯效服藥24~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候大部分消失,積分值下降≥2/3,異常理化指標接近正常。
3.有效服藥48~72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候部分消失,積分值下降≥1/3,異常理化指標有所改善。
4.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
二、結果與分析 1.兩組總療效比較,見表10。
表10兩組總療效比較
Ridit分析對照組
的95%可信區(qū)間為(0.299,0.415),不包括且小于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各觀察單位總療效比較,見表11。
表11各觀察單位之間實施例1口服液的療效比較
Ridit分析以合計例數(shù)為標準組,天津中醫(yī)學院一附院、天津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兒童醫(yī)院的R值分別為0.5053,0.5514,0.4637,各觀察單位之間的療效比較,X2=4.0936,P>0.05,說明三家醫(yī)院觀察的實施例1口服液療效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治療組對不同病情分型的療效比較,見表12。
表12治療組對不同病情患兒的療效比較
Ridit分析輕型組
95%可信區(qū)間為(0.582,0.659),不包括且大于中型組(標準組)0.5,重型組
95%可信區(qū)間為(0.349,0.475),不包括且小于0.5。說明輕型組療效優(yōu)于中型組,中型組療效優(yōu)于重型組。
4.兩組退熱起效時間比較,見表13. 表13兩組退熱起效時間比較
注退熱起效時間指服藥后體溫下降1℃所需的時間。
T檢驗※與對照組比較,t=5.306,P<0.001,治療組退熱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5.兩組完全退熱時間比較,見表14。
表14兩組完全退熱時間
注完全退熱時間指服藥后體溫下降至37.2℃以下不再回升所需的時間。
u檢驗※與對照組比較,u=2.157,P<0.05,治療組退熱起效時間小于對照組。
6.兩組治療組癥狀與異常舌脈消失情況比較,見表15。
表15兩組治療后證候分析表
治療組對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口渴、大便干燥及舌質舌苔、脈象的治療消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7.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與異常舌脈積分差值比較,見表16。
表16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差值分析表
治療組對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口渴、大便干燥及異常舌、苔、脈象等的治療前后積分差值大于對照組。
三安全性評估 在實施例1口服液治療組302例中,有6例初次服藥出現(xiàn)惡心嘔吐,繼續(xù)服藥后未見嘔吐,此外未發(fā)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實驗室指標檢測,亦未發(fā)現(xiàn)該藥對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有不良影響。實驗室檢測未發(fā)現(xiàn)實施例1口服液對血尿常規(guī)有不良影響。
實驗例2實施例1口服液體外抑菌試驗 (一)試驗目的 觀察實施例1口服液的體外抗菌作用。
(二>受試藥物 實施例1口服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劑教研室提供,批號950701 慶大霉素(Gm),批號9507083,效價600μg/mg,青島制藥廠提供。
吡哌酸(PPA),批號9486007,純度99.6%,山東新華制藥廠提供。
溶劑慶大霉素溶于水,PPA用少量0.5N NaOH溶解。
配制方法 對照樣品用少量溶劑溶解,溶解后用MH肉湯配制成所需濃度。
(三)試驗步驟 1.培養(yǎng)基為MH(DIFCO)將MH培養(yǎng)基調至PH 8.0,15磅30分鐘滅菌備用。
2.試驗菌 (1)質控菌金葡菌ATCC25923,大腸桿菌ATCC25922,和綠膿桿菌ATCC27853(衛(wèi)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2)標準菌株衛(wèi)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3)臨床分離致病菌經過分離鑒別后置-80℃低溫冰箱保存,均是近1-2年臨床收集。大多數(shù)菌種來源于本市各大醫(yī)院。
3.試驗方法及步驟 平皿二倍稀釋法將溶化瓊脂培養(yǎng)基定量倒入制備含系列藥物濃度的平皿內與藥物混勻(鏈球菌和腸球菌加5%去纖維羊血做成血培養(yǎng)基)。待凝固后,再將稀釋菌液(106CFU/ml)用多點接種儀將稀釋菌液接種于含系列藥物平皿瓊脂上,經37℃18h培養(yǎng)觀察藥物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濃度,即為最低抑菌濃度(MIC),并計算藥物MIC50和MIC90與其它抗菌藥物比較。
附注 MIC50抑制50%細菌生長最低的抑菌藥濃度。
MIC90抑制90%細菌生長最低的抑菌藥濃度。
4.試驗結累 實施例1及2種參考抗菌藥物對臨床分離致病菌共118株和3株質控金葡菌共201株,抗菌活性結果如下 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施例1對肺炎鏈球菌,乙類鏈球菌,腸球菌的MIC50和MIC90均在12-48mg/ml遜于GM和PPA。
實施例1對產酶金葡菌和不產酶金葡菌,產酶表葡菌和不產酶表葡菌有一定抗菌活性MIC50和MIC90均在0.8-6mg/ml,比肺炎球菌、乙型鏈球菌,腸球菌強,其抗菌活性遜于GM和PPA(見表1)。實施例1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等6株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見表2) 表1實施例1及2種抗菌藥物對鏈球菌和腸球菌及54株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較
