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持式繩索涂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nóng)藥用器械。
棉花苗蚜對棉花早期生長危害最大,國內(nèi)外不少專家從事該方面的防治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進展,如國內(nèi)七十年代大量推廣的棉團涂抹內(nèi)吸殺蟲劑,它對防治棉苗蚜蟲,防治效果較好,也很省藥,但其最大的缺點是費工(日涂抹2-3畝),勞動強度大。近幾年來,推廣的手動噴霧器低容量噴霧法,在費工方面取得了一定改進,但仍有很多缺陷,如器械價格較高、噴霧法帶來的污染問題以及工效不高等。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省藥、省工、使用簡便、性能可靠、價格低廉的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它可以取代目前費工、費錢、勞動強度大的棉團涂抹法和噴霧法防治棉花苗蚜。
手持式繩索涂抹器是靠繩索吸附內(nèi)吸殺蚜液劑,涂抹在棉苗莖部而防治苗蚜的一種施藥工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繩索涂抹器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繩索涂抹器的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1、貯藥液筒,2、孔塞,3、卡子,4、繩索,5、螺釘(6×30),6、螺母(M6),7、把手,8、加藥孔,9、繩索穿孔。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貯藥液筒1的兩端有繩索穿孔9,一根編織好的繩索4的兩端通過繩索穿孔9插入貯藥液筒1內(nèi),當貯藥液筒1裝上藥后,繩索的兩端部便浸泡在藥液中,通過毛細管作用,藥液經(jīng)由端部吸入繩索的纖維孔隙中,從而使整根繩索透濕。每筒藥液用完后,可拔下孔塞2,從加藥孔8向貯藥液筒1中加入涂抹藥液。
把手7與貯藥液筒1在卡子3、螺釘5和螺母6的共同作用下,連成一體,形成手持式繩索涂抹器。
本實用新型的貯藥液筒1可由聚乙烯材料吹塑而成,如用聚氯乙烯管制作,工藝復雜,質量可靠性差。貯液筒以105-110毫升為宜。因為,棉花涂抹一般是以單向莖葉涂抹為主,小棉苗畝用液量一般在40毫升,大苗畝用液量90毫升左右,根據(jù)畝用量高限,確定貯藥液筒的大小。為了使卡子3更牢固地固定住貯藥液筒1,可在吹塑而成的貯藥液筒的光滑外壁上設一大約為卡子3寬度的1-1.5倍的圓柱糙面,以增加卡子3與貯藥液筒4的摩擦力。
把手7可采用木把手、竹把手以及用硬質塑料壓塑而成的把手,二者均可,如采用木把手,用鐵皮與貯藥液筒固定起來比較牢固;而竹把手通過加固防止裂開,效果也很好。把手一般以直徑3cm,長度0.9米為好。
繩索4根據(jù)原料來源和價格,以合成材料錦倫作皮包線,氯倫作芯線為宜。兩種線的重量比值(芯線/皮線)為1.21-0.91,繩索的直徑以2.4-2.7為佳。這種繩索可保證藥液在繩索中,通過毛細管的作用,保持一定的藥液,在涂抹進行速度為1米/秒的條件下,藥液在繩索中不會出現(xiàn)自然滴落現(xiàn)象;它還能保證繩索涂抹到棉花苗莖中的藥液量,能及時從貯藥筒中得到補充。
本實用新型較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顯著優(yōu)點(1)節(jié)省用藥效果好每畝施藥5-8克(有效成分),比噴霧法節(jié)省用藥80%左右,藥效可達95%以上。
(2)節(jié)省用工工效高每天可涂抹15-25畝,比用棉團涂抹法提高工效7-9倍。
(3)勞動強度低手持一斤多重的涂抹器,直立行走,輕松自如;而棉團沾藥涂抹,一畝棉田蹲立交替約千余次,勞動強度大。
(4)保護環(huán)境效益好把藥液直接涂在作物靶標上,對環(huán)境毫無污染,對施藥人員和益蟲均較安全;而噴霧法,農(nóng)藥半數(shù)以上沒有落在靶標上,嚴重污染環(huán)境,傷害了天敵。
(5)經(jīng)濟效益好繩索涂抹防治棉花苗蚜,由于省工省藥,比噴霧和棉團涂抹的社會效益高60-80%。
權利要求1.一種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其特征是該涂抹器的貯藥液筒1上有加藥孔8、繩索穿孔9,繩索4通過繩索穿孔9插入貯藥液筒1中,卡子3和螺釘5、螺母6將貯藥液筒1與把手7固定成一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其特征是該涂抹器的貯藥液筒1由聚乙烯吹塑而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其特征是該涂抹器的繩索4選用錦倫作皮包線,氯倫作芯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其特征是該涂抹器的把手7可由木材、竹木或硬質塑料壓塑而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繩索,其特征是氯倫/錦倫的重量比值為1.21-0.91,繩索的直徑以2.4-2.7為佳。
專利摘要一種手持式繩索涂抹器,屬于農(nóng)藥藥用器械,它主要由貯藥液筒1、繩索4、把手7組成。涂抹器的貯藥筒上有加藥孔,繩索穿孔后插入貯藥滾筒中,卡子和螺釘,螺母將貯藥滾筒與把手固成一體。本實用新型可取代目前費工、費錢、勞動強度大的棉團涂抹法和噴霧法防治棉花苗蚜,其社會效益較已有技術高出60-80%。
文檔編號A01M7/00GK2098798SQ91209898
公開日1992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1991年6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6月14日
發(fā)明者尚鶴言 申請人: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保康新技術研究所