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制作領域,尤其是一種測量衣。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服裝測量技術沿襲多年直接在個人身上找點的方法進行測量,很容易造成測量不準或制版師的普通放量與顧客身體心理舒適度不一致的結果,所以一次定制需要多次試穿與修改才能讓顧客滿意,來回返工重修給服裝定制造成很大不便,所以需要一種可以一次性根據(jù)顧客需求定制成功的測量衣,運用本測量衣的測量方法測量可以得到客戶舒適度高的測量數(shù)據(jù)。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以上現(xiàn)有難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測量衣及基于測量衣的測量方法。
一種測量衣,包括測量衣本體,所述測量衣本體正面設有拉鏈,所述測量衣本體上部設有領口,兩側設有袖口,所述拉鏈頂端與領口連接處為前領中點,所述袖口上端點為肩點,所述袖口下端的測量衣本體上前后環(huán)繞縫紉有若干條縱向排列的測量帶,每條測量帶分為均等一致的四段,正面兩段相對于拉鏈對稱布置,且正面兩段一端縫紉在拉鏈兩側的測量衣本體上,另一端縫紉在測量衣本體的兩側邊緣上,背面兩段首尾相接后相接端縫紉在測量衣本體背面中線上,另外兩端同樣縫紉在測量衣本體的兩側邊緣上。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帶的每一段均包括皮帶,所述皮帶一端上固定有固定卡扣,另一端上套有活動卡扣,在所述固定卡扣和活動卡扣之間的皮帶上縫紉有一層帶有刻度的測量尺。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尺為測量范圍8cm的測量尺,且所述固定卡扣和測量尺縫紉在皮帶上的位置間距也為8cm。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帶的每一段均在同一水平線上并與測量衣本體底邊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帶為9根,且每根測量帶寬度為2cm。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衣本體胸圍范圍為80-100cm,且每2cm為一檔。
有益效果:使用本測量衣得到的測量數(shù)據(jù)在進行服裝定制的時候是通過顧客穿著上之后親身感受測量的,通過本測衣可以便于對被測量的顧客實施準確測量,并且可以現(xiàn)場在測量時讓被測量者很直觀的感受到衣服的舒適程度,還可以方便被測量者在定制時自行選擇服裝款式和放量,達到了服裝定制更準確,更貼近顧客的滿意度,大大減少了服裝定制過程中的返工率,提高了服裝定制效率;還便于推廣,方便上手,不需要傳統(tǒng)上的尋找顧客肩胛骨等難以找到和確定的位置,進一步提高了測量準確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本實用新型中測量帶其中一段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測量帶其中一段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測量帶其中一段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測量帶其中一段示意圖。
其中,1為測量衣本體,101為前領中點,102為肩點,103為頸肩點,104為袖窿弧線,2為測量帶,201為固定卡扣,202為測量尺,203為活動卡扣,204為皮帶,3為拉鏈。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測量衣,包括測量衣本體1,所述測量衣本體1正面設有拉鏈3,所述測量衣本體1上部設有領口,兩側設有袖口,所述拉鏈3頂端與領口連接處為前領中點101,所述袖口上端點為肩點102,所述袖口下端的測量衣本體1上前后環(huán)繞縫紉有若干條縱向排列的測量帶2,每條測量帶2分為均等一致的四段,正面兩段相對于拉鏈3對稱布置,且正面兩段一端縫紉在拉鏈3兩側的測量衣本體1上,另一端縫紉在測量衣本體1的兩側邊緣上,背面兩段首尾相接后相接端縫紉在測量衣本體1背面中線上,另外兩端同樣縫紉在測量衣本體1的兩側邊緣上。
所述測量帶2的每一段均包括皮帶204,所述皮帶204一端上固定有固定卡扣201,另一端上套有活動卡扣203,在所述固定卡扣201和活動卡扣203之間的皮帶204上縫紉有一層帶有刻度的測量尺202。
