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醚(乳化劑)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潤濕劑) 1%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乳化剝)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乳化劑) 2% 環(huán)己爾(助溶剝) 10% 乙酸伴丁酯(溶劑) 20% 丙三醇(防凍劑) :3%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53] 實施例3:15%殺螺胺?噻蟲啉水乳劑
[0054] 殺螺胺(有效成分) 3.0% 噻蟲啉(有效成分) 12% 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乳化劑)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潤濕劑) 1%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分散劑) 1% 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劑) 2% 環(huán)己酮(助溶劑) 5% 乙酸仲丁酯(溶劑) 20% 丙三醇(防凍劑) 3.0%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55] 上述實施例1-3中所述水乳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效成分殺螺胺和螺螨酯用溶 劑、助溶劑充分溶解后,投入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充分?jǐn)嚢韬笮纬捎拖啵粚⒎纼鰟┘尤胨?中溶解,形成水相;將水相緩慢加入油相中,使用高速剪切機剪切,即可得水乳劑。
[0056] 實施例4:5 %殺螺胺?噻蟲啉微乳劑
[0057] 殺螺膽(有效成分) .1 % 噻蟲啉(有效成分) 4% 三乘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乳犯劑) 7% 苯乙烯基苯塞聚氧乙烯聚苯E烯鍵(乳化劑): 8%: f·二烷基苯磺酸鈣(乳化射) 5% 二甲基亞砜(助溶劑5%: 乙酸仲丁酯(溶劑) 5% N-敗咯烷酮(:助溶劑) 10 乙二醇(:防凍劑) 3% 水C溶劑) 補足至100%:
[0058] 實施例5:8%殺螺胺?噻蟲啉微乳劑
[0059] 殺螺胺(有效成分) 0·8% 噻蟲啉(有效成分) 7.2% 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苯乙烯醚 5% 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6%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 環(huán)己酮(助溶劑) 10% 正丁醇(助溶劑) 5% 乙酸仲丁酯(溶劑) 4%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60] 實施例6:15%殺螺胺?噻蟲啉微乳劑
[0061] 殺螺胺(有效成分) 1% 噻蟲啉(有效成分) 14%
[0062] 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乳化劑) 7%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劑)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乳化劑) 7% 乙酸乙酯(溶劑) 10% 正丁醇(助溶劑) 5% 乙酸仲丁酯(溶劑) 3%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63] 上述實施例4-6中所述微乳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活性成分殺螺胺和螺螨酯用溶 劑、助溶劑充分溶解后,投入乳化劑,充分?jǐn)嚢韬笮纬捎拖?;將防凍劑加入水中得到水相?將水相緩慢加入油相中,使用高速剪切機進行剪切,即可得透明的微乳劑。
[0064] 實施例7:20%殺螺胺?噻蟲啉懸浮劑
[0065] 殺螺胺(有效成分) 15% 噻蟲啉(有效成分) 5.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銨鹽(分散劑) 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潤濕劑) IV0 硅酸鎂鋁(增稠劑) 1% 黃原膠(增稠劑) 0.3% 乙二醇(防凍劑) 3%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66] 實施例8:30%殺螺胺?噻蟲啉懸浮劑
[0067] 殺螺胺(有效成分) 10% 噻蟲啉(有效成分) 20%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分散劑)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潤濕劑) 1%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分散劑) 3% 聚乙烯醇(增稠劑) 2% 阿拉伯肢(增稠劑) 0.3%
[0068] 乙二醇(防凍劑) 3%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69] 實施例9:50%殺螺胺?噻蟲啉懸浮劑
[0070] 殺螺胺(有效成分) 5.0% 噻蟲(有效成分) 45%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分散劑)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潤灄劑) 1% 硅酸鎂鋁(增稠劑) 2% 乙二醇(勝凍劑) 3% 水(溶劑) 補足至100%
[0071] 上述實施例7-9中所述懸浮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活性成分殺螺胺和螺螨酯使用氣 流粉碎機粉碎后,投入攪拌釜中,同時投入分散劑、潤濕劑、防凍劑和水,充分?jǐn)嚢韬?,將?料抽入砂磨機中進行充分研磨,研磨完成后,抽入高速剪切機中,加入增稠劑后,進行高速 剪切,剪切完成后即制得懸浮劑。
[0072] 實施例10:50%殺螺胺?噻蟲啉可濕性粉劑
[0073] 殺螺胺(有效成分) 25% 噻蟲啉(有效成分) 25% 木質(zhì)素磺酸納(分散刺) 8%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劑) 3% 白炭黑(載體) 10% 高嶺土(載體) 補足至100%
[0074] 實施例11:60%殺螺胺?噻蟲啉可濕性粉劑
[0075] 殺螺胺(有效成分) 10% 噻蟲啉(有效成分) 50% 木質(zhì)素橫酸納(分散劑) 9%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劑) 4% 白炭黑(載體) 5%
[0076] 硅藻土(載體) 補足至100%
[0077] 實施例12:80%殺螺胺?噻蟲啉可濕性粉劑
[0078] 殺螺胺(有效成分) 2:0% 噻蟲啉(有效成分) ,60% 木質(zhì)素磺酸鈉(分散劑) 12%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劑) 7% 白炭黑(載體) 補足至100%
