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的殺蟲農(nóng)藥組合物及其制備,該組合物含有作為活性成分的有效成分混合物,它可以用于防治害蟲。害蟲的防治越來越難,這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即害蟲對所用農(nóng)藥的抗性以及為了實現(xiàn)有效防治而提高有效成分濃度和重復多次用藥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為了避免給生態(tài)造成不利的后果,所以正在努力試圖減少化學物質(zhì)使用量。但是,使用低濃度的有效成分和減少用藥次數(shù)往往不能完全殺滅處于各個發(fā)育階段的害蟲,并會導致害蟲抗性的發(fā)生。為了避免這些不利因素,需要制備這樣的組合物來防治害蟲,即在用藥量小,使用次數(shù)盡可能少的情況下可保證對害蟲有足夠高的致死率,且不會導致抗性發(fā)展,也不會對環(huán)境構(gòu)成威協(xié)。為滿足上述要求曾試驗將不同的物質(zhì)結(jié)合使用,利用結(jié)合后產(chǎn)生的增效效應。不同類型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和磷酸酯類的混用在農(nóng)藥領(lǐng)域已被描述為增效的活性制劑(見歐洲專利申請309893和日本專利公開J60036.403)。本發(fā)明的主要問題是在使用盡可能少量的有效成分情況下要保證達到一個最大的和藥效持久的殺蟲效果,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能完全殺滅要防治的害蟲保護農(nóng)作物,且對環(huán)境危害最小并能對有益生物提供最佳保護。本發(fā)明推薦一種具有增效活性,適于防治害蟲的組合物,它除了含有載體和/或其它助劑或稀釋劑及一個式Ⅰ所示的作為組分A的具殺蟲活性的化合物外,還含有組分B式Ⅰ中R1是C1-C3烷基,R2是鹵素,R3是氫或鹵素,B是由選自式Ⅱ至ⅩⅤ所示化合物的一個或多個殺蟲化合物組成的式中R1是氫,甲基或乙基和R2是氫或甲基;式Ⅷ至Ⅹ,ⅩⅢ和ⅩⅤ的化合物是順式和反式異構(gòu)體的混合物,順式與反式化合物的比例可能很高或低,或者是純的順式異構(gòu)體或純的反式異構(gòu)體。式Ⅺ至ⅩⅤ的化合物可理解為也包括它們的互變異構(gòu)體形式。按照本發(fā)明,增效組合物優(yōu)選含有作為組分A的式Ⅰ所示的殺蟲化合物,式Ⅰ中R1是C1-C3烷基,R2是氟或氯,R3是氫或氟或式Ⅰ中R1是C1-C3烷基,R2是4-氟,R3是氫,或式Ⅰ中R2是3-氟,R3是5-氟或R2是3-氯,R3是氫??紤]到藥劑的生物活性,本發(fā)明的增效組合物優(yōu)選含有作為組分A的式Ⅰa,Ⅰb或Ⅰc所示的化合物還要特別指出的是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的上面式Ⅱ至ⅩⅢ所示的化合物,優(yōu)選式Ⅱ,Ⅳ,Ⅴ,ⅩⅡ或ⅩⅢ??紤]到生物活性特別優(yōu)選,式Ⅰa所示的組分A化合物與式Ⅱ所示的組分B化合物的混配。作為組分B的有些化合物符合通式ⅩⅢ,就生物活性而言通式ⅩⅢa所示的化合物特別重要。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組分A)基本上是已知的,可由已知的制備方法獲得(例如見歐洲專利申請4,334和404,720及DE-OSNo.3,832,056)。下面的符合式Ⅰ的化合物對于本發(fā)明特別重要可以形成組分B的化合物,式Ⅱ至Ⅵ和式Ⅶ至ⅩⅡ所示的化合物按下面的通用名稱在“農(nóng)藥手冊”(第9版,1990,11)的給定的頁數(shù)中有詳細記述?;衔铫蚨鄟韺?P.355)化合物ⅢCycloprothrin(P.196)化合物ⅣFenobucarb(P.371)化合物Ⅴ異丙威(P.504)化合物ⅥMetolcarb(P.586)化合物Ⅷ久效磷(P.597)化合物Ⅸ氯氰菊酯(P.208-209)化合物Ⅹ功夫(P.201)化合物Ⅺ優(yōu)樂得(P.105)化合物ⅩⅡImidacloprid(P.491)式Ⅶ所示的化合物在“第一屆亞太昆蟲大會論文集”P.42和55ff(1989)中有記載。