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吊床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折疊吊床。
背景技術(shù):
吊床是野外活動中輕便且易于攜帶的臥具,通常將制作吊床的材料拴在樹上。依據(jù)制造的材料分為布吊床和繩網(wǎng)吊床等。布吊床通常用薄帆布或尼龍布縫制而成,繩網(wǎng)吊床通常用棉繩或尼龍繩編制而成。
一般的簡易吊床僅包括網(wǎng)狀的吊床本體,使用時兩端掛在可以支撐的部位,例如樹干、金屬桿等位置。這樣的吊床對周圍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必須要有合適的支撐物才行,在空曠的場地上便無法使用了。也有的吊床,設(shè)計了與吊床本體一起或單獨出售床架,拆卸和安裝費時費力,而且占用的體積較大,不方便攜帶。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折疊吊床,其帶有可折疊的床架,使用不受場地限制,且收折方便。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可折疊吊床,包括床架和連接在床架上的床面,其結(jié)構(gòu)特點是,所述床架包括兩吊桿、至少一定位桿組、四支撐斜桿、四支撐橫桿和四支撐輔桿,定位桿組設(shè)置在兩個吊桿之間并與兩個吊桿樞接;兩支撐橫桿樞接于一吊桿的兩側(cè),另外兩個支撐橫桿樞接于另一吊桿的兩側(cè);支撐斜桿一端連接支撐橫桿,另一端樞接于定位桿組;支撐輔桿一端連接于支撐斜桿,另一端樞接于吊桿。
進一步地,所述吊桿頂端設(shè)有一連接床面的床面連接塊,吊桿上套設(shè)有一中部樞接塊,定位桿組和支撐輔桿通過該中部樞接塊與吊桿樞接。
進一步地,所述吊桿底部設(shè)有一底部樞接塊,定位桿組和支撐橫桿通過該底部樞接塊與吊桿樞接。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包括一定位桿組,其包括四定位桿,兩個定位桿為一組交叉連接后與吊桿樞接。
進一步地,所述床架包括兩定位桿組,兩定位桿組的一端相互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吊桿樞接。
進一步地,所述床面兩端設(shè)有一掛環(huán),床面連接塊上設(shè)有與掛環(huán)對應(yīng)的U形凹槽或掛鉤。
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吊床之床架在使用狀態(tài)下時,支撐橫桿以及吊桿下端的下部支撐于地面,定位桿組通過中部樞接塊并配合固定按鈕限制吊桿的傾斜角度。該可折疊吊床的使用不受場地的限制,使用時只需將床架打開支撐于地面,然后將床面掛于吊桿上端的床面連接塊即可使用,使用方便簡單。將該吊床收折時,支撐輔桿、支撐斜桿和支撐橫桿在一條直線上收在吊桿側(cè)邊,定位桿組亦收折在兩吊桿之間。該可折疊吊床收折后體積較小,收納以及攜帶都很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床架使用狀態(tài)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床架收折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床架折疊狀態(tài)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床架另一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床架使用狀態(tài)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床架收折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床架折疊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盡本實用新型之技術(shù)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將例舉實施例并配合說明書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參照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可折疊吊床100包括床架10和床面20,床架10置于地面起支撐作用,床面20則連接在床架10的兩端。
床面20兩端分別設(shè)有一掛環(huán)21,該掛環(huán)21連接床架10兩端。掛環(huán)21為四邊形結(jié)構(gòu),包括第一側(cè)邊211、第二側(cè)邊212、第三側(cè)邊213和第四側(cè)邊214,第一側(cè)邊211和第三側(cè)邊213平行相對,第二側(cè)邊212和第四側(cè)邊214相對,在第三側(cè)邊213上設(shè)有一凸起圓弧2131。
床架10包括吊桿11、定位桿組12、支撐斜桿13、支撐橫桿14和支撐輔桿15,其中,
床架10包括兩吊桿11,分別為第一吊桿111和第二吊桿112,第一吊桿111和第二吊桿112在床架10的兩端對立設(shè)置。在吊桿111、112的頂端設(shè)有一床面連接塊16,在吊桿111、112底部設(shè)有一底部樞接塊18,在床面連接塊16和底部樞接塊18之間設(shè)有一中部樞接塊17,該中部樞接塊17套設(shè)在吊桿111、112上。
