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屬于綠茶加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徽茶,屬于綠茶。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所創(chuàng)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傳統(tǒng)的黃山毛峰加工存在以下問題整個加工工藝過于簡單,工序之間過度較大,使得葉片在遞進工序時葉片受損較大,以至于茶葉碎葉較多,同時香氣得不到充分的提升,口感細膩度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包括鮮葉分級工序、殺青工序、一次攤涼工序、一次揉捻工序、二次攤涼工序、二次揉捻工序、三次攤涼工序、烘干工序、提香工序、四次攤涼工序、揀剔工序;上述鮮葉分級工序為將采集的黃山毛峰鮮葉送入茶葉分級機內(nèi),篩選出一芽一葉、一芽一葉粗張、一芽二葉、一芽二葉粗張的分級葉;上述殺青工序為將分級葉送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溫度控制在18(Γ220° C,時間控制在4 5min ;上述一次攤涼工序為將殺青葉降溫至25 30° C;上述一次揉捻工序為將一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閉合葉分張開;上述二次攤涼工序為將一次揉捻葉降溫至2(T25° C;上述二次揉捻工序為將二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葉型恢復至殺青前;上述三次攤涼工序為將二次揉捻葉降溫至15 20° C;上述烘干工序為將三次攤涼葉送入烘干機,在100 120° C下烘干15 20min ;上述提香工序為將烘干葉送入提香機,提香3(T50min ;上述四次攤涼工序為將提香葉降溫至15 20° C;上述揀剔工序為將四次攤涼葉揀出亂質(zhì)、老葉及焦片茶葉。進一步地,上述殺青工序溫度控制在20(Γ220° C。進一步地,上述提香工序溫度控制在5(Γ7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傳統(tǒng)的揉捻工序進行改良,分為兩個階段的分級揉捻操作,一次揉捻的操作促進茶葉原料細胞壁破損,提升茶氨酸等酶性活力,加強茶多酚等有機物合成,然后二次揉捻的完成葉型還原則將揉捻的作用發(fā)揮完整,能夠增進茶葉鮮爽度和醇厚度,提高口感的細膩度以及提升獨特的香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案例I :
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鮮葉分級工序為將采集的黃山毛峰鮮葉送入茶葉分級機內(nèi),篩選出一芽一葉、一芽一葉粗張、一芽二葉、一芽二葉粗張的分級葉;
殺青工序為將分級葉送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溫度控制在200° C,時間控制在 5min ;
上述一次攤涼工序為將殺青葉降溫至30° C;
上述一次揉捻工序為將一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閉合葉分張開;
上述二次攤涼工序為將一次揉捻葉降溫至25° C ;
上述二次揉捻工序為將二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葉型恢復至殺青前;
上述三次攤涼工序為將二次揉捻葉降溫至15° C;
上述烘干工序為將三次攤涼葉送入烘干機,在120° C下烘干20min ;
上述提香工序為將烘干葉送入提香機,提香50min ;
上述四次攤涼工序為將提香葉降溫至20° C ;
上述揀剔工序為將四次攤涼葉揀出亂質(zhì)、老葉及焦片茶葉。
實施案例2
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鮮葉分級工序為將采集的黃山毛峰鮮葉送入茶葉分級機內(nèi),篩選出一芽一葉、一芽一葉粗張、一芽二葉、一芽二葉粗張的分級葉;
殺青工序為將分級葉送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溫度控制在180° C,時間控制在 5min ;
上述一次攤涼工序為將殺青葉降溫至28° C;
上述一次揉捻工序為將一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閉合葉分張開;
上述二次攤涼工序為將一次揉捻葉降溫至22° C ;
上述二次揉捻工序為將二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葉型恢復至殺青前;
上述三次攤涼工序為將二次揉捻葉降溫至17° C;
上述烘干工序為將三次攤涼葉送入烘干機,在110° C下烘干20min ;
上述提香工序為將烘干葉送入提香機,提香45min ;
上述四次攤涼工序為將提香葉降溫至18° C;
上述揀剔工序為將四次攤涼葉揀出亂質(zhì)、老葉及焦片茶葉。
實施案例3
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鮮葉分級工序為將采集的黃山毛峰鮮葉送入茶葉分級機內(nèi),篩選出一芽一葉、一芽一葉粗張、一芽二葉、一芽二葉粗張的分級葉;
殺青工序為將分級葉送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溫度控制在190° C,時間控制在 5min ;上述一次攤涼工序為將殺青葉降溫至28° C;上述一次揉捻工序為將一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閉合葉分張開;上述二次攤涼工序為將一次揉捻葉降溫至23° C ;上述二次揉捻工序為將二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葉型恢復至殺青前;上述三次攤涼工序為將二次揉捻葉降溫至17° C;上述烘干工序為將三次攤涼葉送入烘干機,在115° C下烘干20min ;上述提香工序為將烘干葉送入提香機,提香40min ;上述四次攤涼工序為將提香葉降溫至17° C;上述揀剔工序為將四次攤涼葉揀出亂質(zhì)、老葉及焦片茶葉。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內(nèi)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鮮葉分級工序、殺青工序、一次攤涼工序、一次揉捻工序、二次攤涼工序、二次揉捻工序、三次攤涼工序、烘干工序、提香工序、四次攤涼工序、棟副工序; 所述鮮葉分級工序為將采集的黃山毛峰鮮葉送入茶葉分級機內(nèi),篩選出一芽一葉、一芽一葉粗張、一芽二葉、一芽二葉粗張的分級葉; 所述殺青工序為將分級葉送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溫度控制在18(Γ220° C,時間控制在4 5min ; 所述一次攤涼工序為將殺青葉降溫至25 30° C ; 所述一次揉捻工序為將一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閉合葉分張開; 所述二次攤涼工序為將一次揉捻葉降溫至2(T25° C ; 所述二次揉捻工序為將二次攤涼葉進行揉捻,將葉型恢復至殺青前; 所述三次攤涼工序為將二次揉捻葉降溫至15 20° C ; 所述烘干工序為將三次攤涼葉送入烘干機,在10(T120° C下烘干15 20min ; 所述提香工序為將烘干葉送入提香機,提香3(T50min ; 所述四次攤涼工序為將提香葉降溫至15 20° C ; 所述揀剔工序為將四次攤涼葉揀出亂質(zhì)、老葉及焦片茶葉。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殺青工序溫度控制在200 220° C。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工序溫度控制在50 7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品黃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包括鮮葉分級工序、殺青工序、一次攤涼工序、一次揉捻工序、二次攤涼工序、二次揉捻工序、三次攤涼工序、烘干工序、提香工序、四次攤涼工序、揀剔工序。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將傳統(tǒng)的揉捻工序進行改良,分為兩個階段的分級揉捻操作,一次揉捻的操作促進茶葉原料細胞壁破損,提升茶氨酸等酶性活力,加強茶多酚等有機物合成,然后二次揉捻的完成葉型還原則將揉捻的作用發(fā)揮完整,能夠增進茶葉鮮爽度和醇厚度,提高口感的細膩度以及提升獨特的香味。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919401SQ2012104585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謝伶剛 申請人:黃山紫霞茶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