式ⅩⅢ和ⅩⅢa所示的化合物在已公布的歐洲專利申請302,389中有記述。式ⅩⅣ所示的化合物在PCT專利申請WO91/04965中有記述。本發(fā)明的增效組合物適合于防治的害蟲科類有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異翅亞目,雙翅目,纓翅目,直翅目,虱目,蚤目,食毛目,纓尾目,等翅目,嚙蟲目和膜翅目,和蜱螨目的一些代表性害蟲。對于上述害蟲,使用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其良好的藥效相當于致死率至少為50-60%。本發(fā)明的增效組合物特別適用于防治刺吸式會給植物造成毀滅性的害蟲,應特別指出的是組合物防治蟬類害蟲的活性,尤其是危害水稻的蟬類害蟲如稻蠟蟬科(包括黑尾葉蟬屬)如稻褐飛虱,灰稻虱,黑尾葉蟬和二點黑尾葉蟬。本組合物也適合于殺滅難以防治的所謂的白飛蠅(粉虱科、包括粉虱屬和一些重要的害蟲如甘薯粉虱及溫室粉虱)。本發(fā)明的組合物也可用于防治那些在觀賞植物,有用的作物,特別是棉花上的毀滅性食植物的害蟲(如粘蟲和煙芽夜蛾)以及在谷類、水果和蔬菜作物上的毀滅性食植物害蟲(如小卷葉蛾,Lobesiabotrana,棉褐帶卷蛾和網(wǎng)狀卷蛾和墨西哥豆)。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對于殺滅幼蟲,蛹以及卵,特別是食植物的有害昆蟲的幼蟲,蛹和卵具有優(yōu)良的生物活性。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可用于防治上面所列舉的害蟲,其使用方法是將本發(fā)明組合物中的組分A和B混在一起同時使用,或者A和B兩者分先后緊接著使用。A和B的同時使用可借助所謂罐裝混合物得以實施,其方法是將預先制成了制劑的組分A和B混合制備成普通的,稀釋噴灑液。但是考慮到使用的安全性和藥效的可靠性,使用兩個組分的普通制劑更便利,使用者只需用水將其稀釋到使用濃度即可。按照本發(fā)明,組分A和B是合在一起使用,或者按照本發(fā)明的組合物中兩個組分,其結(jié)合比例能起到提高生物活性的作用。通常,A和B的重量比從1∶1000至2∶1。優(yōu)選1∶20至1∶1,特別優(yōu)選1∶3至1∶5。在A和B結(jié)合使用的情況下(A+B的總和)懸浮液的使用濃度通常為每100升懸浮液中含有效成分10-60g。在每100升的懸浮液或粉劑中有效成分混合物的含量優(yōu)選20-40g。在有用作物上使用時,每公頃土地有效成分混合物用量為10-1000g,優(yōu)選100-450g/ha。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制備成劑型時,通常是將組分A和B與劑型加工技術(shù)中常用的載體和/或助劑一起用已知的方法加工成乳油,可直接噴灑或稀釋的溶液,稀釋乳化液,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粉劑,顆粒劑以及在聚合物中的微膠囊劑。對于組合物其使用方法可以是噴灑,霧化、噴粉、撒施或潑澆,選用何種方法應視對象和具體環(huán)境而定。制劑,即含有A和B,必要時還含有固體或液體助劑的組合物,制備物或混合物可以通過將有效成分與補充劑,例如溶劑,固體載體,必要時還有表面活性劑一起經(jīng)勻漿混合和/或研磨而制得。適用的溶劑是芳香烴類,優(yōu)選含有C8-C12的烷基苯,如二甲苯的混合物或烷基化萘,脂肪族或環(huán)脂肪族烴類如環(huán)己烷,石蠟或四氫化萘,醇如乙醇,丙醇或丁醇,和乙二醇類或它們的醚和酯,如丙二醇,雙丙二醇醚,乙二醇,乙二醇單甲基或單乙基醚,酮例如環(huán)己酮,異佛爾酮或雙丙酮醇,強極性溶劑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砜或二甲基甲酰胺,或水,植物油如油菜籽油,蓖麻油,椰子油或豆油;需要時也可用硅油。粉劑和可分散的粉劑所用的固體載體通常是天然礦物性填料如方解石,滑石,高嶺土,蒙脫土或活性白土。