[0079] 上述實施例10-12中所述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為:按配方比例,將有效成分和 制劑輔助成分混合均勻,經(jīng)氣流粉碎機粉碎,再混合均勻,即制得可濕性粉劑。
[0080] 實施例13:25%殺螺胺?噻蟲啉水分散粒劑
[0081] 殺螺胺(有效成分) 5% 噻蟲啉(有效成分) 20% 木質(zhì)素磺酸鈉(分散劑) 3.5%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劑) 6.3% 硫酸銨(崩解劑) 15% 高嶺土(載體) 補足至100%
[0082] 實施例14:50%殺螺胺?噻蟲啉水分散粒劑
[0083] 殺螺胺(有效成分) 10% 噻蟲啉(有效成分) 40% 木質(zhì)素磺酸鈉(分散劑) 3.5%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劑) 6.3% 硫酸銨(崩解劑) 15% 高嶺土(載體) 補足至100%
[0084] 實施例15:70%殺螺胺?噻蟲啉水分散粒劑
[0085] 殺螺胺(有效成分) 10°/。 噻蟲啉(有效成分) 60% 木質(zhì)素磺酸鈉(分散劑) 6%
[0086] 十二烷基硫酸鈉(潤濕_ ) 4% 氯化鈉(崩解劑) 15% 娃藻土(載體) 補足:裏100%
[0087] 上述實施例13-15中所述水分散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按配方比例,將有效成分和 制劑輔助成分混合均勻后,經(jīng)氣流粉碎機粉碎,再次混合均勻,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將此 混合物捏合,擠壓造粒,經(jīng)干燥篩分,即得到水分散粒劑。
[0088]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技術(shù)內(nèi)容的 范圍,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技術(shù)內(nèi)容是廣義地定義于申請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 術(shù)或者方法,若與本申請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所定義的完全相同,或者只是一種等效的替換,均 被視為涵蓋于該權(quán)利要求范圍之中。
【主權(quán)項】
1. 一種含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農(nóng)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組合物是以殺螺胺和 噻蟲啉為有效成分進行的兩元復(fù)配,所述有效成分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質(zhì)量比為1:50-50:1。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農(nóng)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 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質(zhì)量比為1:30-30:1。3. -種包含權(quán)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含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農(nóng)藥組合物的農(nóng)藥制劑,其 特征在于:所述農(nóng)藥制劑中有效成分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質(zhì)量占農(nóng)藥制劑總質(zhì)量的1-80 %, 其余為農(nóng)藥中允許使用的輔助成分。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農(nóng)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農(nóng)藥中允許使用的輔助成分由 溶劑、助溶劑、乳化劑、潤濕劑、分散劑、增稠劑、防凍劑、載體和崩解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組 成;所述溶劑為酯類或砜類,所述助溶劑為酮類或高級醇,所述乳化劑、潤濕劑、分散劑為非 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所述增稠劑為黃原膠、阿拉伯膠、硅酸鋁鎂和聚乙烯 醇,所述防凍劑為多元醇,所述載體為白炭黑、高嶺土或娃藻土,所述崩解劑為硫酸銨、氯化 鈉或硫酸銨。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農(nóng)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酯類為乙酸仲丁酯和乙酸乙酯; 砜類為二甲基亞砜;所述酮類為環(huán)己酮和N-吡咯烷酮;高級醇為正丁醇;所述非離子表面 活性劑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 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鈣蓖麻油 聚氧乙烯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鈣、木質(zhì)素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壬基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銨鹽;所述多元醇為乙二醇、丙三醇和丙 二醇。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農(nóng)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農(nóng)藥制劑的劑型為水乳劑、微乳 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農(nóng)藥應(yīng)用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含殺螺胺和噻蟲啉的殺蟲組合物。該殺蟲組合物是以殺螺胺和噻蟲啉為有效成分進行的兩元復(fù)配,所述有效成分殺螺胺和噻蟲啉的質(zhì)量比為1:50-50:1。本發(fā)明殺蟲組合物對水稻福壽螺、飛虱有顯著的防治效果。本發(fā)明農(nóng)藥組合物具有明顯增效、減少農(nóng)藥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延緩抗性發(fā)生和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的優(yōu)點。
【IPC分類】A01N47/40, A01N37/40, A01P9/00
【公開號】CN10499645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385581
【發(fā)明人】張宗斌
【申請人】天峨縣科學(xué)技術(shù)情報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