注表中mg/ml為每ml含干浸膏mg 表2實施例1及抗菌藥物的抗菌作用
注表中mg/ml為每ml含干浸膏mg數(shù)。
5.結論 實施例1在中藥抗菌作用中具有較強的活性,對腸球菌抗菌作用較弱,對肺炎鏈球菌和乙類鏈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對產酶非產酶金葡菌和表葡菌顯示出良好的抗菌作用,本品對陰性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均能測出抗菌活性。
實驗例3實施例1口服液小鼠體內抗菌試驗 一、實驗目的觀察實施例1口服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作用及量效關系。
二、動物NIH種小鼠,12-14g,雌雄各半,合格證號9209M23,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所。
三、感染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26002),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菌種室。
四、感染菌量及感染途徑 1.感染菌量6×108/只作為感染菌量,預試驗小鼠死亡率85%。
2.感染途徑腹腔注射,0.4ml/只。
五、試驗藥品 實施例1口服液,批號95070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所提供。
陽性對照藥羥氨芐青霉素干糖漿,批號950602,中外合資東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六、試驗方法 (一)感染菌量的預試驗 取NIH種小鼠100只,體重12-14g,隨機分為5組,每組20只,各組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分別腹腔注射不同濃度梯度的菌液0.4ml/只,菌量分別為2×108/只,4×108/只,6×108/只,8×1108/只,10×108/只。觀察15天內動物的死亡情況,結果感染菌量6×108/只死亡率在80%以上,最后確定以6×108/只為試驗用感染菌量,結果見表1。
表1感染菌量試驗結果
(二)實施例1口服液對感染小鼠的體內保護作用試驗 取NIH種小鼠100只,體重12.8±0.96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包括正常組、感染對照組、陽性對照組(羥氨芐毒霉素干糖漿0.5g/kg一次性給藥),實施例1低劑量組20.0g生藥(2.2g干浸膏)/kg/d,實施例1高劑量組40.0g生藥(4.4g干浸膏)/kg/d(低劑量按人與動物體重比值換算成的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1/2,高劑量為其2倍),各組體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感染之前,實施例1用藥組分別灌胃給藥1天,一日2次,每次0.2ml/只,共它灌蒸餾水0.2ml/只,第二天,除正常組腹腔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外,其他各組腹腔注射金葡菌液0.4ml/只,感染菌量為6×108/只,正常組,感染對照組感染后即刻灌蒸餾水0.2ml,陽性對照組一次性灌羥氨芐青霉素干糖漿0.5g/kg,實施例1二個劑量組分別灌胃給藥,一日二次,連續(xù)給藥二天,觀察動物的一般行為、死亡數(shù)、死亡時間,連續(xù)觀察15天,X2(2×2)法檢驗實驗結果,結果見表2。
表2實施例1口服液體內抗菌試驗結果
表2結果表明,實施例1口服液40g生藥(4.4g干浸膏)/kg/d劑量組的動物存活率顯著高于感染對照組(P0.05),且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實驗例4實施例1口服液體內抗病毒試驗 (一)實驗目的 為探討實施例1口服液的抗病毒作用,以流感病毒亞甲型鼠肺適應株FM1,進行體內抗病毒實驗,考查藥物的作用及其量效關系。
(二)材料 1.動物小鼠,瑞士種,體重13-15克,雌雄不拘。由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病毒流感病毒亞甲型鼠肺適應株FM1,病毒毒種為本實驗室保存于-60℃低溫冰箱的毒株。
3.免疫血清用雞胚尿囊液傳代的FM1病毒免疫家兔,獲得高效價的免疫血清,凍存于-40℃冰箱。
4.標記抗體羊抗兔IgG-FITC,上海生研所生產,4℃保存?zhèn)溆谩?br>
5.藥物實施例1口服液,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制備。
病毒唑,湖北省醫(yī)藥工業(yè)研究所出品,批號82006 (三)方法和結果 1.對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將小鼠按體重分組,隨機分成六組,三組為試驗組,分別灌胃實施例1口服液8.8、17.5、35.0g生藥0.97、1.93、3.85浸膏/kg/d(中劑量按人與動物的體重比值換算成的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大劑量為其一倍,小劑量為其1/2),一組為陽性對照藥病毒唑組,一組為病毒感染對照組,一組為正常動物對照組,對照組均給相同體積的蒸餾水,除正常對照組外,小鼠用乙醚輕度麻醉下,以15個LD50(小鼠半數(shù)致死量)流感病毒鼠肺適應株FM1病毒液滴鼻感染,每鼠0.05ml。從感染前一天開始給藥或水,每天2次,每次0.5ml,連續(xù)5天,第6天稱取小鼠體重后解剖,肉眼觀察肺部病變,記錄肺部肝樣實變的程度,摘取全肺稱重,逐個計算肺指數(shù)值,并求出肺指數(shù)抑制率。
肺指數(shù)=肺重(g)/體重(g)×100
肺指數(shù)值大,表示肺重量大,肺病變程度就嚴重。將各組肺指數(shù)值進行組間t檢驗。
表1實施例1口服液對小鼠流感病毒感染肺指數(shù)的影響