為了改進制劑的物理性能,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硅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合適的顆粒狀吸附性載體是多孔性物質(zhì)如浮石,碎磚,海泡石或膨潤土;合適的非吸附性載體是方解石或砂子。此外,許多顆粒狀的無機或有機天然物,特別是白云石或粉狀植物殘渣也可作為載體使用。合適的表面活性化合物是具有良好乳化性,分散性和潤濕性的非離子型,陽離子型和/或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氨砻婊钚詣蓖ǔ?衫斫鉃槭菙?shù)種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所謂的水溶性肥皂和水溶性合成表面活性化合物皆是合適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合適的肥皂指的是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或是未取代的高級脂肪酸(C10-C22)的銨鹽如油酸或硬脂酸的鈉或鉀鹽或能從椰子油或妥爾油中獲得的天然脂肪酸混合物的鈉鹽或鉀鹽。也可以是脂肪酸甲基?;撬猁}。但是,使用的更多的是所謂的合成表面活性劑,特別是脂肪族磺酸鹽,脂肪族硫酸鹽,磺化苯并咪唑衍生物或烷基芳基磺酸鹽。脂肪族磺酸鹽或硫酸鹽通常是以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或未取代或取代的銨鹽形式存在,通常含有一個C8-C22-烷基,也包括芳基的烷基如木質(zhì)素磺酸,十二烷基磺酸或從天然脂肪酸中得到的脂肪醇硫酸鹽混合物的鈉鹽或鈣鹽。這些化合物也包含有硫酸化和磺化的脂肪醇鹽環(huán)氧乙烷加成物。磺化苯并咪唑衍生物優(yōu)選含有兩個磺酸基團和一個含有大約8-22個碳原子的脂肪酸基團。烷基芳基磺酸鹽的例子有十二烷基磺酸,二丁基萘磺酸或一個萘磺酸與甲醛縮合物的鈉鹽,鈣鹽或三乙基胺鹽。相應的磷酸鹽如對-壬基酚同4-14摩爾環(huán)氧乙烷的一個加成物的磷酸酯的鹽也是合適的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優(yōu)選脂肪族醇或環(huán)脂肪族醇或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和烷基酚的聚乙二醇醚衍生物,所說的衍生物含有3-30個聚乙二醇醚基團和含8-20個碳原子的(脂肪族)烴基及在烷基中含6-18個碳原子的烷基酚基團。其它合適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是水溶性的聚環(huán)氧乙烷同聚丙烯醇,乙基二氨基聚丙二醇及在烷基鏈中含有1-10個碳原子的烷基聚丙基乙二醇的加成物,此加成物含有20-250個聚乙二醇醚基團和10-100個聚丙二醇醚基團。這些化合物中每個丙二醇單位中通常含有1至5個乙二醇單位。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代表性例子是壬基酚聚乙氧基乙醇,蓖麻油聚乙二醇醚,聚環(huán)氧丙烷/聚環(huán)氧乙烷加成物,三丁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聚乙二醇和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聚氧基乙烯基山梨糖醇酐的脂肪酸酯,如聚氧基乙烯基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也是合適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優(yōu)選在N-取代基中含有至少一個C8-C22烷基,別的取代基是未被取代或鹵代的低級烷基,芐基或羥基-低級烷基的季銨鹽。鹽優(yōu)選以鹵化物,甲基硫酸鹽或乙基硫酸鹽形式存在的鹽。例如硬脂酰三甲基氯化銨或芐基二(2-氯代乙基)乙基溴化銨。