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脂肝消丸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脂肝消丸及其制備工藝,屬藥品。
背景技術(shù):
經(jīng)檢索,尚未有類似配方的藥品。
發(fā)明內(nèi)容
脂肝消丸由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組成,其制備工藝為將三七、澤瀉、白芍粉碎成細(xì)粉混勻,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荷葉、青皮、赤芍、山楂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一小時(shí),濾液混勻濃縮至稠膏,加入適量煉蜜混勻,再與三七、澤瀉、白芍細(xì)粉泛丸,干燥,打光即得,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的比例分別為210g-280g、220g-270g、200g-300g、225g-285g、170g-240g、145g-225g、220g-290g、110g-190g、210g-280g、345g-420g。
脂肝消丸為黑色濃縮水蜜丸,色為棕褐色至褐色,氣香,味苦而微酸、甜。
具體實(shí)施例方式脂肝消丸由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組成,其制備工藝為將250g三七、200g澤瀉、175g白芍粉碎成細(xì)粉混勻,將250g莪術(shù)、250g菟絲子、250g菊花、250g荷葉、150g青皮、250g赤芍、375g山楂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一小時(shí),濾液混勻濃縮至稠膏,加入適量煉蜜混勻,再與三七、澤瀉、白芍細(xì)粉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生產(chǎn)時(shí),以上述比例生產(chǎn)即可。
權(quán)利要求
1.脂肝消丸及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由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組成。
2.脂肝消丸的制備工藝為三七、澤瀉、白芍粉碎成細(xì)粉混勻,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荷葉、青皮、赤芍、山楂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一小時(shí),濾液混勻濃縮至稠膏,加入適量煉蜜混勻,再與三七、澤瀉、白芍細(xì)粉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脂肝消丸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的比例分別為210g-280g、220g-270g、200g-300g、225g-285g、170g-240g、145g-225g、220g-290g、110g-190g、210g-280g、345g-420g。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脂肝消丸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的比例分別為250g、250g、250g、250g、200g、175g、250g、150g、250g、375g。
全文摘要
脂肝消丸及制備工藝,由三七、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澤瀉、白芍、荷葉、青皮、赤芍、山楂組成,其制備工藝為三七、澤瀉、白芍粉碎成細(xì)粉混勻,莪術(shù)、菟絲子、菊花、荷葉、青皮、赤芍、山楂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一小時(shí),濾液混勻濃縮至稠膏,加入適量煉蜜混勻,再與三七、澤瀉、白芍細(xì)粉泛丸,干燥,打光即得,本品為黑色濃縮水蜜丸,色為棕褐色至褐色,氣香,味苦而微酸、甜。
文檔編號(hào)A61P1/00GK1493307SQ0212231
公開(kāi)日2004年5月5日 申請(qǐng)日期2002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趙興武 申請(qǐng)人:云南七王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