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實驗手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抓咬手套。
背景技術:
由于自然界物種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多樣性,許多動物攜帶多種病原體,一些疾病能通過唾液及粘膜直接傳播。臨床醫(yī)學實驗中常用鼠類作為實驗對象,若不慎被鼠類咬傷,會造成病原體的對人的直接接種,導致傷口感染以及病原體額侵入,尤其是醫(yī)學試驗中進行傳染性疾病或腫瘤性疾病造模后的鼠類。
現(xiàn)有防護手套通常在紗線絨面內襯鋼絲來抗抓咬,但該工藝制作的手套不防水且較厚,直接影響操作的靈活性。中國專利CN203072999U提供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在薄的橡膠或紡紗構成的手套本體背面覆蓋一層牛皮,牛皮延伸至食指和拇指的整個側面。該設計只能對手背部分進行防護,而實驗動物的抓咬并無規(guī)律,上述手套防護不夠全面;且牛皮韌性強,手套易失去操作的精確度,可能無法握緊實驗動物,導致其滑脫逃跑。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抓咬手套,解決現(xiàn)有防抓咬手套防護不全面,操作不靈活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防抓咬手套,包括具有手掌和手指結構的手套,所述手套包括PU皮革構成的手套外層,PBO纖維構成的手套內層,手套外層包裹于手套內層外部。
PU皮革是聚氨酯成分制作而成的人造革,人造革是皮質面料的代用品。最早的人造革是用PVC加增塑劑和其他的助劑壓延復合在布上制成,PU合成革是可代替PVC的人造革,它更接近皮質面料,不用增塑劑來達到柔軟的性質,不易變硬、變脆。PU皮革在防水、耐磨、抗老化等性能上優(yōu)于真皮,且價格較真皮便宜。
PBO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具有優(yōu)異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強度、模量為Kevlar纖維的2倍,耐沖擊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優(yōu)異,質輕而柔軟,是較為理想的紡織原料。
鋼絲材料的手套不具有防水性、操作不靈活,橡膠或乳膠手套不具有抗抓咬性能。本發(fā)明的手套外層采用防水、耐磨的PU材質,在保證抗抓咬強度的同時克服牛皮韌性引起的操作不靈活。
手套內層的PBO纖維具有一定的強度,即使頭層PU材質被咬穿,仍然能抵御一定的抓咬;PBO纖維具有較好的尺寸穩(wěn)定性,在手套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手掌的持續(xù)抓握,手套受到牽拉易變形,影響后續(xù)使用,尺寸穩(wěn)定性能較好克服此問題。同時,內層PBO纖維質輕而柔軟,能與PU材質較好的貼合,提高手套的舒適性。
作為本發(fā)明上述一種防抓咬手套的改進,所述手套尾端通過連接件連接有手臂護套。
在抓取移動速度較為緩慢且體型較小的動物體時,手套尾端延伸至手腕處即可;但是在抓取移動速度較快或體型較大的動物實驗體時,手臂和手肘部位也存在被咬傷的風險。手套和手臂護套通過連接件連接,整個裝置的長度可根據(jù)需抓取的具體動物進行合理選擇。
作為本發(fā)明上述一種防抓咬手套的改進,所述連接件為開尾式拉鏈結構,手套和手臂護套的端口各設置拉鏈結構中相互嚙合的牙鏈中的一條。
拉鏈是由兩條能互為嚙合的柔性牙鏈帶及可使其重復進行拉開、拉合的拉頭等組成的連接件,按照品種分類可分為閉尾和開尾兩種,閉尾拉鏈兩邊牙鏈帶不能完全分離;開尾拉鏈在拉開時,兩邊的牙鏈帶能夠完全分離。為了實現(xiàn)手套和手臂護套的組合和分離,需采用開尾型的拉鏈結構。手套和手臂護套通過具有拉鏈結構的連接件連接,拉鏈結構連接較其他方式而言組裝速度快,連接面平整、接縫間隙小,能較好的防止水和其余物質的進入。
作為本發(fā)明上述一種防抓咬手套的改進,所述的掌心一側設置防滑凸點。
動物的毛皮較為光滑,手套外層的PU皮革表面較為光滑,在抓取時可能導致動物滑脫,在掌側設置防滑凸點,改善掌側的表面物理性質,增大接觸面的摩擦,避免實驗動物的掙脫、滑落。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防水、耐磨、抗老化性質的PU材質手套外層,與具有高強度、模量的PBO纖維手套內層疊加,能在增加手套強度和耐磨性質的同時,保證手套的舒適性和操作靈活性,具有使用價值。
2、手套和手臂護套通過閉尾拉鏈結構的連接件連接,能達到快速拆、合的要求;拉鏈結構的連接較其他方式而言連接面平整且接縫間隙小,能較好的防水。
3、手套的手套上下面皆采用兩層式結構,能有效克服實驗動物抓咬并無規(guī)律性的問題,對手部進行全面的防護。
本發(fā)明能較好解決現(xiàn)有防抓咬手套防護不全面,操作不靈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防抓咬手套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號標識:10、手套,11、手套外層,12、手套內層,13、防滑凸點,20、手臂護套,30、連接件,31、牙鏈,32、拉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本實例所述一種防抓咬手套,如附圖1所示,手套10的外形與常用手套相似,前端具有五指及手掌形狀。手套10尾部連接空心圓筒狀的手臂護套20,手套10與手臂護套20通過單頭開尾拉鏈結構的連接件30連接。
如附圖1所示,手套10的形狀與人體手掌部分相似,手臂護套20筒徑大小和長度根據(jù)手套尺碼增大而加大,并與佩戴者手臂及手肘部貼合。本實施例手臂護套20長度延伸至手肘以上,尾口收束,此設計能較好避免手臂護套20在使用過程中下滑。
如附圖2所示,手套10包括PU皮革構成的手套外層11和PBO纖維構成的手套內層12。PU皮革的手套外層11與PBO纖維的手套內層12緊密粘貼,相貼合的兩界面不能相對移動,兩層的相對移動會影響抓握穩(wěn)定,對實驗操作產(chǎn)生嚴重影響。
連接件30采用單頭開尾式拉鏈結構,拉鏈結構的兩條牙鏈31分別置于手套10和手臂護套20的端口,牙鏈31環(huán)繞端口圓周設置,每個鏈接件的拉鏈結構只設置一個拉片32,單頭開尾的拉鏈結構較雙頭結構的開尾部位縫隙小、密封性能好。
手套10如附圖1所示,在掌心一側的指肚、指端、大魚際、小魚際幾個主要施力位置設置有防滑凸點13,防滑凸點13有規(guī)律的間隙排列,可起到增強摩擦作用力,防止動物滑脫的目的。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