在劑型加工技術(sh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劑在下列出版物中有記述“McCutcheon′SDetergentsandEmulsifiersAnnual”,MCpublishingCorp.,GlenRock,NJ,USA,1988,H.Stache,“Tensid-Taschenbuch”;2ndedition,C.HanserVerlag,Munich,Vienna1981,M.andJ.Ash,“EncyclopediaofSurfactants”,Vol.Ⅰ-Ⅲ,ChemicalPublishingCo.,NewYork,1980-1981。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通常含有0.1-99%,優(yōu)選0.1-95%的增效有效成分混合物,1-99.9%的一個固體或液體助劑,和0-25%,優(yōu)選0.1-25%的一個表面活性劑。商品通常制備成濃縮物,最終使用者通常使用有效成分濃度(使用濃度)相當?shù)偷南♂屢?。一些?yōu)選的劑型組成如下(全部以重量百分比計;有效成分混合物=組分A+B)乳油有效成分混合物1-90%,優(yōu)選5-20%表面活性劑1-30%,優(yōu)選10-20%液體載體5-94%,優(yōu)選70-85%粉劑有效成分混合物0.1-10%,優(yōu)選0.1%固體載體99.9-90%,優(yōu)選99.9-99%懸浮濃縮物有效成分混合物5-75%,優(yōu)選10-50%水94-24%,優(yōu)選88-30%表面活性劑1-40%,優(yōu)選2-30%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混合物0.5-90%,優(yōu)選1-80%表面活性劑0.5-20%,優(yōu)選1-15%固體載體5-95%,優(yōu)選15-90%顆粒劑有效成分混合物0.5-30%,優(yōu)選3-15%固體載體99.5-70%,優(yōu)選97-85%組合物也可以含有其它輔助劑,它們是穩(wěn)定劑,如植物油或環(huán)氧化植物油(環(huán)氧化椰子油,油菜籽油或豆油),消泡劑如硅油,防腐劑,粘度調(diào)節(jié)劑,粘合劑,膠粘劑,也可加入肥料或為了某些特殊效應而加入的其它有效成分。下列實施例用于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但不限制本發(fā)明。實施例1可濕性粉劑a)b)c)組分A和B(1∶5)的有25%50%75%效成分混合物木質(zhì)素磺酸鈉5%5%-月桂基硫酸鈉3%-5%二異丁基萘磺酸鈉-6%10%辛基酚聚乙二醇醚-2%-(7-8摩爾的環(huán)氧乙烷)高分散性硅油5%10%10%高嶺土62%27%-將有效成分與助劑混合,混合物在一個合適的磨中徹底研磨,得到的可濕性粉劑可用水稀釋成所需濃度的懸浮液。乳油有效成分混合物A和B(1∶4)10%辛基酚聚乙二醇醚(4-5摩爾環(huán)氧乙烷)3%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蓖麻油聚乙二醇醚(36摩爾的環(huán)氧乙烷)4%環(huán)己酮30%二甲苯混合物50%用水稀釋這個濃乳油可得到任何需要濃度的乳化液。粉劑a)b)c)d)有效成分混合物5%8%0.1%0.3%A和B(1∶5)滑石95%-99.9%-高嶺土-92%-99.7%將有效成分混合物與載體混合在一個合適的磨中研磨即可得到成品粉劑。擠壓顆粒劑有效成分混合物A和B(1∶5)10%木質(zhì)素磺酸鈉2%羧甲基纖維素1%高嶺土87%將有效成分混合物與助劑物質(zhì)混合研磨,用水潤濕后擠壓造粒,然后在空氣中干燥。包衣顆粒劑有效成分混合物A和B(1∶3)3%聚乙二醇(分子量200)3%高嶺土94%在混合器中,磨細的有效成分混合物均勻地加到用聚乙二醇潤濕的高嶺土上,用此方法可得到無粉塵的包衣顆粒劑。懸浮濃縮物a)b)c)有效成分混合物A和B40%50%60%(1∶5)乙二醇10%10%8%壬基酚聚乙二醇醚6%6%5%(15摩爾環(huán)氧乙烷)木質(zhì)素磺酸鈉10%10%5%羧甲基纖維素1%1%1%75%的硅油水乳化液1%1%1%水32%22%20%將磨細的有效成分混合物同助劑緊密混合得到一個可用水稀釋成任何需要濃度懸浮液的濃縮懸浮物。實施例2防治稻蟬-田間試驗將生長在36cm2試驗小區(qū)中生產(chǎn)期約為三個月的水稻植株用人工方法引接稻灰飛虱和黑尾葉蟬。