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類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符合生物力學的防滑鞋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鞋底的防滑性能對于運動鞋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若鞋底的防滑性能不能達到要求,穿著者在運動過程中,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腳步動作,影響運動心情和運動成績,甚至可能摔倒受傷,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損傷。而且根據(jù)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在運動過程中腳部觸地期間的運動軌跡(主要受力中心)一般是如此的:后跟外側—后跟內側—中足—前掌外側—前掌內側——第一二腳趾蹬離地面。但是,現(xiàn)有的防滑鞋底一般都不能根據(jù)該足部生物力學特點進行鞋底底面的防滑紋路針對性設計,在某些區(qū)域的防滑性能很難達到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符合生物力學的防滑鞋底,使得鞋底底面各區(qū)域均具有良好的有針對性的防滑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符合生物力學的防滑鞋底,包括鞋底底面,所述鞋底底面上布設有若干防滑單元,各防滑單元由同心且間隔設置的防滑內體和防滑外體組成,所述防滑內體上設有防滑紋路;
對應位于鞋底底面內外側邊緣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垂直于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設置,對應位于后跟中部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向外傾斜設置,對應位于中足外側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向內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對應位于前掌中部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向外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
優(yōu)選地,所述防滑內體為圓形凸柱,所述防滑外體為內徑大于防滑內體外徑的圓環(huán)凸圈。
優(yōu)選地,對應位于中足內側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垂直于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防滑內體和防滑外體相對鞋底底面凸出的高度相同,為1.5mm~2.5mm。
優(yōu)選地,相鄰防滑單元之間通過凸筋相接,所述凸筋相對鞋底底面凸出高度小于防滑單元相對鞋底底面凸出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根據(jù)足部生物力學特點在鞋底底面的各個區(qū)域針對性設計不同傾斜方向的防滑紋路,從而使得各區(qū)域內的防滑效果顯著,大大提升運動安全系數(shù)。而且,對應位于中足外側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向內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對應位于前掌中部的防滑內體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長度中心線向外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如此一方面使得腳步動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根據(jù)腳步動作進行過程中主要受力點及運動趨勢設置防滑紋路,進一步大大增強相應區(qū)域的防滑作用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鞋底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滑單元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防滑單元;200、鞋底底面;10、防滑內體;20、防滑外體;30、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符合生物力學的防滑鞋底,包括鞋底底面200,所述鞋底底面200上布設有若干防滑單元100,各防滑單元100由同心且間隔設置的防滑內體10和防滑外體20組成,所述防滑內體10上設有防滑紋路:對應位于鞋底底面200內外側邊緣的防滑內體10上的防滑紋路呈垂直于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設置,對應位于后跟中部的防滑內體10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向外傾斜設置,對應位于中足外側的防滑內體10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向內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對應位于前掌中部的防滑內體10上的防滑紋路呈相對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向外傾斜45°~90°且傾斜角度由后向前漸增至9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滑內體10為圓形凸柱,所述防滑外體20為內徑大于防滑內體10外徑的圓環(huán)凸圈。所述防滑內體10和防滑外體20相對鞋底底面200凸出的高度相同,為1.5mm~2.5mm。相鄰防滑單元100之間通過凸筋30相接,所述凸筋30相對鞋底底面200凸出高度小于防滑單元100相對鞋底底面200凸出高度。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位于中足內側的防滑內體10上的防滑紋路呈垂直于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設置。由于中足內側在觸地初期與地面的接觸壓力較小,而其防滑紋路呈垂直于鞋底底面200長度中心線設置,如此可腳部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生拐腳或側滑現(xiàn)象,提升穿著使用的安全性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