所述測量尺202為測量范圍8cm的測量尺202,且所述固定卡扣201和測量尺202縫紉在皮帶204上的位置間距也為8cm。
所述測量帶2的每一段均在同一水平線上并與測量衣本體1底邊平行。
所述測量帶2為9根,且每根測量帶2寬度為2cm。
所述測量衣本體1胸圍范圍為80-100cm,且每2cm為一檔。
使用時,實施例一: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測量使用過程如下:
顧客一體型較胖,優(yōu)選選取胸圍較大的測量衣測量,比如選用胸圍92cm的測量衣進行測量;根據(jù)顧客對衣服版型的需求選擇確定腰節(jié)線,將每一條測量帶2收縮至與顧客身體緊密貼合,收縮時將測量尺202自由端穿過固定卡扣201翻出向后拉并穿過活動卡扣203,收緊后固定在在活動卡扣203上,且保證每一條測量帶2的每一段的收縮量一致,保證收縮均勻,測量完畢后,收縮量最大的一組即為腰節(jié)線所在位置,如圖4中測量帶2的其中一段示意圖所示,測量得到腰節(jié)線處測量帶2收縮量為每一段收縮3cm;確定好腰節(jié)線后再進行其他測量帶2的松緊調整;調整完成后在前領中點101垂直向下的位置的拉鏈3上選取領深點為距離前領中點101向下1cm并記錄位置數(shù)據(jù);再量取肩寬,由于顧客的肩寬出測量衣的肩點102位置,所以需要測量出測量衣本體1上的肩點102到顧客肩點的距離并記錄為“放出”即可以表示為“放出2cm”;從測量衣本體1上的頸肩點103處向下測量至顧客所需的位置,需要長款,則直接測量到顧客膝蓋位置;量取全袖長并記錄數(shù)據(jù);將袖窿弧線104下端點向下垂直移動2cm,并記錄數(shù)據(jù);最后整合上述的每個數(shù)據(jù),交給版型師進行下一步制作即可。
實施例二: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具體測量過程如下:
顧客二身材勻稱,優(yōu)選選取一般胸圍的測量衣測量,比如選用胸圍86cm的測量衣進行測量;根據(jù)顧客對衣服版型的需求選擇確定腰節(jié)線,將每一條測量帶2收縮至與顧客身體緊密貼合,收縮時將測量尺202自由端穿過固定卡扣201翻出向后拉并穿過活動卡扣203,收緊后固定在在活動卡扣203上,且保證每一條測量帶2的每一段的收縮量一致,保證收縮均勻,測量完畢后,收縮量最大的一組即為腰節(jié)線所在位置,如圖5中測量帶2的其中一段示意圖所示,測量得到腰節(jié)線處測量帶2收縮量為每一段收縮5cm;確定好腰節(jié)線后進行其他測量帶2的松緊調整;調整完成后在前領中點101垂直向下的位置的拉鏈3上選取領深點為距離前領中點101向下3cm并記錄位置數(shù)據(jù);再量取肩寬,由于顧客的身材均勻,顧客肩點即位于本測量衣肩點102位置,則不需要標記“放出”或者“收進”;即按照本測量衣肩點102位置選定肩點即可;從測量衣,本體上的頸肩點103處向下測量至顧客所需的位置,需要齊臀款,則直接測量到顧客臀部位置;量取七分袖袖長并記錄數(shù)據(jù);將袖窿弧線104下端點無需移動,位置剛好,并記錄數(shù)據(jù);最后整合上述的每個數(shù)據(jù),交給版型師進行下一步制作即可。
實施例三: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具體測量過程如下:
顧客三身材苗條嬌小,優(yōu)選選取較小胸圍的測量衣測量,比如選用胸圍80cm的測量衣進行測量;根據(jù)顧客對衣服版型的需求選擇確定腰節(jié)線,將每一條測量帶2收縮至與顧客身體緊密貼合,收縮時將測量尺202自由端穿過固定卡扣201翻出向后拉并穿過活動卡扣203,收緊后固定在在活動卡扣203上,且保證每一條測量帶2的每一段的收縮量一致,保證收縮均勻,測量完畢后,收縮量最大的一組即為腰節(jié)線所在位置,如圖6中測量帶2的其中一段示意圖所示,測量得到腰節(jié)線處測量帶2收縮量為每一段收縮8cm;確定好腰節(jié)線后再進行其他測量帶2的松緊調整;調整完成后在前領中點101垂直向下的位置的拉鏈3上選取領深點為距離前領中點101向下5cm并記錄位置數(shù)據(jù);再量取肩寬,由于顧客的身材苗條嬌小,顧客的肩窄于測量衣,所以需要測量出測量衣本體1上的肩點102到顧客肩點的距離并記錄為“收進”即可以表示為“收進2cm”;從測量衣,本體上的頸肩點103處向下測量至顧客所需的位置,需要齊腰款,則直接測量到顧客腰部位置;量取半截袖袖長并記錄數(shù)據(jù);將袖窿弧線104下端點向上移動1cm,并記錄數(shù)據(jù);最后整合上述的每個數(shù)據(jù),交給版型師進行下一步制作即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