這兩種水稻蟲害引接完畢,部分被侵染的植株供用藥處理。當全部供試植株被蟲害侵染時,用制成粉劑的殺蟲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混合物處理小區(qū)。藥效評價在用藥處理后2天和39天(稻灰飛虱)或7天(黑尾葉蟬)進行,用計數(shù)裝置測定仍然活動的害蟲群體的蛹,幼蟲和成蟲的數(shù)量并與未用藥處理組相比較(%活性)。這些田間試驗按每種試蟲,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混合物設三個平行試驗。試驗結(jié)果見表Ⅱ試驗結(jié)果表明,通過使用化合物Ⅰa和化合物Ⅱ的混合物直至水稻收獲,可將蟲害的發(fā)生控制在很低的程度,產(chǎn)量沒有損失,同時也防止了由害蟲作為傳播病毒而導致的水稻病害(“hopperburn”)的發(fā)生。單獨使用化合物Ⅰa或Ⅱ,它不可能取得完全保護水稻收成的效果。實施例3防治稻灰飛虱-田間試驗本試驗條件同實施例2,用化合物Ⅰa分別與化合物Ⅱ和Ⅳ混合進行試驗,將增效混合物加工成乳油(而不是粉劑)供試(參見13頁),制劑的水溶液用常規(guī)噴霧裝置噴灑。結(jié)果見下面的表Ⅲ表Ⅲ</tables>實施例4防治煙芽夜蛾的殺卵作用將含有50個煙芽夜蛾卵(排卵不超過24小時)的濾紙片放置在直徑約5cm的培養(yǎng)皿內(nèi),皿底有一層供幼蟲取食的瓊脂培養(yǎng)基。用移液管吸取含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混合物的水溶液0.8毫升(此水溶液由相應的乳油制備得到)均勻地分布在培養(yǎng)皿內(nèi)飼料的表面。當水溶液蒸發(fā)后,將一個帶有三個小孔洞的塑料燒杯放在培養(yǎng)皿上。用藥劑處理的卵在溫度為28℃±2,并帶暗淡燈光的生長箱中孵化。4天后評價殺卵活性,7天后評價殺幼蟲活性以及幼蟲發(fā)育受到抑制的程度。與未用藥處理的對照組相比較的試驗結(jié)果給在下面表Ⅳ中從上面的試驗結(jié)果中可看出,有效成分混用有著十分顯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混合物其有效成分在十分低的濃度下對幼蟲發(fā)育的抑制程度達100%,這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實施例5增效作用的定量測定-對煙芽夜蛾的殺卵活性將實施例4的實驗方法作為增效作用定量測定的基礎,測定作為組分A的化合物Ⅰa與作為組分B的化合物Ⅱ,Ⅳ,ⅩⅡ,和ⅩⅢa混合后的增效活性。首先,同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測定出每一個單個有效成分其有效成分濃度的百分比活性,把它作為一函數(shù)。按D.J.Finney的概率分析方法(概率分析,第二版,劍橋大學出版社,1952)用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相應的濃度一致死率曲線。從這些曲線中可找出每個物質(zhì)的LC50值(導致試驗群體50%致死率的濃度)如下然后,各個單個的物質(zhì)按它們各自的LC50值成比例地混合。也象上面一樣測出這些混合物的LC50值。評價借助于這些LC50值,按照L.Banki的Cotox公式計算增效比(PR),把PR作為恒量增效效果的尺度(BioassayofpesticidesintheLaboratoryResearchandQualityControl,P.313,AkademiaKiado,Budapest,1978)。用下式計算增效比(PR)上式中的分母LC50(A+B)代表通過農(nóng)藥的試驗得到的組分A和B有效成分混合物的致死中濃度值,而表示混合物的預計致死中濃度值,它由下式求出式中μA和μB值代表混合物中有關(guān)組分在總的混合物中相對比例(混合比與各自的LC50值呈正相關(guān))。μA和μB值之和是1。PR值大于1表示混合物各組分之間有增效作用化合物ⅩⅢa,從表Ⅴ和表Ⅵ中可以看到,比如化合物ⅩⅢa與化合物Ⅰa混合的濃度比是1∶0.0015時,則混合物的LC50值是4.13ppm,這個值約相當于純化合物ⅩⅢaLC50值的三分之一(13.14ppm)。