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及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具體的說是一種主要治療感冒和流感的中藥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及其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
背景技術(shù):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感冒藥是人們家庭備用最多的藥物。據(jù)統(tǒng)計有85%的人每年要服用2-6次感冒藥。本發(fā)明根據(jù)國藥監(jiān)安 316號文件及國食藥監(jiān)注 347號文件,已知感冒炎咳靈糖漿被收載于《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中成藥部分)》,按照乙類非處方藥管理,感冒炎咳靈片被收載于《中成藥第四批(三)——第六批非處方藥藥品目錄》,按照非處方藥管理。本品是在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頒標(biāo)準國家中成藥標(biāo)準匯編(中成藥地方標(biāo)準上升國家標(biāo)準部分)內(nèi)科肺系(一)分冊收載品種“感冒炎咳靈片(WS-10432(ZD-0432)-2002)”的基礎(chǔ)上,將片劑改成顆粒劑制成。相對于片劑,其起效要快。又因本品為無糖顆粒,相對于糖漿劑更適用于糖尿病人,且攜帶方便,穩(wěn)定性更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對該中藥品種進行二次開發(fā),選擇易于吸收、顯效迅速、穩(wěn)定性高的顆粒劑,并研究出相關(guān)的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原料處方中含有板藍根、一枝黃花、一點紅、甘草、生姜五味藥,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比為板藍根312.5 一枝黃花375 一點紅500 甘草187.5生姜31.5 糊精550 羧甲基纖維素鈉50 甜菊苷5(2)、以上五味中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水煎煮二次,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85%,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成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上述第(2)款可優(yōu)化為以上五味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85%,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8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上述第(2)款可進一步優(yōu)化為以上五味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第一次12倍量、第二次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8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感冒炎咳靈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進行鑒別與測定一、鑒別(1)取本品內(nèi)容物適量,加甲醇超聲提取,濾過,濾液合并,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適量使溶解,加鹽酸與三氯甲烷適量,加熱回流,分取三氯甲烷液,水層再用三氯甲烷適量振搖提取,合并三氯甲烷液,加適量水洗滌,棄去水洗液,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適量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甘草次酸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體積比10∶15∶7∶0.5為石油醚(30~60℃)-苯-乙酸乙酯-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照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檢驗,供試品色譜中應(yīng)呈現(xiàn)與槲皮素對照品保留時間相一致的色譜峰。
二、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50∶50∶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360nm。理論板數(shù)按槲皮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5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槲皮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10g,精密稱定,置100ml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50ml超聲提取3次,每次30分鐘,濾過,合并濾液,回收至干,殘渣加50%乙醇15ml分次(5,4,3,3ml)使溶解,加于已處理好的聚酰胺柱(φ1.8cm×40cm,6g,40~60目,濕法裝柱)上,用水200ml洗脫,棄去水洗液,繼用乙醇200ml洗脫,收集乙醇洗脫液,回收至干,殘渣加甲醇-25%鹽酸溶液(4∶1)的混合溶液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5ml洗滌容器,洗液并入25ml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密塞,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ì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本品每袋含一枝黃花以槲皮素(C15H10O7)計,不得少于0.20mg。
感冒炎咳靈顆粒的藥理作用①具有鎮(zhèn)咳祛痰、鎮(zhèn)靜、消炎、抗菌、抗過敏等作用;②具有抗病毒作用;③具有抑菌、殺菌作用;④具有抗組胺釋放作用。
功能與主治解毒解熱,消炎止咳。用于感冒,流感,腮腺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袋裝10g。
貯藏密封。
具體實施例方式
處方板藍根312.5g一枝黃花375g一點紅500g 甘草187.5g生姜31.5g 糊精550g羧甲基纖維素鈉50g甜菊苷5g制成1000g制法以上五味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第一次12倍量、第二次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8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一、定性鑒別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10g,加甲醇50ml超聲提取2次,每次30分鐘,濾過,濾液合并,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加鹽酸3ml與三氯甲烷20ml,加熱回流2小時,分取三氯甲烷液,水層再用三氯甲烷30ml振搖提取,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20ml洗滌,棄去水洗液,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對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15∶7∶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照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檢驗,供試品色譜中應(yīng)呈現(xiàn)與槲皮素對照品保留時間相一致的色譜峰。
