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吸氧輔助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高壓氧治療在臨床的應用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尤其是對顱腦外傷、有害氣體中毒、手術等各種原因造成的深昏迷,高壓氧治療可以有效地促進病員的心腦復蘇。目前的高壓氧治療方法是在病員進入高壓氧艙后,佩戴好專用吸氧面罩,并將面罩上的連通管與高壓氧艙內供氧裝置上的三通管對接,然后操作人員通過外部操作控制臺對每位病員的吸氧進行操作控制。這種使用吸氧面罩的高壓氧治療方式,僅適用于氣管未切開的正常病人,而不適用于氣管切開病人的身上。所以氣管被切開的病人一般只能待傷口閉合后才能進行高壓氧治療,而這樣往往延誤了腦復蘇的最佳時機。為此,目前設計使用有一種供氣管切開病人進行高壓氧治療的特制吸氧頭罩。使用時,將其罩在氣管切開病人的頭上,并將頭部和頸部全部罩上,頭罩上的連通管與供氧三通管相接。這種裝置雖然可以對氣管切開病人能夠早日實施高壓氧治療,但其缺陷是,氧氣先進入頭罩內,然后通過病人喉管上的插管吸入,因此病人的有效吸氧量不足,而耗氧量則相對較大。另外由于頭罩不密封,會使部分氧氣溢出,進入高壓氧艙內,造成艙內氧濃度升高(標準要求小于25%),從而形成事故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簡易可行的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以在防止事故隱患的同時,有效地實施高壓氧治療,以便讓更多的氣管切開患者得到早期心腦復蘇搶救的機會。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專用吸氧裝置是在吸氧導管的一端接有可與高壓氧艙內供氧三通管相配合的連接管。將有連接管的一端套在三通管上,吸氧導管的另一端則直接套在病人的氣管外套管上,這樣即可代替原有的吸氧面罩或者頭罩,對氣管切開病人進行高壓氧的治療。
本裝置結構簡單,與頭罩式吸氧裝置相比,操作更為簡單,使用更為方便,并可保證氧氣的有效利用;同時艙內氧濃度也不會因此而升高,消除了事故隱患,為病人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治療環(huán)境。由于近年來氣管切開病人逐漸增多,使用本裝置后,可給更多的氣管切開病人創(chuàng)造最佳的治療環(huán)境,提供搶救復蘇的機會,同時還可使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如
圖1所示,本專用吸氧裝置的主體為一段由醫(yī)用塑料導管制成的吸氧導管1,吸氧導管1的一端接有直徑較粗的連接管2。連接管2是用以與高壓氧艙內的供氧三通管相連接。
由于吸氧導管1是直接套接在病人的氣管外套管上的,而成人患者與兒童患者所使用的氣管外套管的管徑是不一樣的。為此,本裝置應制成兩種形式。一種是吸氧導管1的內徑不小于1.5cm(成人用氣管外套管的外徑),長度為10一20cm,此為成人使用的型號;另一種是吸氧導管1的內徑不小于1cm(兒童用氣管外套管的外徑),長度為10-15cm,此為兒童使用的型號。但是,這兩種吸氧裝置上的連接管2的形式卻是一樣的,即連接管2的內徑≥2cm,以方便并較緊密地套接在供氧三通管上。連接管2的長度,以能夠有效、可靠地套接在三通管上為宜。另外,由于本裝置是直接連接到患者的氣管外套管上的,所以在使用時最好在供氧三通管之前的管路上加裝一個濕化瓶,以濕化氧氣。
權利要求1.一種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是在吸氧導管(1)的一端接有可與高壓氧艙內供氧三通管相配合的連接管(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吸氧導管(1)的內徑不小于1.5cm,長度為10-2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吸氧導管(1)的內徑不小于1cm,長度為10-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的專用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管(2)的內徑≥2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供氣管切開病人在高壓氧艙內使用的吸氧裝置,其結構是在吸氧導管1的一端接有可與高壓氧艙內供氧三通管相配合的連接管2。將有連接管的一端套在供氧三通管上,另一端則直接套在病人的氣管外套管上,這樣即可代替原有的吸氧面罩或者頭罩,對氣管切開病人進行高壓氧的治療。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和使用更為方便,并可保證氧氣的有效利用;同時艙內氧濃度也不會因此而升高,消除了事故隱患,為病人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治療環(huán)境。
文檔編號A61G10/02GK2584204SQ0228604
公開日2003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何建林, 高翔 申請人: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