實施例6防治甘薯粉虱的觸殺作用向未用藥處理的盆栽矮豆植株引接甘薯粉虱(白蠅)(每個植株引接40只失去性功能的成蟲)。用一個塑料園筒罩使試蟲能固定在植株上。在產(chǎn)卵后的兩天時間里,使所有的成蟲脫離植株。驅(qū)走成蟲之后十天(在這個時候,用本發(fā)明供試組合物的水乳化液(濃度400ppm)噴灑植株直至有液滴下落。噴藥后14天,測定孵化率減少的百分比并與未處理的對照相比較來評價藥效。試驗在生長箱中進行,溫度26℃,相對濕度大約為50%,光照每天14小時,光照強度10000Lux。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增效活性。實施例7防治蘋蠹蛾,蘋褐長翅卷蛾和葡萄果蠹蛾的殺卵作用上面三種果樹害蟲在其產(chǎn)卵不超過24小時將含卵的紙條切成每一小片紙上含卵數(shù)大約為50個。然后將這些帶蟲卵的紙片放在由本發(fā)明供試組合物配制的400ppm水乳化液中作浸漬處理,在數(shù)秒鐘內(nèi)浸三次。待供試藥液干后,卵被放置在直徑5cm的培養(yǎng)皿中,保持溫度在大約26℃,相對濕度為80%,每日光照時間14小時,光照強度為大約2000Lux。經(jīng)藥劑處理的蘋蠹蛾卵被放置在培養(yǎng)皿內(nèi)的兩個圓形的布濾紙之間,濾紙放置在培養(yǎng)皿蓋之下及培養(yǎng)皿底部的事先灌入的鱗翅目害蟲食料之上。6天后測定已從卵中孵化出的幼蟲百分比,并與未處理對照組相比較評價藥效(孵化率降低的百分比)。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顯示了良好的增效活性。實施例8防治煙芽夜蛾的作用用本發(fā)明組合物的水乳液(400ppm)噴灑豆苗,覆蓋在豆苗表面的藥液干后,向豆苗上引接一齡的煙芽夜蛾10只,然后將豆苗放在塑料容器之中。6天后評價藥效。通過比較用藥處理的植株及未用藥處理的對照植株上的死蟲數(shù)和植株受危害的程度可測出試蟲群體減少的百分比和植株受害的百分比(%活性)。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顯示出良好的增效活性。實施例9防治沿岸粘蟲的作用用濃度為400ppm的本發(fā)明組合物水乳液噴灑豆苗。待覆蓋在豆苗表面的藥液干后,向豆苗上引接10只三齡的沿岸粘蟲,引接后將豆苗放在塑料容器內(nèi)。三天后評價藥效。通過與未處理植株比較粘蟲死亡數(shù)以及植株受害程度測出害蟲群體減少的百分比和植株受害減少的百分比(%活性)。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顯示出了良好的增效活性。實施例10防治小菜蛾的活性用濃度為400ppm本發(fā)明的組合物水乳液噴灑白菜幼株。待覆蓋的藥液干后,向每株白菜上引接10只三齡的小菜蛾,引接后的植株放在塑料容器內(nèi)。三天后評價藥效。通過與未處理植株比較小菜蛾的死亡數(shù)及菜苗受害情況測出害蟲群體減少的百分比和植株受害減少的百分比(%活性)。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顯示出了良好的增效活性。實施例11防治CrocidlomiabinotalisCaterpillars的作用用濃度為400ppm的本發(fā)明組合物噴灑白菜幼株。待藥液干后,向白菜幼株上引接10只三齡的試蟲,將引接后的植株放在塑料容器內(nèi)。三天后評價藥效,通過與未處理植株比較試蟲死亡數(shù)及植株受害情況測定試蟲群體減少百分比及植株受害減少百分比。在這個試驗中,本發(fā)明的組合物顯示出良好的增效活性。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用于防治蟲害的增效組合物,除了含有載體和/或其它助劑或稀釋劑,組分A外,還含有組分B,組分A是式Ⅰ所示的具殺蟲活性的化合物,(Ⅰ)式中R1是C1-C3-烷基,R2是鹵素,R3是氫或鹵素,組分B是選自式Ⅱ至XV所示的一個或多個具殺蟲活性的化合物,式中R1是氫,甲基或乙基,R2是氫或甲基;。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A的具殺蟲活性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是C1-C3-烷基,R2是氟或氯,R3是氫或氟)和作為組分B選自權(quán)利要求1中所列式Ⅱ至ⅩⅤ的化合物。