注劑量為藥材量(g/kg/d) 表1結果表明,實施例1口服液35.0g生藥(3.85g浸膏)/kg/d劑量組動物的肺指數(shù)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在所試劑量范圍內,呈顯著的量效相關(Y=2.5270-0.6836X r=0.9878P<0.05)。
2.對鼠肺內流感病毒增殖量的影響 除病毒感染量為1000個LD50(小鼠半數(shù)致死量)外,動物分組、給藥方法、藥物劑量等均同1。從感染前一天給藥,感染病毒后48小時處死小鼠,解剖取肺,摘取左側中葉肺固定,接病理切片常規(guī)脫水、包埋、制作石蠟切片。以間接免疫熒光法染色,以熒光素標記的抗流感病毒血清作示蹤原,通過間接免疫熒光結合,觀察感染鼠肺內特異性的病毒抗原,判斷藥物對病毒增殖的作用,熒光陽性數(shù)多,表明病毒顆粒增殖多,并作組間比較。
表2實施例1口服液對小鼠肺內流感病毒增殖量的影響
注劑量為藥材量(g/kg/d) 表2結果表明,實施例1口服液17.5、35.0g生藥(1.93、3.85浸膏)/kg/d對小鼠肺內流感病毒增殖量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實驗例5實施例1口服液的抗炎作用 (一)實驗材料 1.動物昆明種小白鼠,雌雄各半,體重18~22克,由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動物中心提供。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體重160g-200g,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京動字9209-R018。
2.藥物和試劑實施例1口服液。由本研究室提供,批號920805,每ml內含生藥1g,用時加熱濃縮或稀釋至所需濃度。酵母為市售高活性干酵母.由廣東省東莞糖廠酵母分廠生產,批號9206。消炎痛由北京第三制藥廠生產,批號900203。強的松為大同市利群制藥廠出品,批號910901。醋酸、二甲苯均為化學純。伊文思藍為進口Sigma產品。
3.儀器724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學儀器廠出品。DT-100型分析天平,北京光學儀器廠生產。
(二)方法與結果 1.對小鼠腹腔毛細管通透性的影響小鼠38只,隨機分4組。實施例1大劑量組為20g(生藥)kg,小劑量組為10g/kg,(分別相當于人體用量0.4g/kg/次的50倍、25倍),每日灌胃一次,連續(xù)三天。對照組給等容量生理鹽水。強的松組前兩天給生理鹽水,第三天灌胃強的松40mg/kg。于末次給藥后1.5h尾靜脈注射0.25%伊文思藍0.1ml/10g,同時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準確20分鐘后斷頸處死,腹腔注入蒸餾水5ml洗滌腹腔.剪開腹壁吸取洗滌液約5~6ml,于1000rpm離心5分鐘,以724分光光度計波長590nm處測定光密度(0D值)。由標準曲線求出伊文思藍的含量(μg/ml),結果見表1。
表1實施例1對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管通透性的影響
注每10g藥材相當于1.1g干浸膏。
2.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的作用小鼠50只,隨機分5組。實施例1三個劑量組分別為30g/kg、20g/kg和10g/kg灌胃,對照組給生理鹽水,消炎痛組劑量15mg/kg。給藥后1h由微量加樣器于每鼠右耳正背面各涂抹二甲苯10μl,再1h后斷頸處死,以直徑9mm打孔器取下左右耳相同部位之耳片,于分析天平上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mg)作為腫脹度,并求出腫脹抑制率。結果見表2。
表2實施例1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的作用
3.對酵母所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小鼠50只,分組及給藥同2,給藥后1h于每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10%酵母混懸液0.03ml/只,1.5h后斷頸處死,于踝關節(jié)上0.5mm處剪下雙側后足,分折天平稱重,以左右后足重量之差為腫脹度,并求出腫脹抑制率.結果見表3。
表3實施例1對酵母所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
4.對蛋清所致大鼠足腫脹的作用大鼠38只,隨機分為4組。以無伸縮性軟尺測量右后足跖部同一部位周長兩次,取平均值為給藥前周長。實施例1大、小劑量組分別以30g/kg、15g/kg灌胃、對照組給生理鹽水,消炎痛組劑量為15mg/kg灌胃,給藥后1h于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10%雞蛋清液0.1m/只,于致炎后0.5、1、2、3、4h測量右足跖同一部位周長,以致炎后與致炎前周長之差為腫脹指數(shù)。結果見表6。
表6實施例1對大鼠蛋清致足腫脹的作用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P<0.001 與消炎痛組比較,△P<0.05 實驗例6實施例1口服液的解熱作用 發(fā)熱是小兒呼吸道感染最突出的癥狀。本實驗以酵母致熱大鼠及傷寒菌苗致熱家兔為模型,研究實施例1口服液的解熱作用,為臨床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提供實驗依據(jù)。
(一)材料 動物日本大耳白家免,雄性,體重1.6-2.0公斤。Wistar大鼠,雄性,體重為160-220克。均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京動字9209-R018。
藥品實施例1口服液由本校中藥制劑室提供,批號920805,每支10ml,每ml內含生藥1g,用時加熱濃縮或稀釋至所需濃度。
阿斯匹林為沈陽藥學院制藥廠出品,批號911115。傷寒三聯(lián)菌苗由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批號921-5。酵母為市售高活性干酵母,由廣東省東莞糖廠酵母分廠生產,批號9206。