床面連接塊16上設(shè)有一開口向上的的U形凹槽161,該U形凹槽161的內(nèi)側(cè)壁高于外側(cè)壁,床面20兩端的掛環(huán)21的第一側(cè)邊211可固定在該U形凹槽161上,從而實現(xiàn)床面20與床架10的連接;在床面連接塊16的內(nèi)側(cè)設(shè)有一掛鉤162,床面20兩端的掛環(huán)21的第三側(cè)邊213的凸起圓弧2131可配合該掛鉤162使用,從而實現(xiàn)床面20與床架10的連接。底部樞接塊18設(shè)有一連接吊桿11底端的固定孔,底部樞接塊18內(nèi)側(cè)設(shè)有兩連接定位桿組12的第一樞接槽181。中部樞接塊17可沿著吊桿11上下移動,其上設(shè)有兩連接定位桿組12的第二樞接槽171。
床架10包括一定位桿組12,該定位桿組12包括四根定位桿121,分別為第一定位桿1211、第二定位桿1212、第三定位桿1213和第四定位桿1214。第一定位桿1211和第二定位桿1212的一端連接到第一吊桿111的中部樞接塊17的第二樞接槽171上,另一端連接到第二吊桿112的底部樞接塊18的第一樞接槽181上。第三定位桿1213和第四定位桿1214的一端連接到第二吊桿112的中部樞接塊17的第二樞接槽171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一吊桿111的底部樞接塊18的第一樞接槽181上。第一定位桿1211和第三定位桿1213交叉設(shè)置并連接,第二定位桿1212和第四定位桿1214交叉設(shè)置并連接。
床架10包括四支撐橫桿14,包括第一支撐橫桿140、第二支撐橫桿142、第三支撐橫桿143和第四支撐橫桿144。其中,第一支撐橫桿141和第二支撐橫桿142的一端分別連接到第一吊桿111的底部樞接塊18兩側(cè),另一端分別連接一支撐塊19;第三支撐橫桿143和第四支撐橫桿144的一端分別連接到第二吊桿112的底部樞接塊18兩側(cè),另一端分別連接一支撐塊19。該支撐塊19上設(shè)有一連接支撐斜桿13的固定孔和一連接支撐橫桿14的第三樞接槽191。
床架10包括四支撐斜桿13,分別為第一支撐斜桿131、第二支撐斜桿132、第三支撐斜桿133和第四支撐斜桿134。第一支撐斜桿131的一端連接在第一支撐橫桿141一端的支撐塊19的固定孔上,另一端樞接于第一定位桿1211。第二支撐斜桿132的一端連接在第二支撐橫桿142一端的支撐塊19的固定孔上,另一端樞接于第二定位桿1212。第三支撐斜桿133的一端連接在第三支撐橫桿143一端的支撐塊19的固定孔上,另一端樞接于第三定位桿1213。第四支撐斜桿134的一端連接在第四支撐橫桿144一端的支撐塊19的固定孔上,另一端樞接于第四定位桿1214。
床架10包括四支撐輔桿15,分別為第一支撐輔桿151、第二支撐輔桿152、第三支撐輔桿153和第四支撐輔桿154。第一支撐輔桿151一端樞接在第一吊桿111的中部樞接塊17上,另一端連接第一支撐斜桿131,且該端可沿著第一支撐斜桿131作一定范圍的滑動。第二支撐輔桿152一端樞接在第一吊桿111的中部樞接塊17上,另一端連接第二支撐斜桿132,且該端可沿著第二支撐斜桿132作一定范圍的滑動。第三支撐輔桿153一端樞接在第二吊桿112的中部樞接塊17上,另一端連接第三支撐斜桿133,且該端可沿著第三支撐斜桿133作一定范圍的滑動。第四支撐輔桿154一端樞接在第二吊桿112中部樞接塊17上,另一端連接第四支撐斜桿134,且該端可沿著第四支撐斜桿134作一定范圍的滑動。
該床架10在使用狀態(tài)下時,支撐橫桿14一端的支撐塊19以及吊桿11下端的下部樞接塊18支撐于地面,定位桿組12通過中部樞接塊并配合固定按鈕限制吊桿11的傾斜角度。該可折疊吊床的使用不受場地的限制,使用時只需將床架10打開支撐于地面,然后將床面20掛于吊桿11上端的床面連接塊16即可使用,使用方便簡單。
將該吊床收折時,吊桿11上的中部樞接塊17沿著吊桿11上移到床面連接塊16下端,支撐輔桿15、支撐斜桿13和支撐橫桿12在一條直線上收在吊桿11側(cè)邊,定位桿組12亦收折在兩吊桿11之間。該可折疊吊床100收折后體積較小,收納以及攜帶都很方便。
參照圖5所示,該可折疊吊床100的上述結(jié)構(gòu)中可省去下部樞接塊18,也就是說,定位桿組12直接樞接于吊桿11底端,支撐橫桿14樞接于定位桿12上。
實施例二
參照圖6至圖8所示,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床架10采用兩定位桿組12,即第一定位桿組12’和第二定位桿組12’’。第一定位桿組12’一端樞接于第一吊桿111,另一端連接第二定位桿組12’’另一端,而第二定位桿組12’’另一端樞接于第二吊桿112。
該可折疊吊床100的使用不受場地的限制,使用時只需將床架10打開支撐于地面,然后將床面20掛于吊桿11上端的床面連接塊16即可使用,使用方便簡單。該可折疊吊床100收折后體積較小,收納以及攜帶都很方便。
當(dāng)然,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吊床中的定位桿組12可以設(shè)置為三組或三組以上,具體視個人需要及使用情況而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