3.按照權(quán)利要求2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A的一個式Ⅰ所示的具殺蟲活性的化合物(式中R1是C1-C3-烷基,R2是4-氟,R3是氫,或R2是3-氟,R3是5-氟,或R2是3-氯,R3是氫)和作為組分B在權(quán)利要求1中所列舉的式Ⅱ至ⅩⅤ的化合物。4.按照權(quán)利要求3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A的式Ⅰa所示的化合物和作為組分B(Ⅰa)的選自權(quán)利要求1所列舉的式Ⅱ至ⅩⅤ中的化合物。5.按照權(quán)利要求3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A的式Ⅰb所示的化合物和作為組分B(Ⅰb)的在權(quán)利要求1中所列舉的式Ⅱ至ⅩⅤ的化合物。6.按照權(quán)利要求3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的式Ⅰc所示的化合物和作為組分B(Ⅰc)的在權(quán)利要求1中所列舉的式Ⅱ至ⅩⅤ的化合物。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的式Ⅱ至ⅩⅢ所示的化合物。8.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4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并在權(quán)利要求1所列舉的式Ⅱ,Ⅳ,Ⅴ,ⅩⅡ或ⅩⅢ中的化合物。9.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4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已在權(quán)利要求1中給出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10.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8的增效組合物,含有作為組分B的式ⅩⅢa所示的化合物。11.按照權(quán)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的增效組合物,含有組分A和B,其重量比為1∶1000至2∶1,優(yōu)選1∶20至1∶1。12.一種防治害蟲的方法,包括使用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具有殺蟲活性的增效組合物處理或接觸害蟲或害蟲寄生地。1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2的防治攝食植物的害蟲的方法。14.按照權(quán)利要求13的防治在生長的水果和葡萄上攝食植物的害蟲的方法。15.按照權(quán)利要求14的防治蘋褐長翅卷蛾,蘋蠹蛾和葡萄果蠹蛾的方法。16.按照權(quán)利要求12的防治刺吸式害蟲的方法。1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6的防治水稻上的刺吸式害蟲的方法。18.按照權(quán)利要求16的防治刺吸式害蟲甘薯粉虱和溫室粉虱的方法。19.按照權(quán)利要求17的防治稻蟬的方法。20.按照權(quán)利要求19的防治稻褐飛虱和黑尾葉蟬的方法。全文摘要一種新的增效殺蟲組合物除含有載體和/或其它助劑或稀釋劑及一個由式I所示的殺蟲化合物組成的組分A外,還含有一個由選自式II至XV所示的化合物的一個或多個具殺蟲活性的化合物組成的組分B,在式I中R文檔編號A01N57/12GK1064587SQ9210163公開日1992年9月23日申請日期1992年3月13日優(yōu)先權(quán)日1991年3月14日發(fā)明者W·沃利,F·卡勒,F·布儒瓦申請人:希巴-蓋吉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