電子體溫計,為日本產OMRON MC-8型。
(二)方法與結果 1.對酵母致熱大鼠的影響 取大鼠40只,隨機分為五組,測得正常肛溫后,于頸背部皮下注射10%酵母混懸液10ml/kg以致熱,注射后6小時測定給藥前致熱體溫,然后灌胃給藥,實施例1大、中、小劑量組分別為30g/kg、15g/kg和5g/kg(分別相當于人體一次用量0.4g/kg的75倍、37.5倍和12.5倍)。阿斯匹林組療劑量為0.4g/kg(為人體用量10mg/kg/次的40倍),對照組給予等容量生理鹽水。于給藥后每小時測溫1次,共測6次。計算給藥后體溫與致熱體溫的差值。溫度計插入肛門約3cm。室溫22~24℃。結果見表1。
2.對傷寒菌苗致熱家兔的影響 大耳白家兔于實驗室條件下飼養(yǎng)1周,實驗前測肛溫每日2次,連測2天。選擇體溫38.2-39.2℃波動小于0.5℃之家兔30只。隨機分4組,測得正常體溫后,耳緣靜脈注射傷寒三聯(lián)菌苗1ml/kg,1h后測致熱體溫,隨即灌胃給藥。實施例1大、小劑量組分別為10g/kg、5g/kg,阿斯匹林組為0.1g/kg,致熱對照組給等容量生理鹽水。于給藥后1、2、3、4h測定體溫。求出較正常體溫的增高值,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結果見下表2。室溫20-22℃。溫度計插入肛門約4cm。
表2實施例1口服液對家兔的退熱作用
*P<0.05 **P<0.01 (三)結論 實施例1口服液對兩種致熱動物模型均有明顯的退熱作用。對酵母致熱大鼠以大劑量組作用最強,維持達6小時以上。隨劑量減小,作用強度有所減弱,維持時間縮短,5g/kg時仍有顯著退熱作用,維持時間仍達4小時。對傷寒菌苗致熱家免也有明顯退熱作用,作用持續(xù)時間2小時以上,其中小劑量給藥后1小時作用尤為顯著(P<0.01)。
實驗例7實施例1口服液急性毒性試驗 一、試驗材料 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克,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M139290。
2.受試物實施例1口服液,由本樣中藥制劑室提供,批號920805,每ml含生藥1g,試驗前加熱濃縮至1.75g/ml生藥。
二、方法與結果 取上述健康小鼠20只,禁食12小時,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口服給于受試物0.8ml/20g,一日二次,總量相當于生藥140g/kg,相當臨床人用量的93.3倍,給藥后即刻觀察,并連續(xù)觀察7天,結果見表 表實施例1口服液小鼠急性毒性試驗結果
注“-”為正常,“+”為輕度腹瀉 由于本處方由多種苦寒藥組成,且給藥濃度較高,故少量動物出現(xiàn)輕度腹瀉,但均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由表可見,小鼠口服實施例1口服液140g/kg生藥,相當于人用劑量93.3倍,結果小鼠全部健康存活且體重增加,僅有少量動物出現(xiàn)輕度腹瀉,且能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下述實施例均能夠實現(xiàn)上述實驗例所述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口服液 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 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5.0~7.0.調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功能與主治清肺透表,瀉火解毒。用于小兒外感溫熱,衛(wèi)氣同病,癥見發(fā)熱不退,惡寒頭痛,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口服。3歲以下每次3-5ml,3-6歲每次5-10ml,6-12歲每次10-20ml,一日3次。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系統(tǒng)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料;0.5%磷酸-甲醇-二甲基酰胺(12∶11∶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77nm,理論板數(shù)按黃芩甙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黃芩甙對照品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ml含黃芩甙8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與測定精密吸取本品1ml,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ml含黃芩甙(C21H18O11)應不少于6.0mg。
實施例2片劑 黃芩285g 金銀花285g 大黃285g 梔子150g 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熱測),經常規(guī)工藝制成片劑。
實施例3膠囊劑 黃芩300g 金銀花285g 大黃260g 梔子170g 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熱測),經常規(guī)工藝制成膠囊劑。
實施例4口服液 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 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1.5小時。濾過,藥渣加8倍水再煎煮1.2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5.5.調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實施例5口服液 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 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2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6.0,調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實施例6 黃芩水提取物28g、金銀花水提取物28g、大黃水提取物26g、梔子水提取物17g;經常規(guī)工藝制成顆粒劑。