檢查應(yīng)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 C)。
二、定量測定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50∶50∶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360nm。理論板數(shù)按槲皮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槲皮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10g,精密稱定,置100ml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50ml超聲提取3次,每次30分鐘,濾過,合并濾液,回收至干,殘渣加50%乙醇15ml分次(5,4,3,3ml)使溶解,加于已處理好的聚酰胺柱(φ1.8cm×40cm,6g,40~60目,濕法裝柱)上,用水200ml洗脫,棄去水洗液,繼用乙醇200ml洗脫,收集乙醇洗脫液,回收至干,殘渣加甲醇-25%鹽酸溶液(4∶1)的混合溶液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5ml洗滌容器,洗液并入25ml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密塞,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ì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一枝黃花以槲皮素(C15H10O7)計,不得少于0.20mg。
功能主治解毒解熱,消炎止咳。用于感冒,流感,腮腺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袋裝10g貯藏密封。
有效期暫定2年。
權(quán)利要求
1.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原料處方中含有板藍根、一枝黃花、一點紅、甘草、生姜五味藥,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比為板藍根312.5 一枝黃花375 一點紅500 甘草187.5生姜31.5 糊精550 羧甲基纖維素鈉50 甜菊苷5(2)、以上五味中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水煎煮二次,濾液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85%,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成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款為以上五味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85%,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8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五味藥材,取甘草粉碎成細粉;另取板藍根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其余三味加水(第一次12倍量、第二次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8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甜菊苷,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4.感冒炎咳靈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進行鑒別與測定一、鑒別(1)取本品內(nèi)容物適量,加甲醇超聲提取,濾過,濾液合并,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適量使溶解,加鹽酸與三氯甲烷適量,加熱回流,分取三氯甲烷液,水層再用三氯甲烷適量振搖提取,合并三氯甲烷液,加適量水洗滌,棄去水洗液,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適量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甘草次酸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體積比10∶15∶7∶0.5為石油醚(30~60℃)-苯-乙酸乙酯-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2)照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檢驗,供試品色譜中應(yīng)呈現(xiàn)與槲皮素對照品保留時間相一致的色譜峰;二、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50∶50∶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360nm;理論板數(shù)按槲皮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5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槲皮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10g,精密稱定,置100ml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50ml超聲提取3次,每次30分鐘,濾過,合并濾液,回收至干,殘渣加50%乙醇15ml分次(5,4,3,3ml)使溶解,加于已處理好的聚酰胺柱(φ1.8cm×40cm,6g,40~60目,濕法裝柱)上,用水200ml洗脫,棄去水洗液,繼用乙醇200ml洗脫,收集乙醇洗脫液,回收至干,殘渣加甲醇-25%鹽酸溶液(4∶1)的混合溶液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5ml洗滌容器,洗液并入25ml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密塞,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ì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本品每袋含一枝黃花以槲皮素(C15H10O7)計,不得少于0.20mg。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主要治療感冒和流感的中藥感冒炎咳靈顆粒的制備方法及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中藥感冒炎咳靈顆粒為一種療效確切、副作用少、安全范圍廣的治療感冒的藥物,本品是在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頒標(biāo)準國家中成藥標(biāo)準匯編(中成藥地方標(biāo)準上升國家標(biāo)準部分)內(nèi)科肺系(一)分冊收載品種“感冒炎咳靈片”的基礎(chǔ)上,將片劑改成顆粒劑制成。相對于片劑,其起效要快。又因本品為無糖顆粒,相對于糖漿劑更適用于糖尿病人,且攜帶方便,穩(wěn)定性更好。并為本發(fā)明制定了更為完善的質(zhì)量控制標(biāo)準。
文檔編號A61P11/00GK1887339SQ20051004084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6月28日
發(fā)明者余世春 申請人:安徽科創(chuàng)中藥天然藥物研究所有限責(zé)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