實施例7 黃芩水提取物28g、金銀花醇提取物28g、大黃水提取物26g、梔子醇提取物17g;經常規(guī)工藝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6.0,調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口服液。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
黃芩245-300重量份金銀花245-300重量份
大黃245-300重量份梔子125-180重量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
黃芩280重量份金銀花280重量份
大黃280重量份梔子150重量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
黃芩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
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
4.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
黃芩提取物24-30重量份金銀花提取物24-30重量份
大黃提取物24-30重量份梔子提取物12-18重量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黃芩提取物為水提取物或水提過柱精制物。
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任意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大黃、梔子、金銀花、黃芩加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
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
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
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
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按常規(guī)的制劑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任意常規(guī)劑型,包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凝膠劑、緩釋劑、口服液;
其中每1g原料藥材制備成該口服液含黃芩甙不少于6.0mg。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1中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得濾液A;步驟4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
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
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
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
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加入煉蜜80-150重量份,蔗糖100-200重量份,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以氫氧化鈉調pH值至5.0~7.0,調整總量至1000體積份,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黃芩甙含量測定方法采用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系統(tǒng)性試驗為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料,10-14∶9-13∶1-3的0.5%磷酸-甲醇-二甲基酰胺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77nm,理論板數(shù)按黃芩甙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10.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抑制產酶、非產酶金葡菌或表葡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流感病毒或改善毛細管通透性或消除腫脹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由黃芩、金銀花、大黃等中藥制成,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對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俱熱證具有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91.3%。該口服液具備顯著的退熱效果,并且退熱效果穩(wěn)定。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1816721SQ200910119910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胡慧華 申請人:胡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